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書迷正在閱讀:逃去關外開荒種地、養虎為患[女A男O]、逆徒怎么還不證道、要活命!就種田[末世]、通關游戲很難嗎[無限]、豪門替身是條龍、幼崽穿成大佬們的團寵meimei、我在異世屯糧養崽搞基建[種田]、跟六個大魔王訂婚后、魔鬼[西幻]
越說,宸王越是急切起來,說話聲音都變了。 周子期是他第一步棋子,可這個棋還未走出他該走的路,便敗了。宸王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 今日,勢必要討個說法才行。 宸王道:“王大人,若是這閱卷有任何問題,本王都不會善罷甘休的,父皇眼中容不下沙子,科舉是國之要事,多少人都盯著看著,里頭的種種事關重大,還請王大人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br> “呦,宸王這是要彈劾本官??!”王占卻是一點生氣模樣都沒有,笑呵呵的。 他一個不與同僚結黨,不向權貴折腰,從不站隊、只為皇帝辦事的官員,平日里觸及旁人利益的時候不少,又無同僚權貴相護,早就受了不少彈劾。只是他臉皮厚,命硬,不怕彈,你彈任爾彈,只要彈不死他,他就繼續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就被人取了一個“彈不怕”的綽號來。 宸王質問的這幾句,聽在他耳朵里,哪比得上那些出手就想要他命的政敵們放出來的話狠?簡直軟綿綿的,撓下耳朵都覺不出癢。 “若是沒有皇上準肯,下官不能將秋闈的卷子交給殿下看,這實在有失規矩?!蓖跽夹χf道,“殿下若是實在想知道,先要了皇上的圣旨再來?” “若是閱卷下官有任何徇私舞弊的舉動,宸王您大可告到皇上那去,要了下官的腦袋?!?/br> 他這幅八面玲瓏、除了笑著沒個別的表情的樣子看得宸王心煩。 他又不是個好糊弄的,這世上罪大惡極之人,最喜歡說別人才是小人,自個兒卻要個好名聲。 事實就擺在眼前,他有眼睛會看,無論如何,周子期沒考上進士就是不對。 今日是周子期被辱沒,明日可能還有別的學子,真正有才華之人名落孫山,這豈不是要讓朝堂無虎、猴子稱王?久而久之,朝政便亂了! 不止為了周子期,就算是為了全天下的讀書人,他也要將此事查個清楚明白。好給他們一個交代! 宸王拂袖,離開了王占的府邸,改道去了皇宮。 - 武淵帝日理萬機,宸王一直等到三更天,才得到宮殿領侍太監來見他。 宮殿領侍太監說他可以去見皇上了,只是不能耽誤皇上就寢,只給了宸王一刻鐘的功夫。 宸王連忙跟上了領侍太監,驗了身后,進了側殿,見到了武淵帝。 “父皇?!卞吠踹M來之后,依舊一臉急切,跪下行禮后,便一臉焦灼的模樣,簡直把心事都擺在臉上了。 武淵帝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此時本該是就寢歇下的時候,但依舊挑燈夜戰,批閱奏折。因為臣子遞上來的折子,訴說的地方事務十分難纏頭疼,導致武淵帝的臉色不太好看。 本以為他忙于國事,足夠的焦頭爛額了,哪想他這個兒子,一臉天塌下來的表情,簡直比自個兒還要憂國憂民幾分。 武淵帝抬眸看向宸王,不免有些奇怪:“衡兒深夜前來,如此焦灼,是為何事?” 深夜進宮,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宸王斷然沒有回頭的道理。 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的宸王正是一鼓作氣時,正在頭上,便將心底的疑惑說出來。 “兒臣深夜至此,并非有意打擾父皇休息,只是這一次秋闈重事,揭了榜后,兒臣覺得透出些許怪異,若是說的不對,還請父皇見諒?!?/br> 武淵帝聽著,眼睛不禁一瞇,面上卻是笑了起來:“哦?你覺得,這一次的考試有問題?” 考試失意后,胡言亂語,為自己明珠蒙塵,為自己打抱不平的人大有人在,這還是武淵帝第一次見到有人捅到自己面前的,還是自己兒子。 宸王說:“有極大問題!在秋闈前,一名名為周子期的試子本來時眾望所歸,是所有人心之所向。此人的文章論賦兒臣也看過,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只是結果出來后,周子期卻名落孫山,著實令人疑竇重重?!?/br> 武淵帝不說話,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此時的宸王心中忐忑異常,摸不透武淵帝的心思,便只能繼續道:“反觀榜上中舉之人,全是一些無名之輩!游手好閑者,寂寂無名者,不計其數!更離譜的是魁首,如此重要的名次,竟然是一位……一位聞所未聞的窮書生摘得!兒臣不服?!?/br> “不服……”武淵帝忽然冷冷一笑,“那周子期的才華,果真如此之好?” “是極好的?!?/br> 宸王說得肯定,武淵帝卻是重重嘆氣:“周子期的卷子,朕看過?!?/br> “那——” “文采好,不代表此人科舉一定能成。辭藻華麗卻不知所云,文章錦繡卻不知民間疾苦。他是有才,卻只能唱些靡靡之音,朕科舉,挑的不是詩才橫溢的詩人詞人,而是要挑選一些有遠見,有謀略,能替朕安/邦定國的有識之士!” 武淵帝的面色已然沉了下來,但他還是有些許耐心,能多給自己這個最為寵愛的兒子,多說幾句話——有用的話。 宸王替周子期做的那些,他都看在眼里,這幾十年前,秋闈前的造勢成了讀書人都想走的捷徑,倒叫秋闈本身失去了選拔英才的意義,今年他便要改一改這風氣,走捷徑的人多了,國將不舉! 武淵帝這一番話,可謂說得苦口婆心。 宸王心中咯噔一下,只是他在推周子期為舉人的事上已經付出太多,仍舊不死心,“只是……只是周子期哪怕不能堪大任,謝瑯然便行么?兒臣依舊覺得,結果不公不正,希望父皇能將卷子公布出來,由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