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星 第31節
書迷正在閱讀:史上最強Omega教練員、在太子和四爺都重生了的清宮當團寵、偏要你獨屬我、三界都知道天帝有個白月光、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
“錯誤的答案冊我不要了——” 她重復了一遍。 “——顧啟明,我不要了?!?/br> 雖然這個決定會讓她難過,但是二十七歲的郝夢不會后悔的。 ———— 郝夢的日記: 3月31日,中國s市,晴。德國海德堡,多云。 今天是我抵達德國的第一天,旅途很順利。 據說海德堡是全世界平均年齡最低的城市,因為這里大學眾多,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學生。我確實在這里感受到了一種青春活力。 只不過,這里的上坡太多了,哲學家小路上全是石頭,我的行李箱的輪子都被硌掉了一個,幸虧遇到了一個好心人。 他也是馬普所的學生,不過他是哲學方向的,要不然會在傍晚在哲學家小路上閑逛。他送我到了我的宿舍,又問我聯系方式……我沒有給他。 他問我有男朋友了嗎? 我說正相反,我剛結束一段糟糕的感情。 其實我只說了一半事實。 顧啟明。 顧啟明。 顧啟明。 今天從中國起飛時,我收到了一朵玫瑰,也和他打了一通電話。 其實,從始至終,我都無比確定他喜歡我。 他沒有告白的理由不管是為什么,無外乎兩個原因,他不信任我,或者是他不信任他自己……而這兩個原因都指向同一個答案,他不信任我們的感情。 當我覺得我們的未來一片光明時,他卻覺得前途未卜,要停一停,再停一停。 可是我從來不停。 我從來不是一個會停下來等待的人。 顧啟明,你讓我失望了。 作者有話要說: 兩件事: 1下章就要使用時間大法了。 2明天不更新~ ———— 二十紅包 第三十一章 九月的海德堡,氣溫不算太高。這里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冬天大雪紛飛,而夏天多在二十多度,再加上海德堡老城樹蔭密布、地勢較高,溫度更比市內要低上一些。 走過老橋,便到了最出名的哲學家小徑。這條小徑名聲在外,據說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任教時,經常在這條小徑上沉思游蕩,還在小徑上留下了一句非常著名的疑問——“今天你哲學了嗎”? 很多第一次見到這條哲學家小徑的游客,都會有些失望,因為這小徑實在稱不上平整。時而紅磚鋪地,時而砂石裸露,時而露重苔滑,時而落葉滿地,成了松鼠小鳥的游樂場……小徑在紅頂磚房的夾縫中蜿蜒而上,直通到山頂。游客們總會爬到氣喘吁吁,所幸小徑兩側設置了不少長椅,供游客休憩。 而停下來休整的游客們,最常談論的便是一件事——“不是說古城里很多研究所嗎,可是研究所在哪里呢?” 是啊,研究所在哪里呢? “吱嘎”一聲悶響,哲學家小徑上,一道不起眼的棕色大門緩緩推開,門上的鈴鐺被風敲響,左右輕搖,一道窈窕的人影走出了這棟看似民居的建筑。 若不是門外懸掛著的j.h.d.jensen的銅質雕像,無人知曉這扇看似平平無奇的大門里,就藏著享譽世界的海德堡大學-馬普理論物理研究所。 那是一個黑發黑眼的東方姑娘,黑發扭成長辮,垂在肩后。她懷中抱著筆記本電腦,臉上的表情嫻靜悠然。 她拾階而上,辮子在腦后甩啊甩,猶如松鼠的尾巴。 “hao!”身后,響起了一道聲音。 被稱為hao的女孩停下步子,回頭看了過去。 叫住她的人是她的舍友lax,一位來自美國的開朗金發女孩。只不過,因為這幾日晨昏顛倒的研究,她的頭發數日沒有打理,現在已經炸成了金毛獅王。 她半個身子探出物理所的大門,沖著黑發姑娘喊:“你現在就去山上了嗎?不留下吃飯了嗎?” “山上”——這是大家對馬普射電天文所的稱呼,與其他分散在老城不同街巷的研究所不同,馬普射電天文所位于山頂,矗立于山巒之間,甚至比最著名的海德堡城堡還要高——足夠幽靜之地,才能仰望天空。 