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書迷正在閱讀:養虎為患[女A男O]、逆徒怎么還不證道、要活命!就種田[末世]、通關游戲很難嗎[無限]、豪門替身是條龍、幼崽穿成大佬們的團寵meimei、我在異世屯糧養崽搞基建[種田]、跟六個大魔王訂婚后、魔鬼[西幻]、似風吻玫瑰
趙晟怕自己不說實話就說服不了媳婦,就只好和盤托出了。 “四哥屬狗,他兒子叫狗子。我屬牛,咱兒子按理說該叫牛犢。但我怕兒子長大了不樂意,以為我不稀罕他呢,就給他改個字,叫牛黃,跟他姐一樣,都是藥材?!?/br> 趙晟說得一臉得意,好像他干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似的。 “行吧!” 看著睡得香甜,渾然不知自己的小名從高貴的人參變成了牛黃的兒子,黃豆芽只能勉強同意孩他爹的說法了。 雖然牛黃不如人參,但好歹比牛犢好聽。 黃豆芽也是服了,這趙家哥倆真是起名鬼才,咋就跟十二生肖過不去了呢。 其實趙晟之所以給兒子改小名,是被趙家奶奶嚇到了。 “給孩子起賤名好養活,省得鬼怪糾纏小孩。小孩起賤名才能少災少病?!?/br> 當趙晟喜滋滋地跟家里人說兒子的小名時,趙家奶奶立馬就潑了一大盆冷水。 趙晟自己倒是不畏鬼神,但是涉及到孩子,就不得不加點小心了。 奶奶的話在趙晟的心里散不去,他又不敢跟媳婦說,怕惹媳婦不開心,想了好些天,才想到這么個理由給兒子換個小名。 作者有話要說: 第104章 .種稻米 · “小點聲兒, 我小弟睡覺呢?!?/br> 黃豆芽坐月子期間,孩子們玩耍時都不敢大聲嚷嚷了,因為小靈芝會監督大家, 只要有孩子大聲叫喚, 她就去捂人家的嘴。 “對不起, 我倆忘了!” 黃念武和狗子捂著小嘴, 小聲地跟小靈芝道歉,然后幾個孩子開始小聲地玩耍, 在炕上踮著腳尖走,生怕弄出一丁點動靜。 過了正月,天氣逐漸轉暖,此時正是關外化雪的時候。 天雖然變暖了, 但外面土路太泥濘了,晚上一降溫, 水又結成冰, 冰面薄經不住人,小孩子出去瘋跑, 非常容易打滑。 若是整個人都撲進泥里了,還得換洗一身衣服,每年這時, 小孩子們都被大人拘在屋里, 不讓他們滿村亂跑。 深土層還沒解凍,還沒到翻地的時候,此時村民們都閑在家里,趙晟和金氏一起伺候黃豆芽月子, 讓黃豆芽過了一個月的舒坦日子。 屋子暖和,孩子也不鬧人, 娘家人又住跟前,黃豆芽這月子想做不好都難。 這一個月了,黃豆芽沒少吃好吃的,雞蛋和魚換著吃,赤砂糖都喝膩歪了,身子養得老好了。 黃豆芽做完月子,整個人都圓潤了不少,整個人白嫩嫩的,跟富家少奶奶似的。跟她一起生孩子的幾個同村小媳婦,別提多羨慕了。 趙家二嫂也生了個小子,她比黃豆芽早生了幾天。黃豆芽讓王氏幫著捎過去點錢當下奶禮。 這要是跟王氏一起生的孩子,黃豆芽可能還會送點紅棗和雞蛋,但趙家二嫂就算了,黃豆芽就是像是尋常親戚一樣,只送了點錢,其他東西一律沒送。 今年趙大丫和三丫倒是親自來蓮花山村給黃豆芽送下奶禮了,倒是讓黃豆芽詫異的。 可能是趙晟今年沒少給兩個jiejie送東西,兩家走動起來了,所以趙大丫和趙三丫才親自過來給弟妹送下奶禮。 兩個姑姐好不容易來一回,黃豆芽留兩人在家住了一宿,吃喝都是趙晟安排的,特別舍得rou,把趙家兩姐妹吃得滿嘴油汪汪的,感慨弟弟家的好日子。 “小五媳婦生了大胖小子,咱家小弟兒女雙全了!”晚上睡覺時,趙大丫跟三妹感慨道。 “小五媳婦這月子是真享福啊,好玩意一大堆,糖水都喝夠了?!壁w三丫睡不著覺,就翻了個身,直接面向大姐坐了起來。 兩人住在趙晟家靠近廚房的小屋里,離大屋比較遠,隔音效果極好,所以說起話來也不用壓低嗓音。 “那是真享福啊,不僅咱家小弟寵著,人家娘家人也護著啊。小五媳婦的娘家多有錢啊。你看小靈芝穿的那身衣服,一點補丁都沒有,咱家孩子過年才能穿上的新衣服,小靈芝她大舅媽給孩子做兩套?!?/br> “咱家孩子啥時候得過老二媳婦的東西?咱奶那么摳,下奶禮送得都寒磣,要不是咱爹娘偷摸給咱倆貼補點東西,咱在婆家都抬不起頭?!?/br> 趙大丫雖然出嫁多年,最小的孩子都已經六歲了,但一想起月子里的事情,還是忍不住難受,尤其是跟小弟妹一對比,更顯得她不受娘家重視。 不過趙大丫倒是不怎么嫉妒小弟妹,只不過是有點感慨罷了。 做衣服的布料都不咋結實,就算愛惜衣服的人,新衣服穿幾個月就會破洞或是被刮開口子。 小孩子本就淘氣,成天上躥下跳的,沒一會兒老實氣,衣服更容易壞。舍得讓孩子穿不帶補丁的衣服,那是真闊氣了。 “誰讓咱是嫁出去的姑娘呢,咱奶連孫子都不稀罕,還能稀罕咱們丫頭片子?!?/br> “嫁出去這么些年了,我早就看透了。要想讓人瞧得起,還得自家有錢,看看咱小弟,這大瓦房一蓋上,咱爺笑得牙花子都出來了?!?/br> “小弟去年給我送點蜂蜜,我家老太太都不沖我甩臉子了。我把小弟的rou凍拿回家時,我婆婆恨不得把我供起來,這些年啊,我頭一回揚眉吐氣?!?/br> 趙大丫和三丫嫁得都算不錯,跟趙家村其他姐們比,算是好的了。 但是跟公婆住在一起,時不時就得受點閑氣,平時忍忍就過去了,這回親姐妹好不容易聚一回,趙三丫憋在心里的話也終于能往出說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