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繼承博物館 第108節
書迷正在閱讀:世界上有一種關系,是妳和我、被病嬌關進小黑屋后(1v1sc)、掮客新娘(1v1)、綠酒朱唇、離婚之后[快穿]、小青梅她sao又多水、退休之后去趕海、鄉村最強小神農、半妖女帝美又颯、相府丑女張無夭
吳普想了想,把燈一開,窗簾一拉,召喚出王羲之與謝道韞來。 兩人都有些茫然。 吳普把情況給他們簡單地介紹了一番。 王羲之與謝道韞對視一眼。 只覺眼前的事很不可思議。 都說王家書謝家詩,王家的書法和謝家的詩文都是一絕,兩家結合理應是一段美滿姻緣,可惜謝道韞嫁的是王羲之下場最不堪的兒子王凝之。 王凝之和他爹一樣愛搞封建迷信,而且中毒更深,沉迷道教也不學他爹辭官,反而占著官位不干事。 他一個五斗米教道友、東晉海盜頭子孫恩領兵起義,帶著人從海上殺到會稽郡來,底下的人讓王凝之備戰,王凝之說:“別著急,我已經作法請了鬼兵相助,我們什么都不用做賊人自然會潰??!” 于是整個會稽郡毫不設防地被孫恩攻破了,王凝之和他的兒女都被殺死,唯有謝道韞護著個外孫活了下來。 這絕對是封建迷信害死人的實例! 他那道友孫恩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吳普見王羲之兩人一時無言,頓時給他們科普起王凝之干的破事來。 吳普科普的時候還看了眼王羲之。 王凝之能干出這種事,估計是和王羲之學的。 王羲之親爹地位顯赫,瞧不起與自己齊名的王述,覺得王述一個太原王氏出身的家伙,怎么配和自己瑯琊王氏比?于是王羲之不怎么搭理這人。 結果后來王述當了揚州刺史,成了王羲之上司,王羲之很不服氣,居然上書讓朝廷把會稽郡從揚州分出來改成越州! 王羲之想得多簡單,這樣一改,自己這個會稽內史不就能和王述平起平坐了? 就等于死對頭當了省里的一把手,地方市長打報告說:“我不想給他當下屬,快把我們市拆出來變成一個新省份!” 這種要求,誰會搭理啊。 當時的人得知此事也哄堂大笑。 王羲之鬧了這樁笑話,越干越不得勁,跑去父母墓前立誓表示再也不當官了,誓言還很毒,說什么要是違反誓言就“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 所以說,王家父子倆身上都有一股子天真勁。 王羲之聽了自己兒子“請鬼兵”的壯舉,一時有些沉默。 他看了眼自家兒媳,難得地有點兒心虛。 為人父母的,哪有不想兒女有出息的? 他辭官前還曾埋怨幾個兒子,說自己和王述差不到哪去,現在地位相差懸殊,一定是你們這些小兔崽子比不過人家兒子! 唉,這小子也真是的,當不好官回來練練字多好,非得巴著會稽內史的位置不放,出事了吧! 謝道韞卻像是早有預感,聽了王凝之干的事也只是嘆息了一聲。 她把兒女養到那么大,卻因為丈夫迷信道教而全賠進去了。 還好還能保下個外孫,要不然她一把年紀了,活著也沒甚意思。 吳普說道:“既然都過來了,不如在這邊小住幾日。倘若你們家中有變,你們必有所感,不會耽誤什么要事?!?/br> 謝道韞兩人點頭。 王羲之向來放達,棄官而去這幾年游山玩水十分暢快,并不覺得不當官有什么不好。他環顧一圈,說道:“你家只有這么小嗎?” 一聽就是富貴人家出來的。 吳普笑道:“這算是外面的旅舍,我們過來這邊有點事要辦,等辦完了才回家去?!?/br> 王羲之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吳普讓王羲之先呆著,領謝道韞去隔壁房間找李清照去。 李清照得知吳普領來的是那位小時候脫口念出“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謝道韞,兩眼一亮,讓吳普把人留下就好。 兩人皆喜好詩文,坐下一聊便有許多話可講。 吳普見她們很有些一見如故的勢頭,頓時放下心來,自己回去招待活生生的王羲之。 雖說王羲之這個藝術大佬不太適合當官,可他的字寫得太好了。 好到李世民都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喜歡到派人去從別人手里將《蘭亭集序》騙回來,帶到墓里陪葬! 那可是真的騙。 據傳《蘭亭集序》保存在一個和尚手里,李世民想要人還不給,一口咬定《蘭亭集序》早就丟了。 李世民不信,輾轉反側好多天,決定派一御史假裝成落難書生去和和尚交朋友。 