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徐家更是歡天喜地地熱鬧了一個月,就連駙馬戰死的哀痛都薄了兩分。徐老夫人好幾次喜極而泣:她之前本來都想好了,無論孫媳肚子里懷著的這個孩子是男孩還是丫頭,都是上天對徐家的恩惠,不敢有半分不滿。 萬幸老天眷顧,她們徐家總算后繼有人,徐老夫人在普華山上一連還了七天七夜的“子童愿”。 守寡的生活很是無聊,不過有這么個和自己血脈相親的小包子,容婉玗感覺一點都不難熬??粗麑W會翻身,學會爬行,像個小鴨子一樣踉踉蹌蹌地學走路,會說的第一個詞就是“娘親”,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敢一個人睡覺,學會體貼娘親…… 那四年的時光,是一段幸福又安寧的日子。 久而久之,容婉玗覺得,有沒有駙馬,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而徐肅在五年前離家,在那之后的四個月就去世了,只在容婉玗的生命中占了太小太小的一部分。像一道不甚明亮的螢火,沒等在她眼里留下印跡,就匆匆黯淡了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奉上~~~萌萌噠小包子出生,也算是推動男女主感情發展的重要線索。 ☆、往事(下) 這五年來,高句麗民族和靺鞨鐵騎聯手攻下薊州后,沿著西北方向一路深入,又先后攻下涿州、定州,與大興將士在陘州附近僵持不下。 這五年來,邊疆戰場上死了一個驍勇善戰的徐駙馬,卻多了一個沒什么戰功的徐千夫,手下僅有千人兵,自稱是前薊州太守方青廷的養子。 千夫長的官位太小,自然沒有引起任何注意。也沒有任何人覺得這兩者有半分關聯。 直到今年的秋天,朝中收到了陘州快馬加鞭的邊關捷報,陘州之戰按戰功列出了功績表。排在末位的正是徐肅,他的詳細資料才被拿到了文宣帝的書案上。 也就是到了這時候,容婉玗和徐府眾人才知道——這個在邊關戰事大轉折的陘州之戰上立了末等功的徐千夫,就是他們所有人都以為的五年前就已經戰死沙場的駙馬徐肅。 原來五年前薊州之戰,徐肅被敵軍擊落下馬的時候,并沒有被亂馬踩死。他雖然受了重傷,但卻被薊州原守城軍所救,衣不解帶照顧他的正是方筠瑤——當時已殉城的薊州太守的女兒。 此戰失利,大興傷亡慘重。 徐家親信找到的尸體已經被亂馬踩得快要沒了形狀,這尸體躺在徐肅落馬的位置,跟徐肅的身形又差不多,胸甲內又有品質上乘的護心鏡,一柄紅纓槍就落在尸體旁,自然被認錯了。 徐家的親衛兵送著自家少爺的“遺體”回京城的時候,徐肅還重傷未醒,根本不知道造成了多大的誤解。 等他醒了后,薊州就已經失守了。敵軍一路北下,徐肅只能帶著無家可歸的方筠瑤一路躲藏,一路顛沛。 他們一路上碰到的都是些背井離鄉的難民,這些難民自發組成了一伙逃難的大潮。徐肅和方筠瑤自然只能跟著走。 從小衣食無憂的徐肅和方筠瑤哪能受得了這苦?跟著一群粗野的土包子一塊走就已經很心累了,還要餐風露宿,窮得都快要吃土了。 二人相濡以沫,漸漸生了情意。 到了那時還沒有被戰火波及的涿州時,總算見到守城軍了。徐肅差點兩眼淚汪汪,他自小習武,看到威風凜凜的涿州守城軍就跟見了親人一樣。 可守城軍士一點也不覺得親近——乍一出現個說自己是駙馬,還想見涿州太守的瘋子,人人都嘲笑他腦子被驢踢了。 可徐肅又沒有證明自己是駙馬的信物,這么久顛沛流離,誰知道那么小個信物丟哪兒了? 那么問題來了,徐肅怎么能證明自己是駙馬呢? 徐肅呆住了——認識他的薊州主將死了,徐家的親衛兵送著他的“遺體”回京了,駙馬的印信丟了,見過駙馬的薊州軍士都知道承熹駙馬戰死沙場了。而涿州的人消息閉塞,根本不知道京城半年前出來個新駙馬,土生土長的守城軍自然不認識這新晉的駙馬大人。 他們頂多感慨兩句:這個想當駙馬還想見太守大人的瘋子長得還挺俊??! 一個晴天霹靂當頭劈中了徐肅,來的路上他以為見了將士就柳暗花明了,萬萬沒想到還有這么一種情形——根!本!沒!人!相!信!他!是!駙!馬! 徐肅曾經以為在京城當駙馬的時候就已經夠憋屈了,這個時候簡直都想跑回京城抱著容婉玗的大腿失聲痛哭了。 什么男人的尊嚴,在三餐不濟的時候有個卵用? 一籌莫展之際,方筠瑤提醒他:回不了軍隊,你還可以寫信呀!給公主寫封信,讓她派兵來救駙馬你不就行了? 徐肅大喜過望,立馬寄了一封家書,信里簡直字字泣血。徐肅本來不想寫那么凄慘,畢竟太丟臉了。不過他又怕自己寫得太平淡,公主就意識不到事情的嚴肅性,那可就壞了。 這么一封純屬紀實,一點夸張手法都沒用的、寫盡了徐肅這三個月來各種苦逼憋屈黑歷史的書信就這樣被寄了出去,由涿州民用驛站接收。 ——畢竟軍用驛站都是傳送重要戰報的,而他現在又不是駙馬了,寫的信只能走民用驛站。 然而,這封書信石沉大海。 徐肅不甘心,前后又寄了兩封,還是杳無音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