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書迷正在閱讀:職業病暗衛的寵妃生存指南、魔尊高度重視、深淵國度、變成蚊子的每個夜晚、龍元帥的人魚小祖宗、扶她攻/GB/GL/女A/女攻腦dong集合、(快穿)今天也在被強迫、受受相插、瘋狗男友和同居的他 (1v2)、白首富她啊
“沒有的事,您看那些大宗門里親緣關系比我們這種家里可復雜多了?!彼?,做了個乾炎的口型,嬸嬸會意過來,笑著道:“也是哈?!?/br> 二人說話聲壓得很低,主臥里的鐘叔叔依舊鼾聲如雷的睡著,卻吵醒了左邊的小臥室,另有幾串腳步聲從里面響起,只見四個幼童迷瞪著眼睛,啪嗒啪嗒的走來,在看清屋內的少年后,立刻歡呼著撲過來抱住鐘秀林的大腿。 “秀林哥哥!” “喂,我的新衣服上全是你們的口水了……”鐘秀林一邊嫌棄,一邊笑著抱起其中最小的女孩,“小妮又重了?!?/br> 小妮撅起嘴。 “又漂亮了?!辩娦懔指目?。 小姑娘嘻嘻笑著,又給哥哥在臉頰上蓋了一個沾著口水的吻。 “餓不餓,正好有晚上沒喝完的雞湯,我給你下碗面條先墊墊?”嬸嬸招呼道。 “不用了,我路過葵江城的時候吃過了?!辩娦懔值?。 嬸嬸又道:“那我先去把你那屋的床鋪了,放心,都是前些日才曬過的被褥,暖和得很!” 鐘秀林連忙道:“我來幫您吧?!?/br> “不用不用,”嬸嬸擺手,她指指鐘秀林懷里的小妮,“這幾個小家伙都想你一年了,你跟他們玩會去!” 自從父母在祓鬼時雙雙殞命后,年幼的鐘秀林便由叔叔嬸嬸一家撫養長大。他們一家全無靈根,不過是務農的普通凡人,可對鐘秀林而言,這里是新宵時一定要回來的家。 嬸嬸一手捏著套好的被角,一手正艱難摸索另一個被角時,鐘秀林的聲音從旁傳來:“還是我來吧?!?/br> 嬸嬸也不再推辭,把套好的被角遞給他:“拿著?!?/br> “他們幾個呢?” “不肯睡,我把他們哄上床,悄悄給了下個安眠咒?!?/br> 嬸嬸瞪起眼睛:“啊呀,這咒孩子受得了嗎?” “沒事的,”鐘秀林笑道,“這咒我用過很多遍,曉得分寸的?!?/br> 有了鐘秀林的幫忙,收拾被褥便輕松了許多,少年抖了抖褥子,拍著上面的花紋問道:“對了,今年柴興生沒來找茬吧?” 鐘秀林不過順口一問,嬸嬸表情卻隨之一僵,少年的臉瞬間冷了下來:“他們又做什么了?” 乾炎在轄域各城鎮內都駐有高階弟子,多為掌教柴成周的親信,負責收繳各地供奉,監視民生種種,清掃鬼物邪祟。鐘秀林當年被乾炎掃地出門后憤而轉為散修,之后居然還以優異成績考進了天賢庭,乾炎覺得他削了他們面子,因此大為火光,不僅柴自寒在天賢庭里時不時就會挖苦譏諷鐘秀林幾句,連駐守在葵江的弟子柴興生也時不時就會來蹉跎鐘秀林的嬸嬸一家。 嬸嬸矢口否認:“沒有沒有,你這孩子怎么老瞎cao心,還咋修煉啊?!?/br> 鐘秀林停下了手上的動作:“說?!?/br> 嬸嬸一臉為難,她猶豫半晌,還是吞吐道,“就……就開春的時候,柴興生非說咱們家人口多,田多,又加收了三分的供奉?!?/br> “這幫王八蛋……”鐘秀林咬牙。 “不過你放心,之后咱們家就好了?!眿饗鹩盅a了一句。 “好了?” “嗯,六月中的時候,柴興生好像是收到宗門的什么命令,跟他那群狗腿都回去了,到現在也沒回來哪!” “六月?”鐘秀林想起自己六月時和沈蘊去杏陵的那一趟,好像也沒看到駐守的乾炎弟子。 難道說乾炎出事了? 出事更好。鐘秀林又很快在心里忿忿道。 整理好了床褥,窗外的夜色也極深了,鐘秀林捂著嘴打了個呵欠:“我去洗把臉就睡了,嬸嬸也快去睡吧?!?/br> “好好,”嬸嬸提醒道,“缸里水都有,巾子在廚房的掛架上?!?/br> “知道的?!?/br> 女人點點頭,正要回房,她走了幾步忽然又轉過身問道:“秀林啊,你那個學堂里……有治打鼾的咒不?” -------------------- 鐘秀林:……這個真沒有。 本周更新內容就是除夕十二時辰【x】 第110章 新宵歲(三) 寅時。穹鸞漱心堂。 屋內溫暖靜謐,就連宮夢錦養的那只叫小橘的貓也早已團成一團,蜷在主人的身邊睡得正酣。宮夢錦伸手撓了撓小橘的下巴,獲得了對方滿足的呼嚕聲。她半瞇起一雙熬得通紅的眼眸,瞥了下窗外。 此刻深夜最深,整個穹鸞內只有她的房間還亮著燈。 她其實今天不該熬夜的。師尊在云叢斗法尚未歸宗,她作為織夢夫人的衣缽傳人,除夕當天的應酬儀式便都轉交到了她的手上。等天亮之后種種祭拜,布置,宴會……少不了需要她來主持忙活,但她卻還在這里挑燈夜讀著祝桃先生的筆記,屬實不應該。 祝桃留下的筆記足有滿滿一匣,從入天賢庭始一直到她教書授人,她每年總會寫上許多自己的關于幻術的心得,但因為記錄雜亂,導致宮夢錦這段時間里只是大致分階段地梳理了出來。 她將視線轉回到面前謄寫了一半的紙頁上,猶豫地咬了咬下唇。 “就這么睡了也不踏實,那就把這兩頁整理完……” 反正妝也卸了,少女干脆狠狠揉了一下臉,又拿過桌案旁的薄荷油猛嗅了一下,重新坐回案前。 “善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先生好像很喜歡這句話?!睂m夢錦按著額頭,瀏覽著自己整理出的手稿——祝桃在許多地方都強調了這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