這位御史才學過人、氣度不凡,長得賊帥,還裝得非常窮。 和尚對他毫不設防,聊上后對他的才學驚為天人,兩個人天天談書論史、彈琴下棋,逐漸成了知己好友。 那御史就開始在和尚面前傷感地感慨《蘭亭集序》多好多妙,可惜沒機會一睹真跡! 和尚舍不得好友如此傷懷,就把珍藏的《蘭亭集序》拿出來給好友欣賞。 那御史摸清楚真跡擺在哪,找了個和尚不在的機會把它給順走。 等和尚發現這件事,畫都已經到李世民手里了。 可憐人家和尚,師父留下的寶貝沒了,知己好友還是假的。 這個老李壞得很,不僅騙人家的《蘭亭集序》,還要騙別人的感情! 反過來想想,連李世民都不擇手段要把《蘭亭集序》弄到手,更顯得王羲之字寫得多好! 皇帝都為他的字如癡如醉! 還有另一個例子就是米芾有次在船上看到別人收藏的王羲之真跡,當場提出想要用別的字來換。 對方當然不答應,可米芾絕不輕易認輸,他當場站起來大喊大叫表示“你不給我我就從這里跳下去投水自殺”。 對方能有什么辦法,只能答應米芾把手頭的《王略帖》換給他。 瞅瞅這又是詐騙又是自殺的,引多少名人競折腰??! 可惜王羲之那時代距今已經一千六七百年,早已沒多少真跡傳世。 傳下來的大多是唐宋時期的摹本。 現在! 不一樣了! 活生生的王羲之就在自己手上! 吳普回房的時候,心里有個邪惡的想法:把這個王羲之關起來,麻溜來一批天下第一行書的真跡。 不過想想召喚這事兒是雙向選擇的,要是壓榨太狠難免會讓對方不想再過來玩。 瞅瞅他書法老師不就被他逼得連夜搬家? 還是得先打好關系,再把人忽悠過來常駐! 吳普打定主意,打開自己房門一瞅,王羲之已經把窗簾拉開,站在窗前遠眺外面的風景。 這邊經濟不是特別繁榮,但沿海地區大部分地方都開發得很好,所以遠處高樓林立、錯落有致。 他們房間所在的樓層對王羲之來說也不矮,稱得上是登高望遠。 “先生?!眳瞧丈锨昂暗?。 王羲之笑了笑,脫了靴盤腿坐到柔軟的酒店標準床上。 他家世超然,少年得志,為人灑脫,又好游山玩水,有時住的地方破落些他也不在意,只在乎風景好不好、玩起來快活不快活。 興許正是他性格里的這份“不經世事老天真”,才叫他的書法能讓那么多人迷醉。 有時候字如其人可不是假話。 吳普的書法老師擅長楷書,他個人卻偏好行草二書,只有在想要平心靜氣時才會練一練老師傳授的那手小楷。 吳普也坐到另一張床上,朝王羲之抒發了一通自己的崇拜之情,并把他迷弟李世民和米芾坑蒙拐騙、尋死覓活的騙字行徑給他講了講。 饒是王羲之生在荒唐事數不勝數的魏晉時期,還是覺得這兩個家伙做得有點過了。 不就幾幅字嗎? 用得著做到這種程度? 吳普順勢問起王羲之愛鵝成癡的事:“唐太宗李世民讓房玄齡他們編《晉書》,他們在里頭寫你為了換別人一群鵝,給道士抄了一篇《道德經》,是真的嗎?” 王羲之道:“確有此事?!?/br> 他本就信道,給道友抄一份《道德經》又不是難事,和白送一群好鵝有什么區別?這種要求他自然是欣然答應。 吳普追問:“您喜歡什么鵝?” 王羲之一臉茫然。 吳普問得更加仔細:“您喜歡白鵝還是灰鵝?蜀地白鵝?合浦白鵝?皖西白鵝?道州灰鵝?陽江灰鵝?只要您喜歡,回頭我聯系聯系當地的養鵝大戶,瞅瞅他們能不能空運幾只過來,只要錢給夠,肯定支持先視頻驗貨,你看中哪只就給你抓哪只!” 王羲之:“…………” 什么,現代買鵝居然這么先進的嗎? 王羲之看到吳普眼睛里那熟悉的炙熱光芒,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這位小友也喜歡他的字。 王羲之笑道:“小友想我給你寫什么,我給你寫便是?!?/br> 吳普一點都不懂客氣為何物,當場給他列清單:“我想要的可多了,比如《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另外還想給我老師來點楷書,比如《黃庭經》《道德經》等等?!彼豢跉饽钔炅俗约喊荡甏甑胗浿淖髌?,還假模假樣地說,“要是這些不方便寫,隨便寫點什么都行!像您這樣的書法大家,寫起字來最講究心境,當然是您自己想寫什么就寫什么?!?/br> 王羲之:“………………” 這個小友瞅著不宜結交,不如還是回去釣魚吧。 第96章 眼看王羲之一臉“抱歉我有事先走了”的表情,吳普趕緊把“不管啥作品全都給我來一幅”的想法收了回去,給王羲之講起他的另一個皇帝迷弟。 沒錯,就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