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書迷正在閱讀:新相親時代、農門團寵:女配是滿級大佬、兄弟婊的上位史(校園)、歲歡愉(古言 1v1 高H)、乾坤大道經、想與主公抵足同眠、從超神學院開始的穿越日常、某國漫的超神學院、開局被下套女帝真不是你想的那樣、首輔大人家的童養媳
姐妹二人謝過修女們的好意,就這樣在教堂里隱姓埋名地繼續住了下來。 隨著日子的一天天推移,日軍對整個港島的掌控逐步加強,日子開始越來越難過。 港島保衛戰爆發后,先是英國人說為了防城,糧食要統一調度,加之難民大量涌入,市面上很難再買到米糧,但只要舍得花錢,卻也不是沒辦法;到了日.本人進城后,他們直接蠻橫地把倉庫、糧行里的米面統統沒收,下令統一配給,每人只能分到六兩四錢的糧食。 由于溫見寧先前特意關照過,教堂這邊藏了些米面,這段日子省吃儉用留了不少,一時還不至于馬上陷入彈盡糧絕的窘境??梢粓龇佬l戰下來,教堂收留了一大批無家可歸的孤兒們,又多出了十幾張嗷嗷待哺的小嘴,總不能就這樣坐吃山空下去。 于是,修女們開始輪流去領糧食,哪怕只有一點,也總好過沒有。 每個城區只有一兩個糧食配給點,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起了長龍,旁邊是虎視眈眈的日.本士兵們在維持秩序。說是維持秩序,可更多是在拿人尋開心。無論男女老少,但凡他們看不順眼的就用槍托去打,用皮帶去抽,有些女人還被當眾脫光了衣服羞辱,令人膽寒。 可饒是如此,大家還是不得不去排隊領米。 畢竟那些糧食里,承載著一家老小活命的希望。 溫見寧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慶幸,由于她已被通緝了,所以特里莎嬤嬤也不讓她們出去。不然她親眼所見那樣的情況,不知會不會一時沖動地拔出槍來跟那些禽獸們同歸于盡。 這天特里莎嬤嬤帶了幾名修女去領完糧食回來后,又帶回了兩個她們的熟人。 不是旁人,正是當日離開的見宛和見瑜她們,只是身邊沒了盧嘉駿。 雙方一碰面,見宛就抱著見繡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痛罵盧嘉駿那個負心漢。 當初她們離開教堂,出去尋找逃離港島的門路,可往日社交場上認識的朋友,有些人投靠了日.本人,有些人和她們一樣沒了家財去處,只能靠撿垃圾度日。 見宛身上好歹有些余錢,讓三人得以寄住在一間旅館里,到處打聽離開的辦法。 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她們就聽說了溫靜姝已投靠日.本人,還開始通緝溫家姐妹們。這其中不僅包括溫見寧、見繡,還有見瑜,見宛自然也在其中。 她們為了躲開溫靜姝派來抓她們的人,四處東躲西藏。起初盧嘉駿還信誓旦旦地說會保護好她們,可日子一久還是生了心思,某天突然留下一封信離開了她們。 再次被拋棄的見宛欲哭無淚,沒過多久身上僅余的錢財就花完了。她們兩人做不了苦工,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在街頭找工作,想到溫見寧她們說不定還在教堂這邊,就來碰碰運氣,正好遇上買糧回來的修女們??吹竭@兩人還待在教堂,她們這才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待擦干了淚,見宛她們兩人也選擇留在教堂,幫忙照看孩子。 她們才剛放下了行李,就有修女跑過來告訴溫見寧,說是有人點明了要找她。 知道她躲在教堂這里的人寥寥無幾,溫見寧第一個想到的是鐘薈來了,連忙放下手里的水盆去見人??煽吹絹砣说乃查g,她卻愣了。 來的不是鐘薈,而是許久不見的陳鴻望。 溫見寧不知這人是怎么找到這里來的,心里頓時浮現出警惕。 在港島未淪陷前的那段日子,她偶爾也聽人說起過陳鴻望的事。 當年他成立了一間書局,利用幫忙出版《望族》的機會,漸漸在港島一些文化人士中一步步打開了局面,與眾多名流往來,還接濟了不少窮作家,儼然成了一位在文化界都頗有口碑的商人。溫見寧那時不想與他再打交道,小心地避開與這人可能有交集的圈子,不想今日還是在這種情形下與他碰了面。 自上回在昆明見到后,中間又過去了兩三年,陳鴻望的形貌仍沒有太大變化,只是眼角多了幾條細紋,人卻絲毫不顯老態,舉手投足都透露著大商人的功成名就感。再加上他衣著光鮮,神態自若,看得出他仍然春風得意,在這場戰爭中并沒有受太多影響。 雙方的碰面,很是引來了教堂內一些孩子和女人們的注目。 溫見寧低聲道:“這里不適合說話,若是陳老板不介意的話,還請跟我移步到樓上?!?/br> 陳鴻望微微躬身道:“陳某自然還是聽三小姐的吩咐?!?/br> 他們兩人離開后,只余下溫家姐妹三人站在原地面面相覷。 三人各懷心思,好半天沒有說話。過了一會,最先開口的是見宛。 她眼神微微閃爍,突然低聲道:“你說,那個陳鴻望會不會有門路,能幫咱們離開這里?!?/br> 見繡冷冷地睨了她一眼:“就算人家有門路,憑什么幫咱們幾個?!?/br> 見宛不服氣道:“那也說不準,他不顯然看上那個誰了嗎。當年這兩人就有些不對勁,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位陳老板還是不死心。只要她開口好好求個人……” 她話還未說完,就被見繡冷冷地打斷:“你閉嘴,真當見寧跟你一樣?!?/br> 見繡向來性情柔順,自小不敢與見宛頂嘴,過去聽到這樣的話,也只是不輕不重地說幾句;這幾年來她雖然性情大變,卻也沒跟見宛紅過臉,這會突然出言諷刺,令見宛頓時勃然大怒:“你倒是會拍她的馬屁,你們比我又好到哪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