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20之時尚女王 第17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今天美人被艸哭了嗎、被糟蹋的雙xing美人們、【快-穿-總-受】 莫盡歡、人魚歡
顧宗華安排他轉讓公司的時候說過劉嘉聰明,可以接手公司里的事務,他也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現在他知道了,原來劉嘉竟有如此強硬的一面。 強硬到他一時不知道應該怎么接話。 是堅持不說嗎? 她一定會十分生氣,萬一顧宗華回來…… 想到自己這位老同學提到劉嘉時,眼里的贊賞與欽佩,還有憐惜,就知道顧宗華對她到底是什么態度。 嘖,要是他好不容易回來,結果發現公司全給她了,還被她討厭,顧宗華一定又難過又困惑吧。 算了,反正就算不說,她也能查出來,與其讓她自己東查西查,可能得出什么錯誤信息,還不如自己老實招供了好。 “劉總……這事很重要?!彼难凵裼幸鉄o意瞥向錦兒,劉嘉會意:“錦兒,去設計師那邊看看,別讓他們偷懶?!?/br> 錦兒應聲退出房間。 劉嘉偏偏頭,示意他坐下:“現在你可以說了?!?/br> “是這樣的,宗華在臨走之前,在美俄之間做了一筆生意……”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憑借地緣優勢,悶聲發大財,生產了好多工業產品和糧食往歐洲賣。 沒想到戰爭那么快就結束了,1920年的收獲季節,美國玉米大豐收,豐收到不能再豐收,以致于玉米價格暴跌50%還沒人買,美國農民罵罵咧咧。 除了農民不高興,生產了一大堆存貨的鋼鐵與硝石硫磺商也不高興,都壓在庫里出不去。 “所以,他與美國簽定了采購協議,然后把這些東西全都轉運去俄國?!?/br> 劉嘉眉毛微動:“他這是想干什么?” “換取俄國遠東鐵路公司的股份?!?/br> “為什么?”劉嘉越聽越糊涂,為什么不要錢? 難道他預測到盧布會大貶值? 那也應該要石油啊,此時俄國已經發現了高加索地區的巴庫油田,那可是好東西啊。 “他說,通了火車之后,運貨會方便一點?!?/br> 這一點,顧宗華倒確實沒有說錯。 劉嘉曾經坐過從北京到莫斯科的火車,路上六天六夜,然后火車上有人還要從莫斯科轉火車去柏林,他們說大概二十四五個小時就到了。 劉嘉在紙上寫了幾個算式,記得自己坐的那趟k19次列車,全程8981公里,要跑143小時,算下來平均60公里一小時,也沒有比現在普車30公里,快車48公里的時速快很多。 如果照這個速度,確實可以大大的縮減歐洲往來中國的時間。 只不過顧宗華的眼光真的這么長遠嗎? 要知道,1917之后的11月之后,英法帶著一眾協約國的同伙,共計十四個國家,去跟俄國掐架,當然沒掐贏,但是態度是擺在那里的,他一個總部設在法國的人,竟然想入股俄國的鐵路? 劉嘉一向認為自己數理化不行,但是出于愛生活愛八卦的本能,她對近代歷史還是比較了解的。 現在她覺得是不是自己漏掉了什么,怎會如此? “為什么要運這些東西過去?人家西伯利亞產土豆,為什么要買他的玉米?”劉嘉問出這話,都覺得有點丟臉,她,一個熟讀……現在也不敢確定是不是熟讀……歷史的人,竟然要問出這個問題。 蘇穗宗這會兒還在頓巴斯礦區當副礦長呢,誰會惦記玉米??? “因為他們一直內戰和外戰不斷,宗華說一旦打仗,就會缺種地的青壯年,就會糧食短缺?!?/br> 聽起來有理有據。 見劉嘉臉色稍有緩和,鐘和馨趁熱打鐵:“鐵路公司的股份就算能拿下來,也需要跟各方勢力打交道,這筆錢不好賺,真的,很危險。如果是好做的生意,宗華一定會給你的?!?/br> “我不管,不給我是一回事,偷偷背著我不給我是另一回事,你們還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 劉嘉說話的口氣簡直就像一個吃醋的小女人。 鐘和馨只能用“女人心,海底針”來安慰自己,好言勸道:“你知道的太多,不是好事,他就是不希望你沾上這些事?!?/br> “他不希望我粘上,我就粘不上了嗎?萬一有人以為我知道內情,把我綁架了,嚴刑拷打逼問你們的事,我說我不知道,你猜別人會信嗎?” 鐘和馨被劉嘉的腦洞弄得哭笑不得:“不至于,不至于,沒有那么嚴重?!?/br> “除了這個馬丁公司,你這個公司,還跟什么公司有往來合作?這個應該可以說吧?” 劉嘉顯然是志在必得,鐘和馨沒辦法,只得又說了一個名字“杜邦公司”。 “???杜邦?” “是,是銷售炸.藥的專業公司?!?/br> 劉嘉現在確定自己對歷史一無所知了,在她心中,杜邦公司就是一個賣聚合纖維布料、特富龍不粘鍋的公司。 難怪到現在都沒有發明出防水透氣的羽絨服面料,原來這個小不要臉的在賣炸.藥。 劉嘉仔細想想,其實顧宗華這么做也沒什么問題。 一戰的時候,有美國做榜樣,地球人都知道賣軍.