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妻似錦 第170節
書迷正在閱讀:別怕我是正經人、思嬌、[綜漫同人]cos團又跑出世界了、我與國民級偶像一起出道了[娛樂圈]、替嫁的被廢天才是二哈(穿越 修真)、那遠古狙神他又回來了[電競]、特種兵開局簽到神級科技、她的精神體怎么是頭驢啊、和總裁共用身體后、經年
青山元君拿著小茶杯在鼻下聞了聞,笑道,“茶是碧陽老君山頂的鳳毛綠針,水是深山里的山泉,韓施主覺得如何?” 白玉杯中的茶湯色澤青綠明亮,霧氣氤氳。韓莞也拿著茶杯在鼻下聞了聞,清香甘醇。淺酌一口,淡淡的香味彌漫舌尖,再喝一口,滿口生香,濃郁綿長。 這是她兩輩子喝過的最香濃的茶。禁不住贊道,“好茶?!?/br> 青山元君笑起來,“貧道送韓施主二兩?!?/br> 韓莞道了謝。 小姐妹還想喝。 青山元君笑著哄道,“你們還小,不宜喝這種茶。喝甜湯可好?”態度好得不得了。 小姑娘異口同聲,“好?!?/br> 一個小道姑便出去兌了兩碗桃花露給她們。 小姐妹喝了一口,覺得好喝,淡粉色的顏色也好看,她們喝了一碗還要喝。 青山無君又讓人拿來兩碟桃花餅,小姑娘一碟,韓莞一碟。 趙好兒咬了一口餅笑道,“好吃。這叫桃花餅啊,姨姨給老神仙做了梅花糕呢,形狀跟梅花一樣?!?/br> 韓莞專門交待她們,不要說蛋糕,要說梅花糕。 趙佳兒非常有眼力見兒的打開食盒,拿了一塊梅花糕遞給青山元君。 青山元君接過蛋糕,吃了一口點點頭,慢慢地品著,被小姐妹的童言童語逗得呵呵直笑。 青山元君同小姑娘互動時,韓莞低調地喝著好茶,三泡的茶湯她喝了一大半。耳朵卻認真地聽著他們的說笑,這位出家的太姑祖母是真的心疼兩個小姑娘。 她們大概玩了三刻鐘,青山元君有些累著了,道姑的眼神有送客之意。 韓莞起身道,“我們也該走了。老神仙好好休息?!?/br> 青山元君點點頭,說道,“韓施主無事,多帶孩子們來陪陪貧道。那兩個小男娃呢,下次帶來?!?/br> 道姑拿了一包茶葉給韓莞,拿了一瓶桃花露和一碟桃花餅給小姑娘。 此時午時初,韓莞領著小姑娘在桃園里轉了一圈下了山。 剛回到家,蜜珠就稟報道,“奴婢聽說京城送信來了,信在謝祥大哥那里?!?/br> 京城送信,還放在謝祥那里,是不是謝明承的信? 韓莞道,“讓謝祥來見我?!?/br> 話聲剛落,就有丫頭稟報道,“謝祥管事求見?!?/br>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探謝府 謝祥大步走進來把信呈給韓莞,說道,“謝世子讓人送來的信?!?/br> 自從那件事后,謝祥再也不敢稱謝明承為“我家世子爺”,更不敢忤逆韓莞的任何一句話。 韓莞接過信,上面只有幾句話: 莞莞,我于昨日下晌回京。白蘇死亡,嫌疑人已全部抓獲,正在審訊。等著我,我會為你正夠名。再次說聲抱歉。 韓莞激動的身子都有些顫抖,盼望那么久的事,終于要實現了。她喃喃說道,“終于等到了?!?/br> 她看看一臉懵懂看著她的小姑娘,笑道,“姨姨有一件喜事?!?/br> 趙好兒問道,“喜事,是姨姨要嫁人了嗎?” 在她的心里,成親和生辰就是喜事。姨姨才過完生辰,就應該是嫁人。 趙佳兒又問,“姨姨嫁給誰呢,是謝叔叔嗎?” 很不情愿的樣子。 韓莞失笑。嗔道,“稱得上喜事的事多著呢,可不單指嫁人?!?/br> 晌飯后,韓莞無心做別的,坐在側屋的炕上望著窗外發呆。這件事看似已經解決,順理成章她的名聲將會逆轉??伤膬刃倪€是忐忑,怕臨門一腳出問題。 