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鳥部落后想種田 第231節
天色一點點變得明亮,太陽漸漸從天邊升起,他們把鹿rou收拾好,又背到翠族的領地,南遙這才飛到天空上呼喚翠族人。 翠族人聽到呼喚聲,很快過來幫忙。 獸人們幫著把鹿rou背到白蕪家,并謝絕他們留下來吃飯的邀請。 白蕪按照習慣分了翠族人半頭鹿rou,這才把他們送回去。 “真是累死我了?!卑资復梢紊弦惶?,一動不想動。 南遙把背筐里的鹿筋取出來,“是不是要先洗干凈?” “對,拿溫水洗干凈,然后曬干?!卑资徧ь^看天色,“這幾天天氣應該不錯,風又大,鹿筋很快就能曬干了?!?/br> 南遙去提鍋。 白蕪家有三口火炕,他們在燒炕的時候,會將水壺放到鍋上面燒。 哪怕蜂窩煤已經熄滅,余溫溫著熱水,提下來還是能用。 他們把熱水提下來,倒入盆中,將鹿筋上面的血水和油花洗凈。 鹿筋洗干凈之后,呈一種白得半透明的顏色,兩人把它掛在晾臘rou的木桿上,讓寒風盡情吹拂它。 至于其他鹿rou,白蕪選了一部分放入鍋中用鹵料開燉,另一部分用鹽腌著,要做成臘rou。 南遙在他跑進廚房忙活的時候,把鹿骨也清洗出來,“這些骨頭要怎么處理?” 白蕪從廚房里探出頭來一看,“把它們砍開,等會兒拿一部分做醬骨頭,另一部分熬出油脂,做火鍋底料?!?/br> “那我去那邊忙活?!?/br> 他們家的斧頭是用黑金做的,特別堅硬鋒利,南遙力氣又大,一斧頭下去,無論什么骨頭,都能應聲而斷。 白蕪在廚房里忙活,聽見南遙在外面“咚咚”地砍骨頭,聲音特別干脆利落。 聽這么一種聲音,堪稱享受,白蕪聽著聽著,眼里就露出了笑意。 鹿rou特別多,兩人忙活了一天,等晚上家人回來的時候,他們還在忙活。 岸先回來,一落地就忍不住問道:“蕪,你們今天弄了什么,我老遠就聞見香味了?” “鹵鹿rou?!?/br> “你們不是說要去打野牛嗎?” “我們倒是想,問題是我們也得打得著啊?!?/br> “哈哈哈哈你們居然也有打不著想打的獵物那一天?” “還吃不吃我鹵的rou了?” “吃吃吃,我今天摘了好多咬嘴果,你看一看。這批咬嘴果個頭小一些,但辣味特別重,我剛剛舔了一下,嘴里現在都還能感覺到辣味?!?/br> “你是不是傻?” “你才傻!” 兄弟倆打了一會嘴仗,岸想起來,“今天早上亞父跟我說,家里的鴨子最近不怎么下蛋了?!?/br> 白蕪最近沒關注他家的鴨,沒想到還有這事,“是天太冷了還是它們有別的動作,吃得還和以前一樣嗎?” “好像吃得比以前更多?”岸撓頭,“我也不知道,這段時間都是亞父他們喂的?!?/br> 川他們回來后,還沒放下背筐,白蕪趕緊問:“亞父,家里的鴨子最近怎么樣?已經不下蛋了嗎?” “不怎么下蛋,以前每天一個蛋,或者隔一天一個蛋,現在四五天都不一定下一個蛋。我早上還說,這些鴨子已經養大了,再怎么養也不會長,要是不怎么下蛋的話,不如殺掉一批,明年春天再養新的?” “先別急,我要去看看?!?/br> “不急,我也沒想著今明兩天就把它們處理完。你們呢,你們那邊怎么樣?昨天出去打獵,沒打到野牛?” “沒有找到,打到幾頭鹿?!?/br> “那棉花還能彈嗎?” “肯定可以,就看彈出來的效果怎么樣?!?/br> 白蕪樂觀地想,反正這個時代的人又沒見過棉被,他們就算做出來的棉被不夠好,頂多不夠蓬松柔軟,蓋還是能蓋的。 第二天,白蕪和南遙先去看他們家的鴨子。 他們在螃蟹林里走了一圈,白蕪悲傷地發現,他們家的鴨子現在的確不怎么下蛋。 這些鴨子不僅不下蛋,還被冷得縮成一團,連動都不想動了。 不過它們看起來的確胖了些,像是在儲存能量過冬。 南遙隨手抓了一只鴨子,拎起來看,“這鴨子現在不好殺了?!?/br> “不是挺胖挺好殺的嘛,它們還不愛動?!?/br> 南遙把它們的毛捋起來,“里面有很多小絨毛,拔毛很麻煩?!?/br> 白蕪湊過去看了一眼,“還真的是。那什么時候能殺?