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隱隱于市
書迷正在閱讀:當然是因為愛情啊、一胎雙寶:總裁大人請克制、真千金是咸魚小錦鯉、蟲族之金屋藏蟲(穿越)、都市狂仙、歡迎來到現實世界、白月光專業戶(穿越)、他有那個大病、六零采藥女、人格缺陷(1v1 h)
鳳清歌笑盈盈道:“我可沒說我是來陪您下棋的?!?/br> “好啊,原來你是專門來氣朕的!”成德皇帝瞪了她一眼。 鳳清歌輕咳一聲,道:“本來還想為您分憂,哎……” 劉勝站在一旁,噗嗤樂了。 “清歌小姐你就別故弄玄虛,逗弄皇上了,這兩天,朝堂上麻煩事一個接一個,圣上好不容易偷會兒閑,待會兒還要召見戶部尚書呢?!?/br> 今天朝堂上本來是要商談戶部一案。 結果,江智與御史一起出面,指證彈劾兵部右侍郎謝園謀害幼女,不僅有苦主,罪證還埋在謝府花園底下。 皇上當即大怒,下命讓人搜查謝府。 果不其然,挖出來整整二十三具尸身,仵作查驗后,確認這些尸身皆是屬于八到十歲左右的幼女。 朝堂上百官震驚! 皇上一怒之下,直接謝園和將已經降為男爵的孫翱全部抓進牢里,責令刑部立即定案。下朝后,左相謝導不僅不回府反思,竟還來御書房后還要為兒子辯護,衛老太師等人既怒又惱,紛紛指責其教子無方。 就連向來在朝堂上跟個老好人似的右相鳳欽,也破天荒地駁斥了左相。 成德皇帝好不容易得了機會收拾謝園,舊年恩怨今日得以報回去,便小小放松一下。但眼下兵部正是個爛攤子,戶部官員更是跟兵部官員直接扯上了勾連的關系,麻煩事一堆。 鳳清歌皺眉,其實還是有些疑惑,問道:“師父,戶部和兵部本就是謝相相權管轄之內,他做這些,又是何必?” 只有揪出其他四部的問題,才是對他有益無害,戶部與兵部這兩個衙門是他在手底下做事的,鬧出亂子,只會損害他的威信。 這是她最不能理解的。 “這你就不懂了吧,”成德皇帝沖她笑了笑,放下了棋子,伸了伸懶腰道:“六部核心官員,從來都是由皇帝任命,就算戶部和兵部交由左相管轄,一切大事的最終決定權還是控制在朕這個皇帝?!?/br> 所以,盡管左右相明面上主治四部,但衙門官員并不一定會對他們忠心。 這些尚書和侍郎們,依舊是向皇帝盡忠效力。 “可這兩部官員一起出事,損毀的終究是謝相的顏面與威信……” 成德皇帝笑了笑,道:“朝堂之上,很少講究什么威不威信,誰能得到實權,才是最要緊的。謝導,想借著朕剛剛登基這個機會,拔了兩部不聽從他命令的官員,將屬于他的人手安插進這兩部去,這很正常?!?/br> 鳳清歌恍然。 原來,竟是為了這個,怪不得。 “兵部和戶部何其重要,謝相他真敢想!”鳳清歌忍不住嗤笑一聲,見自家皇上師父揉著肩頭皺眉,她起身上前,給他捶打肩膀。 成德皇帝心里熨帖不已,笑道:“朝政之事,沒有敢不敢想,更沒有敢不敢做,只有做的精不精妙的區別。說說吧,你既然不是來找朕下棋的,進宮作甚?” 鳳清歌指著棋盤旁邊的那本手書道:“受人之托,來給您送個東西?!?/br> “嗯?”成德皇帝挑挑眉,想起她幾天前帶來的趙家兵符與兵書,不由期待了一下,“劉勝,給朕拿過來?!?/br> 劉勝躬身,取過手書,交到成德皇帝手上。 “沉甸甸的,寫了什么?”成德皇帝低聲問了一句,見鳳清歌笑而不語,便翻開了這本書冊,等看到扉頁的一排小字,閱讀清楚后,身子禁不住顫了顫。 “這是……廖清的手書!” 鳳清歌微訝,光憑字就能認出人,皇上師父跟廖夫子關系不一般啊。 “清歌丫頭,快告訴朕,寫這本書的人,在哪里?” 他被關困在皇陵后,府上清客四散,他最看重的廖清因為管理一些賬目而被人刺殺隨即消失不見。自去年戶部左侍郎歸鄉守孝,他便多番讓人尋找,甚至到了廖清的老家找了多次,卻沒有找到其人。 眼下,廖清寫的術算書卻呈到了自己面前,何其幸運! “廖夫子人在國子監,做術算科的授課夫子,”鳳清歌回道。 成德皇帝一愣,旋即撫掌大笑:“妙!妙??!好個廖清,大隱隱于市這手,倒讓他玩得爐火純青了。朕前前后后派去他老家找他的人不下十波,可他倒好,居然就藏在這京城里?!?/br> 可惡,人在京城,不乖乖出來,非要等這么久,見他這個主上焦頭爛額了,才肯搞這毛遂自薦的把戲。 氣煞人也! 鳳清歌見他時而喜時而怒,心里屬實好奇,眼珠子一轉,道:“廖夫子說他跟戶部右侍郎周大人是師兄弟,想進戶部查賬?!?/br> “哼,廖清這狗東西原來是為了他的師兄??!要不是周煬被關了大牢,周家出事,是不是還不肯出來找朕!”成德皇帝氣呼呼地喝了一口茶,一想到自己找人找了這么久都找不到,結果對方卻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最后,還為了他師兄跑來求自己。 哪來的臉! “可師父,我記得周大人的老師,不是國子監的俞大儒嗎?” “廖清少時游學至京師,拜入周家老頭兒也就是周煬的父親周儀門下,所以,叫周煬一句師兄沒錯。他的術算,不僅盡得周儀真傳,還青出于藍自創了不少術算方法。周儀曾欲向先皇舉薦他做戶部右侍郎,他拒絕了?!?/br> 投入了自己的門下做了清客。 周家祖父的本事鳳清歌是清楚的,能在戶部尚書一職上穩坐二十幾年的人物,只是后來中了風,只能致仕。 她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終于明白了為何廖夫子明明沒有文名,卻一進戶部就任職了左侍郎一位。 “廖清夫子不僅術算極好,還博古通今,今日傳授九章算術栗米之法時,還告訴我等應注意古今之變,更是講了安寧郡的舊事,警示于我,學生受益匪淺?!?/br> 懂術算,有仁心,還能從小見大總結教訓。 這樣一位出色的術算夫子,才是真正能代表國子監術算水平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