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書迷正在閱讀:從殺豬開始學機甲、當神降臨、抱錯少爺是戰神[星際]、別太野了、他好聽話(觸手H)、修真大能在星際、[綜漫同人]和夏油分手后我掉馬了、大寶劍他過分可愛、子說沒有妖就是沒有妖、將軍怪我不疼他
“辭鏡,辭鏡……” 語方知重新吻住他。 屋下,何潛被尿憋醒,揉著醉眼出門尋茅廁,看見檐上一對交頸的璧人,覺得眼熟,眼睛都快揉瞎了,還是不信這兩人他認識。 “我定是醉瘋了……” 他又歪歪斜斜走遠。 作者有話說: 小嚴心情復雜…… 第116章 分別 “要走了?!?/br> 嚴辭鏡放下簾子,眼底閃過紅燈籠的影兒,長街上新春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嚴辭鏡臉上卻難見期待和喜慶。 嚴辭鏡不舍,語方知更是不好受,伸手幫他折好厚裘的領子,嚴嚴實實蓋住了昨晚抵死纏綿的痕跡,他道:“抱歉,我會盡快處理好語家的瑣事,早日上京尋你?!?/br> 嚴辭鏡的離開,語萬千是知道的,怕語方知跟著離開,交代了一堆事拌住他的腳,防他跟防賊似的,使喚了一幫人跟著,就差親自監視了,語方知今日也是使了萬般手段,才脫身趕來相送。 “我會讓小五跟著你,護你周全?!?/br> 嚴辭鏡也知道語方知不似他來去都無忌,又想著此次上京絕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么平靜,所以也就沒有多說什么。 菱湖再見已經是好幾個月之前的事,現在想來好像就發生在昨日,時光飛逝,但一想到兩人無法見面的日子,似乎看不到頭似的。 車廂里只有兩人,語方知摟著嚴辭鏡,貼著他的耳,說盡了體己的酸話,逗得嚴辭鏡低聲笑。 “笑什么?我說的話你可有聽清?”語方知捧著嚴辭鏡的臉。 嚴辭鏡點頭,失笑:“怎的獨守空閨這種話,你也說得出?” 語方知厚著臉皮:“還有別的,要聽么?” 嚴辭鏡搖頭,后被語方知按著后背要討個吻。 杜硯就在車外,嚴辭鏡不敢胡鬧,推不動,仰著臉往后挪,語方知也跟著挪,馬車劇烈晃動后停了,嚴辭鏡猛地推開語方知:“到了?!?/br> 車外,何潛已經在喚嚴大人了,語方知只好把嚴辭鏡扶起來,飛快在他唇上落了一個吻。 “大少爺?” 何潛看見率先下車的是語方知,有些意外,不自覺想起了冬至那晚起夜看到的那一幕,事后回想,絕不是幻覺,越想越尷尬,咳了兩聲。 嚴辭鏡也下車了,道:“讓何將軍久等了?!?/br> “不不,”何潛擺擺手,“營中瑣事繁多,是岳鈞山提醒我嚴大人要回京了,我才記起讓你看調兵令?!?/br> 到了書房,岳鈞山將信封遞給嚴辭鏡,見他看后臉色有異,覺得很奇怪。 嚴辭鏡為何要執著于看調兵令,信件上又有何不妥? 語方知就著嚴辭鏡的手把信看了,上面就寫了要何潛聽命二皇子,調派人手和糧食,出發援北,并沒有什么特別的。 何潛道:“軍有軍規,虎符就不能給嚴大人看了?!?/br> 調兵令上有兵部的印泥,但調兵最關鍵的是虎符,皇上的另一半虎符不會作假,曄城送來的虎符,完整跟何潛手里的合成一塊,元康五十六年,皇上的確下了調兵令。 嚴辭鏡回想在翰林院藏書閣看到的記載,“北境連失三城,形勢迫在眉睫,不止江陵,以北的涼州、宜州和靖州都收到了調兵令,我不知其他州如何,但上回你說收到調令是六月初三,你可知……北境防線被破是幾月初幾?” 何潛記不清了。 嚴辭鏡道:“五月十八?!?/br> 何潛猶疑:“北境遭襲,許是大將軍早已預料到兵潰之勢,在城破之前就已經派人上報……” 嚴辭鏡反問:“你可知,信使是何時抵達曄城?” 語方知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五月二十五?!?/br> 何潛震驚萬分,在嚴辭鏡和語方知的臉上來回移動。 若他說的時間不錯,五月十八到六月初三,從北境傳信到曄城,再從曄城傳虎符和調令到江陵,跑死快馬也不可能在十六天內做到。 何潛眉頭一皺,捂住了還好好全的胸口。 “我帶兵趕到時,汝、肅、燕三州均破……” “當時謝大將軍還說二皇子支援最快,隨后兩天內各州援兵也到了,隨大將軍在堰山大破敵軍……” 接著堰山一戰,士氣大增,大殷乘勝追擊,奪回汝、肅、燕三州,當時二皇子和大將軍合力圍剿敵首阿石訥,二皇子親手將阿石訥斬于馬下。 戰果如數家珍,之前的戰敗卻沒人提起,以至于沒人注意到當年派兵的時間是否合理。 何潛喃喃:“從曄城到江陵,快馬加鞭九天就能做到,至于從北境到曄城……” 語方知冷道:“七天根本不可能?!?/br> “空口無憑!”何潛強硬道,“當年嚴大人才多大?后人提起舊事也不會記得那么準確,肯定是記錯了!” 嚴辭鏡道:“好!就算我真的記錯信使到京的日子,那么連何將軍是最快去到北境支援的,何將軍怎么也不想想,為何你們支援的速度,比更靠近北境的涼州、宜州和靖州更快?” 何潛答不出來,語方知也不給他沉默的機會,道:“調令虎符,邊境信使,怎么也繞不過兵部?!?/br> 何潛高聲道:“魏相是二皇子的親舅舅!大概是他想幫二皇子拼下軍功,這也算不得什么?!彼X得自己有理,又道,“沒錯,一定是這樣,他的私心,不過是想讓二皇子早日領軍功,所以才率先把虎符和調令發往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