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0
她派的人打死,朕知道她是在警告朕。天地下還有這樣做娘的嗎?朕要為奶娘報仇?!?/br> 自古皇帝一生下來,并不是由其生母所養育,而是被抱走由專職的奶娘來養大,伺候到親政。所以,皇帝對其奶娘的親情遠遠超過其生母?;始矣H情之淡薄也是情理之中了。 “皇上,聽老奴一句勸吧。小不忍則亂大謀,最近六親王和太后來往甚密,最近他又剛生下一幼子。如果皇上真的惹惱了太后,一旦太后有廢帝的念頭,以六王在皇室宗親的人緣,皇室宗親是不會有人說話的。而接替皇上的人必然是六王的孩子,這樣以來太后又可以霸政十數年了。而皇上您的境遇可就難說了?!?/br> 小皇帝聽著,臉色忽然變的陰晴不定,冷冷地道:“六叔老來又得一子,朕是不是該上一道賀表啊……” 京城,永遠存在爭斗沒有一刻是停留下來的。但能看透著玄機的又有幾人呢。不巧的是,岳真就是其中之一。 林府,林飛的大哥已經從任上升遷回來,現在任兵部侍郎,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他能有今日的地位,自然離不開岳真的指點。 而林飛不但任九門提督,現在又兼任工部侍郎的差使。兄弟兩,兩侍郎,這是多么大的榮耀啊。不過九門提督這個官現在是有職沒權,京城的防務和治安全部由皇甫飛云接手,這九門提督府已經成了他的將軍府。太后對林飛倒也有幾許愛才之心,便讓他接了工部的差使。 “岳先生,現在皇上讓人傳話,要我在朝堂上提議‘提前親政’,以先生之見,此當關要時刻,適合否?”林豪捧著茶悠悠地說道。 岳真還像以前那樣,不過歲月的清洗,讓他變的越發蒼老,林家現在有這樣的榮耀,他無愧于對林天遠的承諾。 “其實二位公子內心早已經有了答案。太后勢強,此誠不可與之爭鋒,皇上乃未來帝王,也不可以得罪。如此一來,兩位公子是左右為難。但以我看來,現在政局很玄妙,早在冷太師未離開京城時,這京城里太后的勢力就已經很頑強了。太師說是告老還鄉,但他只有四十幾歲,告什么老還什么鄉。他無非是畏懼太后的勢力罷了,常年在外出征,雖有妙計使得朝廷不對他有所掣肘,可畢竟還是對朝廷失控,當他回來時,太后的根基已經穩固。雖然太師的勢力很龐大,可他的勢力卻陷于兩府之間的斗爭里去,手下人左顧右盼無法適從。太師的力量也就無法集中到一起,最后太后勢力猛漲,皇甫飛云出山掌權,逼得他不得不離開官場。像他這樣厲害角色還不敢于太后爭斗,兩位公子又有什么本錢去捋那老虎嘴上的毛呢?以我看,如果皇上能安心克己忍到十六歲,親政或許還有幾分可能,但現在說的提前親政,那是絕無可能。除非……” “除非什么!”林飛急問道。 “除非天下有變,太師重掌兵權,到那個時候太后勢力必然是太師出山的阻力。只要他聯系舊部,又有小皇帝這個旗幟,太后是必敗無疑。那么小皇帝親政自然是水到渠成?!痹勒嫔铈i眉頭,冷靜地說道。 林豪顯然不相信,笑道:“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太后怎么可能會讓冷無為出山。再說,近兩年,有關冷無為的消息是一個也沒有,就像從世間消失了一樣,他還有什么可怕的。再說他的那些舊部已經讓太后瓜分完畢,就算聯系到一起還能成什么氣候?!?/br> 岳真嘆了口氣,站起身來,面朝門口,冷冷地道:“到了今天,你們怎么還不明白太師的厲害。你們可以忘記任何人,但他你們一定要刻在心里,要永遠的記在心里。如果你們要是能學的到他的一成本事,我也就不會這么為你們cao心了。記住,如果他要是派人來聯系你們,你們一定要告訴我。切記!” 第418章帝后之爭(二) “提前親政”這個提議,終于在支持人寥寥,和一些人被放逐的情況下慘淡收場。在這一次交鋒中,支持皇上的官員要么被明升暗降,要么被外放,還有些人背叛了皇帝,投向了太后這一方。 小皇帝苦心經營的勢力在還沒有出招時,就被太后和她的黨羽打的土崩瓦解。更凄涼的是,小皇帝再也不能出宮,不讓任何他去見任何官員,幾乎是軟禁在這高墻里。直到他被鎖進去時,他才明白,原來以前自己出宮接見官員拉攏勢力是太后故意放縱,為的就是今天好一網打盡,現在這朝廷里再也沒有太后的反對勢力。 太傅東方白,是“提前親政”的主要支持者,他被放到青云省去當巡撫,無詔不得回京。