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3)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
一整天?胤祈愣了一下,下意識想到革職查辦這四個字,他可憐的哥哥,還是被外面的陰謀詭計給影響到,到手的差事也飛了嗎? 他臉上的表情太明顯,很容易就能看出在想什么,事關朝政,吉祥也不好多說,只能先告了聲罪,讓人去隔壁告訴四爺他們主子醒了,等當事人親自解釋其中的彎彎繞繞。 師父說主子現在還沒開始辦差,有些事情想不到就算了,遇到麻煩直接去乾清宮找他,不用讓主子費神。 太子和四爺也說主子還小,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就去找他們,別弄出煩心事兒讓主子頭疼。 反正就是,有什么不妥的事情就去找別人,不能讓主子不好過。 別人跟著阿哥只有一個主子,他這是跟著主子還要被上頭幾個大佬盯著,真是痛并快樂著。 兄弟倆的住處只有一墻之隔,四爺聽到弟弟醒了之后很快過來,第一句話就是,吃藥了嗎? 吉祥及時端過來一碗黑乎乎的藥,輕手輕腳將藥碗放在桌上,等他們家主子皺著臉將藥喝完,然后帶著藥碗退出去,還不忘把門給帶上。 胤祈苦的皺成包子臉,剛才想的各中問題忘的一干二凈,只想找塊蜜餞壓壓嘴里的苦味,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桌上不光沒有蜜餞,連點心也全都不見了。 太醫說不能吃點心,也不能吃蜜餞,等病好了再吃。胤禛將弟弟亂摸的手塞回被子里,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怎么回事?為什么會生??? 太醫說是著涼凍著了,但是他還是不放心,之前這小子將能量全部換成書他就有些擔心,現在又開始生病,竟然還松了口氣。 生病了能想辦法治,未知的代價才最可怕。 胤祈苦著臉,喝了兩杯水才好受些,沒事,可能就昨天在外面站的太久了,四哥,你那里怎么樣,汗阿瑪把你革職查辦了嗎? 瞎想什么,只是這幾天下雪不好出門,怎么就革職查辦了?四爺哭笑不得的敲敲他的腦袋,不用著急,最多三天,這件事情就能水落石出。 然后呢,會怎么樣?胤祈催著他繼續說,像是催促大人講故事的小孩兒。 等查清真相才能見分曉,你乖乖養病,不要想太多。胤禛唇角微揚,看上去心情不錯,當然,如果弟弟不生病,他的心情會更好。 *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可憐的九阿哥在房間里待著,不經允許連床都不能下。 胤祈咸魚似的躺在床上,有氣無力的看向前來探病的太子爺,二哥,我們是不是遇到傳說中的宮斗了? 在宮里生活了那么多年,他唯一明白的道理就是,資料庫里的資料不能全信,比如清宮最火的宮斗,火什么火啊,他長那么大,就沒碰到過需要他發揮身為宮斗統技能的時候。 唯一一次要教訓十五那個熊孩子,還因為表演的太過頭被汗阿瑪和十一當成被氣瘋了,他也很絕望啊。 太子殿下摸摸寶貝疙瘩發燙的額頭,讓他放空大腦不要胡思亂想,沒有宮斗,御花園的事情汗阿瑪會解決,不會牽扯到你四哥,你好好養病,把身體養好比什么都重要,過幾天的閱兵沒辦法去,二哥把你的那份一起看了,等從南苑海子回來,二哥給你弄把火槍隨身攜帶。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拿弓箭防身對這小子來說不太現實,還是火槍更簡單,如果真的遇到暴徒襲擊,火槍好歹能嚇住歹徒。 下五旗的包衣闖進御花園,這哪兒是宮斗,分明就是朝堂斗爭波及過來,即便和后宮有關系,關系也大不到哪兒去。 