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書迷正在閱讀:盛世溺寵、新婚夜,重生小撩精把封爺親暈了、紅杏出墻、重生狂妃之明月罩西樓、丑妃重生:神醫狠角色、鎖冰心:和親公主跑路后掉馬了、鑒愛高手,年僅二十、白華為菅、新相親時代、農門團寵:女配是滿級大佬
錢大富見李大夫收下鳥蛋,他這才低著頭小聲問道:方才李大夫說的藥方,仆再復一遍,李大夫您能幫仆聽聽嗎? 李寶梁更加覺得葉方這個夫郎會辦事了,她點點頭說道:你說吧。 錢大富聽了一喜,連忙將李大夫說的藥方復述一遍,在得到李大夫的肯定后,他才畢恭畢敬的送走李大夫。 送走李大夫后,錢大富才摘下兜帽小心翼翼的走進正房,李大夫的診金可以用他半夜摸的鳥蛋抵,可是買藥材是要錢的,他沒有錢,錢大富又想到先前妻主說要休他的事,他站在床邊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男人送走大夫又回來,葉芳見他低眉順眼的站在床邊,還把帽子摘了下來,也不知道這是原身吩咐的,還是他自己戴上不想被別人看到臉傷。不過剛才她當著男人的面告訴大夫,說自己有些事情記不大清楚了,卻不能讓男人知道自己完全失憶,她可不想哪天被他騎在頭上。 而且當務之急她還要盡快掌握她目前的情況,于是葉芳對站在床邊的人道:去把我的褲子找來。 站在床邊的錢大富一愣,他不明白妻主為什么突然讓他找绔,不過他不敢耽擱,連忙到西廂房的箱子里去拿。 起初葉芳見男人翻箱倒柜的拿一條褲子還很納悶,但當她拿到兩條褲腿才知道為什么,這兩條褲腿挺厚一共有兩層,外面一層是細麻布,里面是塞得厚厚的粗麻布。這應該是冬天的時候穿的,所以才壓在箱子底下要他去翻。 葉芳了解過中.國古代服裝的發展史,那是她早前倒賣服裝的時候學的,中國早期是沒有褲子的,這種褲子叫绔也叫脛衣,也就是說她所在的這個朝代應該是很早的古代。她小學沒上完,懂得知識不多,但她知道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比現代低很多。她看向男人黃裳里的褲子,左手食指無意識的敲著手里的脛衣。 錢大富聽到聲音,他忙抬頭看了一眼,他看到妻主手指點著脛衣,連忙跪坐在床邊接過妻主手里的脛衣問道:妻主要穿脛衣嗎?仆伺候妻主穿衣。錢大富說完便開始心慌,這么熱的天他卻說伺候妻主穿脛衣,如此不知冷熱定讓妻主厭惡。 作者有話要說: 老規矩新文前三章評論送紅包呀 跪求收藏,求評論Orz 有緣看到還算喜歡的親們收藏一下啦,請給我的一點支持吧,謝謝! 第2章 .婚書 又聽到妻主兩個字,葉芳看著身旁幾乎要把頭埋進膝蓋的男人,最后說道:穿吧。這個男人難道是原身買來既當仆人又當丈夫的? 錢大富見妻主發話,他忙掀開蓋在妻主身上的寢衣,低頭去解她的腰帶。腰帶解開,一個用青色細麻布包著的東西從妻主懷里掉了出來,錢大富昨天見過這個東西,是一支桃木的桃花簪。 桃花簪是妻主昨天去南鄉市買的,因為這個簪子,妻主昨天的心情很好,喝了酒也沒對他動手。昨天傍晚,妻主帶著簪子出門,他在外面一邊織布一邊等,四更天妻主才從外面回來。妻主很不高興,將他打了一頓就上床睡覺了,他把飯溫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未時三刻妻主才醒來。 錢大富小心翼翼的給妻主套上脛衣,又將脛衣的帶子系在她腰間,將脛衣穿好后,他又將妻主的短褐重新理順用腰帶系好,最后他雙手托著桃木簪,遞到妻主面前。這桃木簪,是妻主買來送給榮娘的夫郎的,大概是因為沒把簪子送出去,妻主才會發那么大的脾氣。 春種后村里征兵說是要與胡人打仗,連著婆母在內村里被征走十人,兩個月前前面傳來戰敗的消息,村里去了十人只回來兩個,婆母和榮娘都沒能回來,榮娘的夫郎也守了寡,自那以后妻主就經常去找榮娘的夫郎。 葉芳雖然已經不是小姑娘了,可當她腰帶被解開的那一刻,還是尷尬的差點把人推開。不過好在伺候她穿衣服的人自始至終都沒抬頭,要不然肯定會被他看出破綻。 葉芳別扭的讓男人給她穿好衣服,又見他把一個青色布條包著的東西遞給她。她接過來打開一看,里面是一個木頭做的桃花簪,桃花雕刻的很細膩,簪子被打磨的十分圓潤,做工十分講究。葉芳把桃花簪又重新抱起來,放進懷里。原身看樣子對這簪子很愛惜,她之前頭上沒戴著,她也不打算立即戴上。 收起簪子后,葉芳轉身下床,旁邊的男人見了,立即滑下床,跪坐在地上給她穿鞋。粗麻底的單鞋穿在腳上,葉芳站起身往外走了兩步,忽然停下對著正拍打膝蓋上灰塵的人說道:你去把藥買來。要沒有忌憚的了解這里,首先得把這個男人支走。 正拍著灰塵的錢大富愣在那里,妻主讓他去買藥?可是他沒錢,長這么大他從來沒摸過錢,他要如何買藥?錢大富雖然心中憂慮,但還是出于本能的答應道:是。 錢大富說完見妻主沒有給他拿錢的意思,他站在原地不敢開口,昨天妻主去南鄉市,把他存的雞蛋、鴨蛋還有他織的布匹都拿去換錢了,家里已經沒有可以換錢的東西了,要錢他只能朝妻主開口。 葉芳見男人說完之后就站著不動,她忽然想到這個人是她的仆人,他應該是沒錢的,于是又對他說道:到門外等著。 是。錢大富聽到妻主讓他去門外等著,他立即應聲向門外走去,他一邊走著一邊想,妻主大概是要拿錢給他,他又想到以往妻主拿錢從未刻意避開他,而如今大概是因為妻主想要休了他,要防著他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