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寵婢日常 第125節
太子便也坐過去,摘下了儲君之冠。 “那如今,兒子成了廢子,還能上朝嗎?”他的聲音里面沒有不平,只有一點自我譏諷。 皇帝見他如此,眼角瞬間濕潤,廢子兩個字,是他給太子的,卻不希望從任何人的嘴里聽見。 他點點頭,“為什么不,只要你想,再怎么樣,朕不能白白教導你二十余年?!?/br> 太子就笑了,“那般,這日子便也能過?!?/br> “父皇春秋鼎盛,怕是等您想要歇息禪位的時候,兒子也老得不能動了。那時候,誰還想做皇帝,釣魚種花,再讓阿昭過來鋤地種菜,也未嘗不可?!?/br> 皇帝心中頓時又好受起來,只覺得太子窩心,又覺得這倒是也符合他的性子。他也笑了笑,“你能這般想,朕這心里就好受多了?!?/br> 太子就起身,拿了儲君之冠戴上,戴好,然后道:“父皇,兒臣該走了。想來太子妃和阿昭都在外面等我?!?/br> 皇帝心一暖,“也是,太子妃對你,確實情深意篤?!?/br> 又道:“阿昭是個孝順的好孩子?!?/br> 太子揚了揚下巴,“他確實很聰慧?!?/br> 他行了禮,轉身,慢慢的沉穩走出宮殿,走到門口的時候,周全恭彎腰替他撩開厚重擋風雪的門簾,太子朝著他點了點頭,然后定睛看去,果見對面宮殿門口,珺珺牽著阿昭的手在對著他笑。 阿昭明顯是見了他出來,隔著風雪大聲道:“阿爹——阿爹——你快點來,咱們回家去吃豬蹄飯!” 太子喉嚨里溢出快活的笑,大步的邁過門檻,穿過積雪的庭院,朝著折筠霧和阿昭走過去。 皇帝從窗戶里看見他快活的笑起來,然后一把抱起阿昭,牽著太子妃,轉身出了宮門。 皇帝倒是有些艷羨起來。 等回了東宮,折筠霧把阿昭哄回去歇息,就連忙去看太子。太子殿下歪在榻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大的情緒,渾身上下有股安寧。 折筠霧愣了愣,走過去躺下,歪在他的懷里,問:“你跟皇帝說了什么?” 太子笑起來,“說了一些讓他安心的話?!?/br> 折筠霧:“什么安心話?” 太子:“說我不怪他?!?/br> 折筠霧捏了捏他的手,“真的?” 太子低頭,小聲的說:“假的?!?/br> 折筠霧也小聲湊到他耳朵邊去,“殿下,你罵吧?!?/br> 太子就想了想:“等他死了,我都不給他摔盆?!?/br> 折筠霧:“這個不夠狠?!?/br> 太子:“——個老東西,還以為自己能活多久!這般小氣,說不得要被自己氣死?!?/br> 折筠霧笑起來,只覺得殿下果真是個秀才,罵人也文縐縐。 她道:“再狠點,殿下,我教你?!?/br> 她附在他耳朵邊將鄉下罵人的話都說了一遍,“怎么樣?” 太子咬了咬她的嘴,“嗯,很解氣?!?/br> 他深吸一口氣,“好,我記下了,我再罵一遍?!?/br> 折筠霧耳朵里便進了磕磕絆絆一陣聲音,她聽得悶笑出聲,“殿下,您好笨?!?/br> 第105章 生子5 二更 皇太孫定下來以后, 有官之家倒是暗地里較勁了好幾回,想法設法把孩子送去皇宮里面給阿昭做伴讀。 按照陛下現在的意思,小皇太孫必然未來教導的重點, 所以不管以后皇太孫怎么樣, 只現在這般,自家的孫兒和兒子等進了宮做陪讀, 那就必然是能在陛下面前露露面的。 只要露了面,那就是莫大的前程。 于是一個個為了這前程開始較勁, 便也羨慕起蜀陵侯府。 “好生生一個閨女,直接扔了, 搏了個忠義孝三字,結果好運道, 這女兒還活著, 不僅活著,還成了太子妃?!?/br> “不止,如今生了皇太孫, 肚子還懷著一個,家里的孩子必然是伴讀了——所以說, 三代富貴,代代相傳?!?/br> 蜀陵侯下值的時候路過聽見了這市井之言,回家嘆氣,“珺珺……什么都沒有跟咱們說?!?/br> 這么些年,好像真就她出嫁之后, 便大家維持彼此的臉面,除此之外,就沒什么了。 趙氏便心酸,“那能怎么辦?!?/br> 她頓了頓, “其實話說回來,陛下要讓阿明做伴讀的時候,咱們不也沒有告訴珺珺嗎?” 蜀陵侯嘆氣一聲,“沒有辦法?!?/br> 人人都有自己的“沒有辦法?!?/br> 過了年,就是正月十五。 皇帝對宮宴歷來只注重除夕,對元宵節倒是沒有什么特別在意的。 但今年可能對團圓二字格外注重,所以元宵宮宴的大小事情他竟然一一過問了。 皇帝對任何事情上心都能讓這件事情變得格外的被人關注,一來二去,元宵宮宴便直接讓眾人重之又重。 折筠霧和太子倒是沒有多重視。去宮宴之后,兩人就坐著,時不時跟旁邊的安王夫妻說說話,再沒有旁的舉動。 再看端王那邊,也是一般,今年的他也沒有呼朋喚友,而是老老實實地坐著,又因為瘦骨嶙峋,整個人看起來十分滄桑。 太子和端王如此,那剩下的交際就得其他兄弟來做。安王首當其沖,端著一個酒杯四處應酬,回到座位的時候,臉上竟有些志得意滿。 安王妃瞧著心里不屑,于是暗地里偷偷踩了安王一腳,安王的臉瞬間成了豬肝色。 