黑發女孩點點頭:“今晚有組會,我要和組里的人碰頭?!?/br> “好吧?!眑ax撓了撓頭發,臉上露出一些不好意思的神色:“那你冰箱里的菜……” “……”黑發女孩終于明白舍友的意思,好笑道,“想吃就吃吧?!?/br> “yeah!”lax高舉雙手,開心大叫,“能和你這樣的廚神做舍友,我每天都會有sweet dream!” “不要拿我的名字開玩笑?!焙诎l女孩故作生氣,“還有,不準都吃完。否則sweet dream要變成nightmare了!” lax根本不受她的威脅,想到黑發少女的廚藝,肚子已經提前咕咕叫了起來。 lax是馬普物理所的學生,大學畢業后離開了繁華的美國東海岸,飛到了這座位于歐洲腹地的小城。讀完研究生后,她又繼續攻讀博士……海德堡是一座極安靜的小城,科研生活就像是環繞著小城的內卡河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著。 lax本以為一成不見的生活就要這樣持續下去,但是今年四月份的春季學期,一個來自中國的交換生,成為了她的新室友。 女孩來自中國最著名的科研機構,國家科學院,那是一個類似馬普所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她研究宇宙學,名字叫做郝夢——在中文里,是sweet dream的意思。 郝夢的廚藝極好,lax吃了整整五年的德國大學食堂,在第一次吃到郝夢做的菜時,夸張到落下淚來,郝夢還以為是自己做的太難吃呢…… 可惜,郝夢只在馬普所交換一年,一想到再過半年她就要回國了,lax就恨不得抱住她的大腿,讓她不要拋下自己。 lax試過無數次說服她,讓她博士后申請回到馬普所工作??上Ш聣舨]有立刻答應,只說要考慮。 lax:“有什么可考慮的?我的老師說,安娜女士對你非常滿意,如果你想申請馬普所的博后,她一定會給你發offer的?!?/br> lax的導師和郝夢的導師是同門,只是后來一個選擇在理論物理上深耕,一個去探索天體物理。兩人是幾十年的老交情,時不時聚在一起聊天吃飯,手頭還有交叉的項目在做,連帶著lax和郝夢經常一起開會。 lax:“你難道有什么非回國不可的理由嗎?……啊,你不會是國內有一個男朋友,在等著你回去結婚吧!” 郝夢失笑:“我沒有男朋友?!?/br> “那就在這里找個男朋友唄!”lax出餿主意,“找男友,當然要找可以一起進步 一起做研究的。這樣共同話題也多!你喜歡什么樣的男生,我幫你介紹我們所里的男生。如果你不喜歡男生,我……”她挑眉,向郝夢飛吻,“……我也可以和女生試試?!?/br> “謝謝?!焙聣羰畡尤痪?,“你可以,但是我不可以?!?/br> lax被拒絕了也不難過,還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樣。 郝夢揮手告別了lax,時間不多了,她的組會可不能遲到。 …… 橙黃色的公車順著并不寬敞的坡道緩緩向上,一側是山壁,另一側就是懸崖,每次和對側車輛交匯時,車內乘客都要捏一把冷汗,也就只有常年在這條路上行駛的公交車司機才會如此淡定。 郝夢最喜歡坐在靠窗的座位,她側頭看向窗外,山腰處,紅頂的磚房一座挨著一座,簇在一起;公交車隨著山勢逐漸攀高,那些磚房也一點點縮小,最終變成了一朵一朵的蘑菇。而穿行在蘑菇叢里的人,也小到幾乎看不見了。 公交車慢悠悠地在山路上晃蕩著,在二十分鐘之后,終于抵達了山頂,也是最后一站——馬普射電天文所。 郝夢是車上最后一位乘客,她下車前和司機到了謝,司機不善英文,只點了點頭。 射電所占地面積很大,白色的建筑簡約大氣,郝夢刷卡走進大門,路上遇到了幾張熟面孔,可惜她都叫不出名字,只知道是隔壁group的。 馬普射電所的人員結構體系和國臺不同。國臺是pi制度,一個大pi和三四個小pi組成一個“團組”,每個pi都會帶十來個學生,共同研究一個大方向,比如郝夢所在的就是天體豐度與星系演化研究團組。 而馬普所這邊是director制度。