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
胤禛抿了抿唇,走上前乖乖的聽教訓,汗阿瑪開始嘮叨,一時半會兒停不下來,這種時候聽著就是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他已經不是那個想要博得汗阿瑪關注的四阿哥,功課馬馬虎虎看得過去就行,汗阿瑪又不能天天盯著他。 胤祈喝完藥正昏昏欲睡,聽到他們家汗阿瑪教訓哥哥當即精神了起來,如果身上有勁兒,估計會在旁邊揮著拳頭搖旗吶喊。 汗阿瑪教訓的對,哥哥的騎射特別差勁,他拉弓都只能拉四力半。 雖然統統將來大概率也拉不動弓,但是統統有腦子,統統有一整個資料庫可以用,四哥和太子哥哥會的統統都會,四哥和太子哥哥不會的統統也會。 如果哥哥們想建設超級大國,統統還可以從穿越統轉型成基建統。 統統才是墜吊噠! 第16章 * 皇阿哥們的課程安排的緊,為了防止皇子們受漢族同化而忘了祖宗的本事,大冷天的也不清閑,布庫騎射都在景運門外的箭亭,殿里燒了一圈的炭盆,地上還鋪著厚厚的毯子,和外面比起來可以說是溫暖如春。 老三老四還小,兩個小的還在練習拉弓,太子和大阿哥在另一邊,胤禔是老大,個子高身體壯實,最喜歡的就是下午的課程,在太子面前出風頭更是他的最愛。 倒不是對太子有什么意見,只是想彰顯自己身為哥哥的威望,讓太子看到他這個哥哥也很厲害。 他有這種想法很正常,只要身邊沒人添油加醋的挑撥兄弟關系,長大后懂事兒了就知道以前那么做根本沒必要,不巧的是,倆人身邊都有添油加醋的人。 立嫡立長是約定俗成的事情,幾千年來都是這樣,他們兩個人一個占了嫡一個占了長,年齡相仿,外家也是勢均力敵,太子被立為太子了不假,但是往前面看看,被廢掉的太子可多著呢。 誰不想皇帝和自家沾親帶故,就想如今的佟佳氏,皇上私底下喊佟國綱佟國維都是喊舅舅,對佟佳氏的子孫也青眼有加,說到底,皇子的外家,哪怕是太子的外家,都不如皇帝的外家。 太子爺看著大阿哥跟打了勝仗的大公雞一樣嘚瑟,嘴角微抽也沒有吝嗇夸獎。 他們這一輩兄弟多,憨成老大這樣的卻沒幾個,跟他較真最后生氣的還是自己,可是老大憨的實在有點過頭,他知道這家伙沒有壞心思,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在旁邊人看來,這家伙就是在朝他耀武揚威。 傻不愣登的,難怪能被明珠忽悠的找不著北。 太子爺選擇性遺忘自己上輩子就是在索額圖的善意提醒下和大阿哥斗了十幾二十年,上輩子的事情就隨風飄走吧,只要這輩子不犯同樣的錯誤,蠢的就只有老大一個。 大哥已經十二了,汗阿瑪已經琢磨著給他挑福晉,再怎么嘚瑟也嘚瑟不了幾天,阿哥們成婚后就算沒有離開皇宮,也該開始學著辦差,基本不會再有時間整天待在上書房。 他和老大只差兩歲,再過幾年也該上朝站班,好在汗阿瑪不著急給他挑福晉,那么多兄弟之中,二十歲之后才成婚的他可是獨一份。 胤禛和三阿哥在一塊兒拉弓,完成任務后甩甩酸疼的胳膊,盤腿坐在墊子上歇息,胤祉其實還有力氣,看著旁邊挽起袖子比斗的諳達們躍躍欲試。 三阿哥生在年初,四阿哥生在年末,兩個人說是差了一歲,其實是快有兩歲,胤祉在弟弟面前從來都是好哥哥,自然不會仗著自己年紀大欺負老四,小孩兒又實在坐不住,歇了一會兒就和哈哈珠子一起揪著諳達練布庫去了。 你拍我一下,我拍你一下,說是練布庫,其實和玩兒也無甚區別。 大阿哥得了太子和諳達們的雙重夸獎心情好的很,活動開身體后站在三阿哥身邊指點,太子放下弓,在四阿哥旁邊坐下,促狹道,四弟氣性怎么這么大? 