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4)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
他們家老師的大兒子張廷瓚在康熙十八年就考中二甲進士,在翰林院熬資歷的時候還兼任了日講起居注官,后來去山東轉了一圈,回京之后就正式成為翰林,身上還有個侍讀學士的官職。 二兒子張廷玉和他們家大哥一般大,老師大概覺得這個兒子天資太好,過早進入朝堂心高氣傲容易惹事,所以一直壓著不讓他考科舉,這個師兄也是最有空陪他玩的人。 皇子拜師和進宮給皇子講書不同,漢家注重師禮,天、地、君、親、師,在這老師等于半個爹的年代,拜師不是單純說一句那么簡單。 張英知道皇帝的安排時又驚又喜,前些年徐乾學得了納蘭容若當學生已經驚掉一群人的眼珠子,如今皇上讓九阿哥拜他為師,可見皇上對朝中漢人愈發看重。 康熙對張英的確看重,難得遇到個能讓他們家小九能學進去的師傅,他又打算過兩年將張英提到保和殿大學士的位子上,多給他些殊榮并不為過。 于是,拜師禮當日,皇帝陛下親自帶著兒子和束脩禮品下榻張英府邸,惹得朝中不少人酸溜溜的嘀咕張英運氣好。 徐乾學因為納蘭容若的關系走通了明珠的路子已經足夠令人羨慕,沒想到這還有個更出人意料的,直接當了皇子的老師,這可是本朝以來頭一遭。 就是不知道這一次他們的關系能持續多久。 徐乾學和明珠的關系已經破裂,當年徐乾學的子侄考中順天鄉試,皇帝發現那一屆考中的基本都是浙江籍貫,甚至有許多寫的一塌糊涂的也中了舉,當即大怒將監考批卷的官員革職查辦,考中了的學子也盡數被黜落,甚至險些發展成類似前朝南北科舉之爭那樣的鬧劇。 明珠和徐乾學的關系因為那件事情而破裂,納蘭容若這些年死活不去宮里當差,就是不樂意夾在父親和老師中間沒法做人。 如今張英接了九阿哥這個燙手山芋,以后下場指不定比徐乾學還慘。 那些心里冒酸水兒的人惡毒的將事情往最壞處想,諸多皇子之中,除了太子殿下之外九阿哥的身份最高,還有佟佳氏一族做后盾,太子殿下現在能容忍,將來難道也能容忍兄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和朝中文臣交好嗎? 張英可不是什么無名之輩,當了他的學生,朝中至少有半數漢人文臣愿意和九阿哥交好,這對太子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等哪天太子殿下忍不了了,以索三爺的性子,估計能搜羅罪名將他們一家下獄,沒了張英,九阿哥必會元氣大傷,嘖嘖嘖,好一個兄弟相殘中的犧牲者。 幸好這些人只敢在心里偷偷想,不然這種話傳到胤祈耳朵里,他大概會覺得朝廷的官員中有一部分腦袋瓜有問題,他才剛剛拜師,他們怎么就腦補成黨派之爭了? 胡思亂想是病,要是請不起大夫,他可以讓太醫過去幫忙,不就是拜個師嗎,怎么還貸款他們關系破裂? 小家伙逃課逃的非常熟練,溜達著溜達著就到了乾清宮,康熙正在南書房批閱奏折,心有所感抬頭看向外面,果不其然,一顆熟悉的小腦袋正在外面晃來晃去。 逃課逃的這般理直氣壯,也不知道他哪兒來的自信覺得自己不會挨揍。 老父親嘆了口氣,實話實說,如果不是什么不可饒恕的大錯,他還真舍不得動手。 胤祈成功將他們家汗阿瑪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朝候在門口的梁九功笑笑,然后以最乖最聽話的模樣走進去,汗阿瑪,兒子可以去老師家里拜訪嗎? 自從二哥四哥拉著其他哥哥忙碌,他已經很久沒有出去玩過了,大哥那個靠不住的家伙,說好了會邀請他們去郡王府小聚,結果說了那么多天,到現在也沒等到有人來邀請。 