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繼承博物館 第182節
書迷正在閱讀:世界上有一種關系,是妳和我、被病嬌關進小黑屋后(1v1sc)、掮客新娘(1v1)、綠酒朱唇、離婚之后[快穿]、小青梅她sao又多水、退休之后去趕海、鄉村最強小神農、半妖女帝美又颯、相府丑女張無夭
好幾個長期失眠的人甚至感覺自己的狀態前所未有的好! 難道這游戲玩起來休息效果比睡覺還好? 對于玩家們的熱議,《華夏online》負責人(系統)也出來解釋了一下,說人類大腦利用率極低,大部分腦域并沒有真正開發利用起來;當玩家進入《華夏online》登陸艙,常用腦域會在連接游戲后進入休眠狀態,活躍起來的是平時“閑置”的腦域。 同時,玩家們在《華夏online》中使用的身體也并非本體。 也就是說,玩家在游戲里擁有真正的第二次生命,游戲里的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不僅不會影響到本體,甚至還等同于獲得了更好的休息! 玩家看完這個解釋,感覺懂了又感覺沒懂。 就非常微妙。 總感覺有哪里怪怪的。 不管怎么說,都是件大好事??! 想想,以后玩游戲不僅不是不務正業,還是高質量睡眠! 這不更有理由快樂游戲了嗎! mama再也不會罵我沉迷游戲! 系統見論壇上一片歡欣鼓舞,也就沒再干涉玩家們的交流。不過它也感覺好像有哪里怪怪的,忍不住去找吳普討論這事兒:“我怎么感覺有點奇怪?明明挺好一件事?!?/br> 吳普說:“沒什么奇怪的吧,不就是玩家上線干活當休息,下線賺錢養活自己繼續上線干活,全年無休,日以繼夜!” 系統:“……” 吳普語氣神圣:“人生短短幾十年,不抓緊時間努努力,怎么知道自己可以為社會創造多少財富?” 系統:“…………” 這就對了。 就是這個味兒! 狗館長果然還是狗館長! “聽說剝削別人是要被吊路燈的?!毕到y試圖讓吳普迷途知返。 吳普說:“那不過是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罷了!實際上大部分剝削別人的混蛋還是吃香喝辣,日子爽得不得了?!?/br> 系統:“…………” 一只單純的統統逐漸被說服。 這個事實雖然很可惡,可是根本沒法反駁! 入夜后,吃飽喝足的玩家們再次卷土重來。 新手村的時間與游戲外同步,村子里黑漆漆的,村民們都已經陸續吹熄油燈休息。 村子周圍卻熱鬧非凡。 玩家們都收到了游戲內的推送,上面讓準備好歷險裝備的玩家到不同的位置集合,甚至還配上吸睛的宣傳語—— “學術組招人了,學術組招人了,要加入學術組戳我自動引路!參與《新本草綱目》和《新水經》編纂,賺取更高貢獻值!” “我有李白,你有酒嗎?文豪隊招人了!文豪們快來加入!戳我自動引路!李白杜甫蘇軾王安石李清照與你同行!” “書畫隊!書畫隊招人!李思訓領隊!大李將軍保你安全無憂!還有王右軍的大白鵝為你護航!我們還有唐伯虎趙孟頫管道昇!” …… 玩家:????? 玩家:?。。。?! 是我們不想加入嗎?! 是我們沒有分身術??! 第170章 為了提高各隊成員的存活率,每隊還是有配備武力值比較高強的人的,比如年輕力壯還會耍劍的李白,比如人稱大李將軍的李思訓,還有可以帶著幾十個部屬和叛軍對峙多時的酈道元,這些都有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 何況玩家們也不怕死。 得知可以出新手村,不少人立刻投奔自己感興趣的隊伍。這次大伙出去主要是為了探索地圖,有割草鐮刀和地質錘就差不多了,至少開路完全沒問題,遇到野生的異星動物說不準還能加餐。 反正他們這具身體可以無限復活,完全不怕作死! 懷揣著這種有恃無恐的心情,玩家們興沖沖地圍著各個領隊提交入隊申請。 沒有進入隊伍的人是沒法離開村子的,只能在安全區里晃悠。隨著各隊成員陸續湊齊,李白他們周圍也圍攏了一大群玩家。 文豪隊的這群領隊除了王安石,個個都是愛酒的人。 玩家們也很懂得投其所好,紛紛說起自己家鄉獨特的好酒,表示要是李白他們想喝,他們可以幫忙當代購,保證買到本土最正宗的酒,絕對不拿摻水酒糊弄人! 李白等人聽了非常感興趣,愉快地和玩家們打成一片。 有人見李白腰間佩劍很像那么一回事,忍不住問:“聽說您是劍圣裴旻的徒弟,是真的嗎?” 李白:“……” 他現在還沒去京城,本人也不知道這回事。 “聽說劍圣遇到過車輪那么大的大蜘蛛,他喝酒時和你吹過這個牛逼嗎?” 李白:“………………” 這還真沒聽說過,他都沒見著裴旻! “聽說劍圣舞完劍曾當眾擲劍入云,劍落下時迅如雷電,他一點不慌,從從容容就舉著劍鞘去接劍,這手絕技看得吳道子畫興大發,當場給他畫了一幅絕美壁畫!太白兄你看過他表演這個絕技嗎?” 李白:“………………” 既然我都沒寫詩吹牛逼,那肯定是沒有的。 有人又向李白發出靈魂拷問:“顏真卿和王維都寫詩夸過裴旻,太白兄你和他們為什么沒有交上朋友?” 旁邊的玩家忍不住插話:“大概就是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吧?!?