胤禛幽幽抬眸,瞥了他一眼不說話,說實話,他還真不是因為康熙的話而生氣,他只是在思考,胤祈長大后發現自己拉不動弓會不會傷心。 他對自己已經不報希望,上輩子練了一輩子也沒啥成效,早放棄早開心,弓四力半只是比不過兄弟,又不是不能拉弓射箭,射不了老虎他射兔子還不行嗎? 他能想開,胤祈長大了能想開嗎? 小家伙身體不好,汗阿瑪不會逼著他練習騎射,但是聽多了咱們滿人以弓馬騎射起家,必須苦練騎射,才能不給老祖宗丟臉這種話,真的不會多想嗎? 太子爺聽著他絮叨,白眼已經快翻到天上了,還說汗阿瑪跟老媽子一樣啰嗦,分明他自己也不逞多讓,啰嗦起來比汗阿瑪還老媽子。 胤祈才多大點兒,走路還沒學會就cao心起騎馬射箭了,他怎么不連小家伙娶福晉的事情一塊兒琢磨了? 好歹是個當過皇帝的人,腦袋里能不能裝點正經事情,在紫禁城當兩百多年的孤魂野鬼,重生的時候把腦子忘在上輩子了嗎? 本朝重視弓馬騎射不假,但說是靠弓馬騎射起家,那都是忽悠底下小崽子的,他們入關的時候才多少人,就算男女老少全都從軍,人口也比不過中原一個行省。 人數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他們騎射再厲害也沒用,后世某國幾個大兵干掉整個軍團靠的是什么,是槍是炮是熱武器啊兄弟! 他們家老祖宗入關靠的當然不只有弓馬騎射,還有火器,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老祖宗被袁崇煥的紅衣大炮打的傷亡慘重,緩過神兒來自然是從哪兒跌倒從哪兒爬起來。 前朝有神機營,他們有火器營,雖然水平比之后世差的多,但是比起同時代的武器,也不算太差勁,汗阿瑪強調弓馬騎射主要是擔心八旗子弟只顧得學漢人讀書忘了老祖宗的根本,而不是說這玩意兒比火器更重要。 胤祈身子弱怎么了,長大了給他配個火槍,看誰敢欺負他。 胤禛: 給胤祈配火槍,您也真敢想。 不說那小家伙能不能學會打槍,就算能學會,火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整個紫禁城除了康熙就只有太子能見著那東西,這年頭的火槍也不安全,汗阿瑪敢給,他也不敢讓胤祈接。 太子爺被他反駁的接不上話,眉頭一豎作出兄長的姿態,胤祈身子骨弱,你這個當哥哥的難道是吃干飯的不成,就算以后你難道還能不管他? 小家伙幼時長在宮里有他這個太子哥哥看著,長大后出宮建府有老四這個哥哥護著,上頭還有護犢子的汗阿瑪和佟佳皇貴妃,這要是還能讓他不痛快,他們豈不都成了廢物? 老四不是皇貴妃親生的,但是母子倆感情好的跟親生的也無甚兩樣,皇貴妃有了胤祈也沒疏忽他,反倒是親額娘德妃娘娘那邊,三天兩頭想法子給他找不痛快。 現在是胤祚沒到進上書房的年紀,等胤祚也進了上書房,德妃指不定得怎么折騰。 上輩子的事情不是說忘就能忘的,太子爺自己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卻不敢保證胤禛和他一樣,這個老四向來小心眼,兄弟們還小,他一個活了兩輩子的人不會和小孩子過不去,可德妃若依舊拎不清,他們怕是這輩子也沒有母子緣。 只瞧現在,老四天天惦記胤祈,可沒聽他提起過胤祚,就算將來出宮開府,估計也只會拿胤祈一個當親弟弟來cao心。 還好有他這個心胸豁達一視同仁的太子哥哥在,胤祈這個小祖宗先放一邊兒,其他的別管什么出身,長大后都得老老實實的干活。 太子爺和四阿哥坐在旁邊歇著,諳達們都圍在大阿哥三阿哥旁邊,胤禛知道太子的想法,只是他不太信任他們家汗阿瑪,所以私底下該提醒還是得提醒。 