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書迷正在閱讀:她的掌中驕、為了活命被迫海王、病美人太孫懷崽了、山神和我結婚是為了搞開發、老爺與美人、一枚硬幣(py轉正)、重生后王妃不干了、炮灰meimei不想狗帶(快穿)、一位天地道君的心“道”歷程、AI替身中了沙雕病毒(穿越)
元黎披著玄色披風,策馬而來,一雙鳳目銳利清明,把馬韁往侍衛手里一丟,徑奔大堂,問:“查的如何?” 一幫幕僚及主事官員忙起身行禮。 其中兩個年紀大的已看卷宗看得頭昏眼花,對上元黎犀利視線,立時覺得頭頂似懸了把刀似的,不由感嘆,聽聞這位殿下為追查蠱毒線索,在藏書閣翻閱了一夜的書,眼下又馬不停蹄趕來這里,換成尋常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早撐不住了,這位竟精神抖擻,毫不見倦意,撇除辦事風格與難以相與的性情而言,的確令人敬佩。 柳青在后面疾步跟著,道:“臣已帶著衙中人將近五年內的大小卷宗統統翻閱了一遍,除了一樁涉及武林的烏龍事件,并未發現任何與蠱毒有關的案子?!?/br> “什么烏龍事件?” “委實是一樁烏龍事件,說是江湖一末流門派弟子為了騙取衡山派的武功秘笈,使用下三濫手段綁了衡山派的少主,并趁那少主昏迷期間在其四肢用一種特殊的靛料繪滿奇怪圖騰,待衡山少主醒后,騙他說那是蠱毒所致,需用門派秘笈交換解藥。那靛料擦不掉洗不凈,衡山掌門信以為真,倒真拿了一半秘笈出來,去換所謂的解藥。事后發現真相,悔之不迭,才一怒之下將此事訴諸官府?!?/br> 說話間已走到公案前。 柳青自覺的把位置讓出來,一邊整理混亂的案牘,一邊覷著元黎面色道:“依照楊前輩的說法,這煉蠱之術過程極復雜,蠱王產生后,要先‘開葷’,‘開葷’后繼續在陰暗濕毒處蟄伏五年鍛煉毒性,才可正式出師殺人。眼下臣等并未找出五年前這蠱王‘開葷’犯下的案卷,恐怕只能說明兩個問題,要不,這兇手非我大靖子民,要不,就是有地方衙門漏報了案情。無論哪一種,都不好排查呀?!?/br> 元黎點頭,自袖中取出兩張殘頁,鋪展到案上,道:“今夜孤在藏書閣翻遍各類典籍與異聞錄,只找到兩種能分泌出紫色毒液的毒蠱?!?/br> 柳青低頭一看,只見那兩張殘頁上竟栩栩如生的繪著兩只形狀陰怖詭異的大蟲,不由頭皮一陣發麻。 元黎指著左邊殘頁上的一只長滿細足、軀體上生有紫色花紋的大蟲道:“此蠱名雙生蠱,是一對孿生兄弟為了折磨彼此而創,宿體需要有兩人,且須是血脈相連的至親。據說中此蠱者,死后肌膚上會出現大片大片形狀如雙生花一樣的紫斑?!?/br> 接著又指著右邊殘頁上一條通體紫紅的蟲子道:“此為‘重紫’,具體功效未有記載,據說中蠱者死后肌膚上亦會出現紫色斑紋。但具體是何斑紋,亦未見記載?!?/br> 柳青光聽著就覺得腹中惡寒,實在想不明白,世上怎會有人專門耗費時間精力來做這等害人之物。 琢磨片刻,道:“死去的那兩名陰月一個是孤兒,一個是家中獨子,顯然不符合雙生的特點。那極可能就是這個‘重紫’了?!?/br> 元黎合上書頁,淡淡道:“這也僅是故紙堆里扒拉出的一點鴻泥爪印而已,說不準就是著書者為了博眼球而胡亂編造的。孤的意思是,要破案,得另換思路?!?/br> 他顯然已經有了想法。 柳青眼觀鼻,鼻觀心,斗著膽子道:“實不相瞞,下官這兩日搜斷枯腸,也正有一點想法想與殿下商議?!?/br> 元黎頷首,示意他說。 共事這段時日,柳青也瞧明白,這位雖然脾氣不大好,但正事上并不拘小節,便大膽道:“下官認為,不如就從已經發生的兩起命案入手,來推測下一個可能的遇害者,及時綢繆?!?/br> “譬如,這兩個陰月,一個死于城北秦樓,一個死于城西會嘉坊,那兇手下一步作案的地點,會不會就是城南或城東某處的陰月。再譬如,死去的這兩名陰月……” 柳青目光躲閃了下,才敢硬著頭皮道:“咳,都與殿下有些牽扯,那下一個遇害的陰月,會不會也、也是這種情況?!?/br> 元黎無甚表情的以指敲案,良久,微微笑道:“不錯,柳大人正與孤想到一處。孤已命人去整理這一年間所有與東宮有牽扯的陰月名單,最晚明日,就能送到京兆府?!?/br> 柳青由衷感佩:“下官謝殿下體諒?!?/br> 這廂這說著,衙兵又哆哆嗦嗦的探進頭來,道:“殿下,大人,宮中有貴客到?!?/br> 元黎輕一皺眉,羅公公已笑呵呵走了進來。 “殿下可教老奴一通好找?!?/br> 元黎笑道:“公公怎么過來了?” 羅公公笑意更濃:“老奴是過來替陛下傳旨的,陛下已下令內務府,三日后就替殿下與小世子進行婚儀?!?/br> “陛下還說了,一切以婚事為大,案子的事,可以先擱一擱,慢慢來?!?/br>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_^ 感謝 感謝樓與、夏目、雪莉、鮑丹、玟星的屁股蛋子的營養液~ 第17章 元黎笑意一下淡去。 柳青及京兆府眾人察覺出氣氛不對,忙以整理案卷為由退去后堂。 雖說陛下賜婚的圣旨已傳遍民間朝野,可但凡了解過一些當年舊事的人都知道,這樁婚事對東宮而言……絕對是禁談中的禁談。 羅公公近前道:“陛下為殿下用心良苦,殿下可千萬莫在這種時候犯糊涂啊?!?/br> 元黎一扯嘴角。 羅公公嘆道:“雖說這樁婚可能不如殿下的意,可能得長勝王府這么一個堅實后盾,于殿下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殿下身為儲君,應該明白孰輕孰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