按說東方白也是很冤枉的,他并不支持小皇帝那么早就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對他提議的“提前親政”也不贊成,但是自己畢竟是皇上的太傅、授業恩師,皇上就算是再怎么著,自己也只能無條件地支持他,何況他也反對太后近幾年的霸道。 軍機大臣趙澤,被降到閔南省任道臺。自冷無為離開朝堂后,渾身說不出的輕松。小皇帝提議“提前親政”,在他眼里視作他權力生涯的“第二春”,在聯系官員支持皇上過程中,他是最積極的,同時也是受打擊最嚴重的一個。從一個正二品變成現在的四品,連降四級。 禮部侍郎袁春,他原是前任軍機大臣童維的學生,在兩年前升任禮部侍郎。在這場風波里站錯了隊伍,從侍郎一下子降到浙東省當了一任知府。 長公主文靜,在這次旋渦里,她再一次的失敗,被太后責令罰到皇家陵園去守墓,無詔不得回京城。并嚴加派人看守,不讓任何人去見她。 楊公府被取消由歷代先皇所賜予的公爵牌匾,被罰閉門思過。派禁軍把守府門,每天由宮里給予供給和所需物品。等于是軟禁在自己的家里。 冷公府被查封,冷公府里的一干人等被送進楊公府一起看守,所有家產全部被查抄。 牽涉株連的將近三百多官員也都給予相應的懲罰和處置,部分幾個被處死,一小部分被擱置。而牽扯到軍隊里的將領一律革職,關入刑部大牢,等待嚴重的判決。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敖丙看到自己手下被抓,忍不住在朝堂上說了幾句公道話,被令“頤養天年”,回家養老去了。 至于他們的罪名,是“挑撥皇家母子親情,擾亂朝綱,圖謀不軌,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等等。接替東方白任帝師和兼任吏部尚書的是魏青書,新任內閣為軍機首輔大臣。 皇甫飛云以兵部尚書和車騎將軍兼任軍機大臣,也入了內閣。 軍機大臣劉義山,也就是當今太后的表哥,掌管刑部和工部。 軍機大臣曹天化,原是直豫總督,現被升遷到這內閣大臣的位置,兼管戶部。 三百多人留下的空缺,在七天內全部由太后的人補齊。從朝堂上到地方部分省區,清一色的太后黨羽,兵權也越來越集中在太后的手上。 兩年后。京城朝堂上。 “啟稟太后,寧國宰相張銳于三月前病故。新任宰相為大將軍獨孤霸先,已于一個月前犯我朝邊境?,F率大軍三十萬已經攻打到角關關下。請太后速作決策?!?/br> “啟奏太后,南方兩省官員來報,南李余孽于月前起兵叛亂,現在姚、常二位將軍已經率大軍于之對峙,是打是談請太后明斷!” “啟奏太后,一月前佑民河暴漲,大水淹沒天龍城,大批難民南下九江省,九江省巡撫請求朝廷速派賑災糧草……” “……” 一大堆問題迎面而來,高坐在龍椅旁邊的太后,臉色越發的陰冷。 “寧國不是與我朝修好了嗎,怎么還要犯我朝邊境,他就不怕我朝鐵騎嗎?”太后掃視一下朝堂上唯一知兵的皇甫飛云,道:“皇甫愛卿,你怎么說?” 皇甫飛云慢慢地從邊上走到中央,微微彎下身子,道:“回太后娘娘,寧國出兵絕非偶然,相信他們應該還有更大的動作才是……” 話還沒有說完,只見外面一人高叫“西關八百里急報……,西關八百里急報……”沒多久,那份急奏已經到達太后的手里。 “什么,典信陣亡了!”太后茫然的看著下面眾官員,失措道:“郭家軍……完了!” 話一說完下面的人都嚷開了,都不知道在議論什么,但每個人害怕的神情都在他們的臉上表現出來。 “這可怎么好???” “是啊,西楚率領近四十萬大軍啊,本以為郭家軍十萬依仗雄關可以守住,現在可怎么是好???” “早聽說寧國和西楚有勾結,現在看來不是空xue來風??!” “我大漢危矣!” 太后看著下面,冷冷的目光終于逼得下面安靜下來。 “魏青書,你說說看,現在該怎么做?” “太后,如今之計,是不能讓寧國和西楚的兵馬攻打到我朝腹地,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但以我們西部的兵馬還不足與這七十萬大軍抗衡,以我看寧國乃強盜,給予些金銀、美女也就是了。待他們退兵,我朝將集中優勢兵力對付西楚,應該不是什么難事?!?/br> 他話一出口,下面的人頓時一陣附和。但這附和聲中卻夾雜著一絲嘲笑和不屑。 “周翰林,你有什么高見???”曹天化注意到發出那不和諧聲音的正是去年的狀元,現在的翰林學士周文才。 周文才出列,對視著魏青書,斥罵道:“好一個高見!想我大漢朝鐵騎百萬,猛將如云。