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7)
書迷正在閱讀:鳳凰女(NPH 堂兄妹骨科 追妻)、救世主降臨、穿回唐朝做道姑、最強戰斗力被迫裝可憐、變成章魚后、宿主她又在崩劇情(下)、開局繼承博物館、世界上有一種關系,是妳和我、被病嬌關進小黑屋后(1v1sc)、掮客新娘(1v1)
衛蘇拱手揖禮,態度不卑不亢,宋大人,在下衛蘇。 宋慶哈哈笑道:雖然之前在論學大典上見過一面,可當時相隔太遠,看不太真切。如今再次相見才知衛先生出塵之姿,果然不同凡俗。 宋慶夸贊的話不要錢一樣的往外冒,衛蘇聽得一陣汗顏,越發謙遜道:宋使過獎了,蘇一介布衣,凡夫俗子一個,實在當不起宋使的夸獎。 沒想到衛先生才華橫溢,為人卻這般謙遜,果然品德無雙。 衛蘇實在不擅長與人客套之流,連連朝著皇甫雍使眼色,皇甫雍如何不明白,不動聲色的笑著接過話。 最后,宋慶引路,前往婁國安營之處。婁國國君早就準備好了宴席,為他們接風洗塵。 婁國國君婁昭公身材高大,聲如洪鐘。許是因為最近諸事順利,眼看著謀劃皆成,因此,舉手投足間俱是春風得意。 衛蘇跟著皇甫雍見禮,婁國君擺手賜坐,饒有興趣的道:聽說潁陽學宮論學大典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天才,論戰學宮中所有先生,憑借一己之力,最后輕輕松松勝出。說得就是你吧?衛先生。 衛蘇真沒想到在別人眼里,他竟然是這樣的。他當時真沒想太多,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然還有好些先生故意放水的原因在,并非他真的這么能耐啊。 衛蘇被說得不好意思,拱手道:大王,蘇不才,并非如傳言那般。蘇以為,應該是學宮中的先生見小子年輕,故意相讓罷了。 婁國君沒想到衛蘇會這樣說,正常情況下,這樣有才華之人多是高傲自負的。此時正應該趁勢展露才華,讓人另眼相看,以證明自身的能力。 衛蘇居然說是學宮中先生相讓,這卻不知真假,不過潁陽學宮是什么地方?豈能做出如此兒戲之事。 微微一笑,婁國君看向皇甫雍,是否是別人相讓。想來皇甫先生是最了解其中真相的,應該不會有偏頗之詞吧? 皇甫雍捋捋胡子,沉吟道:這不過是衛蘇的謙遜之詞罷了,潁陽學宮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自然是嚴陣以待,若是名不副實之輩,又豈能隨意就能進得了學宮?這話已經很明了了,衛蘇的實力在那里擺著的,大可不必懷疑什么。 婁國君哈哈大笑,果然是衛先生謙遜了,沒想到年紀輕輕,卻有如此虛懷若谷的胸襟。恭喜潁陽學宮網羅住如此人才,實在令人艷羨啊。 皇甫雍瞇瞇眼睛,搖搖頭,潁陽學宮偏安一隅,只不過以培養人才為己任罷了。大王乃是當世英主,雄才大略,又禮賢下士。天下人才皆齊聚于婁國,紛紛以為大王效力為榮,大王又何須艷羨其他? 天下人才濟濟,確實不少,可真正如衛先生這般的卻少之又少??!婁國君意有所指,甚至有人說衛先生乃是張楚第二。 砰!一聲,兩人不約而同看過來。 卻是衛蘇手中的酒樽一不小心掉落桌上。 第64章 見這兩人齊齊看過來, 衛蘇勉強笑笑,拾起酒樽小心放在桌上,剛剛手滑, 手滑,啊哈哈。還請大王勿要見怪才是。 婁國君一只手撐著下巴, 似笑非笑,衛先生, 不用急, 寡人今日第一次見衛先生, 如何能怪罪?不過衛先生還需要多多小心才好。 衛蘇覺得自己面皮都快要笑僵了, 點點頭,那是, 那是。