封建大家庭,或者說封建統治者,他們做事稟承的是為家族,或是他們代表的階級服務。她只是一個合離的女人,跟謝家的關系是兩只虎的生母,而這件事涉及謝國公的臉面、謝家長子的未來、整個謝家的聲譽。謝家會不會悄悄把那些人處理了,繼續讓她背黑鍋。不知謝明承口口聲聲為她正名能否做到…… 想想趙暢,那么喜歡一個女人,最后還不是為了母親而被迫妥協放棄。 原主是受害者,但她依然不得不仰仗謝家人在這件事上公平決斷,這種感覺非常不好。 想著,若謝明承敢妥協,她就把望遠鏡收回來,帶著兩只虎去開辟另一片天地…… 春日的庭院姹紫嫣紅,鳥語花香。驢叔半爬在地上曬太陽打盹,翠翠在它身上翻來翻去,豹子和雪團兒秀著恩愛。 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美好。 兩只虎歇息起床,直接出東廂去了麒麟院。 小姑娘午歇起來,乳娘見韓莞心事重重,便把她們哄著,帶著動物們去花園里玩。 斜陽西墜,孩子們回來吃晚飯,京城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晚上,韓莞不愿意再等,插上門后抱著翠翠進了空間,尋著望遠鏡去了謝府。 望遠鏡是稀世寶貝,最有可能放在謝明承書房或是臥房的暗格里。而這些大事一般會在老太太那里,或是謝府外書房協商。 她此時有些后悔,該在謝明承身上放樣東西的。 空間停下,外面寂靜無聲。 等了近一刻鐘,才聽到腳步聲。 一個丫頭的聲音,“世子爺在寧壽堂還沒回來,不知出了什么大事?!?/br> 另一個丫頭的聲音,“肯定是大事,連于嬤嬤都被抓起來了?!?/br> 聲音很小。 一個婆子的聲音,“多嘴多舌,敢背后議論主子的是非,活膩味了?” 小丫頭怕怕的聲音,“武嬤嬤,再也不敢了?!?/br> 腳步聲跑遠。 韓莞猜測,她此時所處的地方應該是謝明承的臥房或是書房內,而那幾個聲音是從屋外傳進來的,所以才不需要開門關門跑得那樣快。 她已經聽說,武嬤嬤是韓明承的乳娘,管著他的院子。而寧壽堂,是老太太的院子。他們去了那里,八成審訊已經結束,幾個當家人在那里商量如何處理善后。 沒再聽到動靜,韓莞抱著翠翠蹲著出了空間。 屋里沒有點燈,外面廊下掛了兩盞玻璃宮燈,透過玻璃窗把屋內照得蒙蒙朧朧。 韓莞站起身,面前是一個紫紅色雕花大柜子。不用說,望遠鏡肯定藏在這個柜子里的某處暗格內。 她環顧四周。 這里是臥房,雕花鳥架子床,淡青色羅帳掛在掛鉤上,床上沒人。 門窗都關得緊緊的,屋里浮動著一股淡淡的沉香。 她來到窗前,院子里沒有人,燈光和星光把小院照得透亮。廂房的耳房小窗亮著燈,那間屋應該是值夜下人住的地方。 韓莞對著翠翠的耳邊輕聲交待了幾句,讓它悄悄去找謝明承,只能在樹下或是墻下等暗處走。找到了,就在沒人的暗處躲著,輕叫一聲。還專門囑咐,落腳點最好是樹后墻角,千萬不能是房頂等危險的地方…… 打開一條窗縫把它放出去。 翠翠穿著棕黃色皮衣,帶著同色帽子,晃眼一看以為是黃毛狗子。 韓莞也是沒轍了,豹子和雪團兒沒有翠翠聰明,不可能完全聽懂她的話。而翠翠能接受她的指令,卻長得太特殊,只能給它穿件狗衣。這是之前就做好了的。 看到那個棕黃色小身影一溜煙跑去墻邊,跳上墻消失,韓莞才把小窗輕輕關上,進入空間,她開著汽車空間跟著翠翠走。 尋尋覓覓,走走停停,半個多小時后翠翠再次停下。過了幾分鐘,聽見的一聲翠翠輕叫。 韓莞已經換上水紅色比甲,梳著雙丫髻。這是大戶人家丫頭最常見的打扮,若被人晃眼看到,也不至于太突兀。 她蜷著身子出了空間,蹲在一顆大樹后,翠翠高興地拱了拱她。 大樹在角落里,枝葉繁茂,樹下的光線很暗。