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得道至人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被日哭【雙rou合集】、每個世界都被調教【快穿,雙xing】、巨根正太和家族美熟女、[穿書]暴戾總裁男主每晚在我懷里嚶嚶嚶、薄六爺的小祖宗是血族大佬、快穿BOSS又逼婚了、快穿小撩精的寵妻狂魔又醋了、不得不做 (1V1)、咸魚穿成某宗妖女、病嬌墨爺別撩,我怕癢
將三名疑似盜匪的生還者交給兩名谷口士兵,吳奇沿珉水一路返回。 避水獸水下行進極快,一個時辰就游過兩百里,抵達蜀縣境內的府河邊。 吳奇回監幽衛衙門交差時,見城外工匠與工人們正頂著夏日艷陽,在修筑廟宇。 這里本是靈顯王廟,被鄧小乙一把大火燒了后就垮塌下來。后來又連番遇到大幽作祟、刺史被問責、司都尉更替……重建幾近停滯。 可看就今天這架勢,似乎成都府撥足了錢,要短時間里把這廟再立起來。 許叔靜從廟墻里走出來,看到吳奇時一驚:“道長不是要去雅州么?” “已經去過了?!?/br> “好快!”許叔靜恍然:“差點忘了,道長可御劍而行……” 吳奇眼皮跳了跳。 能別提這事么。 吳奇收斂心神:“飛仙谷是有一蛤蟆精妖將玄渡作祟。它帶著一幫蛤蟆妖兵盤踞山谷上方,專找落單者,將其從地上吸起,被人誤認為是白日飛升……” “玄陰寺實則為一水潭,上面蓋了茅草頂棚,至于盜匪是否屬實,還需后續查證?!?/br> 他沒提鶴道人、胡小刀受賄一事。 此事僅憑蛤蟆精一面之詞,沒有足夠確鑿證據,再者其他舍人瀆職與自己無關,不宜牽涉過深。 許叔靜一臉痛快:“殺得好!為非作歹的邪祟妖鬼,就應當場處決?!?/br> 他笑道:“許某還以為道長本著仁心,或許會留它一命抓它回來?!?/br> 吳奇正色道:“降妖除魔,吾輩義不容辭?!?/br> 身后,夜叉黃四郎聽得脖子縮了縮。 仁慈?這許大人是不是眼睛有問題……尊者笑起來總會給人一種錯覺,仿佛親和好說話,其實下手狠準果決。 說斬就斬,不廢話。 “由于案犯均已梟首,現場還需勘查,才能進行結案?!痹S叔靜解釋道:“因此酬勞還需要等一些日子,約半月后,不會超過盂蘭盆節?!?/br> 吳奇表示理解。 官府內部有核查流程,這屬正常。 此時,匠人們正以磚石砌墻,工人三五成群搬運磚頭、石板、木料、泥沙,光從雛形判斷,廟宇新墻比之前更加高闊。 吳奇看向四下,好奇道:“靈顯王廟突然加快修復,不知是否有什么變故?” “這不是靈顯王廟?!?/br> 許叔靜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靈顯王廟會延后搬遷到府河遠一點的河岸,這里是‘六道廟’?!?/br> “六道廟?” 吳奇還是頭一遭聽聞這名字:“是佛門所說的輪回六道?” “和那無關,是竹,米,茶,瓷,絲,鹽這降魔六寶的六道?!?/br> 許叔靜說:“司都尉大人正在廟內,道長不妨進去問問大人,順便還能說一說飛仙谷的好消息?!?/br> 他壓低聲音:“大人雖然政令嚴迅,但賞罰分明,道長擊殺邪妖有功,去露露臉,沒壞處?!?/br> 吳奇一踏入六道廟,就見幾個大漢正扛了一座人形石雕,嘿喲嘿喲將其落于石座上。 石像看起來五十來歲,頭戴幞頭,寬袖長衫,右手捧一杯盞,左手握一把竹篾扇。他雙眼瞇起,坐于石上,狀若微醺。 一手持扇,一手碰杯,瞇眼,這形象在吳奇看過的書冊里都有記載。 茶圣陸羽。 戢水龍女站在陸羽像前,抬頭凝望石像。 “司都尉認識茶圣么?”吳奇找了個話頭。 戢水龍女沒接話:“來此何事?!?/br> 吳奇簡要說了飛仙谷蛤蟆精作祟案。 “我已知曉,做得不錯?!?/br> 戢水龍女面無表情:“還有事么?” 吳奇也不管她是不是高興,說道:“貧道不知這六道廟到底是何來由,想請教一下?!?/br> 戢水龍女沉默了一會兒,這才開口:“世人大多只知降魔六寶,而不知六道,實是可惜?!?