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色無雙 第131節
書迷正在閱讀:回到古代當皇子、我修仙者身份被曾孫女直播曝光了、[綜漫同人]我的式神天下第一、六零糙漢寵妻如寶、這個明星在深山種田、分手后我成了元帥夫人(穿越)、重生之嫡女在上、撿來的老攻是大佬、穿書后我救贖了圣父男主、離離窩邊草
而這位帝王風花雪月起來,他只會拿著親手所畫的陵寢圖,來告訴你這里怎么修,那里怎么修,而他們的陵宮不用修的太大,因為只會睡著他們二人。 只他們二人! 她,何其有幸! 無雙抱著乾武帝的頸子,哭得稀里嘩啦。 一見娘娘抱著陛下哭起來,福生忙踩著貓步退下了,還不忘讓服侍的人都下去。 「你好卑鄙,怎么都成你的功勞的,難道不是我也提議了?」 好吧,紀昜確實提議了不少,但誰叫他沒耐心畫這種精細的陵寢圖,所以功勞被人搶了。 「我明天要帶她去萬壽山?!?/br> 大梁的皇陵就在距離京城一百多里的萬壽山脈,那里葬著大梁的五位君王。提到皇陵似乎就與陰森可怖聯系到了一起,其實那里群山環繞,景色十分優美。 而且乾武帝的陵寢早就開始修了,他一直想去看,沒抽出空,正好可以借口巡視帝陵出宮一日。 自打他登基以來,除了兩次冬狩,幾乎就沒怎么出過京城,乾武帝也知道他憋狠了,遂也沒說什么默認下來。 這讓紀昜有一種捏住了他小辮子的得意。 . 鑒于此,當晚紀昜就跟無雙說,明天要帶她出去玩。 去哪兒玩? 去皇陵玩,看看我們未來的陵寢。 好吧,這也算是一種別樣的風花雪月了。 到了次日,帝后二人未驚動任何人,也未帶什么儀仗車輦,而是直接騎馬去了萬壽山,隨行只帶了幾十個黑甲衛。 皇陵就坐落在萬壽山脈正中間,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據說乃上佳的風水之地。大梁當初在此建都,據說就是因為這里有一條龍脈,而龍脈的脈眼就在這里。 當然這是紀昜私下和無雙說的,實際上很多人都不知龍脈是有脈眼的,就算知道也以為是在皇宮下面。 而所謂的萬壽山,也不單萬壽山一峰,而是十幾座山組成的山脈,大梁幾代君王的帝陵就散落在這片山脈之間。 此地不光有幾代君王的帝陵,還有約有兩萬多人的護陵軍。護陵軍守衛的不光是皇陵的安全,同時也是一股隱藏在地下守衛京師重地的力量,歷代以來只有當朝皇帝可以調動。 此時打著巡視帝陵口號,其實是出來游山玩水的帝后二人,并不知曉主管帝陵修建的工部官員十分頭疼,因為在修帝陵的過程中,發生了幾件很詭異的事情。 這里便要說說給帝王修陵寢的大致流程,一般情況帝王登基后不久,就會從工部尋一擅長堪輿的大臣,尋找風水寶地,為自己修建陵寢。 但大梁定都多年,皇陵也早已定下,為了不讓子孫后代勞師動眾勞民傷財,太/祖皇帝在當時為自己修建陵寢時,就提前為子孫后代做了打算。 這萬壽山脈適合修建帝陵的地方不少,隨便找個藏風聚氣的xue眼即可。 也就是說,其實皇陵中適合修建帝陵的xue眼,工部早已熟稔在心,后面有皇帝殯天了,只用在這些xue眼里挑一個即可。 當年太上皇的帝陵是這么定下的,乾武帝也是這么定下的。 當時工部的官員拿了輿圖來給乾武帝,他看了看輿圖,從中擇定一處。 至于剩下的活兒就是工部來干了,例如和禮部一同進行修帝陵之前祭祀之類的典儀,定下良辰吉日,甚至精確到什么時間下鏟,也都由欽天監算了時間。 前面都很順利,往下挖掘也很順利。 一般帝王陵寢分為兩個部分,不光地下有地宮,地面上也有宮殿群,是為日后祭祀之用,地面的宮殿群要在地宮修建完畢后才會建造。 修建地宮的話,先要往下挖,挖到一定的深度后,開始修鑿墓道,墓道寬高深都有定制,并要邊挖邊修,也就是用夯土層覆以墻面和頂部,并用光滑的石條壘在土層之上,用以牢固。 修到這里時,也進行得很順利,甚至因為墓道不需要什么工藝,修得極快??稍偻笸诰驎r,就碰到了困難。 先是工匠往后挖不動了,說是碰到了石層。 張溥現年五十有八,已主持了兩代帝陵建造,也翻閱過無數先輩修建帝陵的卷宗,對皇陵的地質再熟悉不過,以此地山勢和地態,就不可能出現挖不動的石層。 但他很謹慎,并沒有讓工匠繼續再從那個地方挖,而是往下挪了幾米再挖,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石層。 可往下挖也被攔住了,而隨著這兩處的挖掘,土后面的‘石層’慢慢也露出了形態,竟讓張溥看出了幾分三合土的味道。 而且還不是普通的三合土,而是專為修建帝陵所用的夯土層。 他甚至知道大致的配方,是用粘性極強的黃土炒熟后,加以一定比例的細沙和石灰,再將糯米熬成汁調勻。 看似簡單,實則京城附近沒有粘性極強的黃土,需要從河南、山東一代運過來,而全都用糯米熬汁拌土就更不用說了,你熬一桶糯米汁可以,但若是用來給陵墓封土,耗費不知其數。 一般富貴的人家都用不起,得是極富極貴的人家。 但如此打造出來的夯土層極為結實牢固,一鏟子下去只能砸出個白印,用來防盜墓賊最好不過。 