他們射電所共有五位director,每個director掌握著好幾個group,每個group leader為項目進度負責,平時director神龍見首不見尾,郝夢的導師安娜女士就是這樣。 郝夢的研究內容是m31星系(仙女星系)的星系邊緣物質分布情況,來到馬普所后,有相應的group接收她。 郝夢初來乍到,她性格慢熱,用了好一陣子才融入集體。好在,馬普所里性格孤僻的怪咖實在太多了,大家不是來交朋友的,而是來工作的,郝夢雖然話不多,但是做研究很踏實,很快就開始承擔一些比較重要的任務。 今天的組會安娜女士并沒有到場,組會結束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座位,繼續工作。 郝夢的辦公桌不大,但是收拾的井井有條,而她左右的同學,一張桌子都不夠他們放東西,亂成一團,每次找東西都會引發大地震。 郝夢的辦公桌上除了電腦和小書架之外,只有一只筆筒,筆筒里放著幾支常用的筆,和一朵風干的玫瑰。 坐在她旁邊的同學曾向她打聽過,這么漂亮的玫瑰干花是哪里買的,自己也想買幾支裝飾家里。 郝夢告訴她,這玫瑰不是買的,是她親手制作的。 海德堡氣候濕潤,干花不易保存;也不知道郝夢是如何做的,那朵玫瑰干花保存得完好無損,花朵雖干不枯,片片包裹,暗紅色的花瓣層層疊疊,仿佛還能看到玫瑰剛從枝頭剪下時的模樣。 就在大家安心工作時,大門口處響起了小推車咕嚕咕嚕的聲音,大家立刻抬起頭來,看向了通道盡頭。 ——信來了! 射電所有自己的收發室,會幫大家收發包裹或者信件,比如訂閱的天文學雜志、投稿后編輯部送來的樣刊、或者某個會議的邀請函等等。收發室每周五都會統一派一次信件,負責派發信件的是一位和善的老阿姨,六十多歲,頭發都白了,但是身子骨很硬朗,據說她已經在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見到每個學生都滿臉笑盈盈的,把學生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每派發一個信件,她都會停下來和收信人聊幾句天,比如“恭喜你又發刊了”,或者“你已經熬夜工作好幾天了,你要去享受生活!” 小推車的轱轆軋過地毯,留下兩道并不明顯的痕跡,最終停在郝夢面前。 “dr.hao,有你的信——”阿姨眨了眨眼睛,涂了大紅色唇膏的嘴唇揚起一個揶揄的笑容,“——這次有三封!” 郝夢注意到,她左右兩側的同學都悄悄豎起了耳朵,彼此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笑容。 阿姨從小推車里拿出三封信遞給郝夢:“這次是三封信一起到的。兩封是這個月的,一封是上個月的!這段時間好久沒有信,總覺得缺點什么,今天看到三封信一起來,我可終于放心了?!?/br> 她語氣歡快,明明他只是幫忙接收信件的人,但看起來卻比郝夢本人更開心。 她手里的三封信,用的是最常見的牛皮紙信封,上面用英語、德語、中文三種語言寫著地址,還蓋了中國的郵戳,萬里迢迢從遙遠的亞洲寄來。 自從郝夢四月份來到馬普所后,每隔一段都會收到一封信??脆]戳上的時間,寄信人每周都會寄信,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有時因為天氣,有時因為航班,有時因為分揀不及時——信件總不能按時寄到,經常會長時間收不到信,或者一口氣連續收到好幾封。 在看到郝夢經常收到從中國寄來的信件后,大家都好奇起來,這個總是給dr.hao寄信的人究竟是誰呢? 畢竟,現在科技這么發達,視頻電話、電子郵件、社交軟件,各種方法都可以聯系人。這種傳統寄信的方式,實在太慢、太沒有效率了。 但是換一種想法,一個遠在中國的人,每周給郝夢寫下一封信,這封信載著他的心意漂洋過海,跨過千山萬水,通過無數人的手,最終送到郝夢的桌上……這種行為,實在稱得上一句“浪漫”了。 大家雖然沒有直接問,但八卦的心已經無法遮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