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書迷正在閱讀:新相親時代、農門團寵:女配是滿級大佬、兄弟婊的上位史(校園)、歲歡愉(古言 1v1 高H)、乾坤大道經、想與主公抵足同眠、從超神學院開始的穿越日常、某國漫的超神學院、開局被下套女帝真不是你想的那樣、首輔大人家的童養媳
而話還沒說完,旁邊有人催促,電話便掛了。 既然他忙成這樣,溫見寧一時也不好再去打擾。 余下的大半個假期,溫見寧都躲在房間里忙活自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 等到框架打好,素材也收集了個大概,她終于開始動筆。 她打算寫的這一部小說名為《鶯啼倦》,主要講述的是內地農家女阿英幼年被拐賣到塘西,成為一名阿姑,以她的視角來看歡場女子的愛恨情仇。 因事先準備充分,她這一次的寫作速度遠比上一本《還珠緣》快上許多。 和方鳴鶴商議后,溫見寧換了一個筆名—— 白茅。 這筆名取自《詩經·小雅》中《白華》那篇,開頭第一句“白華菅兮,白茅束兮”,正是當年齊先生曾給她念過的那一句。 開學前后,《鶯啼倦》終于正式在《星島雜談》上連載了。 《鶯啼倦》以香港塘西為背景,寫的又是妓女這樣吸睛的話題,從第一期連載起就引起了小范圍的熱潮。因為溫見寧準備得周全,關于塘西的細節逼真,有人說她是一個慣于風月的無恥文人,有人說她本身就是個妓女,才能寫得這樣真實。 溫見寧想不明白,她雖寫了這種題材,但里面并無任何風月之事,怎么就成了別人口中的無恥之徒了。不過不管怎么說,《鶯啼倦》帶得小報的銷量節節升高,方鳴鶴也高興得給溫見寧提了一角錢的稿費。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溫見寧在小說里杜撰了一個花名叫玉棠春的妓女,正好和塘西新掛牌的一位阿姑撞了名字,對方一夜之間身價驟抬,引得有不少妓女紛紛寫信給報社,愿付廣告錢給這位白茅先生,只求他在文中提及自己的名號。 這種事對于報社來說并不少見。 十幾年前內地風靡一時的《晶報》上曾經專門開辟了一個名為“鶯花屑”的欄目,專門給妓女登廣告來盈利。時至今日,已成為一種慣例。 雖說這事可能不太講究,但畢竟只是在小說中改動幾個字的事,所以方鳴鶴特意來信問過溫見寧的意見。 溫見寧對此頗為無語,雖然她確實很想賺錢,但還沒淪落到靠給妓女打廣告為生的地步,當即回信拒絕。之后再有類似的信件,她便全權交由報社的人幫忙處理。 轉眼之間,漫長的暑假過去,終于到了溫家姐妹開學的日子。 除了還在念小學的見瑜外,其余三人都就讀于南英中學。 溫見寧八歲入學,這次暑假開學回去便要步入初中三年級。 而剛過完十六歲成人禮的見宛即將度過在中學的最后一段時光,等到明年這個時候,她將會是在姐妹中最先一個念大學的;年齡最小的見瑜當初入學考試成績最好,但姑母還是壓了她兩年才放她入學,所以她今年還是個四年級的小學生。 她們三人的成績名列前茅,讓溫靜姝素來頗為得意,每每聚會時都要拿她們夸耀。只有見繡一個,雖然她也很用功,但仍只是中游水平。 開學后,溫見寧的生活和往常變化不大。 每日除了上課學習外,她一放學便回去躲在房間里先寫完作業,再準備下一期要連載的稿子。只有偶爾學校社團有活動時,她的日程安排才會有所變動。 南英中學的社團活動很豐富,但和熱衷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的見宛她們不同,溫見寧只加入了一個文學社。 南英中學的文學社名為“野火”,取自白居易那句膾炙人口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除了這個意思之外,野火本身還是英國人對香港一種花的叫法。這花呈艷紅色,開時烈烈如火燒云霞,濃得幾乎化不開。每年五月過后,淺水灣附近會有大片野火花開放?;ㄆ谝恢背掷m到七八月底,這野火便燒過整整一個夏天。 溫見寧曾在一本植物圖鑒上翻到過這種植物,知道它還有個別名叫鳳凰木。想來當初創立文學社的前輩們,在起名字的時候應該花費了很多心思,才能讓這樣簡單的一個名字,包含了他們的無數希冀與憧憬。 野火社是南英中學最大的社團之一,不僅有自己的同名刊物,在校內還有獨立的活動教室。時下愛好文學的少年少女太多,只初中部大約有兩百多號人。溫見寧混在其中,安分低調而不起眼,也不會有人知道,她便是近來港島上小有名氣的新作者白茅。 按照慣例,每周五下午是野火社成員的讀書交流會。 開學后的第一次讀書交流會后,活動教室里只剩下三個人收拾衛生。除了溫見寧外,還有一個短發女生和一個戴眼鏡的男生。 短發女生名叫鐘薈,是溫見寧的同班同學,性情爽利開朗。 戴眼鏡的男生名為蔣旭文,是野火社初中部的社長,在學校里人緣頗佳。文學社的才子才女們多少有點自恃清高,不理俗物,彼此之間還有點文人相輕的意味,只有他擅長交際,心性豁達,最后才推舉了他當社長。 三人正在清掃地上的紙屑,蔣旭文突然叫了一聲:“這是誰的書,竟然落在社團里了?!?/br> 鐘薈探頭看了一眼道:“呀,是望歲居士的書,還是新出的呢?!?/br> 溫見寧聽了問道:“是那位最喜歡寫三角戀愛的望歲居士?” 望歲居士是上海新派作家張留余的筆名,此人是素來最擅長寫都市戀情小說,里面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通常是三角關系。有人曾不無辛辣地諷刺說,張留余所有的作品就是一個三角形。盡管這樣,還是不妨礙張留余的小說風靡上海,受諸多貴婦人追捧,甚至還傳到香港來,連溫靜姝她們都是張留余的忠實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