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鳥部落后想種田 第26節
“桀——” 獸人們不由自主鳴叫起來,鳴聲里滿是喜悅。 “好香??!” “都說蕪做飯好吃,今天我總算體會到了?!?/br> “好餓!今天是吃魚嗎?” 獸人們落地,一個兩個整理好了獸皮裙湊上來。 “亞父、阿父?!卑资徍巴耆?,拿碗熱情地給獸人們盛面果泥,“今天是特色面果泥配煲魚,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br> 白蕪說著,將鍋蓋打開,再將切好的蔥花撒進去。 水蒸氣裊裊,天色又暗,一時間所有人都沒看清鍋里面究竟有什么,只是嗅覺被爆開的魚香味狠狠沖擊了一下。 一個獸人猛地吸吸鼻子,喃喃道:“這也太香了。就沖著這個菜,明天我也要來啊?!?/br> 第19章 陶器 有獸人們幫忙制作瓦片,白蕪的空閑時間一下多了起來。 晚上,他教部落的亞獸人們織布做衣服。 織布的技術難度不算太高,部落里的那時候人們又格外心靈手巧,舉一反三,沒用幾天,他們就能織出平滑整齊的大塊布料。 白蕪反而還得向大家請教。 有手快的亞獸人一天就能把一身衣服所需要的布料全都織出來,手慢一點的兩三天也能織出來。 白蕪開始教他們裁剪。 裁剪比織布還容易,用藤蔓量好了各自的身材,把布料分成幾片,再細細密密地縫合上去即可。 衣服一做出來,白蕪發現每個亞獸人有意無意地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改了一下衣服的式樣——比如袍子的長短,收腰與否,領口的大小等。 他們在“美”的方面,似乎天生就很敏銳。 白蕪在旁邊看著,心里佩服得不行。 亞獸人們卻不太滿意,連岸都感慨:“要是有其他顏色的布料就好了,這顏色也太淡了?!?/br> “是啊?!庇衼啱F人接話,“不知道有沒有其他顏色的白絮果?!?/br> “這附近我都走遍了,從來沒看到過?!?/br> 白蕪在旁邊埋頭織布,聽他們這么說,隨口道:“其他顏色的白絮果沒有,這布料卻可以染色?!?/br> 他這話一出,亞獸人們齊刷刷抬起頭看著他,“這要怎么染?” 白蕪被他們盯得頭皮發麻,往后仰了一下,“用帶顏色的果子和花葉染都可以?!?/br> “果子和花葉?直接涂到上面?不會掉色嗎?” “唔,說不清楚。等我有空了,去外面找點合適的材料,染給你們看看,你們就知道了?!?/br> 亞獸人們臉上皆露出遺憾的表情。 白蕪安慰道:“很快了?!?/br> 馬上有亞獸人問:“你家是不是只剩燒陶?” “還有瓦片沒做完?!卑资彽?,“也沒剩多少事了,你們等我幾天?!?/br> “那得等多少天呀?蕪,你等會,我這就去請求我哥幫你做瓦片試試?!?/br> “還有我,我兩個哥哥都可以過去幫忙!” “我,我去找我阿父!” 亞獸人們說干就干,當即提著長袍回家找人去了,白蕪在后面叫都沒能叫住。 部落里各家獸人要么受到朋友的請求,要么受到家人的請求,果真每天打完獵便過去幫白蕪制瓦砍柴。 家里原本就有人幫忙,白蕪準備用小半個月時間帶獸人們把瓦片做完。 沒想到來幫忙的人激增,小半個月的工作量只用了四天就完成了。 正好白蕪家的陶坯已經陰干后浸過釉,現在再次陰干,可以直接燒制。 白蕪和家人說了聲,打算先將陶燒好。 這天,白蕪全家一大早起床,收魚籠擠羊奶,簡單吃完早飯后,背著背筐,飛去陶窯那邊。 清晨的霧氣很涼,一家人飛過去,倒是熱出了汗。 墨放下背筐,松了松筋骨,說道:“我去對岸運木柴?!?/br> 幾人隨墨的目光望向對岸,那里堆著族人們幫忙收集的一垛垛柴火。 