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書迷正在閱讀:新相親時代、農門團寵:女配是滿級大佬、兄弟婊的上位史(校園)、歲歡愉(古言 1v1 高H)、乾坤大道經、想與主公抵足同眠、從超神學院開始的穿越日常、某國漫的超神學院、開局被下套女帝真不是你想的那樣、首輔大人家的童養媳
溫見寧掐去了和溫家鬧的那段,只說了去北平求學,而后逃回香港,去蒙自求學這段,而馮翊這邊的經歷就要完整得多了。 當初他聽聞中日戰爭爆發,匆忙聯系了故友后回國。 但當時北平早已淪陷,他只能前往長.沙去了聯.大。由于他離去前在美.國那邊還沒有完全畢業,連那邊大學文憑都不曾拿到手。好在聯大愛惜人才,他在幾位教授主持下通過了考試,如今被國內的一位物理學教授收為關門弟子,閑暇之余還擔任了低年級的物理助教。 后來聯大要遷往云.南,他便參加了聯大師生的步行團,一起穿過湘西、貴.州等地,抵達了昆.明。不久后認識了陸家人,和陸家的主人相談頗為投契,被對方聘為家庭教師。 至于陸家的情況,溫見寧這些日子也看到了。 那位姨太太橫行跋扈,龍鳳胎也跟著瞧不起除了馮翊之外的其他先生。之前招了幾位女先生,這母子三人對人家頗不客氣,偶爾有馮翊在場幫忙說話還好,一旦他有事去不成,這家人肯定要興風作浪,接連氣走了四五位聯大的女同學。 馮翊雖然不滿他們的行為,但身為男子,怎么也不好過多干預對方的家事,尤其是龍鳳胎中的那個小女孩,他也不好拿敲手板來嚇唬她。溫見寧出來的那日,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陸家母子被人頂撞成那樣。他也希望她能留下來,有個人好幫襯著,兩人相互照應。 有了馮翊的幫忙,陸家的兩個孩子很快溫見寧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只能蔫頭耷腦地跟著這個窮女大學生學習。至于陸家那位姨太太,雖然對溫見寧有諸多不滿,但看在馮翊的面子上,居然也咬牙忍了。 陸公館這邊的事情逐漸穩定下來后,圍繞《永定橋》的討論風潮終于漸漸傳到了昆明,在溫見寧的同學們中擴散開來。 許多聯大學生親身經歷過北平淪陷,對文中女學生文慧的心態和經歷感同身受。因為一些細節足夠真實,還有人猜測,女學生文慧本人應當就在他們之中。 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永定橋》的成功帶動了這些同學也紛紛在報紙雜志上發聲,要么描述七七事變中的細節,眾人要么控訴日軍進城后的暴行。其實最初逃出淪陷區時,也有人在報紙上發表過類似的經歷,但很快被淹沒在對局勢戰況的探討中了,這次集中爆發出來,反而讓這些聲音再次得到重視。 溫見寧無法準確地估量《永定橋》在同學中的影響力,但從鐘薈的反應中還是能看出些不同來。這段日子鐘薈的下巴幾乎要抬到天上去了,要不是溫見寧事先再三跟她強調過,指不定她這些天一個繃不住,就隨口把溫見寧這個原作者的身份暴露出去。而她之前的那些作品,雖然也不乏人討論,從未在學生群體中有過這樣大的影響力。 除了這些,《永定橋》的成功給溫見寧帶來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她一次性獲得了一筆極為豐厚的稿酬,大大減輕了她的經濟壓力。但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作生活費外,溫見寧并不打算把這些錢全留在自己手里爛掉。攢錢可以慢慢來,但有些事卻不能拖。她打算把這筆錢捐給前線,聯大里這種為抗戰獻金的活動沒少舉辦,總有能捐出去的時候。 十月的一天,武漢、廣州相繼淪陷。 第八十八章 從六月份起,江城會戰就牽動了全國上下所有人的心。 大街小巷的茶館里每天都有人在激烈地討論,聯大的同學辦了壁報來分析長江沿途的戰況,上至士紳權貴,下至街頭的販夫走卒,無數雙眼睛都在盯著這次戰役。 接連遭受重創的國內太需要一場盛大的勝利來提升士氣了。 然而長達近四個月的江城會戰終于落下帷幕時,不但江城這座軍事重鎮失守,就連遠在南邊的羊城也隨之落入敵手。江城會戰曠日持久,全程近四個月,雖然最終丟了江城,但給對方造成了極大的傷亡,姑且稱得上一句雖敗猶榮。然而羊城卻是另一種情況,從日軍真正發起進攻到羊城易幟,僅僅只有九天的時間。 消息一傳出,群情低落。 主和派的人放下報紙,嘆一句早就知道如此;主戰派的人聽了只覺喪氣,但明明白白的大敗擺在眼前,再怎么樂觀的人都說不出積極的話。 但無論是哪一方,在這種情況下都沒了爭論的心情。 然而情況只會比大多數人想象的還要嚴峻,溫見寧在報紙上看到分析,羊城的淪陷不僅僅只限于丟了一座大城市,最重要的港口也落入敵手。自從抗戰爆發后,日軍每攻占一處都會封.鎖周邊地區的交通,截斷中國.軍隊的運輸補給線。陸上交通不便,政.府只能開辟了海上的路子,從英美各國援助的戰略物資大多都是通過羊城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內地。 羊城淪陷后,如何往國內運輸物資成了一個大難題。 這些前線的戰況對于絕大多數人或許還算遙遠,但涉及到身邊的人時,就很難冷靜了。 聯大有不少同學家里都有親人在這兩地,聽聞消息后都擔憂不已。就連溫見寧她們宿舍的陳菡香聽說了消息后,也找她們哭了一陣,擔心家中親人的安危??伤齽偪尥瓴痪镁徒拥搅思抑械碾妶?,說是全家人已遷往香.港,讓她勿要掛念,這才高興起來。 陳菡香無疑是幸運的,但更多人卻未必也能擁有這樣的好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