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8)
書迷正在閱讀:鳳凰女(NPH 堂兄妹骨科 追妻)、救世主降臨、穿回唐朝做道姑、最強戰斗力被迫裝可憐、變成章魚后、宿主她又在崩劇情(下)、開局繼承博物館、世界上有一種關系,是妳和我、被病嬌關進小黑屋后(1v1sc)、掮客新娘(1v1)
有成效?王子盱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相信。不過衛相國既然都這般說了,他倒也沒什么好說得了,心中雖然好奇,但是,此時還真不好多問,那就只能等著看了。 果然沒多久,地方上就傳來奏報,一大摞堆疊一起,里面都是百姓以及商賈工匠等等各行各業的意見。 眾位大臣傻眼了,打開來看,還挺全面的。 有商賈提出一路上的官舍驛站太少,其距離安排得不太妥當,有時候距離太遠,緊趕慢趕也趕不上。有農人說官府承諾建蓄水池,修水渠,怎么一直以來也沒動靜?還有人直接質問,為何要年滿十六的兒郎才能參與訓練,自己家只差一年為何就不給讓去? 除了這些家長里短,也還是有好些意見值得聽一聽的。 衛蘇從中找了一個,當眾念了起來:有人提出,進城販貨者不論貨物多少都是繳納一樣的稅。這樣也未免太不公平了,建議應該按照貨物的多寡貴賤來交稅。 衛蘇看了一眼眾大臣,諸位有沒有想過或者說關注過這件事呢?你們認為這樣的建議是好還是不好呢? 眾大臣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如何作答。 說實話,他們還真沒想過這種芝麻大點的小事情,百姓入城繳稅這是秦在開國便有了的。幾百年來都遵循這個規矩,也從來沒有誰想過這樣交稅公平不公平。 程回站出來,捋著胡須道:聽起來,這樣的確不公平,只是,一直都這樣過來了。這 衛蘇似笑非笑,程大人以為哪怕不合理也要遵循舊制了? 程回老臉一紅,有些訕訕,他心中所想不過是這種小事情,真沒必要管控。這么久都過來了,何必多此一舉呢?如果真要變的話,卻是要花費不少時間人力。單單貨物貴賤之分,如何界定?如何分類? 不得不說在場中所有人都跟程回是一樣的想法,這種事是真的麻煩,有這個必要嘛? 衛蘇眼睛掃了一圈,見眾人臉上的不以為然,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想法。他冷笑一聲,你們怕麻煩,所以想要遵循舊制??墒悄銈兿脒^沒有,舊的東西已經不符合現狀,如果不改變,那么將會束手束腳,甚至影響到國家的發展。 有人反駁道:相國大人莫要危言聳聽,這種小事一直以來不都這樣?也沒聽說有什么大問題。至于相國大人所說的影響,老臣以為根本就沾不上邊。 眾人點頭附和,正是,相國大人有空想這種小事,不如想想將秦國的軍隊發展起來,這才是首要之重。 與其弄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想想實際一點的。 王子盱愁眉苦臉,這叫什么事兒? 被人質疑,衛蘇也不急,搖搖頭,目光短淺之輩,不能只看眼前啊。 這話一出,一眾人都橫眉怒目以對,以前就聽說衛蘇這人狂悖桀驁,如今看來果然如此??纯?,看看,他說得這叫什么話?豈不是將在場的所有人都罵進去了? 程回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好歹他的涵養很不錯。沉住氣問道:相國大人,不知有何高見,不如說出來我們一起聽聽? 衛蘇依舊一副笑瞇瞇的模樣,對于程回話中的諷刺之意不以為然。開口說道:大家不要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我認為這卻是關系這民生大事。