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反派親娘回城記 第109節
第二天,好幾家供銷社的人都給她打了電話,喊她去送貨。 楊大芳騎著自行車,馱著一百來斤的貨物,直接去送貨去了。 到了第一家供銷社,供銷社的經理看見她就露出了笑容,并當即就把貨款給她結算了。 供銷社經理道,“賣了,賣了,全部都賣完了?!?/br> 原本牛rou干有些偏貴,擔心沒人購買,但是沒想到的是,一天不到的時間,全部都給賣完了。 而就這樣,那些買過的人,還特意跑來繼續購買。 供銷社的經理看著賺錢的機會來了,肯定不會放過,當即就給楊大芳打了電話。 楊大芳這次,給第一家供銷社的經理分別留下了五十罐。 到了補貨的第二家供銷社,仍舊賣得一干二凈,楊大芳也留下了五十罐的貨物來。 今年的年景更好,人們都變得有錢了起來,這種做好的辣椒醬和牛rou干讓人可以直接當菜吃,也能配著沒味的饅頭直接吃,那滋味,乖乖,別提多美。 79. 第79章 挖黑煤礦 第79章 挖黑煤 事實上, 這貼著標簽的辣椒油和紅椒牛rou干,比預料之中還要好賣。 在確認了產品的銷量以后,楊大芳為了以絕后患, 也開始準備申請商標了。 對于申請商標的具體流程,楊大芳當然不是很清楚,但是黎軍比較清楚。 楊大芳給黎軍打了一個電話, 黎軍二話沒說,就同意幫忙了, 同時, 對于楊大芳申請商標這個行為, 他給予了大力的表揚, 直言嫂子眼光好, 目光有遠見。 由于牛rou比較貴,在屠宰場拿貨的時候,楊大芳也拿了一些豬rou,做了一些豬rou脯和豬rou干, 價錢比牛rou干便宜不少, 只要三元五毛錢一小罐子, 約四百克左右, 推出以后, 賣得比牛rou干還要快。 張小娟見楊大芳的東西賣得這么好, 猶豫了兩天以后, 也開口向楊大芳提了跑業務的要求。 楊大芳忙道, “大姐, 如果你去跑業務的話,那你的攤位咋辦?” 在過年回來以后,楊大芳終于幫張小娟租下了一個店面, 就在鎮子上的中學附近,附近的村子的小孩,都會來這里上中學,一旁還有一個鎮小學,以及不遠處的一個鎮醫院等,鎮子上的集市則就在旁邊,所以,這個撲面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人流量是很大的。 眼看著楊大芳這邊做的風風火火,張小娟雖然守著鋪面,但是也想賺更多的去。 面對楊大芳的問話,張小娟道,“三妹,在平日里,只有傍晚才是生意最好的時候,當然,趕集的時候生意肯定最好,這天肯定要全天守著攤位的,但是平時我白天守著攤位實在有點浪費時間,我就想出去跑一跑業務,我想試一下?!?/br> 她有兩個孩子要養,在開春后,兩個孩子就會去鎮子上的小學上學,但是隨著兩個孩子的成長,肯定花錢的地方更多,她不怕吃苦,就怕賺不到錢。 如果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賺錢,她當然想要去賺錢。 楊大芳聽了這番話,沒有多說什么就同意了。 當即,她還教了一些張小娟技巧。 張小娟在下鄉以前是會騎自行車的,托了趙有信這里的關系,張小娟花了一百二十元錢也買了一輛自行車,她打算在平時里,就騎著自行車去跑業務。 只要每天在下午以前趕回來開店,店里的生意也耽誤不了。 當然了,在她的店鋪里,她也把辣椒醬,豬rou干,牛rou干等擺著了,楊大芳按照批發價出貨給她,只要賣掉一瓶,辣椒醬能賺一元錢,豬rou干能賺一元五毛錢,而牛rou干,能賺兩元錢。 