白蕪特地請他們將柴放在河對岸,萬一失火了,也比較好滅火。 川道:“那我們先把陶坯搬出來?!?/br> 夏天雨水多。 他們怕下雨淋濕陶坯,把陶坯存在陶窯里。 現在要燒陶,還得將陶坯一樣樣搬出來,重新擺放。 白蕪低頭鉆進昏暗的陶窯,開始搬陶坯。 這些陶坯先陰干過,后面又上了一層釉再次陰干,現在總體呈黑褐色,入手很是結實沉重。 尤其白蕪特地要求的五十口大陶缸,搬出來的時候累得他們腰都快斷了。 搬完陶缸,岸扶著自己的腰喘氣休息,“一般人家做十口陶缸就夠用了,算上可能燒裂的陶坯,也就做二十口,我們居然做了五十口?!?/br> 白蕪頭也不抬,“多做一點又沒壞處,以后釀酒做醬裝糧食,要用陶缸的地方多了去了。二三十口陶缸還不一定夠用?!?/br> 岸無法想象,“我們才四個人,再怎么弄也用不了那么多吧?” “以后你就知道了?!?/br> 墨和川都是燒窯的老手,將陶坯按大小和燒制要求在陶窯里放置整齊后,開始在火道中堆柴開燒。 這么大一口窯,他們家的陶器又多,燒起來起碼燒兩天往上,大家一直盯著燒肯定不行,得輪流來。 火生起來后,白蕪和川白天看火,墨帶岸晚上看火,一家人分做兩批,輪流來。 白蕪坐在火口前,叼著草莖看向陶窯,“也不知道這次能燒成多少陶器,” “這次有大家過來幫忙,泥和得很實,器型也反復修整過了,數量應該不會少。蕪你累了去旁邊睡一會兒,有事我喊你?!?/br> 陶窯旁邊放著的草堆是白蕪專門割下來喂羊的草。 現在草料長得正肥嫩,他割下來晾干,打算等冬天的時候用。 現在這些草堆在邊上,正好作為天然的床。 白蕪推辭不肯去休息,川也沒多勸。 父子倆邊干活邊聊天,一天很快就過去。 晚上墨帶岸過來看火守夜,第二天白天又是川和白蕪守著。 直燒到第三天中午,川判斷這一批陶器燒得差不多了,兩人這才加了最后一次柴,和了濕泥把陶窯封上,回家休息等陶窯冷卻了再來。 陶窯冷卻了一天半。 又一天早晨,白蕪簡單煮了個羊奶粥和家人吃了,便匆匆忙忙拉著家人開窯。 他們忙了一個多月的勞動成果都在這。 開窯前,白蕪很是緊張。 川和墨表情都很淡定。 川拍拍白蕪的背,安慰道:“不用擔心,每一步我們都做好了,要是實在燒不成,也是獸神的旨意?!?/br> 白蕪沒法不擔心。 陶缸他要用來釀酒、做醬、儲存食物,陶鍋他要炒菜、炸丸子、煮火鍋……要用的時候多了去了,沒法不緊張。 墨用木棍將外面封著的濕泥撬開,一股燃燒過的泥土味混著炭火味飄出來。 川將手伸進去里面探了探,“不熱,可以將里面的陶器搬出來了?!?/br> “我來搬!” “蕪,你等等我?!?/br> 一家人將陶窯里面的陶缸、陶盆、陶鍋、陶碗、陶碟等各種陶器搬出來,整整齊齊地堆放在陶窯外面的空地上。 一打眼望過去,這些陶器足有兩三百件。 它們密密麻麻地擺在空地上,白蕪一家人下腳的地方都快沒有了。 岸看著滿地陶器,微微張開了嘴,“今年的陶器真多??!” 川道:“我們燒一次,頂得上別人燒十次?!?/br> “多虧蕪請大家幫忙,燒那么多陶器也不怎么累。蕪,你過來查驗一下這批陶器?!?/br> 白蕪頭也不抬,“你們先看,我等會過來?!?/br> 他剛剛已經大致查看過了。 這些陶器大部分完好,少部分燒出了裂紋,極少數燒成了陶渣。 這次燒得很成功,他想要的陶器肯定夠用了。 他現在更關心瓦片。 白蕪矮身鉆進陶窯,在角落里找到他試著放進去的瓦片。 他一共放了三片瓦,其中兩片很完整,沒有變形,也沒有燒裂。 兩片瓦輕輕一扣,扣得穩穩當當。 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