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5)
書迷正在閱讀:【海賊】成為海賊世界神明后的我決定去死、求求你們別跪了我真不是高人、穿成三個反派崽崽的后娘、重生后,我綁定了暴富系統、離婚后和前夫小叔談戀愛了、種田南山下、拯救虐文女主[快穿](GL)、催妝、神豪從簽到開始、天才雙寶:神秘爹地輕輕寵
而且因她在刺繡上的專注,家里的財政管理工作也轉移到六月的身上。將所有的事務都交給六月處理,也是有些為難她了。 六月,既然你要忙到七月,那我們得抓緊時間!曲清江迅速扒了兩口飯,然后拉著趙長夏去沐浴洗漱。 趙長夏似笑非笑地看著她娘子,雖然很想說她忙歸忙,但晚上肯定會在天黑之前回來,所以也不必急于一時。 可既然她娘子都這么主動了,她要是拒絕,得多掃她娘子的興致。 清晨,太陽初升,趙長夏來到田里,鄭陽等人已經在忙活了,而瓜田旁,正候著一群內侍。 自端午后,宮里已經差人來問了好幾遍寒瓜什么時候能長好了,四園苑種的那些西瓜倒是長好了,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同的原因,或是沒有趙長夏親自打理,所以不如當時筠州進貢的寒瓜美味。 上至官家太后,下至文武大臣,凡是吃過趙長夏種的西瓜的,都無比懷念她的西瓜。想起籍田司也有種,所以宮里、東宮都派人來問過。 今日,種了三個多月的第一批西瓜終于成熟,宮里的內侍一大早就過來了,得知趙長夏還沒來,他們看著瓜田里那長得飽滿結實的西瓜,恨不得親自去摘。 看見趙長夏,內侍迎了上去:趙令,千盼萬盼可算是把你給盼來了! 趙長夏一看,這內侍不是供奉官又是誰?! 她問:供奉官,怎的是你親自來? 那供奉官見她還沒忘記自己,臉上便露出了笑容:內侍里,就我接觸這寒瓜最多,官家便讓我過來了。 他沒有把話說明白,但趙長夏這般看似神經大條,實則心細敏銳的人自然聽懂了他的意思。供奉官為了這事曾經往來筠州兩次,又從趙長夏這兒帶回了種子,所以他理應懂得如何辨別趙長夏這次的西瓜好不好。 趙長夏心想,皇帝這是對別的西瓜失望了多少回,才會這么小心??? 她讓鄭陽領著人去挑西瓜,自己則邀請供奉官坐在旁邊的亭子里喝茶。供奉官看著瓜田的西瓜,疑惑道:趙令,這也是寒瓜?怎么跟之前長得不太一樣? 這是另一種品種的寒瓜,筠州的特品寒瓜只適合在筠州種。 供奉官哦了聲,旋即又納悶:可四園苑不是種出來了嗎? 那是另一種與筠州特品寒瓜相似的,但合適在汴京種的品種。 那你當初怎的不說? 難怪他覺得四園苑種出來的寒瓜不如當初在筠州吃的寒瓜美味。 我忘了吧!不過那個品種的瓜也美味啊,若是覺得不如筠州的特品寒瓜美味,那一定是栽種的方式有問題。 供奉官: 怎么會有人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呢?而且還忘得這么理直氣壯! 不過這對他來說也不是什么大事,要是籍田種的寒瓜也不好吃,這個鍋就是趙長夏的。 正說著,鄭陽抱了個西瓜過來切開,趙長夏道:供奉官,先嘗一嘗?若官家問起,供奉官也好為官家答疑解惑不是? 供奉官聞言,便拿起一塊西瓜咬了一大口,讓他沒想到的是,這瓜的表皮有些黑,可沒想到這里頭竟是這么甜,比他吃過的筠州特品寒瓜還要甜一兩個度! 吃完后,他矜持地抽出一張巾帕擦嘴,道:不過,比筠州特品寒瓜還要甜,正合官家和后宮各位娘子的口味。 趙長夏微微一笑,道:除了汁多爽口之外,它還有一個特點。 哦?供奉官疑惑地看著她。 趙長夏指了指鮮紅的果rou,道:這寒瓜少瓜籽。 供奉官猛地拍腿:對啊,我吃的時候便沒吐過籽!這個好,這個好! 他覺得自己可以好好地交差了,不過他又瞟了趙長夏一眼:這瓜無籽,趙令如何留種? 用別的寒瓜種子再栽培就行了。 供奉官想,趙長夏還真是狡猾,不給旁人一絲將瓜籽偷偷留下的機會。這樣一來,旁人若還想吃到這么好吃的瓜,就只能向她買! 內侍們整整搬了十五筐西瓜,裝了三輛車才將之裝好。供奉官臨走前,鄭陽小跑到他的身旁,低聲道:趙令聽聞供奉官新得了一座宅子,為恭賀供奉官喬遷之喜,特別囑咐小的,給摘一些寒瓜帶回去。 供奉官似乎有些意外趙長夏也會有變通的一面,但又覺得在情理之中。他是正九品的小官,而自己雖是內侍,可畢竟是在官家身邊伺候的,連那些已經爬到了中層官階的官員都會來與他交好,更何況是趙長夏? 