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假千金后(科舉) 第111節
有人摟著失而復得的兒子,不相信剛剛那人的話:“怎么可能,最起碼我相信顧大人是清白的,不然我兒子也找不回來?!?/br> 但很快就有人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清不清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當官的也需要政績,要是昨晚京城真丟了一百多個孩子,我看這位顧大人頭上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br> 眾人越說越離譜,再加上還有人混在人群里煽風點火,不明就里的百姓們很快被激起了怒火,那些丟了孩子的百姓更是往衙門里沖,要去問個公道。 “各位鄉親,請聽下官一言?!?/br> 顧瑾玉最后還是露面了,當務之急是先安撫好百姓,不然這些人大量聚集在順天府衙門口。萬一被有心人利用,發生暴亂,那他的仕途就真的到頭了。 百姓雖然心中悲憤,但對于穿官服的大人,心中還是充滿畏懼的。聽到顧瑾玉這話,雖然還在推推嚷嚷,但到底還是安靜了下來。 “本官知道大家心里的悲痛,設身處地一下,若是我的孩子丟了,恐怕我會比你們更激進??梢舱埓蠹医o我們一點時間,無論是審問犯人還是追查丟失的孩子,都需要時間?!鳖欒裾\懇的說道。 漸漸的,有人開始替衙門說話了。 “其實我早就想說了,孩子丟失更大的原因是在于爹娘沒有看好孩子,大家現在在這里發什么脾氣。京城的拐子有多猖獗,大家不是不知道,可總有一些人抱著僥幸心理沒有,牢牢的把孩子拉住,才讓孩子被拐走了?!?/br> “反正我覺得顧大人是個好官,以前顧大人沒有在順天府的時候,每年的花燈晚會都丟孩子??蓻]有一個大人像顧大人這樣第二天就找回來一半多的孩子?!?/br> “我也是這么想的?!?/br> “我也......” 顧瑾玉的態度感染了在場的百姓,大家紛紛出言支持,就連那些還沒有找到孩子的百姓也說不出別的話來。 等到人群散去,暗衛才帶著之前揪出來的人回來復命。 可還沒等顧瑾玉開口,會在地上的人頭一歪,嘴角流出黑血,竟然直接自盡了。 顧瑾玉一驚,喃喃道:“竟然是死士......” 就在這時,一個衙役急匆匆的趕來,低聲耳語幾句。 顧瑾玉蹭的一下站起來,臉上的怒火遮都遮不住。 “刑部大牢出事了?!?/br> 顧瑾玉看著手下關切的眼神,咬牙說出一句話,然后便匆匆的出去了,看方向明顯是去刑部了。 原來是刑部的人聽說丟了孩子的百姓都聚集在順天府衙門口求公道,這個行為給了刑部極大的壓力,因此刑部的衙役們沒有停歇,直接去了大牢準備審問這批拐子。 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昨天剛剛轉移到刑部大牢的幾十個拐子,竟然全部都自盡身亡了。 這可是足足二十多條人命。 就算這些拐子們判刑后落不到什么好下場。按照錦朝律法,拐賣孩子超過一定數目后最輕都是流放三千里,和死刑沒什么區別。 可有一句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 只要沒被判死刑,哪怕是流放到最險惡的地方也有活下去的希望。 更何況這些拐子能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大多都是貪財怕死之輩,若真有勇氣自殺,也不會等到被轉移進刑部的大牢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這明顯是刑部大牢出了問題,而且不是小問題。 這些拐子是被人滅口了。 “這是肯定的??!