宮斗要么是為了權利,要么是為了活命,本朝的后宮制度非常完善,秀女入宮一步步往上爬,日子過的跟混年限搶編制評職稱似的,想斗也沒得斗。 別的朝代宮斗為了奪權,或者是當不了皇后就要被殉葬,反正宮斗輸了要死,不斗的話等皇帝死了也要死,左右都是一死,不如放開了斗上一斗。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本朝后宮的事情由內務府總管大臣直接匯報給皇帝,也就是說,皇帝前朝后宮一把抓,宮里的妃子位份一次封一批,只要活的久,位份慢慢就能升上來,如果有個兒子那再好不過,就算沒有兒子,只要不想不開造反,也能舒舒服服壽終正寢。 前朝斗成什么樣子都和后宮沒有關系,上輩子他們兄弟搞出來九龍奪嫡,鬧的你死我活也僅限于朝堂上,不會讓后宮的額娘也摻和進來。 要他來說,最不可能出現宮斗的就是他們愛新覺羅家的后宮,結果后世最火的就是清宮的宮斗,他當阿飄的時候剛接觸到那些新玩意兒整個人都震驚了。 這什么東西?宮斗?斗什么? 別的朝代宮斗為了爭權奪利,他們家除了生孩子和孩子夭折能被史官記上一筆,其他還有別的能記的嗎? 后宮不得干政,還有內務府管著吃喝用度,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都沒有實權,斗什么啊斗? 就很迷惑。 不過后世的人喜歡看,他們也沒辦法,看就看吧,他們喜歡也改變不了清宮真的沒有宮斗的事實。 就、最不可能出現宮斗的地方卻火了一堆宮斗相關的東西,很奇怪唉。 第133章 * 這是個等級森嚴的時代,皇帝要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查出來并不算難,下五旗包衣闖進御花園這種事情實在太離譜,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沒有人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真的發生。 御前侍衛很快將查出的結果送到康熙面前,真相沒有他之前想的那么嚴重,但也足夠讓他冒火。 戶部的確有些膽大包天的蠹蟲,然而這件事情說到底只能讓人想起四個字陰差陽錯。 清承明制,朝廷里沒有宰相,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掌握實權,在此之外還有內閣大學士,但是內閣大學士的權利未必比得上六部尚書。 戶部是六部油水最多的地方,康熙知道里面有各種各樣見不得人的隱私,以前事情沒有鬧出來,他能睜只眼閉只眼當做什么都不知道,萬萬沒想到他們能荒唐到這種地步。 各地上報各種費用的時候必須先給戶部交錢也就算了,連京城里往下發的錢財都要克扣,朝廷缺他們的俸祿了嗎? 說到底,皇帝陛下還是有些想當然,制度和現實有很大的區別,有些時候政策的確是好的,但是地方官員實施不當,好政策也能變成壞政策。 他覺得朝廷的大臣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不敢太過分,事實上,膽大包天的人比他想象中的多得多。 戶部的賬本上寫的是一回事兒,真正發下去的錢又是一回事兒,那些人管著朝廷的錢袋子,拿回扣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就連兵部打仗往上報賬,不讓他們留點油水的話軍餉物資都發不下來,何況別的事情。 一層層的扣下來,發到底下人手里的能有一半都是戶部的官兒高抬貴手。 吏部貴,戶部富,禮部窮,兵部武,刑部嚴,工部賤。 