他內心欣喜,覺得趙長夏很上道,決定回宮后再為他多多美言幾句。 鄭陽也以為趙長夏這么做是為了巴結供奉官,趙長夏道:我這么做不是為了巴結他,而是不想樹敵。 她要是想巴結別人,又何必讓鄭陽出面? 自己向來少話,在別人的眼里難免會有些孤傲,她無法左右別人心里的想法,便只能做出一些補償,減少別人的壞印象。 況且,她用當初上交別的西瓜品種時,確實沒有主動說明,如果官家問起,難免有人要說她欺君。所以她用幾個西瓜,讓供奉官高興了,他自然知道怎么處理這事。 供奉官回宮后,官家的桌上很快便有切好的西瓜呈上。他如今已經將政務逐漸交給太子處理,因而現在正清閑得很,西瓜一獻上來,他便注意到了。 官家,這是籍田司獻上來的第一個寒瓜。供奉官說著,頓了下,是官家親自提拔的籍田令親自栽培的。 他這么一提,官家便想起趙長夏來了,不過官家沒說什么,只是打量了西瓜一眼,很快他便發現了西瓜的不同:這瓜皮怎么是黑色的?還有,瓜籽是剔了嗎? 供奉官將品種不同的事說了,官家一邊聽一邊嘗了口瓜,旋即贊賞道:沒想到這籍田令還真有幾分本事,能因地制宜,搗騰出不同品種的寒瓜。 雖籍田令說這都是別人栽培出來的成果,他不過是照著學習罷了,可奴婢想,這不過是他的自謙之詞。若這瓜真是別人栽培出來的,那肯定會有人早早地呈報給官家的! 官家點點頭,他不管這瓜是誰栽培出來的,他只知道自己此時此刻吃上了。 可給娘娘送去了?官家又問。 供奉官道:奴婢知道官家最是孝順太后,故而已經讓人也給太后的宮里送一個過去了。 官家點點頭,吃完了四分之一個西瓜后,才饜足道:太子近來辛苦,給東宮送十個,后宮各苑,都按份例給。 喏。 雖然官家依舊沒將一個九品小官放在心上,但年中在南郊祭祀之后,車駕并未回宮,而是特意繞到了籍田處。 作者有話要說:劇情線中擠出的一點感情線_(3」)_ 感謝在2021102802:34:28~2021102913:59: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掠星照野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焦糖馬頭2個;隨隨、Dracule、胡蘿卜須、佛系包、開開心心的過日子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時興起爬來的患者50瓶;大夢一場30瓶;富婆拒我多次、曦、鬧鐘你別鬧_20瓶;櫻井侑斗18瓶;左魚、li137、BLX、陳禍害10瓶;happy、8896975、藤靜曦、金頌樂、學不動的YXY5瓶;lmf265、取個渣名2瓶;火山啊火山、000007、沒拿語文書、夢林夕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8章 加薪 官家正月的時候才來過籍田行籍田禮,他自認為自己對籍田還是挺熟悉的,可當他真的置身于屬籍田司打理的農田旁時,還有些恍惚。 這田里種滿了各種糧食和蔬果,半青半黃的糧食作物占了左邊三分之二的田地,中間是瓜果,右邊則是時蔬,水溝將它們一一劃分開來,整整齊齊、涇渭分明。 官家站在田邊眺望,仿佛看到點兵時,不同兵種、不同廂的兵士們的隊列。 這籍田令,該不會還懂行軍布陣吧?官家與旁邊的太常寺卿說笑。 太常寺卿笑道:是否會行軍布陣還未可知,但他一定是個講究工整的人。他轉頭問下屬,籍田令何在? 下官在。人群中的趙長夏走了出來,給官家和各位長官行了禮。 官家和太常寺卿這才知道,原來他們竟當著人家的面議論人家。不過到底是上位者,臉皮厚得很,權當剛才議論人家的不是他們。 官家打量了趙長夏一眼,雖然也有些懷疑他的性別,可想到這么多外人在場,他若是貿然問這些話,對他來說就是一種羞辱。更何況,他有的是辦法證實對方的身份。 按下此事不提,官家道:你們陪我走一走。 官家走在前頭,趙長夏跟太常寺卿便跟在身后,他們原本心里還犯嘀咕,不知道官家意欲何為,直到官家每走到一個地方,便會問他們這是什么作物,習性如何。 太常寺卿雖然還不至于五谷不分,可很多時蔬他都是認不得的,畢竟那些蔬菜擺上桌時已經是煮熟的模樣,誰知道它們生長期是什么樣的呢? 太常寺卿漸漸答不上來,還好趙長夏每次都及時回答,順便講了它們的習性、產量等。她說得頭頭是道,讓官家與太常寺卿都有一種她在農學上有極大的造詣的感覺。 