如此大庭廣眾之下,肯定是不能喊的,只能忍著,轉身去看安王妃:你是不是有??? 安王妃側身回了他一個白眼,然后就不再說話。 不過因為這一腳,安王倒是又恢復了心里的清明。知道權勢固然好,可儲君之位也不會給他一個身子弱的王爺。 一想到這個,他就心里難受,卻有些難得的安心:反正他也做不了皇帝,就待著唄。 然后也不出去敬酒了,推說自己有些頭暈,讓老四去。老四才不去,老四就讓老五和老六一起去,老五和老六:“……” 誰去誰是傻子,這時候跳出來做什么? 結果老七風風火火的去了。 太子:“……”倒是也并不意外。 然后問來敬酒的老七:“喝一輪就算了,別喝多了?!?/br> 傻成這樣不多見,但喝一輪還能說傻,喝第二輪的時候,那便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誰的心里都想要這個位置,但這時候跳出來,父皇才不管你傻不傻,他都能打。 老七心里自然是有點心思的。但你說它覬覦儲君之位,那倒是沒有。他只是想出個風頭,踩在太子和端王的身上——若是能因此得到皇帝的賞識,那也是好的。 但現在太子這么一說,他也就老老實實了。敬完一輪酒之后,老七就乖乖地坐了回去。 皇帝看了之后,心里倒是滿意??偹悴皇呛艽?,還知道聽人勸。 因為最近皇帝透露出要給阿昭選伴讀,也說了今年的元宵節可以帶家中的孩子進宮,所以孩子格外的多。 酒過三巡之后,皇帝就開始說正事。先說的是阿昌和阿昭等孩子多大了,大了就得讀書,所以皇帝準備給他們找先生,讓皇孫們都進宮一起讀書。 不過因為現在的皇孫們年歲都不大,只阿昌和阿昭兩個符合要求,所以就先等一等,明年再說。但是皇太孫的伴讀卻不能再拖了,必須得找幾個合適的孩子進宮陪著讀。 折筠霧在下面聽他這樣那樣扯了很多,其實最后也就一樣:朕雖然也想要所有的孫子一起進來,可是條件不允許,他們都不大,所以朕就只能先教皇太孫了。 不是朕偏心,而是事實如此。 折筠霧:“……” 日子久了,她好像也能知道皇帝一些心思。這些心思是已經改不過來的,比如說講究一個面子,公正,好似他是個圣人一般。 她輕輕的嘖了一聲,微不可聞,但太子還是聽見了,笑著道:“后面還有戲,你瞧吧?!?/br> 果然,皇帝就開始挑人。挑人的時候并沒有先叫各家的孩子上前問話,而是把阿昌叫了個過去問東問西,關心個沒完。 這下子,便又有大臣們私底下傳遞眼色,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難道又想要走之前那一套嗎?扶起一個皇太孫,然后再扶一個小世子? 到時候他們又會是什么樣子的立場?是跟如今的太子和端王一樣嗎? 折筠霧就去看太子殿下,太子回了一個你看吧的眼神,兩個人是低著頭進行的,算是黏在一起說話,旁人倒是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在干什么。 阿昭是知道今天會有幾個孩子以后陪自己讀書——雖然他拒絕了,但是并沒有用。 這是他第一回 懵懵懂懂的知道皇帝說的話,不能反駁。 那就只能加幾個伴讀。他不想要伴讀的原因有很多個,其中一個就是阿娘說過,伴讀以后就是他的人了,他們跟奴才不一樣,雖然也得聽他的話,但是更類似于他和阿昌的關系。 阿昭坐在皇帝的身邊,噘著嘴巴,皇帝正好說完話,見他這樣滿心不愿意,失聲笑道:“怎么這般抗拒?這是好事呀?!?/br> 阿昭憂愁的道:“可是皇祖父,阿昭愿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給阿昌哥哥,而且只愿意分享給他,不愿意給別的人?!?/br> 皇帝哈哈大笑,“那就朕給你賜一些東西給他們,不用你的東西好不好?” 倒是有模有樣的商量了起來。底下的人見了,又是一陣竊竊私語:皇帝什么時候有過這樣子呀?就是太子和端王也沒有這樣的待遇。 安王看著上面的阿昭和阿昌,倒是羨慕。大家都有孩子了,就他沒有。每年這種時候,他都難堪的很。如今外面說什么的都有,把他傳的十分不堪。 安王心里煩悶,就跟四五六七去喝酒,八九十喝的還是果子酒,就沒有叫三個小的。 湊在一起喝,陣仗倒是蠻大,皇帝難免要問,于是這一群大的王爺們才有機會在皇帝面前露個臉。 不過也沒有露太久,皇帝便正式選了四個孩子進宮。 蜀陵侯家的孩子,輔國公家的孩子,還有兩個則是武將家的。 四個孩子都比阿昭大,個個都懂事,皇帝很滿意,抱著阿昭,指著他們四個道:“以后你們就在一起讀書?!?/br> 四個小的跪地道遵命,阿昭嘴巴抿了抿,覺得有些害怕。 他不想坐在這里,跟皇祖父一起接受別人的跪拜。 等晚上回到家里的時候,他直接不回自己的小側殿,而是飛快地爬上正院的床,鉆進被子里面,跟折筠霧道:“阿娘,我害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