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反派親娘回城記 第11節
雖說是去幫忙干活,但也就做一些切菜洗碗這些的活計,鄉下婦人都干習慣的,一點也不覺得辛苦,相反,一群婦女一起熱熱鬧鬧的,日子過得才好的。 而且,人家這里辦喜酒,那肯定有葷腥的。 看著張大芳背簍里滿滿的rou,荷花嫂子道,“大芳啊,你打算這酒席辦什么酒席???” 張大芳絲毫不隱瞞,道,“我打算辦蒸籠席和碗碗菜,一桌八大碗?!?/br> “哎喲喂,那可是蒸籠席呢,好好,這酒席可真是有排面?!?/br> 說著話,荷花嫂子已經能夠想象蒸籠酒席這個席面上面的rou香味了。 牛車上,好幾個婦人也說來幫忙。 張大芳都應答了下來。 等牛車剛剛到村子里不到半個時辰,村人就都知道了張大芳要辦蒸籠酒席的事情了。 而在這一天下午,不少村人就給張大芳提了家里的一些蔬菜來。 這些蔬菜里,有自家自留地的蘿卜,白菜,蔥子之類,也有自家曬的菜干,紅薯,芋頭,大南瓜,黃豆之類的。 張大芳就地取材,快速的列好了菜單,然后拿給楊愛國看。 楊愛國看了看張大芳列好的菜單,連連點頭,道,“這個好,這個好,丫頭啊,就按照你的菜單辦?!?/br> “好勒!” 父子兩這便是商議好了菜單了,而楊愛國最近兩天的笑容,就沒有從臉上消失過,老爺子整個人都從一種暮氣沉沉改變了,人都變得年輕了幾歲。 這除了他有了孩子,家里熱鬧,還有張大芳里里外外都透露對他的敬重,是真把他當做長輩看的。 因村子里難得聽見有人辦蒸籠席,村人都非常的興奮,畢竟可以好好的吃一頓,熱鬧一下了,而現在正好又是農忙,大家在家里正好閑著,便都來幫忙了。 楊愛國的屋子只有三間屋子,辦理酒席顯然住不下人,好在他屋子跟前不遠處,就是村子里的曬谷場,在和張大芳商議以后,村人便把各家的桌椅都借出來,準備把酒席擺在曬谷場。 到了楊婆子家里的時候,等村人前去借桌椅,卻被楊婆子逮著一頓給罵了出來。 楊婆子惡狠狠的道,“我家好好的桌椅,憑啥要借給她一個外來的知情?她一個外鄉人,如今落戶在咱們村,那就是占了咱們村的便宜了,憑啥把咱們村的田地分給一個外人?你們這些人是不是傻?憑啥幫著她辦酒席?應該把那個外鄉女人趕走才對!” 這話一出,前去借桌椅的村人看向楊婆子的神色,都有些不對了。 村人道,“楊大芳不是為你們家生下兩個孫子?” “我呸!老娘像是缺孫子的人嗎?那兩孩子還不知道是誰的孩子呢!誰知道是誰孫子?” 這話就是說張大芳人品不端正,給她兒子戴綠帽子了。 村人搖了搖頭,轉頭走出了她的家門口。 哪里有污蔑自己兒媳婦的婆婆?都一個村子住著,人家張大芳長得一表人才,當初也不是非你們家兒子不可?還不是你們家兒子前后舔著,人家為了生了兩個孫子,你倒是污蔑起人家來了。 更別提張大芳抽到良田以后,也被張婆子拿瘦田強行換走了。 一時,張婆子的口碑,在村人這里也都越發的傳開了。 刻薄,惡毒,是張婆子最新的名片。 張婆子把人罵走以后,當然還不知道自己被貼上了這樣的名片,她只覺心里暢快。 等她多謾罵幾次,她就看看這個女人在村里怎么有臉繼續留下來? 村子里辦酒席,大多都是借了各家的碗筷桌椅之類,村長楊大牛在一旁登記來往禮單和賬冊等。 楊愛國帶著兩個孩子,看著家里熱熱鬧鬧,臉上的笑容都止不住。 這蒸籠席里,有夾沙rou,粉蒸rou,燒白等碗碗菜。 要把蒸籠席做好,是需要席面師傅配菜的。 張大芳既是宮廷菜的后人,做個蒸籠席自是沒有難度,她先把所有rou都通過特制秘法去腥,煮得爛熟,再讓前來幫忙的村里的婦女一起進行配菜。 