靠不住靠不住,最后還得靠他自己。 康熙放下筆,起身活動活動筋骨,走到小家伙跟前敲敲他的腦袋瓜,成天就想著往外跑,有空多寫幾張大字,免得以后被人笑話。 胤祈老成的嘆了口氣,汗阿瑪,兒子真的盡力了,可是那個筆它真的不聽使喚,兒子也拿它沒辦法。 凈會找借口??滴跣αR了一句,也沒準備駁回兒子的請求,小孩子長大了都喜歡出去玩,看前面幾個皇子就知道,剛剛不用天天去上書房就開始到處亂跑,連老六那個平日里最乖巧不過的小子都開始不著家,也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好。 老父親嫌棄兒子不消停,下意識將自己春天去郊外、夏天去避暑、秋天去打獵、冬天泡溫泉的行程拋到一邊,他雖然跑的地方多,但是他沒有耽誤政事,換句話說他依舊是個勤奮刻苦的好皇帝。 他已經是個勤奮刻苦的好皇帝,帶兒子們出去玩放松放松也合情合理。 胤祈沒能成功得到去老師家拜訪的機會,但是他和胤祐胤禩胤禟胤俄可以跟著他們家汗阿瑪去景山玩耍,這可比跟著師兄研究古籍更有意思。 小家伙歡呼一聲,立刻跑回校場和兄弟們宣布這個好消息。 過河拆橋也沒這么快的,這可好,河還沒過呢就想把橋拆了,慣的他。老父親哼了一聲,回到座位上繼續處理奏折。 * 大清打敗了噶爾丹后難得進入安穩時期,俄羅斯和西藏都在內斗,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暫時不敢輕舉妄動,沿海地區的海盜被大清遠超同時代水準的火器給打懵了,看見大清商人的船掉頭就跑,別說上去搶劫,他們自己不被搶就不錯了。 難得遇到那么好的條件,不飛速發展都對不起他們前幾年過的苦日子。 洪若翰在秋天的時候回了趟法國,帶著康熙給路易十四的信,以及精心挑出來的大清使節團。 天大地大面子最大,康熙挑大臣挑侍衛看重長相,第一次以平等的姿態派遣使團出國,選出來的出使之人皆是才貌雙全之輩,帶到哪兒都倍兒有面子。 太子對他們家汗阿瑪這顏控屬性實在沒話說,也沒法說,畢竟他自己也顏控,實在沒臉在這方面和他們家汗阿瑪一較高低。 于是,他就只能看著他們家汗阿瑪和遠在巴黎的路易十四在條件極其艱難的情況下交筆友,寫次信有幾十頁厚,不光討論各自國家的風土人情政治經濟,還順帶著炫耀兒子。 曬娃嘛,試問天底下有幾個家長沒有曬娃的欲望呢。 太子爺聽了一耳朵他們家汗阿瑪和路易十四的感天動地筆友情,很快又去忙自己的事情,因為那本《婦人過早產子的危害》,可憐的三姥爺還沒從保和殿大學士的位子上卸任,就提前過上了養老的生活,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幫他們做事。 索額圖在朝中經營那么多年,他要辦事比太子更方便,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以索三爺對太子的忠心,就算太子說他要造反,他都能揮著拳頭沖在最前頭。 當然,太子這輩子肯定不會造反,但是讓他放著索額圖這么好的工具人不用,顯然也不可能。 太子殿下沒辦法親自去陜西油田,但是他可以讓索額圖想辦法把開采出來的原油弄到京城,背靠大樹好乘涼,很多時候索三爺才是那棵大樹。 原油送到郊外火藥作坊附近,太子忙活了許久終于讓工匠把組分大致分開,有了瀝青,他們就可以嘗試著鋪柏油路了。 石油的開采這門課他們都學不來,但是鋪路這種粗活兒,按照指導手冊上一步步來,多嘗試幾次就能成功。 