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寵婢日常 第115節
禮部是老六肅王在的地方。 皇帝原話是:“太子理應走完六部,這才能知曉其中干系?!?/br> 這話委實沒有任何錯處, 可從戶部去的第一個地方是禮部, 便耐人尋思。太子回來就坐在那里出神,折筠霧便只默默的讓人給他熬點湯補補。 楊太監接了活計, 猶豫了半天,就給太子殿下做了排骨湯。太子殿下愛吃嘛, 這湯熬好了又補,便也沒想太多——他一個廚子, 他能知道什么呢? 就費盡心思熬了排骨湯送了過去,太子正在生悶氣, 氣飽了, 也不是很餓。但折筠霧送了膳食來,他也不好說不吃,便總得吃一點。 結果打開一看, 是排骨湯。太子抬頭,第一個念頭便是折筠霧這是在點他。 也是, 他這幾日心里不高興,已經好幾天不曾跟她親近了,又聯想到自己煩悶也惹得她跟著擔心,這般就更不好了。 于是他拉著折筠霧的手,“你放心, 今晚我陪你?!?/br> 折筠霧:“……” ??? 她低頭一看,哦,明白了。 臉就紅了,瞪了太子一眼, “又不是我吩咐的,人家可不知道排骨是個什么意思?!?/br> 太子:“不管是不是,今晚我都陪你?!?/br> 是冷落她了。 折筠霧:“……算了,隨你所想吧?!?/br> 晚間成了她陪他,太子殿下勁頭十足,第二天精神奕奕,一起床,便看見了等在門外的阿昭。 他小小一個人坐在一張小板凳上,垂頭喪氣。 太子心情很好,氣定神閑的過去,在他的小腦袋上摸了一把,“怎么了?” 阿昭一抬頭,一雙怒目出現在太子的眼前。 “阿爹!” 他大吼,“你騙我,這是史記,這根本不是佛經!” 太子笑起來,“是啊?!?/br> 阿昭蹭的一下站起來跺腳:“阿爹!你這個騙子!” “你是我的阿爹,你還騙我!” 太子一本正經,“難道我是騙子,我就不是你的阿爹了么?” 阿昭:“……什么?” 他包子臉氣啾啾紅了。 太子:“就因為我是你的阿爹,我就不能騙你了么?” 阿昭被他繞進去了,“我騙你,跟我是你阿爹有什么關系?” 太子嚴肅的道:“騙子跟父親,難道就不能是一個人嗎?” 他開始引經據典,把話題越繞越遠,唬得阿昭的臉也越來越嚴肅,最后又搬著他的小板凳進屋子,往床上爬,一邊爬一邊還念叨著:“好像可以是一個人哦?!?/br> 折筠霧:“……” 真是的,都快把聰明孩子忽悠傻了! 太子殿下還得去上朝,用了幾口早膳,便匆匆去走了。阿昭等他走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被忽悠了,他哭唧唧的跟折筠霧道:“阿娘,阿爹是騙子?!?/br> 他弄假封皮騙他! 他現在可知道史記是什么了。 折筠霧就笑盈盈的道:“你阿爹不是騙子,他是在考驗你?!?/br> 阿昭啊了一聲,“考驗什么?” “考驗你是不是認識史記了,你要是認識了,長大了,那肯定就知道自己被騙了?!?/br> 阿昭又被忽悠過去了。 “但你阿爹騙人,肯定是不對?!?/br> 阿昭立馬贊同,“對,他壞!” 折筠霧替他擦擦眼淚,“是啊,你阿爹壞,你別跟他計較了?!?/br> “你跟一個壞人計較,不是氣壞了自己嗎?下次,等你長大了,你也騙你阿爹一回?!?/br> 阿昭徹底被哄好了。 阿爹是在逗他玩,是在考驗他,但是阿爹也是個騙子,他下回還可以騙阿爹! 阿昭舒坦了,然后聽阿娘夸他,“阿昭真是太厲害了!竟然這么快就識破了你阿爹的小手段?!?/br> 阿昭哼唧一聲,小手抱住折筠霧的脖子,小聲的道:“阿娘,下回我也幫你騙阿爹?!?/br> 他這么厲害,一定比阿爹強。 折筠霧悶笑,“好啊?!?/br> 阿昭就睡著了。他知道太子早上要上早朝,所以早早的就來等了。太子回來的時候,就聽折筠霧道:“是真聰慧,奶娘說,他算好了你要走的時辰,又怕算錯了,才搬著小板凳來的?!?/br> 那張小板凳也是太子閑著無聊親自給他做的,他是走哪里搬哪里。 太子聽得笑,“是聰慧?!?