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他忖了半天,才驀地發現,這個男人的眼睛,跟沅兒生得好像,只是比沅兒眼睛的輪廓,要更多了些男子的冷毅。 唐禹霖剛要回他,雙唇也張了張,卻終是因為大醉,“咚——”地一聲,便倒在了地上。 正此時,一個佩刀的墨衣侍從也走到了青年男子的身后,恭敬道:“世子,陸之昀的人好像已經發現我們了,但他卻也沒派官兵要緝拿我們…屬下真的是弄不清他的心思。 尉遲靖瞥了眼昏厥在地的唐禹霖,淡聲回道:“既是沒派人來抓我,那就是要我早些回燕國?!?/br> 侍從頷了頷首。 雖說陸之昀是權傾朝野的首輔,卻也犯不上同尉遲靖一個藩王世子過不去,他若沒在京師鬧出些什么事情來,也不會輕易地為難他。 侍從也看了眼唐禹霖,又問:“那世子…這個人該怎么處置?” 尉遲靖蹲下了身子,又端詳了一番唐禹霖的面龐,低聲問道:“他是中了新科進士吧?” 侍從答:“應該是的,屬下在匯豐樓外,看見這廝被榜下捉婿了?!?/br> 尉遲靖淡聲道了嗯。 隨即又道:“正巧我們藩司空出了許多的官位,就把這個醉鬼也一并帶回燕國去罷?!?/br> “這……” 侍從不禁微微地闊了闊眼眸。 尉遲靖直起了身子后,身形瞧著也愈發地高大頎長,泠泠的月色下,他清雋的眼眸也驀地變深了幾分。 “帶回去?!?/br> “是?!?/br> 侍從沒敢再遲疑,畢竟如今燕國的藩王尉遲衍還病著,且已經病了兩年了,整個藩司的政務也都擔在了這位年輕世子的肩上。 尉遲衍時常纏綿病榻,整個燕國藩司中,說的最算的人,也便成了這位燕王世子尉遲靖。 —— 次日,禁城金鑾大殿。 小皇帝身著明黃冕衣,端坐在龍椅上,雖強撐著精神,面上卻透著幾分淡淡的烏青,倒像是被疾病纏身的模樣。 小祿子戴蓋耳籠冠,手持拂塵站在龍椅旁。 卻聽皇帝揚聲問向殿中站著的文武百官,道:“諸位卿家,還有朝務要稟奏嗎?” 從皇帝的這個角度看去,一眾朝臣手持著笏牌,在聽罷他的問話后,也下意識地彼此看去,烏紗帽的長翅都相觸到了一處。 小祿子見狀,便知現下應是沒有官員要參奏了,剛要大揮拂塵,喚句退朝,卻聽數十丈開外的距離,竟是傳來了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臣有事要奏!” 話落,一眾官員皆都循著聲音看了過去。 坐于一側太師椅處的陸之昀,修長的大手輕輕地搭在了扶手上,薄唇之旁,卻多了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只是這笑意,卻浸了些冰冷的銳利。 陸諶說罷,他身旁頭戴獬豸冠的御史們也皆都微微變色,卻說陸諶如今在都察院中的資歷雖淺,官階亦不高,卻也屬于大祈言官隊伍中的一員了。 言官都是位卑,但權重的,靠的就是那副錚錚的傲骨和氣節,敢于諫諍君主,也敢于彈劾如陸之昀這樣的權臣。 在陸之昀未做大祈的首輔之前,這言官和內閣之間,可謂是一種互相傾軋的關系。 那時的朝局雖有廣開言路的清明之象,但此前的許多內閣成員,為了爭奪首輔之位,也曾籠絡過言官,或是干脆將自己培養的門生送到言官的隊伍中,好讓這些言官成為他們競爭首輔之位的工具。 而陸之昀做了首輔后,這言官集團卻很少會像前朝般,每次大朝都要彈劾彈劾當朝的宰輔。且陸之昀算是文官比較擁護領袖,他雖為世家出身,卻沒公府嫡子的那些倨傲,反是在成為閣臣后,提拔了許多的寒門子弟。 祈朝內閣的地位,也在陸之昀當了首輔后,達到了全盛。 高鶴洲身著繡著錦雞補子的緋袍公服,斜眼睨著陸諶在皇帝頷首后,一步又一步地朝著龍椅的方向走了過來。 別的言官彈劾權臣,是有著錚錚的氣節。 可陸諶想要彈劾陸之昀,明顯是夾雜著個人的仇怨的。 皇帝問道:“陸卿家有何事要奏?!?/br> 陸諶拱手持笏牌答道:“回陛下,微臣要彈劾首輔陸之昀?!?/br> 這話一落,在場所有的官員都屏住了呼吸。 陸之昀烏紗帽下的眉眼深邃矜然,也微微轉首,緘默地看向了他。 高鶴洲暗嘆,都多少年了,雖說此前也有幾個不長眼的言官還沒認清局勢,當著陛下的面就要彈劾陸之昀權勢過大,有僭越之嫌,可后來都被陸之昀以強硬的手段收拾了。 陸諶這小子,也不知該說他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這頭真的就被撞傻了,連命都不想要了。 皇帝的面色微微一變,嗓音猶帶著孩童的清亮,難以置信地問道:“你說什么?” 陸諶將聲音拔高了幾分:“臣要彈劾陸之昀結黨營私,僭越弄權,不折手段的鏟除異己,屢悖朝綱,實乃禍國殃民的jian臣!” 這話一落,小皇帝的面色登時變得煞白,亦騰得一下,就從龍椅處站了起來,斥道:“陸諶,你在胡說些什么?” 陸之昀凌厲威嚴的目光,也落在了陸諶的身上。 陸諶的身體在感知到了陸之昀正在看著他時,便驀地一僵。 他知道他對陸之昀這個叔父,仍是有著來自骨子里的懼怕,可重活了兩世的他,絕對不能再怕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