蘇一向小心謹慎得緊,這次是意外,意外罷了。 婁國君點點頭, 那就好。說完便又轉頭與皇甫先生講話去了。 衛蘇暗自吁了口氣,見他們兩人的對話不再圍繞在自己身上, 方才放下心來。 衛蘇剛剛失態, 是因為婁國君提到的張楚,他這話是將自己比作幾百年前的張楚張公了啊。以前他可能不知道張楚,可現在他知道了啊,那個神人大佬豈是一般人敢比的?那人的一生簡直可以用開掛來形容, 如果不是了解到張楚是地地道道的土著, 他都以為這人同為穿越人士了。 不過, 婁國君這個時候提到張楚就很耐人尋味了啊, 還說什么張楚第二, 呵呵!衛蘇自己是什么人, 他自己清楚,可架不住別人誤傳啊。若是有人真信了,真以為他跟張楚一般,文能定國武能□□,到時候自己的麻煩可就大了。 唉!希望別整出這些幺蛾子才是,他還想要安安穩穩過日子呢。 從婁國君處回到住處之際,已是月朗星稀。秦湛已經被秦國之人接回去了,一時間沒有他的身影,衛蘇還有些不習慣起來。所以說啊,習慣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時間不等人,會盟結束之后,秦湛就會隨著返回秦國了。趁這段空閑時間,還是應該盡早將書默寫出來送給秦湛才好。 然而,事與愿違,衛蘇卻沒想到自己竟然沒有多少空閑的日子。 因為各國國君的邀約不斷,他們也不可能去了這家,不去那家吧?厚此薄彼之事只要敢做得出來,他們日后就很難解釋明白了。 衛蘇一臉幽怨的看著皇甫雍,老頭子你是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的吧?為何不跟我說清楚?早知道這樣,打死他他都不會來參加這勞什子的會盟??! 皇甫雍當然是早有預料,但是面對衛蘇的質問,他也只能忽悠道:老夫也不清楚啊,誰叫你衛蘇的名聲大噪,別人都是來想見你的,與老夫何干? 衛蘇幾乎抓狂,我在外面居然這么有名,我怎么都不知道?你這不也沒有提前告訴我???他們一個個都指明要見我,到底是為了個啥???到現在他都還沒有弄明白,這些人見到自己眼睛發亮,像看個香饃饃似的,究竟是為何。 皇甫雍呵呵笑,老夫怎么沒有告訴過你?老夫早在一開始就已經提醒你了,不要小看自己的身份。 這小子,真不知道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這些國君若沒有所圖,豈會如此相待?他們的目的都已經明明白白擺在面前了,衛蘇還一臉懵,搞不清楚狀態。不過他也沒有明說,他成天看戲倒看得挺自在的。 衛蘇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衛蘇最討厭這些應酬交際,卻又無法拒絕。只能保持得體的微笑,盡量說些場面話。好在皇甫雍應付慣了的,幫衛蘇擋了不少。 到最后,就連西秦國君也特意見了他們。秦湛站在他父親身后,垂首低眸,一句話也沒有多說,看起來很是聽話乖巧的模樣。 想到秦湛以后在王宮中生活,時時刻刻都得這樣約束自己,再也無法像學宮中那般肆意自由。衛蘇有點心疼這孩子了。 宴席快結束之時,衛蘇忍不住為他說幾句話,王子湛在潁陽學宮中求學時,兢兢業業,勤勉盡責,頗得諸位先生的喜愛。聽說他時常思念故國,思念家人,一片赤子誠孝之心。大王有這樣一位王子,實乃大王的福分啊。 秦王聽這么一說,心中也高興,感覺面上也有光彩,哈哈笑道:這孩子從小就比較懂事。雖然一直不在宮中,可心中也一直以寡人,太后為重,他所做的一切寡人心中自然也是清楚的。這不,寡人也常常牽掛之,這才想讓這孩子回宮,寡人也能享受父慈子孝的天倫之樂。 