大家想想看,幾百年前,秦國初立,什么都沒有發展起來,當然跟現在不能比。 雖然是這樣,可衛蘇依然沒有說到點子上,眾人心想。 卻聽衛蘇繼續說道:秦國一步步發展起來,以前的很多陳規就不適用于現在了。以前的秦國商賈來的有多少,而現在呢?你們有沒有調查過數據? 這程回皺眉想了想,的確,自從秦王湛繼位以來,秦國王都的商賈也多了不少。 像茶葉,紙墨筆硯這些新興事物也慢慢興起,貴族中人無不爭先恐后購買。其他諸侯國的物產在秦國也慢慢多起來,現在已經能隨處可見了。 而秦國特有的茶葉,毛制品,以及羊皮,這些也由商賈貨賣到其他的諸侯國。以前沒有注意到,如今衛蘇提及這一樁,他們才驚覺事實正如衛蘇所言。 其實這一切都與衛蘇脫不開關系,在秦湛繼位之初,他就吩咐了謝,陶兩家,前往秦國將各地的商賈帶到秦國。就為了能刺激秦國的經濟,否則一潭死水的秦國能有什么發展空間? 好在謝家陶家幾乎就是天下商家的風向標,謝家陶家一有動作,這些商賈就跟著一擁而上。當然了,他們也不吃虧,蜀地的茶葉雖然幾乎被謝家壟斷了,可是好歹謝家也是懂規矩的,隨隨便便手松一松,就夠他們撿大便宜了。 況且秦國邊地的毛皮這些東西在其他地方還是很受歡迎的。最近兩年,陶家在邊地又弄出一種叫羊毛毯的東西。這可是好東西,觸感綿軟,又能保暖,將它販賣出去也很受達官貴人的青睞。 正是因為嘗到了甜頭,一傳十十傳百,所以來秦國的商賈也越來越多。 衛蘇繼續說道:你們可能并不知道清楚的數據,而我這里卻讓人統計準備了一份,諸位可以看看。 衛蘇取出一張紙來,雙手遞給了上首的王子盱。 王子盱心中雖然疑惑,面上卻不顯,接過打開看了起來。眾人都在盯著王子盱,就見他一開始淡然無波的表情發生了變化,越來越訝異起來。 眾人心中莫名,卻也想看看衛蘇拿出來的這份什么數據到底有何驚奇之處。 等王子盱看完,便讓人送下來傳閱。程回接過,一目十行,到后來卻不得不反復琢磨,最后眉頭擰得死緊。 好在這份數據并不算多,而且都是總結歸納好了的。眾人看起來也不費勁,很快就在眾人手中過了一遍。 衛蘇等最后一人看完,這才笑瞇瞇的道:相信大家看完也都明白了吧?這份數據正是這兩年商賈買賣與往年的對比。上面有運送來秦的貨物以及運送出去的貨品價值和數量,可以看的出來,貨物的交易量比之先王在時增長了幾百倍。這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們想一想,照這個態勢下去,來來往往的貨物更是多不勝數。 眾人竊竊私語,王子盱驚訝點頭道:確實,以前沒也太注意到,是真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衛蘇還沒說完,他雙手往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下來繼續聽他說。所以,我才會說以前的陳規不適合現在的情況,應該做出適當的改變了。 程回這下子口氣也軟下來了,相國大人說得也是,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變。 衛蘇負手走了幾步,似乎在思索,其實剛剛我給大家念的建議是很好的,我們不再實行不管貨物多少貴賤都是繳一樣的稅。但凡是來秦的貨物,我們可以估算出它的價值,按照貨物市場價值的兩到三成收取稅費,我姑且便叫他商業稅吧。 嘶!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照衛蘇這樣的說法。像茶葉這些金貴的貨物,按照它的價值收取稅費,那該繳納多少??! 王鳴想到這里,已經激動起來了,連胡子都止不住連連上翹。他掌管著稅收這一塊,所以他是最有發言權的,相國大人所言當真?