傻子都能看出來這里面的貓膩,刑部尚書昨晚就把人轉移到大牢了,為什么不立刻審問?明明那個拐子已經要說出線索了,非要等一夜之后再審問?!奔撅L冷笑著說道。 “就是,說句不好聽的工部尚書拖一晚上,是給誰爭取時間好下手呢?”劉晨也氣不過,大聲說道。 “恐怕刑部尚書知道這些拐子背后是誰?!鳖欒裰缹傧滦睦锏脑箽?,也沒攔著他們“大逆不道”的話,只是實事求是地說道。 “大人,不行我們進宮面圣吧?!眲⒊吭谝慌猿鲋饕?。 “刑部大牢的拐子一個活口都沒留下嗎?”顧瑾玉沉吟片刻,問道。 “沒有?!奔撅L說到這,恨得咬牙切齒,“但凡他們能留一個人在順天府,也不會遇到這種事?!?/br> “進宮面圣這條路走不通?!鳖欒窨戳丝磧蓚€手下說道,不過并沒有解釋武成帝身體不適的消息。 畢竟這種事情屬于皇宮機密,他要是說出來,也解釋不清消息的來源,干脆就不說了。 也虧得季風和劉晨十分信任顧瑾玉,并沒有深究。 “難道我們就這樣讓他們結案?”季風有些不服氣。 要是真的就這樣結案,別說是季風不服氣了,就連顧瑾玉都不甘心。 第129章 要是在他…… 要是在他們順天府衙出了問題, 那他們無話可說。 可偏偏是在刑部大牢出了問題,而且還是在案情就要破解的時候。 這放在誰身上也想不下去。 “也不知道這四皇子給了刑部尚書什么好處,讓他這么兢兢業業的為其辦事?!鳖欒駬]退了下屬, 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沉思起來。 “幸虧我沒有完全相信刑部那群人?!鳖欒裥α诵? 然后喚出之前派遣出去的金牌暗衛。 金牌暗衛果然不愧他的名號,早早便潛入了刑部的大牢,不僅探清了拐子們的其他據點, 更是查明白了幕后的人。 果然不出顧瑾玉所料,正是四皇子主持了一切。 而對方動手的原因很簡單,一是缺錢, 二是為了拉攏人。 四皇子掌握著這些拐子。 拐來的孩子長得好看的就精心調教, 以期長大后送給超城或者賣個好價錢,抵不住美色的大臣收了人,就要為四皇子辦事,刑部尚書正是因為有這個把柄在四皇子手上, 所以才鋌而走險做出這種事。 而那些長得不好看的孩子則是轉手就會被賣到偏遠的、缺孩子的人手里。 至于這些孩子以后會是什么下場, 四皇子不關心,也不在意,反正錢到手了就行。 唯一讓顧瑾玉感到意外的是四皇子好歹也算是原著的男主,沒想到竟然會做出這種事。不過對于顧瑾玉來說,原著小說早就崩得沒眼看了, 糾結了一會兒便看開了。 現在還是先召集人手, 去另一處據點解救出其余的孩子, 順便抓捕另外幾十個拐子。 不過這次抓捕顧錦玉動了府衙所有信得過的人手,并沒有通知五城兵馬司。 畢竟是和四皇子作對,知道的人還是越少越好。 就在顧瑾玉偷偷召集人手的時候,劉晨再一次闖了進來, 滿臉怒氣的說道:“他們也太不要臉了,竟然偷偷寫了奏折替刑部請功!” 顧瑾玉掃了滿臉不憤之色的劉晨,心里有了猜測,有些驚訝:“怎么?莫非刑部將功勞都攬去了不成?” 顧瑾玉雖然這樣問,但心里是不信的,“畢竟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句話還是在朝廷中很有影響力的。 要知道這次拐子一按出大頭的,可是他們順天府,刑部就算搶功,起碼也得給分給他們一點功勞,總不可能全都搶去,不然吃相就太難看了些。 要知道顧瑾玉可不是一個人,背后還有江季中在撐腰。 “那倒沒有?!眲⒊繐u搖頭,繼而又道:“只是刑部那些人將我們順天府的功勞一筆帶過,別說他們吃rou,我們喝湯了連rou渣都沒有,簡直欺人太甚 !” 明明是一個大功,可經過刑部這么一cao作,反而應該是首功的順天府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也難怪劉晨咽不下去這口氣。 別的不說,順天府這次一口氣抓了二十多個拐子,絕對是近幾年來打擊拐子最嚴厲的一次。 