怪不得工匠們挖不動,這種特制的夯土層別說用鏟子挖了,用鐵錘砸大概也要砸半天才能砸出裂縫。而破解這種夯土層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醋澆灌在土層之上,等再下鏟子挖就簡單多了。 張溥整個人都蒙了,難道說此地有一個前朝的帝陵? 可這也說不通,三合土常見,但這種調配三合土的夯土法,是大梁工部獨有專門用來修建帝陵之用,整體為深棕色,太好認了。 而且大梁傳承到現在,攏共只亡了五代君王,還有一個已經修建好的帝陵,是太上皇的,現任皇帝的,這不,正在修呢。 那這土后面又是什么? 難道說工部的夯土法,并不是獨有的,而是學的前朝?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解釋。 而張溥還有個忌憚,修墳修到別人墳頭上了,這是大忌。 帝陵的位置雖是陛下選的,但地宮位置是他定的,修建也是他在主持,如今出了個這么大的紕漏,若是被陛下知道,他最輕的也是掉腦袋。 張溥左思右想幾日,打算拼了,怎么也要把自己腦袋保住,就勒令那些工匠不得把此事告知他人,還把其中關系利害都說明了,將所有人綁在一條船上。 然后開始挖這層夯土。 他的打算是不管下面是誰的陵寢,先挖開再說,反正陛下也不可能監督他們干活,若下面的墓真是帝陵規制,就借用這層殼子,再進行修改修補,直接魚目混珠當成帝陵來用。 至于里面葬的人,就算葬的是天王老子,現在也顧不上了,大不了他在接著修帝陵的過程中,重新選一個地方把對方葬了,總不會讓對方曝尸荒野。 既然這么定了,接下來事情就好辦了。 張溥親自監督,帶著工匠們花了半個月時間,將這層夯土挖了開,甚至挖出了前殿的墓室。 可恰恰是這間墓室,讓張溥是又驚又疑,嚇得差點沒尿褲子。 無他,這間墓室建造的樣式,甚至墻壁上鏤刻的紋樣,簡直讓他太熟悉了。 在建造帝陵之前,乾武帝就提出了自己要求,工部找人按照陛下的要求畫圖,而后經過多番打回去重改,到最后確定樣式和規格,張溥全都參與其中。 可以這么說,帝陵該如何修,里面該如何裝飾,張溥閉上眼腦中都能浮現相應的畫面。 而眼前這間墓室的一切,竟都是按照他腦中所想修建而成。 可他何時建造了一個這樣的陵宮? 眼下的情況就是,明明還沒做完,正在進行中,偏偏你要做的東西現在提前出現了,張溥都懷疑自己是在做夢了! 他狠狠地打了自己幾巴掌,這個夢還沒有醒。而且這還不算完,在前殿通往后殿的石門前,立了一塊碑。 碑上所寫內容,才是真正讓他嚇尿了存在。 …… 正當他心慌意亂,心驚膽戰,肝膽俱裂之際,偏偏又在這個時候,有人來稟報陛下親自來巡視帝陵了。 他第一反應是完了! 陛下肯定知道了! 所謂的陛下知道,并不是此時地宮里所發生的一切,他以為是乾武帝知道他出了紕漏,修墳修到別人墳頭上的事。 而此時張溥因為驚嚇過度,心靈完全失守,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在挑戰他活了這近五十多年的經歷。 他也不打算隱瞞了,直接破罐子破摔將此前自己遇到的詭異,一五一十稟報給了乾武帝。 . 本來紀昜只是帶著無雙來走個過場。 你說出來巡視帝陵,總要來一趟,可眼前的這個人在說什么? “你、你叫張溥是吧?” 紀昜一時沒想起來此人的名字,這時乾武帝出來了。 “張郎中,你可知胡言亂語是個什么下場?” “臣,知曉?!睆堜哔橘朐诘?,戰戰兢兢道:“但臣沒有胡言亂語,陛下去看一看就知道了?!?/br> 乾武帝第一反應是,是不是有人想殺他,所以有人買通了張溥,在地宮里設了埋伏。 可這等拙劣計量,一眼可見,誰用這種計量? 為了以防萬一,乾武帝還是命人先去把地宮肅清了一遍,才打算下去看看。他本來不打算帶無雙的,但無雙此時的臉白得嚇人,又非要說一同下去,他也只能把她帶上。 墓道并無任何奇特之處,只是在墓道盡頭,有一個不規則的大洞。 乾武帝經過時,看了一眼側面土層,確實符合了張溥的說法是夯土層。 等穿過這個洞,里面豁然開朗。 這間前殿面闊約有十多米,高約有七米,整體是為拱券式無梁結構,四周的墻壁和殿頂雕刻了許多與道家有關的圖樣,看起來簡潔樸實又不失大氣。 迎面是一扇巨大的石門,門上有門樓,門樓飛檐翹角,磅礴大氣。門柱上雕了許多吉祥圖案,門上有石雕的八十一顆門釘,此乃帝王規制。 與這扇石門和這座大殿相比,立在門前左側的那塊石碑就有些突兀了。 乾武帝走近細看。 其上銀鉤鐵畫地寫了幾行潦草的血紅大字,讓乾武帝和紀昜心悸的不光是其上筆跡熟悉,而是那石碑上的內容。 此地除吾與妻外,禁止任何人入內,若有違命者,我大梁紀氏子孫殺無赦!乾武六年,帝昜。 第114章 第112章 112 一時間, 整個大殿里鴉雀無聲。 明明四周插了無數火把,照得殿中十分亮堂,可冥冥之中依舊有一股詭異的氣息在眾人之中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