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開局被曹cao逼婚、渣了仙尊后我跑路了、被賜婚給死對頭之后、她的掌中驕、為了活命被迫海王、病美人太孫懷崽了、山神和我結婚是為了搞開發、老爺與美人、一枚硬幣(py轉正)、重生后王妃不干了
其實百官以前說的一般都是“王爺三思”,畢竟那會連隱煉就是個吉祥物,但最近攝政王有點放權的意思,他們也不傻,面子還是給足了,明明是該問聶臨風的事,嘴上還是要對著連隱煉喊,喊得連隱煉頭都疼了。 聶臨風合起手上的折子,又拿過一封看起來,問道:“我看起來很閑?” “不是閑?!边B隱煉有點無辜,聶臨風現在做的本來可該他做的,“他們那么吵,你就沒準備發表一下意見?” 聶臨風抬眼看向連隱煉,“你希望我發表什么意見?” 連隱煉噎住,嘴張了張,又不知道說什么,他怎么感覺有個套等著他呢? “打,我們現在不占理,就真的遂了愿列人國的愿,不打,又委屈,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連隱煉被噎住了,他是皇帝,現在還是跟攝政王在討論這事,要真討論出個什么結果,基本就算一錘定音了,到時候還不知道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想到這他頭都大了,壓力也很大。 他果然就不是當皇帝的料子。 “我也不知道?!边B隱煉瞬間泄氣。 “你若有想法,便聽你的?!甭櫯R風淡淡道,“你是皇帝?!?/br> “我不知道?!边B隱煉還是搖頭,心里那桿秤搖擺不定。 他就受不得委屈,這要換了是自己的事,他肯定就想著打回去了,但一想到那些百姓,又有些不忍心。 列人國這些年跟大易征戰不休,苦的都是他們,死的是大易的將士,為了安撫自己的小脾氣,上下嘴唇一碰就把這些人推進水深火熱里,他做不到。 聶臨風拿著折子坐在旁邊看,目光卻抬起落連隱煉臉上流連,眉眼間笑意漸濃。 連隱煉這性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他隨軍出征,小東西總會紅著眼睛跑去御書房,求先帝不要出兵。 先帝并不算是個溫和的人,在位時攻打過很多國家,大易的國土在那段時間擴大了不少,對此朝上的聲音跟現在差不多,有覺得好,也有覺得不好的。 聶臨風的父親作為易國的大將軍,先帝說打,他便領旨照做,帶兵出征是常事。 聶臨風作為他的兒子,也是打小就被教導怎么領兵作戰,而且秉著“看書不如實踐”的教育方針,從他稍微有點氣力開始,每次出征都會帶上他。 對于這件事,聶臨風倒沒覺得有什么,他也的確從中學了很多東西,唯獨讓他覺得心里不大舒坦的只有他的小皇子。 每次出征前連隱煉就又哭又鬧的,皇上哄不好,皇后也哄不好,只有聶臨風進宮陪著才好。 每次出征,連隱煉都會這樣“騙”他進宮,盯著他不讓他走,但人的精力到底有限,小皇子守上一天,自己就熬不住睡過去了,等再醒時,他的臨風哥哥已經不在了。 每次都這樣,但他還是每次都要做。 聶臨風一想到小皇子睡醒時發現自己不見了,心里就一陣陣地疼,每次回京路上總要買些東西回去,一來哄哄小皇子,二來也是彌補心里的愧疚。 但小皇子怎么會放棄,他知道從聶臨風這下手沒用,便把目標轉向了他父皇。 只要不打仗,聶臨風不就不用走了嗎? 懷著這種簡單的想法,他見了先帝。 第一次自然是惹怒了先帝,為這事還關了他好些天,但連隱煉不止沒反省,甚至在放出來后又不依不饒去找了先帝。 只是比起之前硬邦邦地求,他后來學乖了,磕磕巴巴地跟他父皇解釋打仗不好,打仗會死很多人,幾乎三天兩頭就要去找。 他思考的角度并不多,大多是從孩子出發,總想自己如果是那些受苦的孩子,失去母親,失去父親,失去兄弟姐妹和玩伴,一想到這些,連隱煉就眼睛發紅。 起初先帝只當他是舍不得玩伴的玩笑話,但后來看連隱煉很認真,聽了幾回,竟也聽進去了,漸漸的也不再挑起戰爭。 比起先帝,比起幾個已逝的皇子,連隱煉可能真是最不適合當皇帝的人。 他的良善很好,但作為帝王有時最忌心軟的,所以聶臨風想,既然連隱煉伸不出來爪牙,那不如由自己來。 他可以當連隱煉的利刃,連隱煉的爪牙。 “不是跟你說了,我會處理好?!甭櫯R風柔聲道,“你可以把事情交給我?!?/br> “可是討論不出個答案,大臣們可……” 連隱煉話才說一半,門外忽然傳來聲音:“王爺,鄭大人求見?!?/br> 連隱煉面色一僵,向聶臨風投了個求助的眼神過去。 其實他出現在這并不是什么大事,其他大臣來得,他作為皇帝,更是來得,但他心里有鬼,做賊心虛罷了。 聶臨風看他這眼神,莫名有種被信賴的快感,“無妨”兩個字都快出口了,又生生咽回去,指了指屋內的屏風。 連隱煉會意,立刻躲了過去,聶臨風這才放了人進來。 人一進屋,連隱煉就打起精神聽了起來,本以為能聽到點什么“不能讓皇上聽到的話”,結果這人一開口又是列人國的事,連隱煉瞬間郁悶了,這些大臣不是不放過他,而是不放過聶臨風,朝上吵不出個結果,下了朝就接著煩他。 聶臨風卻好像習慣了似的,也不回答,就是聽,等人說完了再很有道理似的點點頭,輕飄飄一句“辛苦了”直接給人打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