/br> 相比于李白在安陸混吃混喝到三十出頭,顏真卿這位楷書大家那可真就是年少有為的典范了。 據傳顏真卿是顏回后人,實打實的儒家出身,二十幾歲就中了進士,仕途走得十分順遂。李白風光時他在基層腳踏實地地干活,李白落魄時他官至尚書,兩個人走的就不是一條路子! 不過兩人還是有點交集,比如李白寫過一首詩,詩名很長,叫《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講的是李白去找朋友韋冰玩兒,結果韋冰去找顏真卿了,李白就調侃說“聞君攜伎訪情人,應為尚書不顧身”——唉,聽說你巴巴地攜伎去找顏尚書,想來是沒空搭理我了! 當然,李白的后兩句詩馬上暴露了他的真實想法: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恨我阻此樂,淹留楚江濱! 換成大白話那就是:“我記得你家還有百斛金陵春,恨不能飛過去找你喝個痛快!” 反正,李白對顏真卿這位顏尚書沒什么興趣,心心念念就是韋冰家的美酒金陵春! 至于王維,那也是個正兒八經考進士當官的人物。他和李白有一堆共同的朋友,李白在長安期間卻和他沒什么交集,這就讓許多好事者議論紛紛了! 在場的好事者也不少,圍著李白采訪他的想法:“你們都在長安,都認識賀知章、孟浩然這些人,為啥就是不一起玩兒?王維也不是不喝酒的人啊,你看看人寫的勸酒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多煽情!你倆不該喝到一塊去嗎?” 李白:“…………” 他真的還沒去長安??! 為什么要給他劇透這么多事! 李白客觀評價:“這詩確實寫得不錯?!?/br> “那肯定的,后來還有人把它譜成曲,就是有名的《陽關三疊》!” “我聽說你們不對付,是因為你們走了同一個后門,就是那玉真公主。當年王維來到長安,年輕又帥氣,會寫詩,還會彈琵琶,玉真公主見了驚為天人,把他舉薦給朝廷;后來太白兄你來了,比王維晚到十年,給玉真公主展現了完全不同的瀟灑魅力,引得玉真公主對你贊不絕口,一力把你舉薦給朝廷!” “這我知道,王維彈的曲子叫《郁輪袍》!雖然聽不懂這曲名但是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李白:“………………” 不是,你們為什么對我們走的啥后門這么如數家珍? 我們讀書人不要面子的嗎?! 這也不能怪李白走后門,這是唐朝官場的基本規則,甭管你考不考科舉,都得有人舉薦才能出頭。像老杜這么老實的人,不也得寫詩狂吹自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嗎? 一般人想走后門還走不著來著,不少人追著達官貴人行卷,人還不一定愿意幫你看。 行卷之風最盛的時候,都是投卷人捧著各種禮物達官貴人跑,送禮送到人滿意了,對方或許才會勉強能讓人看你的文章一眼。 有后門走且順利走成功的人,那可都是運氣好到爆棚的幸運兒! 不管怎么說,李白和王維這兩個年紀差不多大、才華都很高、共同朋友很多的盛唐詩人,平時確實不怎么搭理對方。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研究者,不少人從性格、愛好、信仰、生平等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這兩位很有名氣的大唐名人可能真的沒當成朋友! 李白朋友很多,少一個也并不覺有什么不對。他灑然一笑,對周圍那群滿臉寫著八卦的玩家說道:“這有什么好討論的,大不了以后他過來了我們一起喝幾杯就是了!” 對李白來說,沒有喝幾杯酒交不上的朋友。 如果有,那就再喝幾杯! 玩家們圍著李白八卦了一通,都覺得滿足不已。 哪怕理智告訴他們這樣李白是演的,他們還是挺期待將來哪天能見到李白和王維一起喝酒! 李白絕對不是唯一一個被玩家圍著提出各種奇怪問題的人,蘇軾和杜甫他們也面對同樣的困境。 主要是以前在博物館那邊就算逮著了這些人,他們交流起來也沒這么順暢,現在語言總算是通了,可不就是得問個痛快嗎? 李清照周圍也圍了不少女玩家。 其中好幾個年輕姑娘熱情地對李清照說:“jiejie教我!我愿意跟jiejie學寫詞!” 李清照一愣,想起自己當初問孫家姑娘愿不愿意跟自己學文辭之學,對方卻搖著頭拒絕說“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對這件事有些介懷,但也僅僅是有那么一點介懷而已,不至于一直耿耿于懷。 只是她看得開,卻有許多人惦記著這件事。 眼前這幾個小姑娘應該是把這句話憋了好久,現在終于能說上話了,就迫不及待地當面和她說了! 還有幾個不敢吱聲的女孩兒圍在周圍,心知肚明自己水平不夠不敢開口,但看向李清照的眼神也是亮亮的。這可是歷史上難得的有名有姓的女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