火來錢快,有本事的人就自己開廠子,沒本事的就當中間商賺差價。 至于俄國現在的局勢,早在1917年就開始發酵醞釀,只要稍微關心一下時事新聞,就會知道遲早會走到這么一天。 如果她握著顧宗華那么大的財力,又能跟各方搭上線,她也會果斷把這一行加入自己的商業版圖之中。 顧宗華比起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來說,也就是信息渠道廣一點,膽子大一點。 不過中國有句古話:富貴險中求。 顧宗華干的事也不算特別的天縱英才,還不如郭嘉跟曹cao說孫策必死那段三國故事更神乎其神。 至于他為什么沒有把這個公司給自己,那就更好理解了,玩槍的有幾個善茬,萬一結尾款的時候發生一點什么小摩擦,那商品就要變成追討尾款的工具了。 暴力討薪什么的,確實不太適合她。 說不定他也有點私心呢,自己跟他非親非故的,哪能就這么一把將公司全轉了,肯定得留個大頭在自己人手里。 男人的三大至深友情之一就是:一起同過窗。 自己不過是跟他同過船,所謂十年修得同船渡,那還是十年。 前世修了十年,比今生一起同窗十幾年的鐘和馨差遠了。 把前因后果想通之后,劉嘉的心態徹底放輕松。 “行,我明白了,”劉嘉頓了頓,對鐘和馨說:“你什么時候再跟杜邦公司的人溝通?順便幫我問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做一種防水防風又透氣的服裝面料?!?/br> 鐘和馨應了一聲,并沒有十分放在心上,只當她是從滑雪圣地歸來之后的新靈感。 送走鐘和馨,劉嘉盯著桌上沒有看完的文件發愣。 道理她都懂,但是顧宗華偷偷背著她把一個公司轉給鐘和馨的事,還是讓她很不開心,好想再發一封電報去調戲他一下,嚇嚇他! 轉念一想,算了,這個時候東北防疫工作應該十分緊張。 要作也得挑個好時候作,國家大事為重,等他回來再收拾他。 也不知道情況怎么樣了,如果已經爆發,那么電報線路一定十分繁忙,不要為了個人的私事去占了資源。 劉嘉想了想,發電報給在北京的拉貝先生,詢問他有沒有聽說東北那邊有流行??? 不多時,得到一個字的回復:沒。 沒有就好。 劉嘉又下單給那幾家熟悉的商行,繼續往東北送紗布和藥品。 這次的價格已經比上一回高了10%,據說是因為可能會流行疾病的謠言導致人心惶惶,經歷過1910年的鼠疫,有些家里有余錢的人已經開始囤貨,導致價格抬上去了一些。 劉嘉估計時間差不多了,這次采購的貨物應該是能順利送進東北的最后一批。 再往后,只怕火車都要停運。 她告訴江南的合作伙伴,有多少就買多少,藥房沒有了就去廠里直接買。 把能調到的貨全部買空,一件不留。 江南的商戶懷疑劉嘉是聽人說東北那里可能有流行病,于是想去投機撈一把,他們紛紛勸說劉嘉不要投這么多,從去年秋天就說可能有病了,一直傳到現在,也沒見動靜,可見是謠言。 千萬不要為了謠言搭這么多錢進去,要買也等到價格回落之后再買。 現在價格已經上浮百分之十了,要是運到那里沒人要,那就只能白白擱著,時間久了,紗布會朽,藥草的藥性也沒了,不值得啊。 劉嘉向他們表示感謝,仍然堅持她的要求:“買空能找到的所有廠和藥店?!?/br> 既然洋人人傻錢多,商戶們也不再勸,按照劉嘉的要求采購。 辦完了這一切之后,劉嘉去顧宗華的公司發電報,以鐘和馨的口氣告訴顧宗華:劉小姐從江南采買了共計十萬箱口罩,三萬箱草藥到哈爾濱,請注意查收。 顧宗華回電:太多了,你攔著她些,不要把本錢都用光了,我需要的錢從a公司的賬戶上走。她的身體怎么樣了? a公司就是鐘和馨手上的那個公司,哼哼,那個公司得多賺錢啊。 劉嘉回復:很好,她還問你什么時候回來,我應該怎么回答? 顧宗華:告訴她,你也不知道。她身邊的那些追求者,有成功的嗎? 劉嘉回復:沒有,她都看不上。她說如果再等你三個月不回來,就要跟我湊合過了。我不是愛她,也不討厭她,如果你同意的話,到時候我就娶了,就當替你照顧她一輩子。 站在旁邊被迫觀看的鐘和馨看到那句話,整個人如遭雷劈。 中國傳統道德觀念:朋友妻,不可戲! 這這這這成何體統! 他確信劉嘉是在報復他在運營另一家公司,真是……又不是他要接手的,還不是顧宗華拿民族大義,天下蒼生來懇求他。 他,鐘和馨,劍橋大學法學碩士,來運營公司已經是超出他專業能力之外的事情,現在居然還被夾在這對男女之間,掃到臺風尾。 他也很無辜啊。 鐘和馨忍不住開口:“劉小姐,請適可而止!” “好吧,電報費這么貴,我不發了?!眲⒓温柭柤?。 此時,電報員送來回復的電文。 劉嘉接過電文,沒有打開,拿在手里揚了揚:“來,我們猜猜,他說了什么。我猜,他會說替我好好照顧她?!?/br> 鐘和馨感到一陣頭痛,但是,劉嘉說的也不無可能,顧宗華總是那么理性沉著,就算對劉嘉有好感,也從來沒有說出口,他就像一個準確而無情的鐘表,一步一步踏在絕對理性抉擇后的方向上。 既然劉嘉都開口說要跟鐘和馨湊合著過了,他一定會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