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書迷正在閱讀:農學教授發家史(穿越)、贅A只想安靜咸魚(GL)、藥罐子受愛虐不虐、團寵福寶有空間、在劫難逃(GL)、陪他走到世界盡頭、富婆租賃營業中、種下一粒光明、重生團寵:病嬌夫人惹不得、怎敵她一身正氣
胤祐也沒非得要知道后續的事情,他更在意的是康熙對噶爾丹的態度。 就在事情查清之后的第二天,哲布尊丹巴被康熙放了出來,突然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了營地里。 一直看到的都是哲布尊丹巴落魄的模樣,胤祐對于這位活佛的地位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直到他看到包括鄂緝爾在內的一眾蒙古首領跪倒在哲布尊丹巴的面前,讓他撫頂的時候,才想起來,藏教在蒙古是極受尊崇的。 噶爾丹一直在西域發展,而漠北喀爾喀部卻是以哲布尊丹巴為尊,論起對蒙古諸部的影響力,哲布尊丹巴遠在噶爾丹之上,這也是為什么噶爾丹對這個師弟如此忌憚的原因。 噶爾丹想要統一喀爾喀進而覬覦其他蒙古部落,那他所面對的第一個敵人不是大清,而正是喀爾喀諸部的宗教首領,哲布尊丹巴。 之前噶爾丹利用哲布尊丹巴去布達拉宮朝拜的機會,堵截其回喀爾喀部的路,逼其繞路大清,就是想在蒙古諸部之外解決掉他,卻不想哲布尊丹巴這樣的果斷,自爆身份請求康熙的庇護,才逼得噶爾丹不得不以身犯險。 這兩個師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到底孰對孰錯,外人不得而知,而康熙也不在意。 身為一個帝王,康熙并不會要求自己的臣子毫無私心,但他卻要絕對的忠誠。 而噶爾丹顯然對他陽奉陰違,表面接受了他的條件,背地里卻叫人暗殺,康熙毫不懷疑,若是哲布尊丹巴真的死在他的營地里,那噶爾丹會立刻對外宣稱是他殺死了哲布尊丹巴,鼓動喀爾喀部叛亂。 所以康熙當機立斷,直接將哲布尊丹巴推了出來,明晃晃的告訴所有人,他和大清支持喀爾喀諸部,毀掉噶爾丹妄想一統喀爾喀的野心。 哲布尊丹巴是個聰明人。 他一開始投奔了康熙,就沒想過要背叛,他不是噶爾丹,沒有一統天下的欲望,他要的是喀爾喀和外蒙的和平與安寧。 康熙原本支持噶爾丹,就是覺得以噶爾丹和準噶爾部的實力,更容易平定外蒙,讓大清不用費力,可既然噶爾丹不識抬舉,那他也不怕多出些力,只要結果是他想要的,他并不在意喀爾喀的領袖是誰。 康熙與哲布尊丹巴繞了一大圈,終于有機會好好坐下來交流一番,結果兩個人都很滿意,而哲布尊丹巴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離開囚籠之后便給康熙獻上了一份大禮。 胤祐一臉木然的坐在輪椅上,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了哲布尊丹巴的祈福。 他一時間沒想明白,為什么事情突然就從他差點被砸死變成了他為了救康熙而傷了腳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才叫他逢兇化吉,竟然在那么兇險的情況下安然無恙。 那扇倒下來的囚籠被說成了圍墻,蒙古人并不在意營地里什么時候多出來這么一截木頭圍墻,他們只相信哲布尊丹巴的說辭,認為胤祐是受了上天的庇佑,才能從如此沉重的木頭下逃生。 在“鐵證”面前,胤祐無力反駁,被迫成為了一個傳說,受到了來自蒙古各部的敬仰,唯一的好消息就是—— 哲布尊丹巴說胤祐因禍得福,天生的腳疾因為這次的腳傷竟得以治愈,不久之后就能離開輪椅,與常人一般自己行走了。 胤祐:……他是想借這大喇嘛之口從自己挖的坑里爬出來,但是沒想用這么牽強的理由,就不能說成什么得遇名醫之類的嗎? 哪怕是胡亂說有神跡讓他突然就好了,也比說他被一根木頭砸好了強吧? 這不純粹是誤導民眾嘛! 這幫蒙古人要是真的信了哲布尊丹巴的鬼話,以后誰家有腿腳不好的就直接拿木頭砸,那可就鬧大笑話了! 雖然在心里無限吐槽,但胤祐還是痛快的接受了自己的新人設—— 不接受也不行,反正蒙古人都已經信了。 又養了幾日,等太醫松口說胤祐的腳踝已經無礙了,被困多日的胤祐,才終于重獲自由。 而能直立出門的第一天,胤祐就纏著康熙,叫他兌現承諾,給他挑一匹好馬。 康熙嘴里說著自己非常忙胤祐還非得給他找事情,可心里卻很是喜歡小兒子的依賴。 難道這圍場里會缺適合小七的馬嗎? 當然不是,這里缺什么去不會缺好馬的。 不過就是他的小七信賴他,覺得他挑的馬好罷了。 懷著這樣的想法,康熙親自領著胤祐去了營地里最大的馬場。 這片馬場主要是供上山射獵之人選馬的,與供女眷們挑選馬匹的小馬場不同,這里的馬多是體型彪悍的高頭大馬,性子野難馴服,但若是能駕馭得了,絕對要比那些溫順的矮腳馬要厲害的多。 胤祐剛走進來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康熙不想給他選馬,故意帶他來這兒叫他知難而退的。 畢竟這里隨便拉出來一匹馬,馬腿都比他高,就他帶著這個小馬鞍,根本用不了! “汗阿瑪,您要是不想叫我騎馬就直說,何必拐彎抹角的呢?”胤祐委屈的看著康熙。 康熙哈哈大笑,俯身將胤祐抱了起來,放在了侍衛剛剛牽過來的一匹白馬上,那白馬生的高大健壯,性子卻很柔和,對于背上突然多出來的小生物,并沒有什么不滿,依舊低頭啃著地上的雜草。 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坐在馬上的胤祐既緊張又好奇,他努力的想要去夠馬鐙未果,只能緊緊的抓住了馬鞍,讓自己保持一個端正的坐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