汗阿瑪疼兒子,更疼太子,但是不代表在他心里太子比江山更重,一旦太子碰了什么不該碰的,很有可能會重蹈覆轍,上輩子的教訓還在那兒放著,太子不太掉以輕心。 放心,孤心里有分寸。太子爺笑的輕快,老四每日只和汗阿瑪接觸一會兒,他卻是大部分時間都跟在汗阿瑪身邊,這輩子的汗阿瑪和上輩子一樣英明能干,不過相處起來卻能輕松不少。 他開始以為是自己的錯覺,畢竟重活一世什么事情都看開了,在汗阿瑪身邊沒那么多顧忌,自然會覺得相處起來輕松,可后來卻注意到,汗阿瑪和大臣們的相處也和他記憶中有些不同。 這是好事兒,汗阿瑪對兒子少些猜忌,他們將來的日子才能更好過,更年期的老父親不能硬碰硬,得哄著來才行。 胤禛還想再說什么,太子爺卻不想再聽他絮叨,直接換其他話題轉移注意力,過些天開春要準備祭祀,你和老三也不小了,汗阿瑪應該會帶你們一起去。 他這個太子需要穩重,老四不一樣,六七歲的小孩兒作出什么事情都不會惹人懷疑,正好給他打掩護。 胤禛眉頭皺的死緊,背后一涼感覺有種不祥的預感,二哥要干什么? 只需要四弟幫個小忙。太子爺笑彎了眼睛,附在他們家老四耳邊說了幾句話,成功把人氣到臉色鐵青。 三阿哥那邊正斗到激烈處,諳達和哈哈珠子都圍在那里,大阿哥不經意間抬頭,看到老四氣的咬緊牙關,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追著太子打,趕緊過去把暴脾氣老四攔住。 太子爺讓哈哈珠子們擋在前面,探出頭笑的跟狐貍一樣,大哥別急,孤和四弟鬧著玩呢。 胤禔: 都說他性子急,要他說,老四的性子比他還急,至少他沒動不動就和太子動手,太子真是,老四這么大點的娃娃,他老逗人家干什么? 弟弟都不省心,還好有他這個大哥在,不然鬧到汗阿瑪跟前,倆人都得吃掛落。 胤禛快要被太子氣瘋了,他寧愿太子對他喊打喊殺,也不想面對現在這個老狐貍太子,自個兒滑頭的跟泥鰍一樣,什么臟活累活都推給他干,太子要臉,他不要臉嗎? 還找個牛棚闖進去,掉糞坑里更好,他怎么不上天呢? * 當天的布庫以四阿哥險些被氣哭結束,康熙聽到后頗為驚奇,特意將幾個阿哥傳過去問話,兒子的功課他都清楚,主要就是想看看老四被氣哭是什么模樣。 胤禛難以置信的看向上頭坐著的康熙,看到他們家汗阿瑪哈哈大笑,嘴唇顫抖險些真的哭出來。 他沉穩自持的汗阿瑪哪兒去了,這個連親兒子都笑話的家伙是誰? 康熙知道他們家老四臉皮兒薄,笑過之后趕緊安撫,不然小孩兒回去跟皇貴妃告狀,他這個汗阿瑪多沒面子。 安撫的手段就是帶兒子們出去玩,開春祭祀,從老大到老四,幾個開過蒙的阿哥都跟著,民以食為天,春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阿哥們知道耕地的辛苦才能知道糧食來的不容易。 荀子有言,春耕,夏醞,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 小時候多長長見識,長大后才不至于說出何不食rou糜這種話。 康熙發話,阿哥們自然是開開心心的應下,其中三阿哥尤其興奮,他幼時雖然在宮外養著,但是那時候太小,什么都不知道,記事后不久就被接回宮,自那之后就再沒出去過。 好不容易能出一次遠門,還是祭祀這種大事,他怎么可能不激動。 胤禛木著臉轉身,對上太子爺笑瞇瞇的眼神,只想把這家伙趕去牛棚和耕牛相親相愛。 然而再怎么抗拒,該干的事情還得干,預防天花是造福萬民的大事,牛痘被發現的越早能救的人越多,犧牲他一個,拯救全大清。 至于太子爺的仇先拿小本本記上,等以后有能力了算總賬。