秦王看了乖順的秦湛一眼,對于這個很少見到的兒子,他內心到現在來說還是滿意的。秦湛送來的禮物,除了太夫人,自然也有他的一份,他雖然不像太夫人那般容易動容??尚闹袑η卣窟€是有一絲好印象,不然也不會顓太夫人隨意一提,他就順勢答應下來。 現在看來,這個兒子的表現也并未讓他失望。只要能聽話,孝順,那便帶回宮養著,給太夫人解解悶也是好的。 天倫之樂實在讓人羨慕,衛蘇倒要恭喜大王了。衛蘇笑道。 秦王對于恭維的話,心中也得意。 秦湛在一旁,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漂亮的話誰都會說,如果不是顓太夫人念叨,秦王又怎么可能想起他秦湛來?什么父慈子孝,什么天倫之樂,在秦王眼中只有宛夫人之子方才是真心疼寵的吧。 而自己,如果沒有衛先生支招,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回去。便是死在外面只怕也沒人知道的吧?秦湛垂下的眉眼一片冰冷,嘴角一抹冷笑。從今日起,既然他回來了,那就所有欠他的,他都會一一收回。 衛蘇說了好些場面話,秦王捋著胡須道:衛先生,西秦雖是小國,但是民風淳樸。加之湛兒與先生也有師徒緣分,希望先生有空閑之際能到西秦看看,西秦如能得先生助力,想來也會如虎添翼。 秦王順勢開口邀請衛蘇,他可是聽說了,就連婁國都有意向邀請衛蘇前往相助,更別提其他的國家了。他總不能落于下風吧?況且,出來之時,太夫人也專門告誡了一番,他再怎么昏庸,面對這種情況,還是知道該怎么做的。 反正自己也開口邀請了,至于衛蘇愿不愿意去西秦,那就是衛蘇的事情了。 衛蘇當然知道秦王的意思,這些天來,面對各國國君或明或暗的表示,便是再蠢笨之人也能看出來了。況且衛蘇并不蠢,只不過是以前沒有見識過這種場面罷了,所以才會沒往這方面去想。 衛蘇拱手笑道:衛蘇謝過秦王的看重。只不過,蘇才進潁陽學宮一年多,才疏學淺,自認能力尚有不足之處。因此近幾年蘇不打算離開潁陽學宮,此事還是等到日后再說吧。 衛蘇婉言謝絕,秦王也沒有多說什么,他也只不過這樣提一下意思意思,根本沒想過衛蘇會答應。前面還有婁國,鄒國這些大國,無論哪一個都比他西秦好。衛蘇要是真答應下來,他還真不知如何是好。 一場宴會賓主盡歡,衛蘇從王帳中出來時長長舒了口氣,感覺空氣都清新不少。此時的他早就打定主意,還是潁陽學宮中呆著自在,以后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一步都不想離開了。 婁國國君王帳中,燈火通明,此次會盟帶來的臣子也都在。而婁國國君正坐在主位上聽著探子的稟報。 他撐著腦袋,慵懶的道:你是說今日西秦國君邀請了衛蘇他們赴宴? 那探子點點頭,正是,席間秦國君也邀請衛蘇去秦國為他效力,被衛蘇拒絕了。 婁國君冷哼一聲,居然什么人都敢出面摻合了。 他早就安排了探子,將各國的舉動都打聽得一清二楚。如今除了邶國,其他小國都受他制約,他們私下里邀請皇甫雍衛蘇,說得好聽是敘敘舊,打聽打聽自家人在潁陽學宮的情況如何。實際上,卻在明里暗里試探讓衛蘇為他們效力,只要誰開的價錢大,讓衛蘇動心的可能性就大。 好在衛蘇都拒絕了,這也讓他對衛蘇又多了幾分好感。由此可見此人對于名利是不怎么看重的。 當然,也有可能衛蘇現在還在待價而沽。不過,他卻很有自信,不管衛蘇最終目的何為,衛蘇此人他是志在必得,如果不能去為婁國效力,其他國就更別想挖墻角。 君上,衛蘇此人真有能耐么?