若是按照貨物本身的價值,稅收兩三成那也是很可觀的。能為國庫增收不少啊,這次大王出兵抵御戎夷,人吃馬嚼,哪一樣不需要用錢?如此正好,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他急不可耐,就差拖著衛蘇的手馬上就去將此事辦成了。 程回神在在的咳嗽了一聲,提醒這還是在朝堂之上,不可魯莽行事,才讓王鳴克制住了沖動。 程回瞪了自己的老友一眼,這才拱手對衛蘇道:衛相國之言很有道理,不過,我們突然將商賈的稅收調到這么高,他們能答應嗎?其他的諸侯國也不見有此法收稅的,商賈都是重利之人,萬一惹惱了他們,他們不再來秦國,到時候又該如何??? 這些人來了秦國,好歹也能收上一些進城的貨物稅??扇羰撬麄儾辉賮砹?,那不是連現在的這點稅費都無法保證了? 衛蘇伸出一根指頭搖了搖,笑道:程大人也說了,商人重利。只要我們秦國的貨物他們能賺取到足夠的利益,我不相信他們能舍棄。我算了他們的成本以及得利,就算繳納了商業稅,所賺的也不少。 聽到衛蘇這么說,眾位大臣明顯松了一口氣,如此一來,未來可期啊。 王子盱已經拍板決定下來,此事大家都商議個章程出來罷,本王子也好向大王稟奏。 第153章 眾人紛紛應和, 此事看著雖小,確實需要好好商議一番。到底要如何實施才能真正讓秦國獲益,又能讓那些商賈不會覺得過分,仍然愿意前來秦國行商。 衛蘇絲毫不擔心這些商賈不來, 有謝, 陶兩家在中間周旋, 還有rou眼可見的利益驅使, 不來秦國那可是他們的損失。 從剛剛的數據中,眾位大臣心中都已經明白,這些商人能帶給秦國不少的利益稅收。以前他們的確有士農工商這樣的階級認定,商賈作為最低賤的一門,他們從來都是看不上眼的。 可是現在他們看到了數據變化, 也知道這些商賈趨利避害。然而正是這樣, 可以讓秦國真正利用他們這一點,為秦國的發展謀取些利益。 這些人既然能做到高官的位置, 自然是有一定的聰明才智的。衛蘇見他們已經想到了更深層次, 便也不再多言。遂又翻找了另外一個文本出來,照樣是百姓提出來自己的身邊事,覺得如此這般不好, 應該如何如何才更好。 有了前車之鑒,眾位大臣也不敢再小看這些意見。也都紛紛就問題開始討論起來, 大家各抒己見,一時間殿內唇槍舌戰,口沫橫飛。 衛蘇笑瞇瞇的看著這一切,索性徹底放手, 隨他們去爭論。有爭議才有進步啊, 嗯!看樣子效果還是不錯的嘛, 看來他的引導還是挺有用的。 這些奏報正是蘭蕪縣令齊逞送上來的。當初衛蘇下去走訪調查之時,去到蘭蕪縣,就覺得蘭蕪縣令齊逞這親民的法子挺好的。 百姓不是只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嗎?不是不識字無法將自己意見傳達上來嗎?那好,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他吩咐齊逞,多派遣小吏下去走走,到百姓身邊去,多聽聽百姓的聲音。讓他們將百姓的話都記錄下來,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再行上報。 這也是王子盱問起的時候,衛蘇絲毫不慌。一切安排下去,所需要的也只是時間長短罷了。 這下子朝中大臣有得忙了,之前還想著看衛蘇笑話的人也不敢作聲,誰知道衛蘇怎么就突然將事情給辦成了呢? 這些事情交給大臣們商議,衛蘇也好躲清閑。找些事情給他們做最好,不然一個個閑得慌,成日里為點雞毛蒜皮的事情就鬧得不可開交。 他從小事著手,利用這些小的事情動搖了舊制,一點點改變人們的觀念。等到真正進行大動作之時,人們也就見怪不怪了,接受能力也會變得更強。那個時候一切改變也就順其自然,衛蘇就不必多費口舌過多解釋了。