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但現在的她,并不會這樣。 及至侯府散宴后,沈沅是同高夫人和喬夫人一并沿著卵石鋪地,往大門走去。 喬夫人站在高夫人和沈沅的中間,對著沈沅叮囑道:“你不用太將你meimei為你擋熱羹的事放在心上,就算是她那手真得留疤了,也同你沒有任何干系,又不是你要她為你擋的那一劫。派人給你母家那處送些膏藥補品就好,態度一定要端正了,千萬不能讓你嫡母揪著這件事一直不放?!?/br> 沈沅溫順地頷了頷首,亦對喬夫人的這番開解和叮囑很是感激。 高夫人則道:“我也說一句,沅meimei你現在的身份畢竟與從前不同,有的是人想要巴著你,就拿今日的事來說,興許就不是巧合,你往后要多留幾個心眼,別被人拿你那好心,利用了去?!?/br> 沈沅再度頷首。 亦清楚,高夫人這是在暗指衛氏和杜芳若這母女倆有些勢力。 沈沅此前也曾聽過衛氏和杜芳若這對母女的一些傳言。 卻說衛氏極其寵愛看中這位嫡長女,若不是皇帝的年歲小了些,衛氏倒是很想讓自己的愛女爭取一番皇后的鳳位。 見四周已無侯府的下人,高夫人壓低了聲音,又同喬夫人說了句:“jiejie,我怎么覺得,那杜家的大姑娘,生得同侯夫人一點都不像呢。先前我也是見過留遠侯的,可這大姑娘同侯爺也不像,還真是奇怪?!?/br> 喬夫人環顧了下四周,雖覺高夫人說得有道理,她瞧著杜芳若的相貌確實是不怎么像衛氏,反倒是衛氏身旁近侍的一等仆婦,竟同杜芳若有幾分像。 卻還是小聲制止道;“我們還沒出侯府呢,這些話,還是不要提了?!?/br> —— 戶部衙門,吏舍。 胡綸的緋紅官服前繡著三品文官儀制的孔雀補子,他眼帶睥睨地坐在梨木大案后,舍內除他之外,還跪著一青衣官員。 這青衣官員正是戶部寶鈔提舉司的提舉,袁琛。 袁琛的身旁,放著一個丈高的紅木大箱,其內裝滿了磚藍色的大祈寶鈔,價值大抵有一萬貫。 卻說在幾十年前,祈朝的政局不穩,各地所需的軍火費用龐雜巨大,可祈朝的銅礦卻又不足以造出那么多的銅幣,故而祈朝也開始仿效前朝,開始印刷紙鈔。 面額則從一百文到五百文,分為五等,最大面額的寶鈔則為一貫。 胡綸的手中捏了張面值為一貫的藍色寶鈔,見跪在地上的袁琛瑟瑟發抖,便作勢將那張一貫的寶鈔扔在了他的身前,厲聲道:“下面印的紅字,你念一遍?!?/br> 袁琛接過后,便按照胡綸的命令,顫著聲音將寶鈔上的紅字讀了一遍—— “戶部…準奏印造…大祈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1) 胡綸瞇眼又催促道:“怎么不往下念了?這后面的話,才是最重要的話?!?/br> 袁琛的臉泛起了青灰色,終是囁嚅著將那句話讀了出來:“偽造者,斬……” “大人!大人求求您,放過下官一命罷,下官再也不敢了?!?/br> 袁琛不斷地向胡綸磕著頭,亦苦苦地哀求這位戶部的左侍郎大人能夠放他一命。 胡綸冷哼一聲,待從圈椅處站起,負手走到袁琛的面前時,語氣平靜了些許:“你胃口倒是不小,私印了近一萬貫的寶鈔,趁你夫人回揚州老家探親時,悄悄地它們都藏在了隨行的輜重里,這是在給自己攢老本啊,辭官后,還打算回揚州罷?” 袁琛連連搖首。 胡綸又道:“你那老父親因著年邁,并沒有一并入京。嘖,其實我也挺理解你的,每天看著那么多的銀子在寶鈔司流通,你卻只拿著八品小官的俸祿,這心里頭啊,難免會有不平衡?!?/br> 袁琛的兩只手都合在了一處,像拜佛一般央求著胡綸,只語無倫次道:“下官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你弟弟開書院用的銀兩,也全是從這處挪用的吧?” 袁琛立即回道:“我…我一定會盡快將這些虧空都補回來,還請大人饒我一命……” “袁??!” 胡綸厲聲打斷了他的央求,質問道:“你怎么還?每月提舉司要印的寶鈔是有定額的,這超出來的一萬貫,只能銷毀!” 袁琛顫聲道:“那就依大人的話做…都…都銷毀?!?/br> 胡綸冷笑一聲:“你是真糊涂,還是假糊涂,本官如果想要罰你,早就將你送到大理寺去了,哪兒還會跟你在這兒費這么多話?” “那大人…大人希望下官怎么做,下官就怎么做?!?/br> 胡綸等的就是袁琛的這句話,見他終于松了口,語氣也和緩了些許:“從今兒開始,你我二人就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袁提舉如果能順順當當地幫我做事,本官也是不會虧待袁提舉的?!?/br> 袁琛哽聲道:“胡大人…請…請講?!?/br> 胡綸比了個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加印十萬貫寶鈔?!?/br> 袁琛驀地瞪大了眼眸,難以置信地回道:“大人,加印十萬貫是不大可能的,這一萬貫的寶鈔都是…都是下官百般避著指揮使的人,數著日子偷印出來的。為了不讓他們發現,只能讓人在子時后印,十萬貫…怎么也要悄悄地印個半年?!?/br> 胡綸卻絲毫都不肯聽袁琛的解釋,只又威脅道:“那就是你的事了,本官只給你三十日的時限,到時這十萬貫的寶鈔如果交不到本官的手里,你做的那些事,本官可不會再幫你兜著。大不了,咱們就魚死網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