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大家當時都以為是要裁員,還鬧了一番。 可是之后的發展就讓人傻眼了。 人是一個也沒裁,還二話不說通通都先加了30%的底薪和績效。 因為簡總說了,之后簡曼服飾的所有員工,不僅要走“生產”模式,還有有“服務”意識,相當于一個人有兩份工,所以先給大家加點小錢。要是之后路子對發展好,那么再加。 再然后就宣布了一系列的工作福利,什么帶薪假姨媽假,還有什么帶孫子假,只要是能想到的,幾乎通通都在上面。 又是一通勞保福利,旅游福利,社團福利。 總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當時郝姨的工友,李姨都急了,說是公司這么亂花錢,怕不是老總準備卷款潛逃。哪里真有這樣的待遇? 郝姨粗神經,就安慰李姨:要是覺得假,明天開始咱們就請假,就申請旅游,錢咱們先花了,真要公司倒了也值了。 因為這樣,郝姨才成了第一批光榮旅游的。 雖然回來之后她也挺后悔的,因為就光那一周,李姨就多掙了近一千。 后來啥帶薪假她們都不太請了,太浪費時間,不利于賺錢。 至于自家廠子賺錢的模式,郝姨其實開始并不懂,只在員工大會的時候聽著簡總講了什么“互聯網思維”、“消費者需求”“匠人精神”之類的話,不知道是啥玩意兒,反正聽過就忘。 但是孫征堯之后為她們組織了很多學習會,還請了很多據說很厲害也確實有兩把刷子的人。 孫征堯讓她們不僅是只想著埋頭干活,還要學習新式的制衣法,懂得布料和布料間究竟是什么區別,懂得自己公司的業務是運作的…… 通過和各大網絡紅人合作,以互聯網營銷的方式,迅速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以品牌的卡通角色,投放巨幕廣告,打造IP,加深消費者印象,深入人心。 和各大平臺,甚至游戲公司談合作,他們制作的衣服,不僅在線下可以讓人穿,在“線上”也能穿。 這還都只是打廣告。郝姨不關注,見的不多。 郝姨體會到更多的,是服裝版型的急速增加和千變萬化,且做工都極難。 “以服務消費者為第一宗旨,通過消費者反饋迅速調整產品條線”這樣的話,郝姨不懂。 她只知道,她的工作量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明顯更費腦子了。 手底下做的衣服,每周、甚至每幾天就會發生改變,還會有極多的衣服“返廠待修”。 最開始大家都手忙腳亂,容易出錯,成品率大減,干的火氣重。 畢竟這完全不像原來,閉著眼睛,郝姨都能將成批的衣服完完滿滿地扯下縫紉臺。 甚至還有人覺得,哪怕給的工資再高,他們也不想做這么復雜的工作了。 當然,這些人拿到分成收入的時候都閉嘴了,甚至覺得還能接更復雜的。 再然后,他們聽說新的品牌店建好了。 本以為跟她們沒什么關系,但之后,他們被組團帶到了市中心最繁華的星耀天地,在那里吃了一頓大飯店。 之后,在滿是奢侈品、“高檔貨”,平時不敢輕易踏足的大購物中心里,他們看到,自己親手做出的華美裙子,被擺在閃亮的燈下,被妥帖地熨燙收納,被標注出以前所不能賣出的價格,被人細致地觀賞贊嘆。 所有的衣裙的標牌上,有著他們的名字。 制作人:郝美娟。 制作人:李香蘭。 他們知道了,原來這家高端服裝店是簡曼服飾的“高定體驗店”,而他們就是“縫紉專家”。 和西方那些做價值幾萬幾十萬的包包,做皮鞋,做馬鞍,做品牌定制服裝的匠人一樣,她們是能讓人識別的,因為手藝而受人尊敬的人。 當然,他們制作的這些衣服,還賣不到外國人的那些價格,僅是幾千起,到大幾萬,甚至其中占了大多數成本的還是原料價格。 但是,她們明白了什么叫做高級定制。 知道了簡曼的主打標語,是“所有女孩都能擁有一件屬于自己的高定款”。 主要做的是Lolita系和小禮服系,兩者都有日??羁晒┨暨x。 簡曼聯合了很多設計師,在官網展出了多款可供選擇的服飾,甚至也有網友投稿設計款原畫。 通過互聯網營銷,得到大數據的反饋,快速調整生產線,選擇投產哪款,確定工期幾何。 而雖然只有Y市一家店,所有想要訂購小裙子的顧客,依舊可以在各大城市的知名裁縫師那里,通過精細的測量,確定自己的尺碼和要求。 衣服售出后,如有不合身不滿意的地方,支持多次改換直至完全合意。 就這樣,以互聯網的思路做成衣產品,砸錢請設計師,請縫紉師,做品牌,做口碑。 簡曼幾乎是以一種眾人想都不敢想的方式,闖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子。 在前不久的國際時裝周上,它也憑借獨特的設計風格大放異彩,迅速讓“梔子花少女”成長為一個讓人驚嘆的品牌。 “所以,好好學著點,咱們簡曼以后人肯定越來越難進?!?/br> 資深縫紉師郝姨對著光線瞇眼檢查自己手中的一條蕾絲,“如果不好好學,你就只能和你哥一樣回去搬磚?!?/br> “不要覺得是男人就放不開手腳做這些針線活,你是不知道,那老師都說了,在古代,針線活做的好的都是男的。就不說歷史,你想想小說,東方不敗聽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