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書迷正在閱讀:惡毒女配搶了白月光男主[女尊]、作精小奶貓她爆紅啦、惡意標記、醫圖不軌、頂撞(1V1 高H)、美女總裁的貼身司機、神醫小嬌娘:山里漢,來生娃!、女神馴夫:魔王夜貪歡、快穿之拯救反派小可憐兒、普通同事相處指南
武侯正吃著噴香的胡餅,嘲笑阿郎沒見過世面。 “這都城自南向北分布著六條高崗,象征干卦的六爻,宮室、官署、寺觀、坊巷就分布在這六爻之上,其中城南的九五尊位,常人不可居,故置興善寺和玄都觀,分建于朱雀大街兩側,實則鎮守之,貴不可言呀?!雹?/br> 武侯咧嘴,“阿郎,玄都觀豈是你我等人高攀得起的?” 玄都觀紅柱正門前,數隊人馬停駐,親隨開路,陸續從犢車上迎下帷帽女眷,只道華貴,看不清面容。 大唐境內,道觀須在下元節里修齋設醮,讓民眾祭祀祖先,祈愿神靈。 武侯吃完胡餅,拍拍手,丟了一枚通寶在爐前,“入觀祭祀之人,哪個不是長安城內入流的顯貴?!?/br> 入了觀,世家女眷便將三紗羅的帷帽取下,顯露出高聳繁復的義髻(假發),織紋精美的襦裙,個個艷光照人。 玄都觀園林宏大,近日祭祀密集,侍奉領著女眷穿越廡廊,前往中庭講經堂,稍事休整。 * 回到玄都觀,柴三妙事無巨細地匯報一遍。 李太真覺得柴三妙思路清晰,大有可為,就讓她協助籌備下元節齋戒活動,好好歷練。 柴三妙本來奉監齋之命,前往各殿督查下元節供奉之物,此刻被喧囂聲驚到。 她蹙著眉,聽這響動,明擺起了爭執,一撩道袍正想避開。 前方軒廊中,急急忙忙奔來一個侍奉,看見她,就像看見了救星。 …… 這渾水,不得不蹚了。 柴三妙一擺拂塵,硬著頭皮跟著去了。 透過窗欞,廡廊里人影綽綽,都是女子,果不其然,已經亂作一團,不乏拉扯, 紛亂中有人發髻歪斜,有人襦裙污跡斑斑,有人肩頭披帛掉落地面,地面上七七八八凌亂一團,更甚者,觀內小侍奉跌坐在地,眼中有淚光。 還沒等柴三妙開口,女眷見她身著芷荷青的道袍,年紀輕輕便已頭戴芙蓉玉冠,已知位階不低。 “你可是掌事的女冠?” 柴三妙作禮,并詢問貴女如何在觀內起的爭執,小侍奉很想回答,馬上被女眷呵斥。 額間翠綠花鈿的貴女紅唇細眉,面容嬌美,卻字字句句都在譴責:“侍奉舉止冒失,于軒廊內沖撞女眷在先,毀了供奉之物,拒不認錯在后?!?/br> 侍奉稱冤枉,“……我端的供品也掉了……” 柴三妙定睛一瞧,心涼半截。 掉落的供品,正是監齋命自己好生看顧的,事情辦砸鍋,難辭其咎。 柴三妙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命人將小侍奉扶起來,卻被對方攔下。 “女冠是想和稀泥?” 一甩拂塵,柴三妙也沒了好脾氣,“貴女勿惱,貧道一定會將今日爭執上稟,請監齋定奪,還貴女一個公道?!?/br> 這群女眷平日里就驕縱,此刻見她口氣變得強硬,對方幾人立刻將她團團圍住,“想走?沒那么容易!” 人群中有幾人忍不住動手,推了柴三妙個措手不及。 她往后一跌,頭上子午簪滑出,頭頂的芙蓉玉冠瞬間掉落,在地面碎裂幾瓣。 人,幸虧被侍奉接住。 “……” * 混亂中,一聲嘲諷,“噢喲,素心女社的貴女們好大的火氣?!?/br> 那人從軒廊的暗處現身,不知看了多久。 柴三妙認出了這張意氣風發的臉,前幾日才碰見她來看望高家夫人,來者正是高氏嫡女——高文珺。 高文珺對著面色奇臭的花鈿貴女,親熱地打招呼,“好久不見啊,柳善姜,你真是一點都沒變,還是這么欺善怕惡?!?/br> 河東柳氏? 含光殿前,伴駕擊鞠的那位? 柳善姜不吱聲,宿敵謀面,本就沒有好臉色。 高文珺身后另有一群人,前后簇擁而來,“好大的膽子,誰人敢在玄都觀內喧嘩!” 眾人尋聲望去,一下驚了! 小居觀內的高家大娘子,陪著美艷少婦踱步而來,廣袖襦裙,大鬢峨髻,來者不是尋常人,正是才誕下小皇子,風頭正勁的竇宣儀。 柴氏女身受欺凌,玉冠碎落的落魄模樣,正正被所有人瞧見。 眾人朝宮妃行禮。 竇宣儀命人上前關切三妙女冠是否有恙,不用其他人辯解,已認定領頭者非柳善姜莫屬,“河東柳氏?” 柳善姜上前回稟事有曲折。 竇宣儀那酒暈紅妝上眉目舒展,溫和地拍板定奪,“既然事出有因,便到法主李太真面前好好辯說,也不能一并責怪到柳貴女頭上,你們說是不是?” 好一副“公平公正,本宮對你并沒有任何偏見”的樣子。 柴三妙扶著自己披頭散發的額角,差點崴腳。 得,今天這是什么群英薈萃,冤家開會? 長安城里,坊間雜談的紅人齊聚一堂,不作死不罷休的架勢。 要鬧哪樣??? 注釋: ①監齋、常住等唐代道教詞匯參考《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 ②宣儀、贊德——唐代后宮典制(稱謂)參照唐高宗時期改制。 ③玄都觀等長安道觀、宮殿分布參考《長安志》、《唐會要》、《唐兩京城坊考》。 新屯涉唐書籍如下: 《道教十講》上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