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繼承博物館 第24節
書迷正在閱讀:世界上有一種關系,是妳和我、被病嬌關進小黑屋后(1v1sc)、掮客新娘(1v1)、綠酒朱唇、離婚之后[快穿]、小青梅她sao又多水、退休之后去趕海、鄉村最強小神農、半妖女帝美又颯、相府丑女張無夭
雖然來的人不一定會很多,但也不能給人一種這邊連個歇腳地方都沒有的差勁體驗。 村支書早就關注清陽直播間了,對吳普這個年輕人非??春?,拍著胸脯打包票:“我們這邊什么都不多,就是空房子多,改造成臨時民宿妥妥的?!?/br> 沒辦法,農村嘛,就算建起了寬敞漂亮的自建房,很多年輕人也不愿意回來村里待著。 反正空著也是空著,接待一下游客賺點錢花也不錯。 她們這些老頭老太太除了地里長的河里撈的,一年到頭都沒什么收入,全靠子女孝敬。 有時她們還會因為看病花錢惹得子女夫妻不和,心里總不那么得勁。 能自己攢點錢多好! 吳普和村支書這邊商量妥了,才和系統商量著花科普值改造整個博物館的安防系統,方便把控博物館的安全。 像安檢機器、售票機器這些附帶品,自然也算入到改造范圍內,直接由系統負責安排。 畢竟這是系統的老本行,對它來說只是多跑幾行代碼的事,方便快捷! 要是讓吳普自己來搞,一堆小事能煩死人。 系統:【……】 系統:【總覺得有哪里不對?!?/br> 吳普很驚訝:【這點工作量對你來說就超負荷運轉了?】 系統回應:【倒也不是?!?/br> 吳普語重心長地給它分析起來:【要是有人進來搞破壞把儀器給弄壞了,那我們的升級進度肯定會受到影響。我讓你改造下安防系統一點都不過分吧?】 系統:【不過分?!?/br> 吳普:【辛苦了?!?/br> 吳普大方地把手頭的科普值統統劃拉給系統,一點都沒帶心疼的。 系統默默接收了科普值。 可沒等它開始干活,吳普又補了句:【既然你都要去選機器了,不如順便幫我發個招聘啟事吧,目前博物館事情還不多,先招兩個司機,兩個售票員,兩個安檢員,兩個保潔,兩個廚師,再來兩個保安。具體的崗位要求和薪酬福利直接找其他博物館的招聘啟事比對著整合一份就好,這點小事你應該會吧?】 系統:【…………】 它確定了,這個宿主鐵定是傳說中的周扒皮。 系統消失了。 吳普調戲完系統,心情非常愉快。 他想到剛才觀眾們說過幾天是七夕,才想起這還是個古代挺重要的節日。 除卻淳樸的牛郎織女傳說故事以外,這個日子還有女兒乞巧的風俗,所以又叫乞巧節。 他準備問問蘇軾這些土著,他們的乞巧節是怎么過的,要不要找些村里的小娃娃過來搞個七夕活動好好熱鬧熱鬧。 第22章 提到七夕,每個人都會想起牛郎和織女。 牛郎織女的故事自民國起就演化成了牛郎偷衣服騙娶仙女。 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牛郎織女都是勞動人民的美好想象。 據傳織女乃是天帝女兒,紡織技巧極其高妙,能織出傳說中輕盈美麗的云錦天衣。 織女的聰慧和勤勞讓天帝十分欣慰,特意將她許給了同樣勤懇勞作的牛郎,想的本來是“男耕女織”的和諧美滿。 結果織女嫁給牛郎后,兩人迅速墮入愛河,耽誤了耕織。 天帝勃然大怒,把她們分隔在河漢兩側,只能一年一重逢,這才有了后來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無論是南北朝時期的《殷蕓小說》這部華夏歷史上第一本以“小說”命名的小說集,還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寫的《醒世恒言》,都有提及這個故事。 其中并沒有提及偷看洗澡、抱走衣服之類的情節。 相反,故事里的牛郎是個因為勤勉勞作而被岳父相中的有為青年。 直到清代至民國時期國內掀起一股股狂熱的創作熱潮,古時各種傳說故事也被扒拉出來隨意妝點,將古今中外各種橋段糅合其中,才有了后來廣為人知的《牛郎織女傳》。 實際上牛郎織女原本的故事體現的是華夏古代小農經濟的基礎:男耕女織。 古時候淳樸的勞動人民仰看天穹,看到牛郎星與織女星隔著銀河遙遙相望,自然而然地開始編起了故事。 他們編的故事雖然有天帝這樣的存在,卻也沒有脫離他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兩件事:耕織。 即便是天帝女兒,耽于情愛、懈怠偷懶,那也是要受到懲罰,從此與愛人分隔兩地、一年一會。 這樣的故事,顯然更適合口口相傳、教誨女兒。 于是后來七月七日就成了乞巧節。 乞巧節當天,小姑娘們打扮得漂漂亮亮,在長輩的期許目光下對著月亮穿針引線,能穿過去,就代表“得巧”;穿不過的,就代表“不得巧”。 乞巧過后,眾人就在擺滿瓜果甜糕、果脯rou脯的庭院之中歡快暢談、共度佳節。 