那群拐子團伙失了這么多人,就算沒殘也是半廢了,這絕對大功。 也難怪刑部這么迫不及待的寫奏折請功。 至于關在刑部大牢的那些拐子一口氣死光了的消息,只是在刑部和順天府內流傳,并沒有傳到外面去,刑部自然有底氣寫奏折。 “大人這件事不能這么算了,不然我們順天府如何在京城立足?!边@次就連季風也這樣說起來。 “不急,我們先去......”顧瑾玉招手讓兩個手下來到身前,低聲叮囑一番,季風和劉晨聽完臉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連聲迎著。 * 最近一段時間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拐子一案又有了新的進展,順天府尹帶領衙役立下大功,不僅搗毀了拐子的兩處據點,還幾乎將京城的拐子消滅殆盡,著實是為百姓除了一害。 這次順天府的行動鬧出的動靜非常大,甚至還救了一位宗室王爺的庶子,引得這位王爺當場就說要親自為顧瑾玉請功。 這件事算是正式入了武成帝的眼,四皇子和刑部尚書想捂都捂不及。 再加上顧瑾玉又派人在京城散發“這群拐子囂張的原因是因為朝中有大人物會保他們”的流言,百姓的憤怒被引到了一個臨界點,恨不得去敲皇宮的陳冤鐘。 按照律法,若是有人有重大冤屈,可以敲響陳怨鐘,只要敲響之后能熬過八十軍棍,就能直接面圣陳冤。 四皇子自保還來不及,哪還顧得上找顧瑾玉的麻煩。 武成帝也為如此激烈的民心所震驚,連刑部都沒找,直接讓手里的暗衛去調查事情的真相,務必要給百姓一個交代。 武成帝作為一國之君,手里的暗衛自然不是等閑之輩,不僅很快調查出了顧瑾玉這次案情中做的事,更是知道了拐子案的幕后黑手。 在知道調查結果之后,武成帝在御書房關了自己一下午。 “德全,你說朕是不是真的不會教養兒子?!蔽涑傻蹖嵲谑窍氩幻靼桌纤倪@樣做的原因。 王德全自然不敢接這個話,只把頭埋得死死的,一句話都不敢說。 還好武成帝只是想找個人傾訴一下,并沒有要聽對方意見的意思。 “你說朕對他還不好嗎?朕的那些兒子哪個能比得上他?朝中哪個大臣不知道四皇子最得朕心,甚至有人恭維他是隱形太子,朕都沒說什么!可為什么偏偏是他最傷朕的心!” 武成帝是真的傷心,縱然他對不起很多人,可對于四兒子,他是用了心在培養。 “皇上,四皇子年紀還小,等再大點就懂事了,也就能理解皇上您的苦衷了?!蓖醯氯岚胩?,只能這樣勸道。 “你說得對,老四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成家了?!蔽涑傻壑皇且粫r失態,很快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沈家的嫡女是個好的,又和老四知根知底,不如就她吧?!蔽涑傻巯氲搅岁愘F妃的話,沉吟片刻,很快做了決定。 “磨墨,朕要擬旨?!?/br> 王德全眼睛閃了閃,立馬低下身子恭敬的說了一聲:“是?!?/br> 端著筆墨紙硯的王德全見武成帝下筆十分流暢,毫無凝塞之感,忍不住在心里感嘆。 皇上終究還是厭了四皇子,不然明知道四皇子最近和劉小姐打的火熱,卻偏偏指了沈家女。 看來娘娘這步棋是走對了。 武成帝并不知道跟隨自己多年的老伙計在想什么,他一向是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性子。 既然已經厭了老四,武成帝自然也就收起了父子情,開始琢磨著培養下一個繼承人了。 至于四皇子在拐子一案里做的手腳,武成帝還是派人抹平了,再怎么說四皇子也是皇室中人,要是被爆了出去,丟人的還是皇室。 這個結果在顧瑾玉的意料之中,原本他也沒想著憑這件事就搞垮四皇子,他只是在幫武成帝在厭惡四皇子的這頭慢慢增添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