第50頁
總的來說,現在網友都抱著吃瓜心態,他們誰也不站:顧啟明動手在先,不占道理;徐龍能力不足,黑料又多,讓人心生反感。 黃丹和趙遠氫圍在郝夢身邊,眼巴巴地瞅著她。 黃丹:“師姐……” 趙遠氫:“師妹……” 郝夢抬手制止了他們接下來的話:“我相信顧啟明,他絕對不是那種沖動的人。一定是徐龍得寸進尺,才會逼他到這一步?!?/br> 郝夢安慰自己,也安慰他們:“沒關系,我先給他打個電話問問情況。你們也不用擔心他?!?/br> 趙遠氫小聲嘀咕:“誰會擔心他啊,我是擔心你……” 可惜郝夢沒有聽到這句話。 郝夢回到座位,愣了一會兒,然后才發現自己懷中原本抱著的馬普所的資料都弄皺了。 她放下資料,定了定神,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 她給顧啟明發了條微信。 @觀星者:你還好嗎? @觀星者:我看到網上的消息了,你沒受傷吧? 慶幸的是,顧啟明答復的很快。 @顧:報告觀星者,阿里斯塔克沒受傷,受傷的是亞里士多德。 @觀星者:…… 行吧。 還有心思開玩笑,看起來確實沒事。 @觀星者:阿里斯塔克這么沖動,就不怕柏拉圖報復嗎? @顧:不怕。 @顧:因為阿里斯塔克已經做好撼動宇宙的準備了。 作者有話要說: 平安夜快樂!寫了長長的一章,希望大家滿意~ —————— 二十紅包 第二十四章 顧啟明在下人的引領下,走進了這棟位于京城西山郊區的別墅中。 這是一棟非常典雅的中式建筑,淺灰色的仿古院門向兩側打開,穿過寬闊的院落,就來到了別墅正廳。作為國內知名大導徐新峰的住處,室內的裝修并沒有外人想象中的那樣“顯貴”,這里風格淡雅,仿佛走進了一幅清新的水墨畫。 顧啟明來過這里很多次,自然也知道,那個擺在拐角處用來插花的白瓷瓶,是明朝的文物,價值七位數;那副掛在墻上的像是小朋友隨手涂鴉似的碳筆線稿,則是文藝復興時期某位藝術大師的杰作,從國外拍賣會上得來。 這里處處精致、處處優雅,顧啟明目不斜視,并未對這些昂貴的身外物流露出任何一點的艷羨。 順著廊橋繼續走,終于來到了別墅的后側小樓。這里就像是一座電影博物館,從踏入小樓的第一刻起,映入眼簾的每件物什,都與電影有關。 從古老的膠片放映機,到國際電影節的獎杯,每一個東西都代表著一段榮耀,或者是一段回憶。 這里是徐新峰最引以為豪的空間,他經常邀請朋友來這座小樓坐客,在小樓負一層的地下室,還有一座最高規格的私人電影院,收藏著很多市面上找不到的經典膠片電影。徐新峰曾多次在里面舉辦看片會,邀請圈內好友一起欣賞電影。 走到這里,下人就不能再繼續往前走了。顧啟明謝過那位領路的阿姨后,他一個人邁步繼續前行。 昨日,他接到徐新峰助理的電話,告訴他徐導想要見他。 徐導的命令就如一道圣旨,顧啟明必須接受。 顧啟明坐了今早最早的航班回京,然后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徐新峰的別墅。他知道徐新峰會在哪里等他,他獨自來到地下一層,推開了那座沉重的私人電影院大門。 特殊定制的隔音大門緩緩開啟,聲、光、影在同一時間漾了出來。房間正中央的沙發椅上,一個穿著中山裝的人影坐在那兒,正目不轉睛地看著大熒幕上投映的電影。 當然,說它是“電影”未免有些抬舉——充其量,這可以算是一部電影的半成品。 顧啟明立刻認出了它:徐新峰所看的,正是他這幾個月所拍攝的《舌尖上的愛情》的粗剪版。 其實《舌尖上的愛情》基本拍完了,顧啟明和徐龍發生沖突那日,他們不過是在補拍一些鏡頭。劇組鬧出執行導演和導演互毆的丑聞后,拍攝也中斷了,演員們草草殺青,剪輯師倒是動作很快,不出幾日,粗剪版的電影便已經送到了徐新峰的手上。 粗剪版的電影還有很多不足,鏡頭銜接需要調整、現場收音比較含糊的臺詞只能靠后期配音、至于配樂也不太搭配……但是,它已經足以說清楚一個故事,也足以表現出一個導演的功力了。 徐新峰像是沒有注意到顧啟明已經來了,他專心致志地看著屏幕,偶爾在手邊的文件紙上記錄幾筆。 顧啟明在旁邊的一個單人沙發椅上坐下,與徐新峰一起看起了這部由自己導演、卻由徐龍掛名的作品。 這也是他第一次看粗剪版,他來時,電影已經放到了尾聲。他們在黑暗中靜靜看了二十分鐘,光影反射在兩個人的臉上,變幻莫測。 終于,電影到了尾聲。在故事最后,原本已經分手多年的男女主,在街頭重逢。 工作狂女主獨自來到兩人初遇的戶外咖啡廳,她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打開電腦工作。陽光落在她的身上,拖出了長長的影子,她專心致志地看著電腦上的圖表,并未察覺到,她的影子旁邊不知何時多了另一道影子。鏡頭圍繞兩道影子轉了一圈,緩緩抬起,最終落在了意外到來的男主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