老大帶著老五去軍營,太子帶著老三老四老六在京郊,再過一兩百年,全世界都會知道能源的重要性,太子殿下提前發力,讓老三找幾個人另外辦一本雜志,上面專門介紹煤礦油田銀礦銀礦等資源,甚至連底稿都是現成的,從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挑出能用的,再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寫出來就完事兒。 先慢慢讓百姓知道那些東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到時候再爆出西伯利亞有金礦銅礦等各種礦藏,有那么大個蘿卜在前面吊著,就不信還有人對那邊的地盤不上心。 太子爺計劃的很好,事情也一直朝著他計劃的方向走,在柏油路初試驗大獲成功后,兄弟幾個都高興的很。 柏油路的承重比水泥路好的多,等派出去的人找到橡膠,沒準他還能提前弄出來蒸汽汽車。 派去云南的人找了那么就也沒找到橡膠樹,實在不行的話就讓組織商隊出海去南美洲找,他記得橡膠樹能在云南種出來,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起來是什么時候傳過來的。 太子殿下心情極好,讓老四老六在郊外等他,準備回宮帶上弟弟們觀看柏油路是怎樣鋪成的,小時候多接觸點東西,長大了才會對這些感興趣。 結果到上書房一看,好家伙,一個人都沒有。 再去南書房瞧瞧,也他喵的空空如也。 啥情況?他才幾天不在,為什么出門玩卻不通知他?! 第116章 * 景山是皇家的御用園林,離紫禁城非常近,阿哥們大部分都沒去過木蘭圍場,宮里地方小不夠他們造作,最開心的就是出宮撒歡兒。 這地方存在的時間不斷,元朝的時候當耕地用,明朝的皇帝熱衷于在這兒養動物,兔子山雞什么的不夠,還有養鹿和鶴,有事兒沒事兒到這地方活動活動筋骨,比一直悶在紫禁城里好太多了。 皇家御苑別的不顯,就各種花草樹木多,山上叢林蔽日,山腳下是果樹林子,平時由內務府派人照料,山后壽皇殿還有大片大片的松樹林子,一年四季郁郁蔥蔥,時不時還能看到松鼠在里面蹦跶。 康熙只帶了兩百多個侍衛出來,其他都是半大孩子,只這么些人足夠進行一場小型圍獵,侍衛們布置狩獵的時間,阿哥們嘰嘰喳喳湊在一起,興致勃勃說自己待會兒要打多少獵物。 胤祈從來不參與這種靠蠻力的比賽,他是腦力勞動者,比這些多沒意思,有本事和他比誰懂的外語多啊。 小家伙拿著比兄弟們小一圈的弓箭,一邊嘟囔一邊找到隨駕而來的小舅舅隆科多,就算二哥四哥都不在,他也能找到能帶他起飛的翅膀。 景山名叫山,其實只是座小土丘,是拆舊城墻的土堆以及挖海子挖河道的泥土堆積而成,最高的地方也才四十多米,四面都可以往上爬,南北面比東西面陡,往上爬也更費力,康熙這次帶了那么多小孩兒,直接就把營帳扎在東面。 打完獵去山上的亭子里歇息,帶著孩子們看看紫禁城、看看京城,讓他們知道祖宗打下來江山不容易,以后或許還能少逃幾次課。 少逃幾次課? 當然是不可能的。 逃課主力軍胤祈如是說道。 隆科多嘴里叼著根狗尾巴草,看到小外甥帶著弓找過來,把草吐了然后拍拍身上沾的草屑,用最體面的模樣迎接愛干凈的小外甥,九阿哥要捉兔子嗎? 不要兔子。胤祈搖搖頭,趁他們家汗阿瑪沒有注意到這邊,神秘兮兮的朝隆科多說道,舅舅,我們去山上找歪脖子樹,好不好? 景山在前朝的時候堆放宮里用的煤,所以又被稱為煤山,據說崇禎皇帝就是在壽皇殿旁邊的歪脖子樹上吊死的,后來他們家老祖宗入關,不光為被李自成草草埋了的崇禎皇帝按照皇帝的規格建造陵墓,還把那棵樹定為了罪樹。 皇帝死在那棵樹上,就算是皇帝自縊,樹也要背上個殺君之罪。 