戶部管著國庫,里邊有些不為人所知的破規矩很正常,問題就是,這次戶部出了個即將調回盛京老家的狠人,想著下五旗的包衣少拿點錢不礙事兒,索性直接把錢拿走了大半。 他沒想到的是,旗人沒有攢錢的習慣,包衣們更是手里有多少錢就花多少,朝廷的錢發不下來,他們是真的一點積蓄都沒有,為了活命也得往上鬧。 德妃在烏雅氏被逐出內務府后很少和宮外有聯絡,不是她不想,而是沒辦法和宮外有聯系,以前烏雅氏的人在內務府干活,有什么事情見個面都很方便,現在烏雅氏的人都在宮外,再想見面難度蹭蹭蹭往上漲。 皇帝看在她的面子上沒有處理她的父祖兄弟,對烏雅氏旁系的人卻沒有留情面,敢碰他的錢袋子,必須從重處罰。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烏雅氏一族在內務府經營那么多年,雖然被逐出內務府,但是他們還是上三旗的包衣,在宮外也算有體面。 雨季的時候京城閑散的壯丁都被拉去救災,烏雅氏的男丁也不例外,戶部下發的錢財到他們手里已經沒有多少,本來應該由他們分給其他人,但是他們以為那點錢只是烏雅氏自己的分例,自己人分還不夠,根本沒想到那些錢不只是他們的。 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和宮外的下五旗包衣過的日子很不一樣,他們過慣了大手大腳的生活,沒少埋怨出宮之后分例變少,領錢的時候還罵著戶部的主事不把他們當回事兒。 六部和內務府是兩個系統,他們在內務府辦差的時候,六部的主事和他們說話也要客客氣氣,自從被逐出宮廷,日子過的是越來越不順心。 還好宮里的娘娘圣寵不衰,如果沒有娘娘的照拂,他們還不知道要被糟踐成什么樣子。 前些年內務府的賬目出問題,被貶出宮的不只他們烏雅氏一族,四阿哥已經長成,六阿哥也開始辦差,等皇子們將來幫扶他們一下,烏雅氏遲早會回到內務府。 戶部的官兒被人捧慣了,更不會熱臉貼人家冷屁股,他們發錢的還沒說什么,領錢的就給他們甩臉子,慣的他們。 一差二錯之下,下五旗的包衣就一點錢也沒拿到,等烏雅氏的人意識到出了差錯時,再想發錢也來不及了,而且他們拿到手的錢本來就不多,別說手里沒有錢,就算有也不想拿出去。 被驅逐出宮的烏雅氏子弟求到德妃的弟弟博啟那里,博啟開始沒把這些事情當回事兒,簡親王和直郡王日理萬機,哪兒有功夫管底下包衣的事情,隨便找人讓他們沒法上去告狀不就得了。 烏雅氏在包衣里也算是頗有威望,這事兒本來就是戶部辦的不地道,如果不是戶部扣的太多,哪兒還有接下來那么多麻煩。 下五旗的包衣都是些泥腿子,沒錢就沒錢,找相熟的人在簡親王府和直郡王府守著,他們找不到大旗主小旗主,還能闖進宮找皇上告狀不成? 他們知道宮門朝哪兒嗎? 博啟隨口將人打發了出去,湊巧他的福晉進宮給德妃請安提到這些,本來這件事會慢慢平息下去,奈何德妃心中有怨,博啟福晉走了之后就派親信想法子和宮外取得聯系。 下五旗的包衣找不到皇宮大門,那就想法子讓他們知道去哪兒找。 冬日天寒,皇上離開乾清宮出門遛彎的次數變少,御花園里草木凋零,從順貞門進去看什么都看的清清楚楚,她的胤禎住在南三所,離開上書房后往南走,可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每天都要路過御花園。 讓人在那些包衣耳邊煽風點火,等他們沖到御花園,能順手將那三個惹人厭煩的阿哥殺掉那是再好不過,即便殺不了,九阿哥身子骨弱,驚嚇過度也能丟掉半條命。 她的胤禎早早從永和宮搬走,母子分離難以見面,佟佳氏那個女人的兒子憑什么好好的,都說冬日難熬,九阿哥熬不過這個冬天才好。 德妃自認為做的隱秘,下五旗的包衣闖進皇宮是因為戶部的銀子不到位,烏雅氏的男兒也是受害者,就算有錯也不是大錯,就算皇上追查,該殺的也是戶部的官員,和她沒有半點關系。 