在縣城里,張小麗也去跑業務了。 江城其實挺大的,大街小巷,分為七大個主城區并八個區縣等,這些區縣的街道,小鎮等,到處都是商機。 張小麗下班以后,或者周末放價,她都會去推銷業務。 和張小娟差不多,楊大芳也給的張小麗的批發價。 張小麗不夠干了一個星期,賺下來的錢就早就超過她的酒樓賺的工資了。 這讓她又驚又喜,也越發有了動力了。 在酒樓里,她認識了一個幫廚小姑娘荷花,荷花也想賺錢,張小麗每種商品利潤降低一半,出貨一部分給荷花,荷花的mama剛好沒工作,母女兩人得到這份推銷的工作干得可得勁,尤其荷花的mama,她為了讓女兒回城,可是把自己的工作都讓給了女兒了,這以后自是沒有工作的,老太太其實并不老,也才五十出頭,如今賣一瓶辣椒醬就能賺五毛錢,賣一瓶豬rou干就能賺個八毛錢,賣牛rou干就更賺錢了,一瓶幾乎可以賺個一元五毛了,這可把老太太給樂壞了。 現在物價飛漲,老太太本來什么都舍不得買的,但是賣辣椒醬或者rou干等,又不用風吹日曬下體力活,只要下動一下嘴皮子就行了。 老太太每天干完家務活,就去到處推銷,這也導致張小麗這個中間商,竟跟著賺一起沒少賺錢。 到了半個月的時候,楊大芳查了一下賬目,便是她自己,竟也大吃一驚。 就這么半個月,竟賣了差不多上萬瓶的商品,其中,辣椒醬賣了差不多五千瓶,而豬rou干賣了三千瓶,牛rou干賣了兩千瓶左右,營業額竟高達四萬左右。 而這些貨物的渠道開展出來以后,出貨量基本就會越來越穩定了,以后每個月,都能出這么多的貨物來。 對此,楊大芳的心里,是說不出的高興。 在之前,趙有信拿走的那兩萬瓶的貨物,楊大芳到手的現金一共有六萬五的貨款,再加上這半個月拿到手的貨款,她手里一下有十多萬的貨款。 而這些貨款里,扣除掉成本,再加上古鎮的店鋪的收入和小鎮店鋪的收入,楊大芳手里的存款,一共有差不多快二十萬的存款了。 這個數目如果說出來,肯定嚇呆不少人。 而這些錢對于楊大芳來說,卻仍舊不夠。 要想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還不夠。 在楊大芳忙忙碌碌的時候,村子里,村長也通知楊大芳,地里的莊稼需要種植了。 在今年,楊大芳決定大部分都種植辣椒。 同時對于村子里的住戶,或者附近村子的住戶,她也給出了條件,只要愿意種植辣椒的人家,到了秋天,干辣椒她全部都收購了,如果村民有所擔憂辣椒賣不掉,她可以和村民先簽訂協議,并付部分的預付款一家五十元錢。 這個消息一下出來,村子里的人家都找了楊大芳簽訂了協議。 整個村子里,除了楊婆子一家,所有的村民都簽訂了辣椒種植協議。 除了楊家村,楊大芳也去找了附近的村子合作了,村民都想地里的商品創收,對于種植的辣椒能賣錢這種事情,他們自然都很樂見其成。 于是,更多的村子和楊大芳簽訂了協議。 楊大芳見此,放心了不少。 她的小作坊廠子可是離不得辣椒的,不然到時候賣啥? 鎮子里的領導本來在為難怎么創收,在知道有人以市價更高的價格簽訂辣椒收購協議的時候,不由大喜,直接找到楊大芳商談了一番,并給了楊大芳更多的優惠條件,只要楊大芳能夠簽訂更多的辣椒。 楊大芳當然同意了下來。 這種白白送上門的好事,傻子才不答應呢。 等楊家村里的村民都把辣椒種植下去的時候,春雨也開始纏綿起來。 不過即使煙雨連綿不絕,仍舊不能掩蓋大伙喜氣洋洋的精氣神來。 尤其楊家姐妹,大把賺錢的時候,心里能不樂才怪。 這一天,楊大芳在談妥一處售賣的渠道以后,正樂滋滋的朝著家里走去,結果在屋子的門口,倒是遇到了一個熟人。 