一個桌十個人,一人一塊夾沙rou,一塊燒白等,定菜定量,下面的配菜搭配好,也是一個關鍵。 好在這個時候的人,都非常的實在,干起活計來都很踏實。 有這些人幫忙干活,十桌席面的配菜倒是很快就做好了,當然了,張大芳也額外留了兩桌席面的配菜,就是擔心人來多了的情況下,應急用的。 到了酒席當天,村子里的人都來送禮了,有的送塊毛巾,有的送幾毛錢,有的送一個瓷杯,有的送一個塑料盆等,禮金五花八門,大家伙之前也都提了蔬菜,粗糧之類的過來。 等到了正午吉時,酒席就正式開席了。 村長站在正前方,宣布了張大芳的認親禮節,等敬了茶,楊愛國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禮盒出來,遞給了張大芳,打開了楊氏的族譜,把張大芳和兩個孩子的名字,正式記在了楊愛國名下。 因人多,張大芳并沒有直接打開禮盒,把禮盒收了起來,那禮盒是一個木頭盒子,但是雕紋非常的美麗,上面甚至帶著淡淡的清香,聞著像是檀香木之類,如果真是檀香木,單是這個盒子就值不少錢了。 等認親禮成,張大芳便是楊愛國的女兒了,兩個孩子也分別改名楊白楊,楊紅袖。 禮成以后,張大芳從此就叫楊大芳了。 對此,張大芳心里別提多樂意。 雖然無法徹底擺脫渣爹的血脈,但是,從改姓開始,也能讓她心底暢快。 在一陣鞭炮聲中,宴席正式開始,而一道道的美食,也沒端上了桌子。 每上一道菜,村子里人就不免驚嘆起來。 尤其小孩子,眼睛都瞪大了。 “哇!呀!天啦!這是神仙吃的東西嗎?真好吃??!” 每一道菜端上來,都被吃的一干二凈。 酒席的米飯做的是高粱和玉米粒就著少量大米做的粗糧飯,但是飯做的很酥軟,吃著軟糯,比自家做的粗糧飯可是要可口不少啊。 尤其還管飽呢! 村子里前來吃酒席的人家,沒有不贊美張大芳敞亮大氣的,村人里的人通過這個酒席,算是徹底認下了張大芳這個外來人了。 楊婆子等人在知道張大芳要辦酒席的時候,最初是開不上的。 按照楊婆子的說法,那楊愛國一個孤寡老人,根本存不下什么公分,再說張大芳,分家的時候,那可是一毛錢都沒有分給張大芳,就這樣的條件,能辦出什么酒席來? 楊婆子就覺得她提一捆菜去吃酒席,估計就吃點清湯寡水,根本吃不回本。 所以,楊婆子一家都沒去張大芳的酒席。 還是楊老大的兒子看著熱鬧,趁機跑去曬谷場,這才看見了滿桌子的美味佳肴。 楊大富和楊大貴看著這些美味佳肴,自是不干了,當即就要上桌去吃酒席,不過村人早就開席了,位置都是滿的,一個桌子十個人,這是固定的。 楊大富和楊大貴哭嚷嚷著,只能回家找楊婆子鬧騰。 14. 第14章 第一筆錢 楊大富回去找楊婆…… 楊大富回去找楊婆子鬧騰,楊婆子是個心疼孫子的,轉頭,就帶著孫子來到了曬谷場。 而等楊婆子看著一道道美食被端上桌,她的眼睛都瞪圓了? 那加沙rou做的整體呈透明色,兩塊rou里夾著的沙塘,好像透過夾沙rou傳了出來,夾沙rou里是拿了芝麻,白糖,花生米等做成的餡料,夾沙rou聞著就香甜,村人迫不急的夾起來咬一口,下一刻,陶醉的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來。 蒸籠席,張大芳竟然辦了蒸籠席! 幾乎在楊婆子看見端上桌的rou的時候,她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整個宴席,此時,她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她怎么就不帶著一家子過來吃飯呢? 