等它們的小絨毛長完之后嗎?” “再等等看?!?/br> 他們還沒來得及殺鴨子,川告訴他們,稻田里的稻子不太行。 家里還沒來得及收的這批稻子是晚稻。 今年天氣比往年冷,稻穗根本來不及長成,就已經降了霜下來,稻葉經霜后迅速變得枯黃。 他們家原本還想收割水稻,看到這種情況,感覺水稻收回來也沒什么意義,便一直破罐子破摔地留在田里。 現在連稻穗一起干枯了,稻子還只是半飽滿狀態。 那塊田里的稻子,大部分都長成了秕谷。 現在風越來越大,連秕谷也留不住了,他們得盡快收割。 白蕪和家人一起來的水稻田,看著整一塊枯黑的稻田,又摘下稻穗查看,發現這種稻子基本不能吃。 白蕪郁悶地嘟囔,“現在只能割下來喂牛了?” 川道:“能用來喂牛也好,你不是說它們跟著我們勞累了半年,冬天得給它們吃點好的長長rou?” “話是這么說,到底還是有點可惜?!?/br> 南遙道:“明年早點種,應該不會有問題?!?/br> “只能這樣了,來吧,動手割稻子?!?/br> 這一塊田的稻谷都是不飽滿的秕谷,割了回去也不怎么能吃。 白蕪他們干脆只把稻苗割下來,喂牛的時候連苗帶谷子一起扔進牛圈里喂,就不另外動手把這些谷子給敲下來了。 這些稻苗已經干透,上面的秕谷也已經脫水,連晾曬這一步驟也省了,直接捆起來入庫就行。 冬天牛羊大部分時候吃苦草,小部分時候可以用這批秕谷加餐。 秕谷還能用來喂鴨子,也不算太虧。 他們忙著收稻子。 忙了幾天,鹿筋在不知不覺中曬干了。 現在的天氣十分干燥,鹿筋干得跟木棍一樣,變得又黃又堅硬,敲起來邦邦作響。 南遙看著這樣的鹿筋,拿起來,揮舞了一下。 鹿筋在空氣中被舞得“咻咻生風”,南遙偏頭問白蕪,“這就是你說的,可以做弓弦的鹿筋?” “好像是?”白蕪也不太確定,“我聽說牛筋曬干了之后要泡水,然后再慢慢敲成細絲,用細絲編成弓弦?!?/br> “先試試?!?/br> 白蕪把鹿筋放到水里泡,泡了一天一夜,鹿筋泡脹了,摸起來滑溜溜的,甩著十分有彈性。 他們沒辦法想象那種硬邦邦的鹿筋如果做成弓弦會是什么樣,這種軟趴趴的鹿筋則好想象多了。 白蕪感覺勝利的曙光已經近在眼前。 他拉著南遙用鐵錘將這三條鹿筋錘成細絲。 鹿筋非常難捶,捶出來的細絲也比他們想象中多得多。 這玩意兒就像泡發了的粉絲一樣,捶好后撕開能裝滿一整個臉盆。 白蕪感覺十分失策,他沒想到鹿筋居然有那么多。 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再怎么出乎他意料,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他和南遙嘗試著將這些錘出來的細絲編織成弓弦。 他們都有紡織的經驗,這一步并不難。 又忙活了幾天,他們總算編出了一條效果還不錯的弓弦。 白蕪什么都顧不上了,連忙去后院砍了根竹子回來,當場剖成竹片,用火烤過后彎成弓,然后把弓弦崩上去。 他們制作好的這張弓,很像那么一回事。 他們只要用東西一彈,弓弦就嗡嗡作響,rou眼能見到弓弦正在高速振動。 既然能震動,事情就好辦了,白蕪松一口氣,召集全家人和他一起彈棉花。 棉絮弄好很久了,他們把足夠多的棉絮分成三等份后,拿出了其中一份,放到準備好的布匹上面,然后一家人輪流用弓弦在上面彈。 白蕪特地仔細觀察著。 他發現弓弦真的有用,用弓弦彈過的棉絮明顯變得柔軟蓬松,里面儲存了更多的空氣,保暖性應該也會變得更好。 棉絮彈好后,他們又用石頭壓磨,讓棉絮變得服帖。 原本蓬松四散的棉絮經過好幾次重復的彈震和壓磨后,漸漸變成了一整片。 白蕪查看過后,感覺差不多了,又拉著一家人一起,將棉絮和布料細細縫在一起。 這一步同樣非常麻煩。 他們把棉絮分成了無數個格子,每個格子都用線縫過。 棉絮被牢牢固定好,再怎么抖都不會散,這樣一張棉被總算做好了。 只要再套上被套,這就是一張可以拿來蓋的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