幾年前將不可一世的寧國戰神抓住處死,到我們這會兒,居然要送金錢和女人去求和,天下人知道,會拆著我們的脊梁骨罵我們敗壞前人辛苦打下來的偉業。我朝謀臣魏大人是如此高見,我周某卻不敢茍同。想我大漢戰神還在世,為什么不把他請出山來,重掌大將軍營。以他的威信,用不了多久我們的鐵騎將會踏在別人的國土上,而不是別人踩在我朝的國土上?!闭f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轉頭看向皇甫飛云,道:“皇甫大人,您說是不是?” 皇甫飛云臉色沒有起絲毫的變化,只是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 周文才的一番話又頓時引起下面的sao動。 他們知道周文才說的是誰,也清楚如果這個人出堂再執掌兵權,恐怕大漢的天又要變了。 “此事再議……”太后一拂袖,氣憤的離開。 寧國和西楚出兵犯境,而朝廷決心以求和的姿態頓時傳播到民間去。一時,全國飛揚,以讀書人為首,各地呈遞萬民書,統一要求“讓前任大將軍冷無為重掌兵權,以振國威!” 然而朝廷卻派劉義山為求和大臣,往西北方向與寧國求和。一時間,民怨沸騰,昔日的榮譽已經讓大漢的百姓再也不肯低下那高傲的頭了。 就在此時,皇宮內的人不安分了。 “小順子,你說什么,什么天下大亂,什么朝廷求和,太師又是怎么……”已經消息閉塞的小皇帝聽到偷偷進來小順子,激動的問道。 小順子雖然被皇上抓的胳膊發疼,但還是笑著,道:“皇上,您和皇后的苦日子就要到頭了?,F在全國百姓都在呼吁讓太師重掌兵權,現在太后被各地官員送來的折子搞的心煩不已。以老奴看,重要西楚打到我朝腹地,那民怨肯定會越鬧越大,邊關的軍隊和將領也將蠢蠢欲動,太師復起將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噬?,以太師的手腕,恐怕他一掌兵權一定會逼太后退位讓皇上您親政??!” “哈哈……,朕終于等到了。蓉兒,你爹要來了,他一來,我們就能成為真正的皇帝和皇后了。哈哈……” 蓉兒還是次看見皇上這么高興,也喜得落下淚來。 第419章帝后之爭(三) 看見小皇帝那么高興,小順子內心卻搖了搖頭,暗道:看來皇上還是沒有長大多少啊,太沉不住氣了,太師能不能順利接任兵權還不好說,可你現在的樣子要是傳到太后的耳朵里,那可真了不得了。 已經成為大漢宰相的魏青書,活到今天也感覺像在做夢一般,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也能爬上如今的高位,但是他是一個聰明人,他很了解自己的能力。論心機城府,這朝中還無人能與自己相提并論,可要是論治國安邦,他比不上那東方白十分之一。 現在大漢被敵國犯境,而且還受到重創,這是幾朝以來都沒有遇到的事情,現在舉朝沸騰,朝廷受民眾的輿論壓力很大,已經有百萬學子上言要求前大將軍冷無為重掌兵權,各省督撫也上折子保薦。就差邊關的那些將領們上折子了,冷無為重回朝廷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太后卻是壓根就不想讓他回來,費盡心思連自己的兒子都下狠手去對付的女人,怎么可能還讓別人分去手中自己的權力。 可大漢國土被他國侵略,國土淪喪,朝中卻不能派一元有力大將去應敵。大漢能打仗的將軍不是楊公府的舊部就是冷無為一手帶出來的人,太后絕對不可能將兵權讓這些人去掌管。朝中還能打仗的也只要皇甫飛云,可太后也不大可能讓他去帶兵。一個掌握京畿安危的人再執掌天下兵馬大權,太后還沒有那么糊涂。 魏青書深感自己心力憔悴,對眼前這局勢他實在是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在此情形他不由的回憶起冷無為剛到京師在面君時所論天下大勢,朝廷也正是采用他的方案,各個擊破,為大漢天下贏取了時間。如果冷無為現在還在朝中,他又不知道會說什么呢。 就在魏青書憂郁的時候,宮內卻來了特殊的人,而這人正是皇甫飛云之妻,安國夫人楊仙兒。 “太后,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冷無為回到京城。他聲望高,門生故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