韓莞在樹后向外伸長脖子看了看,庭院很大,沒看到院子里有人,垂花門外好像站著兩人。 突然,上房屋里飄出一聲女人壓抑的哭聲,又沒了,隨后飄出幾句稍高的說話聲,又沒了。那幾個聲音中,只聽清了謝老頭的大嗓門,“不行……” 又是老太太的聲音,“老公爺小聲些?!?/br> 韓莞掏出一顆小扣子,輕輕扔在了那扇小窗外的海棠樹根下,就抱著翠翠進了空間。 垂花門外的一個人晃眼看到樹下出現一個影子,趕緊走進門仔細看了一眼。樹下空無一人,是樹枝在風中搖曳,她才又放心地退到門外。 韓莞尋著小石子過去,小窗里飄出來的話能聽到大半。為了聽得更清楚,她把耳朵貼緊緊在車窗上。 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一意見 雖然有些聽不清,但前后聯系,韓莞還是基本弄明白了他們的談話內容。 兩個女人最激動,低聲咒吧著。老太太最恨于婆子,和昌最恨白蘇,氣憤時聲淚俱下。 該如何處理,這幾人也分成了幾派。 老太太認為,為了這個家和大兒子、大孫子的臉面,這件事萬不能說出去,把于婆子等人悄悄弄死就行了。她也同情和可憐韓氏及兩個孩子的不易,若謝明承實在喜歡,不阻攔他把韓氏娶進門,好好補償他們三人…… 和昌跟老太太的看法基本一至,也認為家族和家主臉面事大,不能讓外人笑話。又多了一個條件,把謝明繼分出去府另過,再調去外地為官,讓他跟齊國公府再無瓜葛,否則她不放心。 而謝老國公和謝二老爺主要是從政治上考慮。不只外人,連太子和韓家都認為是韓氏下藥害了謝明承,太子一黨心虛,謝家整韓家時沒敢插手。哪怕這件事的幕后隱情不說出去,但公布下藥為自家奴才所為,不僅謝家會被人笑話,更有可能被政敵利用,謝家和和王爺的政敵不光是太子一黨,還有勢力漸顯的五皇子一黨。不能感情用事,而耽誤大事…… 謝明承和謝國公的觀點一致,必須給韓氏正名,不能讓韓氏白白承了那個壞名聲,不能讓兩只虎的苦吃。當然,也不會把于婆子、白蘇的真實目的說出來,只說謝家管家不力,致使仇家鉆了空子,買通奴才陷害謝明承,韓氏受了魚池之災。 謝國公說,他是家主,白蘇那件事沒處理好,他有責任,對不起妻子和兒子。謝明承和韓氏在謝家被人下藥,韓氏母子在鄉下被人苛待,也是他這個家主管家不力。不管外面如何議論,他該承受。至于政敵發難,他也會想辦法處理…… 另一個就是,他太滿意韓氏了,說她聰慧、堅韌、百折不撓。謝家已經欺負了她一次,不能再欺負。韓氏若能再次嫁給兒子,不是他們謝家補償韓氏母子,而是謝家會因此受惠。若不給韓氏正名,這么好的兒媳婦就徹底失去了,好不容易親近起來的兩個孫子也會重新疏遠。 謝國公是帶著懺悔說這番話的,好像還當眾起身給和昌作揖賠罪,感動的和昌落了淚,心中的郁氣沒了,堅決擁護夫君說的每一句話。 謝明承也是懺悔,是為韓莞和兩個孩子懺悔。他又把韓莞曾經跟他說過的他們母子如何不易說的話出來,說他對不起他們母子三人,這輩子只要韓莞一個女人,韓莞不嫁,他就等著。還威脅,若家里敢不給韓莞正名,他會自己想辦法正名。若家里逼他另娶,他就去瓊州或者西關城當差。嚇得兩個中老年婦女連說不反對,腦袋還被謝老國公打了幾巴掌。 韓莞暗哼,謝老爺子之前的表現是最感性的,但這件事出奇的理性。感性和理性也要分人,對待長女和外孫他比誰都感性,連皇上老子都敢懟,對待韓莞就“不能感情用事”了。 從激烈爭論,到互相退讓,講條件,到最后基本統一意見。謝明承和謝國公勝出,也同意把謝明繼分出府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