/br> 等晚間用膳的時候,阿昭顛顛兒過來,也不見怨他是個騙子了,而是用一種志得意滿的眼神看著他,一張臉明晃晃寫著:等著吧,我總有一天要騙著你。 他斗志滿滿。 太子一時間,晃了神。 因為從阿昭的身上,他好像看見了自己的幼年。他應當也曾經用這類的目光看過父皇。 小時候,父皇會覺得有趣,那長大了,惹了他厭煩,這種小時的目光便是一種讓他回憶時能警惕的東西。 太子打了個寒顫。自從父皇這次回來之后,他就發現父皇也變了。不僅對他,就是對端王,也是一種警惕的眼神。 父皇,他終究是沒有辦法再給他們留顏面了。 太子嘆息,抱過阿昭,感慨道:“你放心,我以后不會這般?!?/br> 阿昭正抱著真正的佛經看,聞言抬頭,“阿爹,你不會再騙阿昭了嗎?” 太子:“……這個說不好?!?/br> 阿昭哼了一聲低頭,“你騙我,那我以后就騙你?!?/br> 太子笑起來,“是,都騙,誰又是毫無私心的呢?!?/br> 阿昭迷糊了,太子卻沒再說話。 太子殿下換了個地方上值,倒是徹底清閑了下來。就好像回到了當年十五歲時,他剛去戶部那段時光。 一切從頭開始。 折筠霧見他晚間又在寫弟子規,心里也難過。殿下十五歲那年,陛下罰了他寫弟子規后,他就寫了這么多年。 每天都是寫的,有時候寫的多,有時候寫的少。寫得多的時候,定然心里不平靜。 她坐在書案左側,點著燈,替他補袖子上面的花紋。太子寫完,走過去從她的背后摟著她,輕輕的道:“這么多年,我不跟大臣結交,不去主動參政,不做任何讓他不喜的事情,可好像都沒有用?!?/br> 因為他在長大。長大了,父皇就老了。 父皇此時還算好,等過幾年,父皇再老幾歲,那他該怎么辦? 太子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折筠霧拍拍他的手,“順其自然吧,殿下?!?/br> 這事情,你做的越多,反而越錯。 太子低頭蹭了蹭她的頭,“好。咱們順其自然?!?/br> 不就是讓他從頭再來嗎?那就從頭再來吧。 太子就真的讓自己全身心的閑散了下來。他去了禮部,偶爾也管點事情,去這里走走,去那里走走,甚至有一回還對外出傳圣旨的官員感到了好奇,禮部尚書瞬間就嚇壞了,這可千萬不能有興趣,不然出了事情,他全家的腦袋都不夠砍。 老六同在禮部,見了太子的處事,便回去跟老五道:“他是真比端王兄穩得住?!?/br> 一點兒也不見焦慮。 老五嘆氣,“端王兄……你知道端王兄最近打算做什么嗎?” 老六全身心都在太子的處事上,還真沒有關注端王,此時一聽,心里就開始發涼,“他又準備做什么?” 老五:“他廢了一個側妃?!?/br> 老六:“那他想立誰?” 老五:“林翰林的嫡長孫女?!?/br> 老六一瞪目,“他不要命了??!端王兄本身就在兵部,再去招惹文官,他這是……” 老五:“輔國公家撤了之后,他身邊就沒有文官相助?!?/br> 端王兄,太急了些。所以父皇越來越不喜歡他。 過了兩天,在朝堂之上,端王上折子請旨更改軍馬政,被皇帝大罵逾越。 “區區王爺之位,行儲君之事,實在是膽大妄為?!?/br> 端王腦袋上被折子邊角割除了一條血痕。 朝堂之上便靜成了一片,端王惶恐跪著,臉色慘白,不知道為什么突然一條軍馬政就惹了皇帝的怒火,太子卻在旁邊看著,頓有兔死狐悲之感。 但這場風波遠沒有如此就平靜了下來?;实圻€禁了端王的足。 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帝為什么發了這么大的怒火。就連太子也頭一回后知后覺起來。 他之前一直想的是自己是行了君令才惹得父皇心里介意,至于端王,他也大概知道他是貪了銀子和殺了余家的替罪羊,這才惱火。 但是單單這個,真的就至于讓父皇打心眼里遠離他們兩個嗎? 太子遲疑了。他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什么緣由,只能放棄。 這事情只能暗中去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