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書迷正在閱讀:帝王憐/穿書后我成了茶藝大師、人設崩壞后,女配和男主HE了、帝肆寵[臣妻]、首輔寵妻錄[重生]、偷走一顆星、硬輔也超甜[王者榮耀]、給病嬌廠公做ru娘、蕩婦日常、美味的雙xing室友、快穿之特殊體質[ NP]
他的演技不錯,好像真和姜如遇不認識那樣。 姜如遇此時也能確認,靈修的言靈術的確存在破綻。 她面對那些怪風不再躲閃,而是直接將蘭若劍祭在空中,蘭若劍一在空中,就像是定海神針一般形成一個劍域,以蘭若劍為中心,劍意四散擴充到整個比試臺上,這個空間登時充滿了姜如遇的劍意。 這劍意凜冽如寒月,鋒芒若銀槍,有劍意擴充到整個空間,那些大風如若遭遇了高山黃土,全都偃旗息鼓,狂風不再,只剩下和煦清風,毫無殺傷力。 見此情形,姜如遇知道自己的判斷沒錯――靈修的言靈雖然能“無中生有”,但也不可能完全無視實力修為。姜如遇更認為靈修的言靈和她學的“意”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她學的“意”在于看清世間萬事萬物不同的“意”并模擬,而言靈更為高深曲折一些,略過“意”這一步直接生造。 言靈,從某種程度來說更像是摸清了規則,在這個空間內成為了主宰,所以言出法隨??墒?,一旦這個空間內還有另一個人也在爭奪這個空間的支配權,那么,杜蘊的言靈就不能像剛才那樣一家獨大。 姜如遇不是靈修,沒學過言靈,她的優點在于劍意的無堅不摧。她的劍意如今籠罩比試臺上這個空間,空間被劍意充斥,杜蘊再想言靈,卻也沒辦法越過那些劍意。 這是杜蘊第一次言靈被破,也是言靈的唯一破綻。 要搶奪空間的支配權,可不是修為高低就能做到的,但偏偏,他碰到的是姜如遇。姜如遇早就能用萬劍朝宗,在劍意上所向披靡,而劍意,無堅不破,誰也不能與之爭鋒。 杜蘊臉色多了幾分凝重,打量眼前的姜如遇――“他”如果不做劍修,來做個靈修也可以。 杜蘊也不會這么輕松認輸,他的言靈有這個破綻,他當然也有其余補救法子,比如現在,比試臺上的這個空間被姜如遇的劍意支配,他的風沒法侵略進來,但這個比試臺外的空間可就不一定了。 杜蘊的言靈要支配空間,比姜如遇的劍意要快。姜如遇的劍意再強,但畢竟更強在攻城略地方面,她一定搶不過杜蘊。 杜蘊眼中再度浮現金色的流光,這次的金輝比剛才的都要亮。 他道:“風炎?!?/br> 杜蘊言出法隨,這一次,比試臺上空和周圍的狂風如同跳舞一般,夾雜著熊熊烈焰,從天空中傾倒下來,迫向這方空間。 姜如遇有極冰之焰,所以,她對火焰的溫度非常敏銳。 杜蘊召出來的風助火勢的風炎,比起丹流的紅蓮凈火也差不了多少。而且,隨著杜蘊修為的增長,這些風和火最后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大。 如果讓這些夾雜著烈焰的狂風突破進入比試臺,那么,比試臺這一方天地會再度落入杜蘊的言靈控制中。 杜蘊在漫天劍意、風火之中,衣袍卷動,獵獵端莊。 姜如遇卻不給他這個機會,她是擅長作戰的劍修,現在逼得杜蘊這個靈修不得不強破她的劍意,相當于把一個能瞬發法術的法修逼得必須要吟唱后才能施法,姜如遇當然不會乖乖等著他吟唱完畢。 姜如遇的蘭若劍在空中,她手中無劍,但也以修羅魅影般的身法接近杜蘊。 杜蘊是靈修,但也學了一些外家身法,他的反應比一般體修都要快,一把抓住姜如遇的手腕,朝下一壓。然而,術業有專攻,姜如遇根本沒管被杜蘊抓住的那只手,好像那只手根本不痛。 她另一只手成勾,攻向杜蘊的喉嚨。 轉瞬間,兩人已交手十余招,看似沒分出勝負,但杜蘊一步踩到比試臺邊緣,這才發現,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已經被眼前這人逼到比試臺邊緣,下一步就要掉下去。 論手上功夫,他的確不如這人。 杜蘊也不想就此認輸,他的風炎還差一點就可以降臨這方空間。杜蘊一合計,不認為姜如遇能夠在風炎降臨前就把自己打下去,因此,他腳步挪移,沿著比試臺邊緣就是不掉下去。 杜蘊和姜如遇同在天驕榜,二人具有一樣的心理素質。 無論前期姜如遇在劣勢,還是現在杜蘊在劣勢,他們都沒有一點慌亂,對付這樣的人,只能靠實力,除此之外,任何心理博弈都沒用。 姜如遇比杜蘊想得還要狠一些。 她左手一揚,召來在空中壓陣的蘭若劍,杜蘊原本見蘭若劍離開空中,心里還以為姜如遇太急功近利,她拿開蘭若劍,他的風炎就可以徹底侵入這里。 就連被澄心上門的人看管著的姜扶光也心中微松。 這個一直針對她的“男人”要輸了。姜扶光仍保持著神情的木然,但是心里更加“敬畏”命運,修士所認為的命運就是天道,也就是說,姜扶光敬畏著“天道”。 如果不是天道的氣運加諸在她身上,如何會讓她覺醒那些記憶?又如何會讓這個“男人”正碰上杜蘊,無法去靈天秘境? 人,果然不能和天斗。 姜扶光正如此想,猛然之間,杜蘊的臉色卻忽然變得鐵青,他反應過來了――他腳下比試臺的地板正化為粉末,被蘭若劍的一劍斬碎,陡然間,杜蘊站在了比試臺下,他先下臺,他輸了。 此時,風炎也剛好侵入比試臺上的空間,但是來不及了,風炎慢了一步。他們的比試不是要爭奪性命,而是要拿靈天秘境的名額,剛才,杜蘊忽視了這一點,他在和姜如遇的對戰中起了好勝心,只想著贏,但是姜如遇卻始終保持冷靜,記得最初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