這也是衛蘇讓朝臣接受百姓意見的重要點原因之一。 朝中之事大大小小只要理順了也就好辦,不過衛蘇這些日子卻有些心神不寧。朝中并無大事發生,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他也說不太清楚。只能歸結于這些日子或許有些疲累的關系。 這日晚間,衛蘇整理好一天的政務,正打算休息之時。一個仆從匆匆忙忙的過來稟報,說是宮中來人,請衛蘇立刻進宮。 衛蘇微微一愣,天色這么晚了,眼看著宮門早就已經關閉。這樣的事,秦湛在時倒是時常有發生,說是有要事相商,請他進宮議事,但是往往也并沒有真正的要事。 往往談完秦湛總會以天晚,別再兩頭折騰這樣的借口留他下來。但是秦湛去邊地之后,由王子盱監理國事就不再有這樣深夜請他入宮之事。 一般白日里都已經將朝政處理完了,哪里還用宮門禁閉之時再行入宮的? 可今日,衛蘇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可說了是什么事嗎? 衛蘇問完,看仆人茫然的搖搖頭,這不是多此一舉嗎?這種事豈是他們這樣的下人能知道的?仔細回想了近日朝中的情況,衛蘇心下已經有了猜測。既然朝中一切正常,那么除了邊地之事,不做他想。 邊地出事了?想到這里,他急急起身,取過一旁的大氅披在身上,知道了,去備車馬,即刻進宮。 仆從應聲而去,衛蘇也跟著走出書房,還沒走兩步,就見到荀祁陪著衛蓁急急而來。衛蘇心中一個咯噔,停住腳步,這么晚了,你們怎么過來了? 衛蓁本就是相國府的主子,她來,家中仆人都認得,自然不像其他人還需要通報。今日晚間她接到了七葉送來的信,事態緊急,他急急就趕過來了。 七葉來信了,說是邊地戎夷大規模入侵,秦王率軍抵抗。然而,邊地駐軍卻發生動亂,秦王受傷 衛蓁話還沒說完,衛蘇臉色一沉,接過衛蓁遞過來的信,一目十行,快速的看了一遍。 衛蓁繼續說道:七葉說之前的青霉藥物已經快要用完了,這次秦王受傷頗為兇險,最好還是讓我走一趟。 衛蘇已經看過信,原來邊地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看來王子盱深夜讓他進宮,就是因為此事了? 七葉是不可能說得清楚具體情況的,他最好還是進宮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完全了解清楚了再行決定。 我這便進宮一趟,你們先在這里等我的消息,一切都等我回來再行決定。衛蘇一邊說一邊往外走。 很快衛蘇就見到了王子盱,他正在殿中焦灼的走來走去,頭發散亂,衣冠也不整。很明顯他是睡下之后,得知消息,這就立馬派人找來衛蘇。 衛蘇正待行禮,王子盱已經快一步將他拉住,衛相國,不好了,出事了。 雖然衛蘇已經有了心里準備,此時也難以鎮定下來,什么事? 就在一個時辰前,王子盱接到了邊地來的急報。邊地駐軍反叛,勾結戎夷,秦王意外中伏受傷,情況只怕不太好。 將事情都說了一遍,王子盱心急道:相國,現在如何辦?如今也不知道邊地情況如何了。大王受傷,此事如果傳出去,只怕會造成朝野動蕩。 衛蘇很沉著,此事驚動了哪些人?還有誰知道? 王子盱搖搖頭,王兄離開之時就已經囑咐過他,但凡有什么難以決斷之事,都要與衛相國商議。這也是他接到急報之后,并沒有宣揚出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衛蘇,問衛蘇該如何辦? 我接到急報就讓人去請相國進宮,其他人應該并不知道。王子盱如實道?,F在衛蘇來了,他心中鎮定了不少。 衛蘇點點頭,看完了急報,這急報說得比較簡單,跟王子盱所言差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