這人看著分外的憔悴,胡子拉著,耷拉著腦袋,一雙眼睛充滿血絲,帶著幾分的慌張和焦慮。 楊大芳下意識看過去,下一刻,對方剛好也看了過來,和楊大芳的視線對了一個正著,對方眼神一陣的慌亂,腳步下意識后退。 楊大芳慌忙喊道,“二哥,你……你怎么變成這樣了?” 張勝杰的衣服好像很久沒洗過了,上面有一層的油污,整個人看起來好像逃難一樣。 張勝杰一看見楊大芳,臉上的神色是真的復雜到了極點。 張勝杰喃喃道,“三妹,我……我被人騙了,嗚……我被那個女人……給騙了?!?/br> 說著話,這么一個大男人,竟凄慘的哭了起來。 “二哥,先進屋,到底咋回事,咱們慢慢說?!?/br> 等進了屋子,楊大芳找了一身何大山的衣服給張勝杰換上,又給張勝杰做了一大碗的面條,張勝杰一陣風卷殘云,連湯底都全部吃完,他這才坐在一旁開始說了他這一陣的遭遇。 張勝杰說起話來,忍不住哽咽,“三妹,我……我剛從一處黑煤礦逃出來,嗚……我被那個女人……給騙了,她……好狠毒的心,我差點回不來了!” 接下來,張勝杰說了他的遭遇。 原來張勝杰和這個女朋友夏瑤瑤相親以后,夏瑤瑤時不時就做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找張勝杰要錢花。 張勝杰特別喜歡這個這個夏瑤瑤,一門心思想和人家結婚呢,所以,即使夏瑤瑤和他的親meimei發生沖突的時候,他仍舊選擇放棄了自己的親meimei,去討好夏瑤瑤。 當然了,伴隨夏瑤瑤一點一點在張勝杰的身上弄錢花,漸漸的,張勝杰便開始養不起夏瑤瑤一家人了。 而這個時候,夏瑤瑤開始和別的男人相親了,在過年的前一段時間,夏瑤瑤可是沒少和別的男人相親,面對張勝杰找上門的質問,夏瑤瑤總是做出一副無奈的模樣,說她是家里逼迫的,她也不想的。 等他去質問夏瑤瑤的父母的時候,夏母“呸”了張勝杰一臉的口水,道,“我花這么多錢養大的水靈靈的女兒,莫非你想一毛錢就不花就娶走嗎?” 張勝杰忙道,“您要多少彩禮錢?” “一千元的彩禮錢,一分都不能少?!?/br> 張勝杰連北京的房子,他都急切的把那一間讓張大哥幫忙賣掉,并把錢拿給夏瑤瑤一家花完了,現在哪里有錢拿出彩禮來? 他急切的道,“那我以前為你們家花的錢呢?” “我呸!以前花的錢?你一個破落戶人家,你拿來什么來?你倒是給出一個收據來???” 他當然沒有任何的收據,那些錢,不是吃就是喝,哪里拿得出來什么收據? “拿不出收據來吧?趕緊給老子滾!別耽誤我的黃花大閨女找個好女婿!” 說著話,帶著家里的兒子媳婦追打張勝杰,張勝杰無奈,在挨了一頓打以后,只能一溜煙跑了。 而稍后,夏瑤瑤便委委屈屈的道,“家里一定要一千元的彩禮,沒有這個錢,爸媽不同意我嫁給你?!?/br> “那咋辦?我……我一個月才二十元工資?!?/br> 夏瑤瑤在他看不見的時候,撇了撇嘴,嘴角鄙夷之色一閃而過,面上倒是一副傷心的模樣,道,“勝杰哥,我聽說去山西那邊運煤值錢,現在全國都缺煤呢,你再弄一些錢,趁著過年這一陣,去山西運回來一車煤炭賣掉,怎么都夠彩禮錢了?!?/br> 張勝杰聽了這話,果然心動了。 “可是……我沒有這個門路啊?!?/br> “我有一個表哥,他有車,你要愿意,我就把他介紹給你?!?/br> 為了娶得美人歸,張勝杰哪里有不愿意的?當即就同意了下來。 接下來,在楊大芳等人去北京過年的時候,他跟著夏瑤瑤所謂的“表哥”去山西販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