后宮不得干政,宮妃也沒本事干政,她們進了紫禁城就鮮少和外面有聯系,要說話找的也是家中女眷,討論的只有兒女親事,怎么會涉及到朝廷的事情呢? 德妃想的很好,得知九阿哥生病沒有去上書房的消息時更是心情大好,就是這樣,等九阿哥沒了,讓佟佳氏那女人好好感受感受什么叫喪子之痛才好。 只是事情不可能總是朝著她想看的方向發展,康熙前朝后宮一把抓,顧問行這個總管太監管的事情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多,她自以為做的很隱秘的事情,只要想查很容易就能查出貓膩。 康熙聽完顧問行和御前侍衛查出來的東西,火氣咻咻咻的往上冒,這里是京城、是皇宮,他眼皮子底下還有那么多見不得人的事情,京城之外呢? 來人,將裕親王、恭親王、簡親王、直郡王、雍郡王還有六部尚書全找來?;实郾菹職獾囊环鸪鍪蓝鹕?,大冷天的愣是氣出了一身汗,還有,讓太子也過來聽聽。 他的江山!這就是他治理下的江山! 后宮的事情先放放,他倒要看看朝廷里還有多少他不知道的規矩。 臨近年關,各部都在忙著給一年收尾,胤禛和太子這兩個住在宮里的首先來到南書房,兄弟倆對視一眼,聽著里面的怒罵聲心里都有了底兒。 看來是查清楚了,不然不可能氣成這樣。 二哥,你覺得汗阿瑪會怎么處置那些包衣?胤禛壓低了聲音,放慢了腳步問道。 闖進御花園的那些包衣是逼不得已,但是再怎么逼不得已,擅闖皇宮也是大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如果他們汗阿瑪遷怒到他們身上,可能連死罪都免不了。 先聽聽汗阿瑪的打算,實在不行就攔著,大哥老三在鑲藍旗,你和老五去鑲白旗,正好趁這件事給包衣施恩,這樣以后從大旗主手中分權也能輕松點。太子倒不擔心包衣的處境,好歹是正兒八經的旗人,他們汗阿瑪在氣頭上可能失去理智,等他氣完了再勸就是。 胤禛點點頭,沒有再說話。 他其實不在意怎么從大旗主手中分權,汗阿瑪春秋鼎盛,這種事關全局的大事自由他cao心,他只關心待會兒能不能把戶部掀翻天。 他們家不只他們汗阿瑪摳門,他自己同樣對別人動他們的錢袋子這種事情深惡痛絕。 倆人沒有再說話,太子領先一步,帶著他們家老四進去給氣的不輕的老父親行禮,還沒來得及說汗阿瑪息怒,迎面一道折子就甩了過來一道。 折子是御前侍衛寫的折子,顧問行查出來的東西涉及后宮,老父親要臉,那些事情他私底下處理了就是,沒必要拎出來在兒子和大臣面前說道。 太子一目十行將上面的東西看完,表情古怪的把折子遞給胤禛,心道他們家老四這次是真的要重cao老本行。 不過話說回來,汗阿瑪能下定決心對戶部下手? 太子爺很了解他們家汗阿瑪,至少在上輩子,他們家汗阿瑪更樂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曹寅在江南想要整頓兩淮鹽務上的腐敗,按理說這種事情皇帝應該支持,但是他們家汗阿瑪那會兒年紀大了,更念著那些老臣以前的功勞,知道有人貪污腐敗也不忍心查辦他們。 還說什么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只管為目前之計,恐后尾大難收,遺累后世,亦非久遠可行,再留心細議。 這話什么意思,就是不想讓曹寅碰官場腐敗,他覺得當官的貪污腐敗只要貪的不多就不是大事,可問題是,貪污這種事情一旦開了口子就止不住,誰會嫌自家錢多? 要不是他們家汗阿瑪晚年留下那么多肥得流油的大臣,老四登基后也找不到那么多人能抄家。 但凡那些大臣干凈一點,也不至于落得抄家的下場,這么一想,貪污和抄家還挺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