/br> “也不知是三教刻意引導,還是各地并不重視,防患幽鬼,還需開啟民智,提高防患認知。事后補救只是下下策?!?/br> 這話讓吳奇有些吃驚。 此前他對戢水龍女評價已不低,但沒想對方看破本質,直接將防治幽鬼看成了一項全民問題,從教化認知上進行普及。 吳奇心里默默道,果然不可小覷天下英雄。 “古時有道而無仙?!?/br> 戢水龍女揚頭仰望茶圣像,更顯她脖頸修長:“仙人是后來才有的稱謂,早期稱之為僊(qian),古仙即僊人,意為遷徙升天之人,后演化為一人一山,也有坐鎮洞府、入山修行之意,” “想過么?仙人源頭在何處?他們最初到底是如何界定是否為仙?” “若是能升天即為仙,那么結丹修士就能以法寶和法器做到,但這種程度在遠古時期也是稀疏平常?!?/br> 她看向吳奇:“明白么?” 吳奇猜測:“想來,仙人就是求道之人?!?/br> “不算笨?!?/br> 戢水龍女微微頷首:“世人常說求仙問道,卻總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道。求仙是為問道,這是先后順序,不可顛倒?!?/br> “如今婆娑世界里,降魔六寶為什么能應對幽鬼,并非因它們生而神異,而是因它們本身合道?!?/br> 她悠悠道:“降魔六寶,竹,米,茶,瓷,絲,鹽每一件都有得道者賦予其道,而讓它們本身變得暗合婆娑世界天道,才能壓制天外幽鬼?!?/br> 這一點是吳奇從未聽過的。 浮云觀收集的書籍,大多都是駁雜不堪,淺談則止,少有這么深入地講述。 吳奇全神貫注,專心聽講。 戢水龍女隨口道:“古天帝帝俊手拄丘南竹問道,竹為其道?!?/br> 吳奇隨著戢水龍女目光投去,看到帝俊像為手拄丘南竹,面目一片模糊。 “后稷以育米而問道?!?/br> 后稷像手捧一碰米粒,同樣五官不清。 “人皇燧人氏以燧枝鉆木取火,造出了第一片陶瓷,問道于瓷?!?/br> 燧人氏像做鉆木取火狀。 “嫘祖養蠶而成絲,以絲綢庇護萬民,問道于絲?!?/br> 嫘祖像手捧一匹絹。 “鹽宗宿沙氏,煉鹽以安撫世間之鬼,以鹽問道?!?/br> 宿沙氏像手里有四四方方的粗鹽塊。 “茶圣陸羽,遍尋天下之茶,以茶問道?!?/br> 戢水龍女收回目光:“此為六道,用降魔六寶,不可不知六道之源?!?/br> 吳奇不由奇怪:“婆娑世界里,得道者就這六位么?” 他可記得,古來圣賢與仙神數量遠不止如此。 六道中,后稷為黃帝玄孫,嫘祖為黃帝妃子,宿沙氏為炎帝臣子,炎黃二帝對人族的意義毋庸置疑。婆娑世界的大唐,同樣有這些人物。 “得道者,稱至人,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自不止六位?!?/br> 戢水龍女也不賣關子,輕聲道:“只是得道后,至人問道于婆娑世界,以己之道支撐天道的就這六位。至人中,比他們強的大有人在,但婆娑世界里,唯這六位至人,至始至終與萬千生靈站在一起?!?/br> “如果說古仙是補天缺,是填補豁口,六道至人就是以己身織天道,是穩固根本。婆娑世界一旦被毀滅,六位至人也將道消神殞?!?/br> “六道至人離開婆娑世界后,留下了‘道祀’,也就是竹,米,茶,瓷,絲,鹽,它們依舊與道相合……” “任何使用六寶對抗幽鬼者,都會得到六道至人引發的先天一炁襄助?!?/br>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非一句空話?!?/br> 戢水龍女靜靜看著茶圣陸羽,語氣堅定:“成都府的百姓,需要搞清楚到底幽鬼是什么,又是什么在庇護他們?!?/br> “不像大多明哲保身的神祇,也不像那些留下縹緲傳說的古仙?!?/br> “六道至人從未拋棄每一個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