這可是蒸籠席??! 她提個幾個窯洞里放著的土豆過來,一大家子都過來吃酒席,家里省下了口糧,一家子吃的肚兒溜圓,那還能不舒服? 此時,楊大富拉著楊婆子的手,“奶,奶,我也要酒席,我也要吃!” 村人看見這祖孫三人,譏笑道,“哎喲,你們都能把人趕出家門,怎么還有臉過來吃人家的酒席?我要是你們家的人啊,早拿一塊豆腐糊個臉,可沒臉出來見人!對了,你們這過來,也不見提個禮,不會想過來白吃白喝吧?楊婆子,不是我說你,做人啊,不能無恥到這個份上!”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和楊婆子不對付的陳婆子。 陳婆子是外面搬來的人家,最初的時候,陳家人在楊家村受到不少的排擠,不過,等村子里外姓人搬來的越來越多,而且陳婆子有個兒子去城里做了工人,別人便不敢欺負陳婆子了。 而這個別人里,最主要欺負陳婆子的人就是楊婆子,兩人算是老對頭了。 被自己曾經看不上的陳婆子這么一番冷嘲熱諷,楊婆子自是不樂意了,雖然她嘴饞,但是也非常虛弱。 當即,楊婆子冷哼一聲,道,“誰稀罕?我家里要啥沒有?我才不嫌棄吃她的酒席?!?,嘴里說著不稀罕,但是看著端上來的rou圓子,卻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那rou圓子,可真是好吃啊,又大又圓,拿了糯米,rou沫,花生碎,白糖等揉成,在這個年月,rou和糖,糯米等,哪一樣都是稀罕物,得等到過年才能吃得上。 楊大貴則嚷道,“奶奶,家里每天都吃包谷面粥,嗚嗚,奶奶,我實在吃不下包谷面粥啊,我想吃酒席?!?/br> 這話喊得楊婆子臉上罩不住,楊婆子撿起一根棍子,一下就朝著一旁的兩個孩子打過去。 “吃吃吃,我叫你去吃屎!” 楊婆子舍不得得孫子,看了看跟過來的楊大丫,惡狠狠的毒打過去,楊大丫被打得哇哇亂叫,凄慘的叫聲傳得大老遠,楊婆子等人最終追追打打,一路跑遠了。 村人一邊吃著美食,一邊倒是看了楊婆子家里的一出鬧劇。 楊大嫂自然也追了出來看了楊大芳辦的酒席,不過,她遠遠的吞咽了一下,轉頭又快速溜走了。 酒席當天,人人都吃的肚兒溜圓,滿嘴流油。 而張大芳辦理的這個酒席,在很多年以后,都成為了人們眼里的回憶。 那軟糯咸香的燒白,那一口咬下去,一點也不膩味,唇齒留香的夾沙rou,那一丁點不帶腥味,rou嫩得入口即化的魚,那鮮得恨不得舌頭都快吞掉的雞湯等,幾乎每一樣,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天下午,村人都自覺幫忙把碗筷洗干凈,把桌椅等,都給各家還了下去,而酒席剩下的一些剩菜,她全讓前來幫忙的人家給互相分走了。 這些人一點也不嫌棄剩菜,這個時候的剩菜也非常的珍貴,這些菜里,大部分都是拿了骨頭湯熬過的rou湯,都帶了葷腥的??! 要知道不少人家,那可是一個月都不會粘一次葷腥。 而張大芳這次酒席辦理完成后,她的名聲也跟著傳了出去,大家都知道她有一手的好廚藝了。 村子里的媳婦都有親朋好友的,這些人一傳十,十傳百,楊家村方圓十里外,都有張大芳那宴席的消息,而宴席上吃的飯菜,都被大家形容成了山珍海味。 其實這些食物倒也沒到山珍海味的地步,主要是這個時代的人太窮了,也越發存托得食物的美味,讓不少人在睡夢之中,都忍不住念叨張大芳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