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書迷正在閱讀:農學教授發家史(穿越)、贅A只想安靜咸魚(GL)、藥罐子受愛虐不虐、團寵福寶有空間、在劫難逃(GL)、陪他走到世界盡頭、富婆租賃營業中、種下一粒光明、重生團寵:病嬌夫人惹不得、怎敵她一身正氣
胤祐把弟弟逗得炸了毛,心里舒服多了,放開了胤禟,走到了塔娜身邊,從袖子里抽出一支絨花簪子偷偷遞給她,低聲道:“這是我特意給你選的,你收好了,別叫七meimei看到搶了去?!?/br> 塔娜低頭看向手中的簪子,上面是一只憨態可掬的小狐貍,白色的毛毛,紅色的尾巴尖,可愛的緊。 她用手輕輕碰了碰小狐貍,然后將簪子收進袖子里,抬頭對著胤祐笑出了可愛的小虎牙。 胤祐見她不說話,心里著實有些難受。 這幾個月來,康熙一直拖著他們的婚事,周圍的議論越來越多,他尚且覺得煩躁,更別說塔娜一個姑娘家了。 她在京城無依無靠,能指望的,不過就是與他這一紙婚約而已,可面對犟上了的康熙,他亦是沒有什么辦法,當真是叫她受委屈了。 “塔娜,你要是不想在宮里住,等會我便送你回園子去,皇瑪嬤那邊我去說就行?!?/br> 胤祐低聲同塔娜耳語。 塔娜卻趕緊搖了搖頭:“姑姑對我很好的,宮里也很好,我每日都會去找幾個公主一起玩,還可以去騎馬,沒什么不好的。姑姑說七阿哥你有重要的事要忙,我在宮外不安全,你還得分心照顧我,倒不如就在宮里住著,也好叫你安心?!?/br> 胤祐知道她這話里多少有幾份托詞的意味,不過就是不想叫他為了她出頭,惹得康熙不高興罷了,可胤祐也不想叫自己的姑娘受委屈,不過他也不會叫塔娜為難,一會兒他就往養心殿里去走一遭,必得想個法子叫婚事早些定下來才行。 這許是四公主在宮里過的最后一個生辰了,又是在慈寧宮花園這種不會被人打擾的地方,大家都玩的很盡興,直到天色微暗,才各自散去。 塔娜沒有跟胤祐一起走,而是跟著幾個公主回去說話了,胤祐讓胤禩將偷喝了幾口酒醉的說胡話的胤禟送回阿哥所去,自己則是跟胤禛一起去了養心殿。 與朝臣商議了半天親征事宜的康熙剛得了空閑,正準備叫個小答應過來服侍,就看到兩個兒子結伴而來,不由得有些嫌棄的道:“天都黑了,你們兩個不趕緊出宮回府,怎的又來煩朕?” 胤祐故作委屈的道:“人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怎么到了汗阿瑪您這兒,就變成了分了府的兒子潑出去的水了?有事兒的時候一天天的把人家壓在宮里不許出去,沒事兒的時候就嫌我們煩,當真是過河之后拆的一手好橋啊?!?/br> 康熙氣的用橘子砸他:“朕瞧著你這時候過來就沒好事,胤禛,你也不好好管管你弟弟,讓他整天氣朕!” 胤禛一本正經的回道:“出宮之前來向汗阿瑪請個安,這是應有的禮數,小七做的極好,兒臣應該多學學他才是?!?/br> 康熙:……得,他這四兒子現在是被小七拐帶的越來越心里壞了。 “行行行,你倆都做的對行了吧?”康熙強忍著翻白眼的欲望,“說吧,找朕什么事?” 胤禛看向胤祐,胤祐抬腿向前走了兩步,還沒開口,康熙便又道:“你跟塔娜的事兒就免提了,朕還沒想好呢?!?/br> “汗阿瑪,我是那種沉迷兒女私情的人嗎?”胤祐義正詞嚴的說道,“我來找汗阿瑪,自然是有正事的。哲布尊丹巴到京城也有些日子了,汗阿瑪您打算什么時候帶我們出征???” “親征的日子還沒——,不對,誰說要帶你們了?你想都別想,給朕老老實實的在京城看家!” 康熙暗自慶幸,要不是他反應快,差點就叫這小子給帶進坑里去了。 胤祐卻道:“男子漢大丈夫自該建功立業,汗阿瑪您也不能太偏心了。上次您就把我跟四哥給丟在京城,只帶著大哥、三哥和五哥,這次無論如何您都不能再撇下我!京城里又沒什么大事兒,有四哥和小八在足夠了?!?/br> 胤禛凝神看向弟弟:……我也想去。 胤祐看回去:那你也求汗阿瑪??! 胤禛清了清嗓子:“汗阿瑪,兒臣覺得,是時候該讓小八小九鍛煉一下了?!?/br> 康熙:……老四你就跟小七不學好吧! “汗阿瑪,上次您不是去過了么,這打仗也不是非得親自去前線不是?您就帶著我們去見識見識嘛,我保證不亂跑,就跟在您身邊,這樣總不會有危險了吧?”胤祐蹭到康熙的身邊,軟語哀求。 康熙向來慣著胤祐,見他如此,已然心軟了,猶豫了一會兒開口道:“這倒也不是不行,讓你們去長長見識也好,不過你只能待在中軍,到時候不許來與朕胡鬧,非要往前線去?!?/br> 胤祐痛快的點頭答應:“一言為定!” 出征這種事情嘛,先去了再說,戰場上瞬息萬變,誰又能提前預知呢? 說不準真就叫他逮到機會能立上一功,到時候他求個早日與塔娜成婚,應是不難吧? ------------------------------------- 康熙親征準噶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親征的圣旨一下,倒是并沒有掀起什么波瀾,一切皆按照前一次的定例準備著,然而當出征人員名單定下來的時候,無論是前朝后宮,都炸了窩了。 原因很簡單,康熙這次出征竟是要將胤褆、胤禛、胤祺、胤祐四個年紀大些的阿哥全部帶去,而留在京城里監國的,是胤禩和胤禟兩個小阿哥。 朝臣們再一次被康熙的隨心所欲震驚了,按理說皇上親征,應該是太子留下來監國,就像上一次,雖然實際上處理政事的胤禛和胤祐沒有儲君的名頭,但誰都知道這兩位是皇上心中儲君的人選,可這一次又是什么情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