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因為四哥的原因,盧妙對這種充滿了學霸氣息的地方,有種莫名的好感。 她當飛行嘉賓的這一期,節目組去的是一家機器人技術研究院。 這種地方拍進節目里,會很有趣味性,并不枯燥,也很好出效果。 不過節目組找來的嘉賓們并不這么覺得,跟盧妙一起去參觀的嘉賓有三位,兩男一女,個個都比盧妙咖位高。 兩個男嘉賓都和盧妙主動保持距離,打招呼之后就沒再接近聊天了,生怕對方拉著自己炒作緋聞。 唯一那個女嘉賓,名叫胡莉莉,打聲招呼后,對盧妙陰陽怪氣地問: “meimei,聽說你大學輟學出來打工???” 她這么說一句,馬上又故作驚訝地捂住嘴: “哎呀,我是不是不該提這個?哎,對不起啊,我這人說話太直,有時候沒過腦子就說了,別介意啊。我也是關心你?!?/br> 盧妙看她一眼,從她身上濃厚的香水味里,聞出來一絲絲臭烘烘的敵意。 既然有敵意,盧妙就開作了,她直截了當地說: “jiejie,也不知道你聽誰說的,建議你把那人名字說出來,我給他發律師函,jiejie要是需要,我也可以給你發一份,不客氣哦!” 做作點:12358/100000。 胡莉莉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彈幕倒是都看笑了,節目觀眾里有不少都是盧妙的粉絲妙妙屋們,他們來就是看盧妙作精懟人的,沒想到一進節目就如愿以償的看到了,超值啊這畫面。 研究院派了人過來接待她們,帶著大家去參觀研究院歷年來的研究成果,給明星團隊一一介紹他們的作品。 研究院里有一個展覽館,里面保存著建院以來大部分出彩的作品,接待人很驕傲地給大家一一介紹著。 很快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接待人說: “這一款機器,是我院今年剛剛做成功的一款超高運算能力的人工智能機器動物,它擁有和真實動物幾乎相同的自然隨機運動能力,可以在0.01毫秒內做出快速反應……” 看到那個機器動物時,盧妙耳邊,接待人說的話瞬間就變成了耳邊風,她再也無法聽清楚了。 她的目光緊緊盯在那個機器動物上。 屋子中央坐著的,是一只……長毛三花小貓咪。 宛如一位優雅漂亮的小公主,絲毫看不出來是機器貓,身上每一處都非常完美。 那只貓咪用碧綠如寶石的眼睛看著眾人,乖巧地坐在原地,一會兒抬起她的爪子舔一下,一會兒站起身來原地換個動作坐下,身上蓬松柔軟的金黑白三色長毛,隨著它的動作很自然地搖擺。 就好像……那位設計者,曾經無數次地觀察過某只真實的長毛三花貓。 進來的兩個男嘉賓嚇了一跳,忍不住往后退去,胡莉莉也是尖叫一聲: “哎呀,這怎么有只貓!” 接待人帶著驕傲地護住嘉賓: “這就是我們院新來的傳奇研究員做的作品啊,這不是真貓!當然了,我們都說沒必要把機器貓做得那么真實,反而很難觀察她的動作細節,但是那位研究員認為這樣更有利于投入實踐和招商,畢竟這是他的項目嘛,院領導最后也就同意了,這些逼真的動物毛皮和眼睛都是我們從工業設計院那邊下的訂單……” 幾個嘉賓圍著這只逼真極了的機器貓,轉了好幾圈,唯獨盧妙遠遠站著,一動不動,表情從震驚漸漸變得……陷入思考。 那只機器貓還會跟人互動,會在某個男嘉賓試圖碰它時,發出逼真的“喵嗷”聲。 接待人還在旁邊滔滔不絕介紹這只貓的獲獎歷史、技術突破、創新科技和應用前景,盧妙已經走到展廳的側面,去看那個“設計團隊”的介紹牌。 設計團隊的領頭人,看起來非常年輕,也就二十二三歲的樣子,很帥,長發過耳,帶著很強的書生氣。他眼睛直視鏡頭,眼神里有一種冷僻卻堅定的力量。 很快,接待人也帶著幾個嘉賓過來,開始介紹這位傳奇研究員: “這位研究員叫明瑄,他才來到我們研究院不到一年,就已經做出了這種程度的作品,發了三篇SCI論文,還都是一作,他的腦子反應速度特別快,而且擁有好多交叉學科的深入知識背景,這一點我們全都趕不上,他就好像學了好幾十年一樣,哲學、科學、計算機學、物理學……他什么都研究得很透。我們同事經常開玩笑,說要達到明瑄那個水平,得從娘胎里就開始看論文?!?/br> 嘉賓們都是一臉敬佩加欣賞,雖然聽不太懂,卻也各種跟著贊嘆。 盧妙看著明瑄的照片,目光深邃,陷入回憶。好一會兒,才想起來自己還在拍節目。 旁邊的胡莉莉已經和接待人聊了好一會兒了: “我知道你們這邊做人工智能有個概念叫,機器學習,就是讓機器自己去學習人類行為,這個我覺得很厲害,這只貓也是一樣的嗎?” 接待人: “您懂得好多,確實這只貓內置的人工智能系統會不斷升級自我迭代……” 胡莉莉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她來之前可是惡補了不少相關知識的。她得意地、實際上根本沒聽地點著頭,等到接待人說完了,才去叫了盧妙一聲: “盧妙啊,你也不過來聽聽這些知識,也不知道你聽不聽得懂,哈哈哈,我倒是覺得挺有趣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