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書迷正在閱讀:農學教授發家史(穿越)、贅A只想安靜咸魚(GL)、藥罐子受愛虐不虐、團寵福寶有空間、在劫難逃(GL)、陪他走到世界盡頭、富婆租賃營業中、種下一粒光明、重生團寵:病嬌夫人惹不得、怎敵她一身正氣
康熙重新轉起了手中的佛珠,似乎是在傾訴一般的說道:“那是朕第一次親手殺人,殺的還是朕的親人,guntang的鮮血沾濕了朕的雙手,夢魘隨之而來,那段時日,即便是白天,朕的耳邊都能聽到她的歌聲,所以朕叫法師日夜開壇念經,不是為了祭奠,而是為了超度?!?/br> “那時候赫舍里氏還在,是她替朕處理了后續的事情,許是那個時候,她為了應付索額圖,隨口胡說了幾句吧,沒想到索額圖竟是當真了,將你送進宮來。朕當時在宴會上看到你的時候,心里要多惡心就有多惡心,可是朕還是把你留下來了,因為朕想要直面自己的心魔,所以朕時時召你來,叫你唱著她喜歡唱的歌謠,而如今,朕再面對你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到毫無波瀾了?!?/br> 康熙對著袁庶妃說了許多的話,似在傾訴,也似在告別,并不需要袁庶妃的回應。 “對了,有一點你真的跟她很像,一樣的寡廉鮮恥,身為嬪妃竟敢蓄意勾引太子,想必后果你也應該心知肚明了,如此,你便自行上路吧?!?/br> 說完之后,他不再看向袁庶妃,徑自起身,走出了小佛堂。 小佛堂外,梁九功捧著一壺毒酒正遠遠的站著,看到康熙出來,他趕緊迎了上去,康熙對著他揮了揮手,叫他進去,自己則是走出了養心殿。 不多時,梁九功也從殿內走了出來,一臉的苦意,低聲對著康熙說道:“萬歲爺,里面那位說自己懷了太子的骨rou,您看要不要叫太醫來瞧一瞧?” 康熙倏然握緊了手中的佛珠,原本平靜的神情變成了薄怒,他轉過身,冷冷的看著梁九功,斥道:“你是越來越不會辦差了,若是你處置不了,就叫魏珠來辦!” 梁九功立刻跪倒在地上,磕頭道:“萬歲爺息怒,是奴才胡言亂語了,奴才這就進去處置了她?!?/br> 這事兒若真叫魏珠出了頭,那他這乾清宮總管太監也算是當到頭了。 康熙不再言語,大步走出了養心殿的院門,這樣一個卑賤的女人,已經耽誤了他太久的時間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去辦。 直到康熙走后,梁九功才敢從地上站起來,他拍了拍額頭上的土,轉身走回小佛堂,陰沉著臉對著袁庶妃說道:“您趕緊的吧,早上路早投胎,來生別做這作死的事兒了?!?/br> 袁庶妃不敢置信的問道:“我肚子里可是有太子的骨rou!這可是太子的第一個孩子,是大清的皇長孫,你敢殺我?” “袁庶妃說笑了,”梁九功冷笑了一聲,“您肚子里什么都沒有,不要再做無謂的掙扎了,今兒你是不可能活著走出這小佛堂的,您若是不肯自己來,那奴才可就要幫幫您了?!?/br> 袁庶妃捂著肚子往后退去,口中不斷的叫著:“我要見太子!他答應過我的,叫我給他生孩子,你們這群狗奴才敢動我,太子不會饒了你們的!” 梁九功對著身邊的兩個小太監使了一個眼色,兩個小太監上前將袁庶妃死死按住,梁九功親手端了毒酒走到袁庶妃的面前,伸手捏開她的下巴,直接將壺嘴塞了進去,袁庶妃不斷的掙扎著,可壺中的毒酒還是順著她的喉嚨而下,直到將壺中酒倒干凈,梁九功才放開了手。 這毒酒發作的極快,不多時,袁庶妃就開始腹痛如絞,蜷縮在地上不斷的顫抖著,梁九功皺著眉頭后退了幾步,吩咐道:“將她抬到冷宮去,別臟了萬歲爺的小佛堂?!?/br> 袁庶妃心里全都是怨恨,但被毒酒灼傷的喉嚨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任由兩個小太監像是抬牲口一般將她抬了出去。 梁九功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道:“世上那么多路,卻偏有人喜歡往死路上走,嘖,真是晦氣啊?!?/br> ------------------------------------- 袁庶妃的死并沒有掀起任何的波瀾。 稍微知道些實情的,自然閉口不言,而那些不知道的,也絕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庶妃的死活,說不定還在暗自慶幸少了一個爭寵之人。 而叫所有人都為之側目的是,康熙終于舍得給幾個年長的兒子封爵了。 皇長子胤褆封直郡王; 皇四子胤禛封雍郡王; 皇五子胤祺封恒郡王; 皇七子胤祐封??ね?; 皇三子胤祉、皇八字胤禩封貝勒。 胤褆、胤禛、胤祺和胤祐封郡王是眾人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兩個貝勒卻是出乎意料之外了。 隨康熙出征的三個阿哥封了兩個郡王,偏偏居中的胤祉只封了貝勒,康熙的心意已然很是清晰,胤祉不在帝心。 而胤禩這個貝勒,則是對他幫助胤禛和胤祐處理政事的嘉獎,雖然康熙對這個兒子并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既然胤禛和胤祐都喜歡,那他也樂意培養一下。 胤祉和胤禩同樣是冊封貝勒,然而一個是厭棄一個嘉獎,其中意味是完全不同的。 胤禩沒有想到冊封一事竟也有他的份兒,謝恩的時候聲音都有些顫抖,康熙對著他招了招手,叫他走到身前,溫聲道:“這次你做的很好,以后還要繼續多幫著哥哥們些。去年選秀的時候你年紀還小,朕便沒給你指婚,如今封了貝勒了,也該出宮開府了,今日朕便問問你,是想叫朕從去年還未指婚的秀女里給你選一個福晉啊,還是想等到下一屆再說?” 許是因為胤祐抗爭過很多次的緣故,康熙如今在兒子的婚事上,也愿意聽一聽他們自己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