還有諸如祭拜雙星、蜘蛛網絲、丟巧針、丟巧芽、貯巧水之類的活動。 巧的是,吳普今天還真在一件藏品上看到了相關的影像資料。 那也是個盒子,不過是個小巧的素面金盒,正好是古時乞巧用的。 吳普最初選上它,同樣是因為它有比較明顯的使用痕跡。 這個素面金盒工藝同樣不復雜,古代早就從真正意義上把金銀玩出花來,做這個素面金盒的工序更是簡單至極。 比較特別的是它跟著一個小姑娘度過了好幾個個七夕。 每年小姑娘都會和同伴們一起放一只小小的蜘蛛到金盒里,等著第二天起來看看蜘蛛織的網是否圓正。 一般來說蜘蛛網絲若是圓正,那也算是“得巧”。 小姑娘的運氣不怎么好,許多年都不曾得巧。 直到小姑娘生命走到盡頭的那一年,她早上起來一看,瞧見素面金盒里終于有了圓正無比的蛛網,高興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小姑娘偎在母親懷中,開開心心地說道:“阿娘,阿娘,我好高興?!?/br> 當天小姑娘就病沒了,下葬的時候帶著她今年終于讓她長了一次臉的素面小金盒。 古時醫療條件下,一個小小的病都有可能讓孩子夭折,能順順當當長到婚嫁年齡的人也許只占兄弟姐妹中的一半。 這樣一個小姑娘,她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沒來得及讀什么書,沒來得及交什么朋友,更沒和誰山盟海誓過。 她是一個沒有故事的人,她沒來得及留下自己的故事就走了,像許許多多或出身貧寒或出身富貴的小姑娘一樣。 這些影像留下的,也只是她短暫一生中的幾個短暫的七夕夜晚。 吳普沉默了一瞬。 最終決定重新安排了一下接下來幾天的直播內容,決定把這個素面金盒的故事留到七夕放。 催淚不催淚不重要,主要是正好碰上七夕! 這多應景! 吳普摸了摸自己的良心,感覺它活蹦亂跳,很不錯。 既然想讓留守在村里的老弱婦孺七夕過來熱鬧熱鬧,吳普就準備在廣場上復原一些乞巧儀式讓人玩兒。 午飯期間,吳普就和韓娥她們商量起來。 這里頭最擅長乞巧的,就要數兩個小繡娘了。 她們挨個給吳普數要準備的東西,還給吳普講起乞巧節當日街上能看到的節日特色,看看能不能給吳普靈感。 最近幾天她們學了不少新圖樣,還想試試看能不能繡出來,所以順便請求吳普給她們買點刺繡用的東西。 她們總不能連一件繡品都拿不出來就拿著工錢離開。 吳普認真記下需要準備的東西,又問韓娥到時候能不能唱首開場曲。 最好是學首大伙能聽懂的。 他還沒聽過韓娥開腔,心里也好奇得很。 吳普道:“你要是覺得時間太緊來不及學也沒關系,隨便唱一首你擅長的就行了?!?/br> 韓娥是簽了合同要拿工錢的,聞言想了想,問道:“館長你覺得學什么好?” 吳普給韓娥找了首《迢迢牽牛星》。 這是古詩十九首里面的一首,寫進九年義務教育課本的那種。 韓娥就著吳普的手機聽了幾個版本,點頭說道:“可以,我試試看,唱出來可能和這些不一樣?!?/br> 蘇軾坐在旁邊,一邊吃吃喝喝,一邊用“你怎么不問問我”的眼神瞅著吳普。 他這人天生閑不下來,眼看別人都有事干,自己被晾在一邊,有種被排擠了的感覺。 吳普一看蘇軾那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忍不住說道:“這可是屬于女孩兒的乞巧節,沒你什么事吧?” 蘇軾說道:“我可是會唱《鵲橋仙》的,就少游寫的那首‘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br> 這些天蘇軾把親朋好友寫的詞挨個欣賞了一遍,其中寫節日的詞里頭他最喜歡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和秦觀的《鵲橋仙》。 “要是上元節你再把我喚來,我說不準還可以唱《青玉案》。那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是讓人拍案叫絕!”蘇軾頗為感慨地補充道。 吳普瞅了眼蘇軾的黑眼圈,可算知道他每晚捧著手機熬夜都在干什么了。 這廝估計把宋詞名作統統超前點播搶先看了。 吳普說:“那成,到時候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唱上一曲?!?/br> 蘇軾沒有意見。 其他人也各自領了自己可以做的活兒。 吳普負責做活動策劃,既然是要帶留守兒童玩,他稍一琢磨,決定再加點科技元素。 光是祭拜雙星也沒什么意思,不如來個夏夜觀星! 吳普說干就干,打電話給自己另一個室友,問他能不能搞點設備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