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他愛新覺羅*胤禛絕不認輸! * 天氣回暖,冰雪消融。 康熙二十三年的春耕祭祀和耕耤禮上,最出風頭的不是皇帝,而是年近七歲的四阿哥胤禛。 不管四爺心里有多不情愿,他因為好奇跟著耕牛,險些被母牛踹翻的事跡還是傳遍了四九城,跟著皇帝行躬耕禮的官員們都看到了,面子里子都不剩。 康熙也沒想到這個看上去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兒子會弄出來這些動靜,看著四阿哥漲紅的小臉也不好笑出聲,讓人將小孩兒送下去梳洗,這才放開嗓門哈哈大笑。 四阿哥隔著墻聽到里面的笑聲,沾著泥巴的小臉黑的像鍋底,捏著拳頭咬牙切齒的又給太子加了幾重大罪。 此仇不報!他誓不為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祭祀上鬧出的笑話,肯定不能只被笑一回,后宮里向來缺少樂子,等康熙爺拿這事兒去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開心時,可憐的四阿哥又被喚去承乾宮給老祖宗們當樂子。 來來回回幾次折騰,四爺已經麻木了,走到哪兒都有笑聲不是事兒,他走過去沒人發笑才稀奇,反正該做的他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全歸太子cao心。 為了讓太子順理成章的琢磨出牛痘,他面子里子都丟干凈了,希望太子不要讓他失望,不然等著他們的絕對是拔刀相見。 要是胤祈長大之前沒能成功種痘,他就帶上麻袋把太子揍成豬頭,以此來祭奠他漸行漸遠的尊嚴。 * 承乾宮,佟佳皇貴妃聽著嬤嬤說四阿哥最近讀書如何如何用功,臉上不由露出笑容,許是看到太子出息,知道爭氣了。 春耕祭祀之后,四阿哥被宮內當成樂子樂了好多天,誰也沒想到半個月之后,太子會拿著厚厚的資料去見皇帝,說是受四阿哥的啟發格外關注了一下耕牛,然后不小心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 人得天花會死,牛似乎也會得天花,但是得了天花的牛卻不會死,天花肆虐民間,許多人臉上都有得過天花后留下的麻子印,經常和牛打交道的農人臉上卻很少有麻子,這是為何? 康熙開始只當太子在鬧著玩,聽著聽著就嚴肅了起來,尤其太子旁征博引侃侃而談,跟著過來的痘診科太醫也滿臉激動,就是再不相信,也不得不相信,他的太子保成,似乎找到了克制天花的法子。 天佑大清! 激動到大腦一片空白的皇帝全然忘了,他前兩天還在和身邊的總管太監抱怨太子貪玩,竟然讓索額圖找了牛犢和放牛的農人去毓慶宮。 如今的皇帝陛下腦子里只剩下一個念頭,保成不愧是他教出來的兒子,就是有出息。 太子只需要起個頭,剩下的事情康熙也不會讓他插手,就算他們爺兒倆都出過痘,離那些東西還是越遠越好,不過就算這樣,康熙還是大張旗鼓的賞賜了太子和給太子提供了思路的四阿哥。 胤禛接到賞賜的時候,瞥見滿眼羨慕、恨不得被母牛的蹄子踹進溝里的是他的胤祉,要不是旁邊看著的人太多,只想拽著他的領子大喊:這福氣給你,你要不要?要不要?! 總之,除了四阿哥笑的堅強外,太子爺的計劃完美收官。 佟佳皇貴妃提起大兒子很是放心,看看懷里什么都不懂的小兒子又有點發愁,小家伙動了動淺淺的眉毛,哼唧兩聲扭扭身子轉去一邊咬東西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