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我出題
書迷正在閱讀:當然是因為愛情啊、一胎雙寶:總裁大人請克制、真千金是咸魚小錦鯉、蟲族之金屋藏蟲(穿越)、都市狂仙、歡迎來到現實世界、白月光專業戶(穿越)、他有那個大病、六零采藥女、人格缺陷(1v1 h)
當然,前世的表哥王建也沒有參加。 重來一次,有些遺憾得以彌補,鳳清歌的心情卻不是從前那般了。 或許是因為眼界變了,亦或許是因為所求的東西更遠大,她抱著檢驗自己與同齡才子的差距而來,所走的路已經和女賓區的那些待字閨中的少女截然不同。 她看了一眼李昱,道,“郡王從來都是沒有證據就肆意去污蔑旁人的嗎?” “證據,你剛剛不說了嗎,你正好經歷過地龍翻身,”李昱恨的牙癢癢,一字一句道,“本郡王實在想不懂,這世上豈會有如此巧的事,怎么這么多學子里面,偏偏你就經歷過地龍翻身,又偏偏只有你是國子監派來的?” 他這句話,已經不單單是在質疑鳳清歌了。 直接是將矛頭指向了國子監。 國子監的兩位夫子面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心中怒火如浪潮一般洶涌。 “潼安郡王,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你是說我國子監故意提前泄題?” 兩人一前一后發問。 其他七位評委包括徐詠都莫名其妙,看李昱的眼神跟看一個無腦傻子一樣。 題目是他們商量得出的,主導者是翰林院的徐詠大人,國子監和太學的夫子為了避嫌,出題時根本就沒有提什么建議。 “小郡王,本官不知道你哪里來的這么多陰謀論,不過很抱歉地告訴你,剛剛出題的時候,國子監這兩位夫子自始至終沒有發言?!毙煸伜呛且恍?。 國子監的兩位夫子也冷哼一聲。 “無能之輩最是聒噪,老夫從前聽你有幾分才名,以為你是虛心做學問的苗子,聽說你第一次沒有通過國子監考試,當時還有意收你為弟子,讓你以真傳弟子的身份入學,誰料你一聲不吭去了太學,幸好……” 這位夫子名張子昂,在國子監不算無名之輩,名聲僅次于幾位大儒和祭酒。 太學的兩位夫子臉垮了下來。 “張兄,你這話怎么說的,他來我太學也是憑著真才實學考上的?!?/br> 不帶這么幸災樂禍的。 二人這會兒有心管無力出手,李玉顯然是失去了理智,當著圣上的面,都敢胡言亂語,胡亂攀咬。 這沒有證據的事情,能空口白牙地混說嗎? 況且,早在他第一次出口之時,他們心中就很確定,不可能有人在題目上做手腳的。 二人對視一眼,皆是無奈。 平時看著還挺聰明的一個人,到了關鍵時刻就露出了底蘊,不僅心眼小,還蠢。 成德皇帝疼愛鳳清歌,但這種事情,他當然不會直接站在弟子的立場上,而是看向那些個評委,道,“誰來說說事情原委,朕也很好奇,好端端的一個文比考較怎么就扯上了暗箱cao作?” 國子監和太學的夫子都沒有出頭回復。 一為避嫌,二來前者氣得說不出,后者羞得無言。 徐詠便將文比前后的來龍去脈一一說出來,最后垂首,自責道,“是臣想要考較一下他們對于時事的洞察能力,提出這個建議的。若是出一些常規的題目,也不會落下這樣的話柄?!?/br> 朝臣們當然不相信李昱的話。 包括李昱的父親。 其父李享雖是駙馬,卻有文職,此刻正盯著不成器的兒子,眼神冷厲,只是帝王正在問話,他暫時不好插嘴,只能用眼神警告他。 可惜,李昱對于這個父親,沒有半點的孝順之心,更無半點的尊敬之情。 甚至還因他的這個態度,而更加暴躁。 他強忍躁怒,再次道,“反正我不信,文章是鳳小姐寫出來的!” 成德皇帝看出來了,這小子就是故意找弟子的茬,他心里不舒服,看著李昱的父親也來了火氣。 教子不嚴,該罰。 當著眾臣,他絲毫不掩飾袒護弟子的心,沉下面色,道,“依你的意思是要重新考較嗎?” 小清歌學習這么認真,論天資聰穎,又絲毫不遜于她的父親,寫出再好的文章都不為之奇怪。 等待會兒證明了徒弟的清白,他一定要重重的懲罰著父子兩人。 成德皇帝絲毫不覺自己遷怒的行為有什么不對。 李享察覺到帝王的不悅,心里一陣苦笑,頭低的更低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這個兒子性格乖張,看似溫潤如玉,實則內心暴戾,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遷怒旁人。更甚者,嫉妒心還強。 像極了他的母親。 后宅之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意外,有哪一次不是他做的? 然而,他的妻子是位郡主,且頗受娘家寵愛,自從入了李家的門后,每每都是強壓他低頭。 他很明白,有些事情,追究的太清楚了,反而會引起更大的矛盾。為了后宅安寧,他大多時候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管教兒子的事情,他也從來不怎么插手,都是由著妻子的性子來的。這下好了,他當著帝王的面都敢大放厥詞,看來…… 李享眼神閃爍了一下,失望之中又夾雜著一絲絲的僥幸——畢竟只是少年人之間的嫉妒,盡管有些丟人,可不是什么太重的錯。 等得了這一次教訓,相信妻子也會對他嚴加管教。 李昱點頭,道,“必須考較,我要求由我來出題?!?/br> 成德皇帝看了一眼徒弟。 鳳清歌點了點頭。 “可?!?/br> 有皇帝發話,考較便要重新來一次。 鳳清歌笑了笑,忽然開口,“那么俊王的意思是只考我一人,還是大家都來一次?” 李昱面色一僵,他又不是完全的蠢,立馬反應過來這句話的意思。 要是都考,那他得罪的人必然更多。 可若是只考鳳清歌一個,那不是明晃晃的在告訴皇上,自己針對這位御前弟子? 無論結果如何,事后必定會受帝王冷待。 他雖然只是一個太學的學子,可是以后還是要撐起家門,繼承家業。在天子腳下得罪皇上,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李昱猶豫了片刻,看了看周圍的其他學子,再想起松林郡王因為自己的無心之失而羞愧離場,眼神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