胤祈的資料庫里關于那段歷史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反正后人不知道那個是真的,就把所有的可能都收集了起來,也就導致資料庫里的資料真真假假,誰也不知道衍生小世界會是哪種情況。 他對那棵倒霉的歪脖子樹實在好奇,前些年來景山沒法亂跑,現在他長大了,汗阿瑪還總說他不省心,他要是太省心豈不是對不起汗阿瑪的評價。 隆科多對上小外甥亮晶晶的眼睛,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他因為這事兒已經挨了不少教訓,皇上上次還說他要是再犯就還不讓他成親,為了能早早完婚,他也不敢再帶著小外甥到處亂跑。 不被發現還好,再被皇上抓個正著,回到家里他得被阿瑪給打死。 隆科多扯著嘴角艱難的笑笑,試圖用別的事情吸引小外甥的注意力,待會兒打獵打累了皇上自會帶阿哥們去山頂,咱們提前上去不怎么好,對了阿哥,景山風景好,南苑海子那邊地方更大,今年冬天閱兵你要去嗎? 八旗兵馬每年都要在南苑閱兵,這些年火器營的地位越來越高,閱兵時除了看演武冰嬉,更多的還是讓朝廷上下看看他們有研究出了多少新武器。 當然,最厲害的槍和炮得藏著掖著,反正朝中的文人看不懂武器,武將們看到炮彈炸開就興奮不已,鮮少會有注意士兵手中的兵器是不是更新換代的,藏好底牌,以后打仗的時候才讓對方更加措手不及。 胤祈當然不會錯過閱兵,不知道隆科多為什么提到這些,還以為康熙那邊有什么小道消息說今年不帶他去了,瞬間忘了山上的歪脖子樹,緊張兮兮的問道,今年有什么變化嗎?汗阿瑪不準備帶我和弟弟們去南苑海子了? 沒有沒有沒有,阿哥不要多想。隆科多成功將話題轉移,悄悄松了口氣然后解釋道,舅舅在御前待的時間夠長了,馬上要被派出去當差,如果不出差錯的話,應該能進火器營。 御前侍衛三五年就會換一波,這個職位就是給八旗中的優秀青年當跳板用的,在皇帝跟前當幾年差,讓皇帝了解他們的性子和能力,完事兒就能被派出去干活。 一等侍衛是正三品,在宮里走一圈后怎么著也能撈個副都統,先當侍衛再外派可以說是八旗子弟最方便快捷的升官道路,至少到現在,朝中大部分都統副都統乃至將軍都是這么升上來的。 隆科多看看小外甥的細胳膊細腿兒,捏捏下巴樂呵呵說道,等舅舅真的進了火器營,就和皇上請命多要幾桿槍,到時候舅舅教你打槍,我們不用弓箭也能打獵。 弓對臂力的要求有點高,而且打不同的獵物要換不同的弓,箭的種類各種各樣,用槍就不一樣了,只要把準頭練出來,一桿槍能頂幾十把弓。 四阿哥和九阿哥臂力都不行,與其一直白費力的練習弓箭,不如換條路走,軍中已經有能隨身攜帶的小火槍,帶在身上比弓箭方便多了,再說了,大清不需要他們上陣打仗,平時有侍衛在身邊保護,他們要是實在練不好也沒啥。 胤祈對火器沒什么感覺,但是看隆科多那么期待也沒有掃興,握著拳頭給他打氣,舅舅加油。 康熙發現舅甥倆在旁邊說悄悄話眉頭一皺,琢磨著隆科多又想帶胤祈上房揭瓦,走過去氣沉丹田吼道,你們倆偷偷摸摸干什么呢? 聲若驚雷平地起,倆人像是受驚的兔子一樣猛的蹦起來,看到皇帝在身后站著,連忙解釋他們剛才只是說話,絕對沒有商量什么壞主意。 胤祈抬頭看著他們家汗阿瑪,笑的露出小虎牙,汗阿瑪,兄弟們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快去打獵吧。 說著,硬拉著康熙往前走,侍衛們辛苦了那么久,他們要是拖著不去打獵,空手而歸多難看啊。 走走走,咱們打獵去。 康熙哭笑不得的在這小子腦袋上敲了一下,回頭瞪了隆科多一眼,然后大手一揮,宣布狩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