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拓跋思來信
書迷正在閱讀:渣了仙尊后我跑路了、被賜婚給死對頭之后、她的掌中驕、為了活命被迫海王、病美人太孫懷崽了、山神和我結婚是為了搞開發、老爺與美人、一枚硬幣(py轉正)、重生后王妃不干了、炮灰meimei不想狗帶(快穿)
而曹cao聽到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的時候。 也沒那么在意,他確實想要進度快一些。 但是上次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要是雙方都弄出來這些小故事,很容易就讓人意識到這其中的聯系。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將兩地傳播給岔開一些時間。 這樣在其他人看來,蜀地的那些人不過是在學習江東罷了。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放棄,而是問道。 “真的就沒有加快一些進度的辦法了嗎?” “加快進度的話,那么也只能加快收買那些讀書人的進度了。 等到江東這邊的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就算是讓人知道其中有問題也不好對方的時候。 才是讓這些小故事在蜀地流傳的好機會,說不定江東的人還會提供一些幫助呢!” 聽到這里,曹cao也就明白了何晏的意思。 現在只要他不對那兩者表現出明顯的動手想法。 那么雙方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多,自然也就會有一些下黑手的行為了。 比如說江東那邊知道了這些故事有問題后,不僅不會提醒蜀地,還會偷偷將這些故事送過去。 為的就是讓蜀地也一起倒霉罷了。 蜀地那邊道德感會強一些,但是也會做出差不多的事情。 不過如果現在曹cao說出要準備對其中一方動兵。 那么現在兩個互相算計的勢力,會立馬將之前的那些恩怨都給忘記。 選擇變成親如一家的聯盟,來一起對抗曹cao給與的壓力。 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罷了。 為了自保,那么一些恩怨也可以暫時不用在意的。 可是在平常的時候,這些恩怨可就不會忍著了。 如果不是面對他的時候,兩個勢力會立即抱團,那么曹cao也不會一直克制著自己不去對他們下手。 當然在何晏看來,曹cao一直不動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沒有把握面對兩個敵人的時候,他并沒有太大的把握能夠取得勝利。 所以就只能一直耐心的發展自身了,順便對那些異族下點黑手什么的。 而且對于曹cao來說,現在對于異族下手來說,性價比可是很高的。 本來的短板就是戰馬不足,現在從羌族那邊獲得了足夠的戰馬。 花費一些時間就能夠訓練出合格的騎兵隊伍,那么自然也就有了對異族開戰的本錢。 糧食問題也不需要太擔心,畢竟這么多年沒有大戰糧食儲備可是很充足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基礎,前段時間曹cao才會提出打算對鮮卑下手。 畢竟周圍的異族就那么幾個,羌族已經在何晏的計劃之下不需要去擔心了。 那么自然就是要去找鮮卑的麻煩了,順便還能夠得到一塊上好的養馬地。 要是對劉備或者孫權開戰的話,那么先不說勝敗的問題。 就是這需要準備的人手和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所以在沒有極大的把握之前,最好還是先不去招惹那邊的兩個勢力了。 但是這暗地里的手段還是不能少的,萬一能夠獲得不錯的效果就大賺了。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后,還是曹cao繼續說道。 “那么你覺得那小故事什么時候才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呢?” “這計劃想要取得效果可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做的的,所以我暫時也沒辦法預測出來?!焙侮痰吐暬卮?/br> “好吧!那等會我會讓人給你在準備一批資金,讓你的人盡可能加快速度?!?/br> “好的,父王,我會催一下的?!?/br> 話是這么說,但是何晏并沒有將這件事情記在自己的腦子里面。 畢竟江東那邊的進度已經可以說是最快了,這才多久??!就已經有了這么好的效果。 要是再讓牛二繼續加快速度的話,那么可就很危險了。 就算是小故事對方不會在意,一個不停送錢的人他們可不會放過??! 到時候牛二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順利的跑回來。 運氣不好的話,那么就可能直接被留在江東了,更慘就是將計劃都給交代出去。 到時候前期的那些花費不就是泡湯了嗎? 到時候就連那美食大賽和辣條的事情都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畢竟這些事情的背后都是他何晏,江東的那些人怎么可能不會合理聯想一下呢? 一旁的曹cao想了一會兒后,突然問道。 “對了!美食大賽的事情準備的怎么樣了?” “一切順利,州級比賽最晚下個月中旬結束,洛陽的天下美食大賽大下個月開始?!?/br> “需要幫助的時候盡管和我說?!?/br> “我會的,父王!” 聊完后,曹cao揉了揉眉心,揮揮手讓何晏離開了。 回到家中不久,王治就跑到他的身邊說道。 “羌族拓跋思那邊送您來了一封信?!?/br> “我知道了?!?/br> 何晏接過信后,王治就離開了。 何晏也沒在意對方這段時間在忙什么,直接就將信給打開了。 信里面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將羌族最近的事情說了一遍。 二王子的反攻讓他給擋了下來,而且還盡可能的保持了雙方互有勝負,他率處于下風的局面。 雙方對峙了一段時間后,二王子意識到沒辦法取得太好的效果就撤退了。 天下第一樓的分店在羌族的生意很好,幾乎所有權貴都慕名而去。 最后也給出了非常滿意的評價,所以哪怕這分店的位置不太好,每天座位也都是滿的。 剩下的大部分內容就是對拓跋玉說的事情了。 何晏好奇的數了一下,寫正經內容只有半頁,給拓跋玉的內容可是有六頁。 想到這里,他不僅想要問一下拓跋思。 既然你那么想要和拓跋玉說的話,其實你可以直接給她寫一封信的。 不用將兩件事情都放在一個信封當中??!讓人以為羌族那邊值得書寫的內容很多一樣。 而且在羌族身居高位的拓跋思好像也不缺一兩張紙吧! 真的沒有必要那么節省,第一頁紙上只寫那些正經內容就好了,沒必要加上大半頁對拓跋玉要說的話。 這樣真的很影響別人對于這封信內容的分析和思考。 不過想了想,這也可能是對方故意做的。 為的就是讓拓跋玉知道他在做什么,從而不要覺得自己沒有靠山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