等轉到糧食作物區時,除了已經被收割的小麥的田里沒有作物之外,其余田里的谷物都被官家的問題提及了,趙長夏將之稱為隨堂小測。 聽說你曾放下豪言壯語,說這黍與粟,一畝田要種出四石來?官家又問。 太常寺卿的神色登時便復雜起來,他一方面想說趙長夏在吹牛,可聽聞他曾經種出過畝產量七石的稻谷,又忍不住對此產生了期盼。 是。若是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沒有天災,畝產四石大抵是沒問題的。趙長夏十分有把握。 官家問:可我怎么聽說今年的小麥也還是一石多一點? 趙長夏道:小麥播種時,臣還沒有獲得官家的厚賞,錯過了用我的計劃栽培小麥的最佳時期。 唔,你這么狡辯倒也有道理。官家道。 雖然他嘴上說趙長夏是狡辯,實際上他也清楚趙長夏接手籍田司事務的時候,小麥都已經到了抽穗的那一步了,他再怎么做,也無法使其增產。 官家還得回宮,所以沒有久留。 回去的路上,他跟太常寺卿道:當初是太子向我推薦他來任籍田令的,我原本想,不過是一個籍田令,太子都開了口,那給他便是。沒想到他還真有本事,除了沒有通過文舉讓他的出身低許多,可一個做實事的,放到哪兒都能造福于人。 官家說得是! 官家心情很好,而他心情好,又看趙長夏順眼的時候,便喜歡給賞賜。 他曾經要求宮里節儉,所以他之前已經賞賜過趙長夏錢財絹布了,這次便不賞錢,決定給她的寄祿官再往上提一提,這樣一來,就等于變相給她加工資了。 官家筆桿子一動,準備提拔趙長夏的寄祿官為正八品的司農寺丞。 不過他的決定被剛起復為參知政事的榮相給駁回了,理由是趙長夏原本只是正九品的官階,在沒有特別貢獻的情況下,一口氣提升兩級,會引起朝臣們的非議。 大部分朝臣都是通過科舉,然后按規定遷轉官階的,也就是三年一轉。只有那些才學尤為出眾,又獲得了很大的貢獻、成就,得到了官家的重用之輩,才有可能在短短十幾年間從新科進士到位極人臣。 如呂相呂蒙正,三十三歲中狀元,四十二歲便當上了副宰相,三年后當上了宰相,從入仕到為相,也不過花了十二年。而有些人每三年一遷轉,二三十年也未必能躋身中層官僚隊伍。 但呂相那是有真才實學的,趙長夏沒通過科舉,以不入流的方式為官,本就被文人所瞧不起。若是他的官階升得太快,朝臣們怎可能不激烈抗議? 官家被說服了,便暫時壓下這詔令,道:若他真能種出四石黍、粟,那天下的百姓便不愁餓肚子了,此功勞是不是很大?屆時再給他加官,榮卿有意見嗎? 官家已經退了一步,榮相不好再咄咄逼人,便就此約定。不管這個賭約是輸是贏,榮相都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想來御史那邊也不會借故彈劾他了。自從被彈劾排擠罷相之后,這次起復,他行事越發謹慎了。 很快這件事便被政事堂的諸位宰相、副宰相知道了,漸漸地又傳到了朝臣們的耳中。 果不其然,這件事引起了朝臣們的激烈討論,一些佛系的認為趙長夏若真有本事令糧食增產且推廣至大江南北,那確實是很大的功勞,按功勞政績來升官是沒問題的; 另一部分朝臣始終覺得有出身的才是清流的官員則有些瞧不上從農民混上來的趙長夏; 剩下那部分朝臣則在觀望,看趙長夏是否真的能種出那么高產的糧食作物。 這些朝官才知道的事情,趙長夏這個當事人卻因官階過低而無從得知。 年中的祭祀已經完成,接下來到八月前,趙長夏都比較清閑,所以回家也回得早些。 正好提供給太常寺祭祀的蔬果還有很多沒派上用場,所以她分給了各個農人一些,自己也帶了些回家。鄭陽覺得自己一個人吃不完這么多蔬果,便厚著臉皮到趙長夏家蹭吃。 那是官家哎,官家跟你說話了,你怎么一點都不激動呢?鄭陽沒想過自己還有能見官家一面的機會,內心依舊激蕩無比。 再看趙長夏,淡定無比,見官家仿佛不是什么稀罕事。 你看那些朝臣,見了官家會激動嗎?趙長夏反問。 鄭陽:好像也對。不過朝臣是經常見到官家,我們這是第一次見官家呢! 正說著,他們已經回到了門口,本該斷絕往來的岳揺紡此時卻正好從家中出來,登上了停在門口的驢車。她看見了趙長夏,卻沒有打招呼,而是徑直讓車夫駕車離開了。 趙長夏進屋,見曲清江一臉愁容,想也知道是岳揺紡又說了或做了什么讓她不高興的事。趙長夏沒有立馬問岳揺紡來的目的,而是跟往常一樣匯報:娘子,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