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黎小明興奮起來:“大貨?我來我來!” 卓婭把地籠的提手遞給黎小明,黎小明用力一提,也只拉起了三分之一。 他有點尷尬:“真的好重,大魚應該在那頭,我從那邊拉起來看看?!?/br> 凌苓依:“我從另外一邊拉,咱倆一塊抬起來看看?!?/br> 他們倆一人一邊,使勁往上一提,地籠里的水混著大量泥沙開始往外漏。 地籠的收獲就比較寒磣了,滿籠的沙子,里面只有幾只小蝦。 凌苓依:“看來這個位置不太好,潮水沖了一堆沙子進來。咱們得換個位置了?!?/br> “哎哎哎!那有條魚游過去了!我去抓!”黎小明看著一條大魚沿著礁石灘邊緣慢慢地滑過,他覺得這個魚可以手到擒來,就要淌水去捕魚,被凌苓依拽住了。 凌苓依指著礁石:“這些暗礁底下都是尖銳的石塊,弄不好會受傷,咱家今天收獲夠多了,別追它了?!?/br> 黎小明眼巴巴地看著大魚游向大海深處,凌苓依拽了拽他的袖子,把螺絲刀遞給他,指了指著礁石的縫隙。 “小哥哥,你看那里,有個大青口,它不應該卡在那里長,會影響它生長發育長不大的,咱們把它帶回去放進肚子里吧!” 那其實是一只很大的青口貝殼,貝殼表面在太陽的反射下呈現出黑色的虹光,里面橘色的貝rou隱約可見。 黎小明的注意力全被這個大青口吸引了,等他好不容易把這個青口從礁石縫隙里撬出來的時候,已經完全忘記剛剛那條大魚的事情了。 凌苓依又選了個新位置放地籠,之前的選的位置正好是海水漲潮上涌的浪口,本以為會沖進很多魚進來,沒想到沖進來的都是沙子。 她這次把地籠放在浪口的側面,不知道收獲能不能好一點。 下午的日照比較強烈,在太陽下活動非常消耗體力, B和C島上的幾人經過了前期適應階段,連樹林中都不去了,基本都選擇了在遮陰的帳篷下休息,等到傍晚夕陽的時候再開始活動。 有吃有喝的伊本更是什么都不想做了,他自己一個人呆著有些無聊,干脆找了個遮陰的大樹下,給觀眾們直播用樹枝在地上畫畫。 伊本沒有模特,他只好畫起了停在樹上的甲蟲,他的粉絲基本都是年輕女孩,大部分人都對昆蟲不太感冒,讓他畫點別的,實在沒的畫,畫自己也行,粉絲就是他現在的衣食父母,他聽話地在土地上畫起了自畫像。 A島上的三人此刻還在忙碌,他們把沙灘陷阱和地籠里收獲的蝦蟹都帶回了營地裝到瓶子里先養起來。 之后就開始為了蓋房的磚頭做準備了,磚頭不能像之前那樣的陶碗,可以捏成隨意的形狀,需要大小均等,否則到了蓋房的步驟時,就會出現空缺的部分。 凌苓依現在正打算做磚頭的模具,黎小明和卓婭一起用她新做的簡易鐵鏟在挖陶土。 她找了一些粗細差不多的樹枝,用壁紙刀直接將這些樹枝從中間劈成兩半,壁紙刀不過個掩飾,這樹枝是被她徒手掰開的。 將這些樹枝條內側的橫截剖面向里,碼成均等的長方形格子后,再把陶土泥塞進格子里,這樣磚頭的模具就完成了,只需要等磚頭風干,就可以進窯燒制。 另外兩個人做磚的時候,凌苓依又用細樹枝做了一個梯形的框架,找了塊平坦的大石頭,把這個梯形框架擺在石頭上,在里面填上了陶泥。 隨后又找來一個粗圓木,將這片陶泥移到粗圓木上塑形成半圓的拱形,最后將圓木從陶泥下面抽出,連續做了兩個這樣的拱形泥片之后,黎小明過來張望了。 “依依姐,你這是做的瓦片嗎?” 凌苓依:“是呀,蓋房子屋頂不能沒有瓦呀?!?/br> 黎小明:“天哪,我還以為光磚就已經很厲害了,現在連瓦都有了!” 剛好等陶器燒好,下一輪炭也熟成之后,這些磚頭和瓦片應該也風干的差不多了。 原本選土的工序非常復雜,光松土就要好幾個月,脫模后的磚瓦也要風干一、兩個月,這樣才能保證燒出的磚瓦質量上乘,不容易碎裂。 不過他們也不需要住幾十年,將就幾個月就能圓滿完成任務回家,對于磚瓦的質量要求也不高。 到時候把帳篷布都固定在屋子內壁,之前凌苓依拉扯過帳篷布做測試,帳篷布除了不太防雨之外,還是很結實的。如果有個別的磚瓦碎裂,帳篷布也可以抵擋一下,以防傷人。 他們三人忙乎忙乎到了天黑,時間差不多,可以開窯了。 比預想中的好很多,開窯之后,所有的陶器都燒成了,一件燒碎的都沒有,看來這里的陶土質量比預期的高很多,磚瓦成品的比例應該也不用擔心了。 有了新炊具,今晚他們決定做一頓汽鍋蟹。 用之前凌苓依手工的金屬板鍋做主鍋,灌了半鍋海水,把汽鍋架在主鍋上,螃蟹和蝦還有海貝,和早上收拾好的幾條凈膛的魚,都碼在汽鍋里,最后蓋上汽鍋蓋。 海水煮開后,蒸汽從汽鍋的圓錐形氣孔灌入,蒸汽都在蓋在鍋里無法出去,就會在汽鍋內形成循環,最后凝結在鍋內形成水蒸氣。 蝦蟹易熟,他們把熟蝦蟹取出后,將汽鍋洗凈,同時又用金屬板折一口新鍋,兩個汽鍋一起熬海鹽和蒸餾水,再把蒸餾水倒入陶碗晾涼,灌到之前攢的礦泉水瓶收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