不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老臣卻不信他真能通曉諸子百家。有老臣不服氣,一個年輕人,竟得大王如此看重。說不定只是虛有其名罷了。 宋慶聞言呵呵笑,陳大人,莫非不信宋某?當時宋某作為使者,奉命為大王遴選人才,自然是兢兢業業,豈敢有半分懈怠之心。 老夫并非不信宋大人,只是不信衛蘇有這個能耐罷了。 陳大人不信也沒辦法,當初論學大典之日,我可是從頭到尾都有參與,也是親眼所見衛蘇一人論戰整個學宮中的先生。兵家褚先生,儒家姜先生,醫家溫先生陳大人不相信我,難道還不信潁陽學宮中的諸位大儒先生么?宋慶將陳大人噎得說不出話來,臉色漲的通紅,其他還有異議的也都默不作聲。 宋慶得意洋洋,不說其他的,最近我國推廣的水車,聽說就是衛蘇的手筆。還有潁陽紙,毛筆,這些我都打探清楚了的,俱是衛蘇此人琢磨出來的。 水車經過一年多的推廣,各國國君都知道其重要性,也快速推動起來,這般上下一心,終于使水車推廣到了各地。而紙筆,也是大名遠揚。 陳大人還是有些不服氣,語氣卻軟弱了許多,這也不能證明什么吧? 宋慶快被氣笑了,這都不能證明什么,那敢問陳大人,你又能怎樣證明自己的才能?難道只憑一張嘴? 陳大人啞口無言,訕訕不再開口。 宋大人,聽說衛蘇曾論兵戰,以當初濰水那一戰論之,說本將軍冒失草率,因小失大,換做其他人來,必不會犯如此簡單的錯誤? 一個聲音響起,宋慶一愣,轉身看到坐在角落中的人,他怎么忘了這個煞神?不過他也不敢不回,朝那人拱拱手道:鐘離將軍,你怕是聽到了什么誤會之言? 那人正是鐘離暉,人稱婁國戰神,曾經在濰水以少勝多,大敗鄒國大軍。衛蘇與褚彥論戰之時,正是列舉了濰水之戰的例子,讓褚彥另眼相看。 鐘離暉身為褚彥的得意弟子,衛蘇以他為例,一來那一戰的確堪稱經典,世人所能想到的戰,唯有這一戰為人津津樂道。二來,衛蘇也是為了速戰速決,一語驚人,打破人們的傳統觀念,方才能震懾住這些人啊。 誤會?鐘離暉冰冷的眸子看過來,讓宋慶不由打了個寒顫。 宋慶打了哈哈,笑道:衛蘇論學當日,輪到褚先生考核之時,的確提到了濰水之戰,只是 鐘離暉已經不愿意聽下去,揮手打斷道了幾句很好,很好。便也不再多說,閉目養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宋慶想再為衛蘇說幾句好話,都無法開口。衛蘇惹到這尊煞神,只能自求多福了。 場中之人靜默了,婁國君卻不再提起這事,起身負手走了幾圈,轉而問道:邶國還是沒人來嗎?他們的情況如何了。 稟君上,邶國君聽說已經是藥石無醫,諸位王子為了爭奪王位,亂作一團,根本就沒功夫來理會會盟一事。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沒想到邶國也有今日,等我會盟結束,正好借此機會,攻伐邶國,他們國內大亂,怎么也要啃下一塊rou來。想到這下子能夠出一口惡氣,婁國君忍不住高興起來。 宋慶皺起眉頭,君上,如此做會不會有不妥? 他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剛剛才濰水會盟,停歇戰爭,可一回頭,就派兵攻伐邶國,這天下悠悠眾口,如何堵得住。 婁國君揮揮衣袖,卿不必多言,寡人已經決定,回去之后出其不意,讓鐘離將軍,率領大軍轉道邶國。務必要拿下暨城,宣城,如果可以,大軍長驅直入,直攻邶國王城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