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寵婢日常 第109節
折筠霧過去,撫平他的皺起的眉頭,“殿下,別生氣?!?/br> 太子笑了笑,道:“我剛剛想,天下百姓,在我的眼里,到底是什么?” 折筠霧有些驚訝,又升起隱隱的驕傲。殿下沒有說天下百姓在眾臣的眼里是什么,他只問在自己的眼里是什么。 但她也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只能陪伴在他的身邊,靜靜的摟著他。 一直從天黑,太子都沒有下定論,折筠霧就去外頭跟劉太監說,讓他去提點熱騰騰辣一點的膳食過來。 劉太監走了,折筠霧想了想,又把阿昭帶過來。今兒個太子殿下想來要在溪繞東呆的很晚,阿昭待會找他們找不著,也會哭鬧,便索性帶過來。 誰知道一帶過來,她去外間處理東宮的雜事,回來的時候,就見太子殿下氣悶的坐在案桌前,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端著臉,皺眉看折子。 而阿昭,他自己搬了張小矮凳坐在太子的腳邊,拿著一本書,也氣啾啾的背對著太子坐著,端著臉,皺眉看書。 折筠霧:“……” “用膳了?!?/br> 父子兩人站起來,大的從書案后頭繞出來,小的已經奔過來了,抱住她的腿就告狀,“阿娘——阿爹都不理我!” 第92章 賑災(2)) 加更 阿昭搬著自己的小板凳給太子。 “阿爹, 坐!” 阿娘說阿爹很累,很累就要坐。 坐著就不累了。 太子也知道自己冷落兒子了,便抱起他去一邊用膳。 折筠霧給他夾菜, 夾的都是rou, 一塊接一塊,看著太子殿下吃完了, 她才認真鼓勵,“殿下, 總要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做后面的事情?!?/br> 阿昭不明所以, 但也不妨礙他接話,“阿爹, 吃飯飯, 長高,長大,有力氣!” 太子心里一哂, 覺得自己竟然讓妻兒跟著一起擔心,實在是不該。 他之前決心不讓珺珺跟著cao心這些事情的。他還是喜歡看她無憂無慮的模樣。 于是笑著摸摸阿昭的頭, “好,阿爹多吃飯?!?/br> 不過這般一來,阿昭就知道要讓著阿爹了,他晚間一般要糾纏著跟阿爹阿娘睡的,今天自己主動回側殿去, 還留下了猛虎。 “猛虎給阿爹抱著,將軍就給阿娘吧?!彼÷暤母拥溃骸皩④婇L的難看,阿爹,你就別跟阿娘搶了, 阿娘眼光不好?!?/br> 太子一拍阿昭的背,“回去吧,阿爹也不抱猛虎,你阿娘也不要將軍?!?/br> 他一直都是抱著珺珺睡。 阿昭氣鼓鼓的走了,臨走前對阿爹的忍耐和寬愛瞬間沒了,瞪了他一眼,蹬蹬蹬踩著小步子回去。 ——臭阿爹,竟然嫌棄猛虎。 好不容易趕走了兒子,太子回床上,折筠霧已經躺下了,太子掀開邊邊的被子睡進去,將人摟懷里,問道:“珺珺,這么多年前,我還沒有走錯過路,這回要是走錯了,怎么辦?” 折筠霧也抱著他,“殿下,順著你的心走,便行了?!?/br> 然后頓了頓,小聲的湊過去問他,“殿下,你在等什么?” 太子便覺得當年的小丫頭長大了,也知道不看表面看內里了。 他嘆氣一聲,拍拍珺珺的背,“撫州比起京都來說,離江南更近?!?/br> 折筠霧先時還沒明白是什么意思,后面一細思這句話,立馬就從床上坐了起來。 她打了個哆嗦,“陛下這是在試探你嗎?” 太子將她拉到懷里輕輕拍了記下,給她暖了暖手,低聲道:“若是有信從江南來,馬行阜陽,便能比撫州信晚來三天。但若是馬行川銀,卻比撫州來的信晚八天?!?/br> 折筠霧:“三天……今日已經過了?!?/br> 怪不得殿下前兩天還算是有氣力在朝堂上面周旋,今日回來卻進了溪繞東。 太子點頭,心頭對皇帝涌起一股失望。這中間差的五天,便是給他的試探。 他緊緊的摟著珺珺,好似這般心里就鎮定多了,道:“這五天里,我若是等著父皇的信來,那算不得好的儲君——這延遲的五天,要死多少百姓?” “我若是不等這五天,父皇表面上會夸,心里必然還是介意的?!?/br> “我猜著,父皇還想看看我會怎么辦?!?/br> 這封從江南來的信,他都能知道內容,必然是讓他直接號令朝廷去賑災,但這是皇帝的權利,他沒有帝令,根本不敢擅作主張。 折筠霧越聽越心驚,因為她聽太子道:“撫州重災,帝行江南,那江南總督定然會派人第一時間去賑災,京都這批糧食和銀兩,是去收拾殘局的,雖然也很重要,卻在父皇的心里,百姓能溫飽了,那京都的銀兩和糧食晚幾天,也沒有什么關系?!?/br> “于是,他的信從川銀來,便是于情于理,也說的通了?!?/br> 父皇什么都想好了,只設了個局讓他解。怎么解,都是錯的。 折筠霧往太子懷里一鉆,“殿下,你怎么這般難啊?!?/br> 太子見她難過,笑著道:“也不難,你不是說了嗎,跟著心走就好了?!?/br> 撫州傳信來的第四天,戶部尚書說一切都整理完了,就等出城。 太子坐在大殿里面,點了點頭,“那便出發吧?!?/br> 話一出,難免有幾個大臣動容,就是蜀陵侯和輔國公兩人,站在大殿里互相看了一眼,心里也是佩服太子的。 此事已經不在糧草能不能及時不及時出城了,而是太子想不想讓它出。 這是一個難題,太子能這般快的就做了決定,實在是不容易,也令人欽佩。 太子卻渾身一松,回去之后,給皇帝寫了一封信。 這回在心里,他每一句話都沒有像其他時候那般寫皇帝喜歡聽的,沒有像其他的信一般摻雜著目的,只是從一個兒子的角度,去闡述一件難題。 這個難題,他希望得到父親的幫助和理解。 “兒子一聽說撫州有了颶風,便心里著急,讓戶部去準備錢糧,戶部尚書卻說此事不可行,得先跟父皇說?!?/br> “父皇遠在千里,兒子怎么馬上去跟您說?一來一回,撫州的白骨都要堆滿城了?!?/br> “但他確實說的對,這是帝王之權。兒子兩難之下,第一回 掉了頭發?!?/br> “一把一把的頭發抓下來,當時就被嚇著了?!?/br> “阿昭進來看我,便笑我跟他養的貓一般,開始掉毛了,還安慰兒子,說是掉毛不要緊,掉了還會長,他的貓就會再次長毛?!?/br> ”兒子看著他軟軟糯糯的站在兒子的身邊,抱著一只肥貓,便忍不住想到了撫州的孩子。他們也想安慰此時饑餓交加的父親吧?” “兒子想了很久,還是讓軍糧出了京都,父皇,你回來可以罵兒子,但別罵太久,最近幾日,兒子也發現了,一旦心里不好受,便開始掉頭發,您要是不想要個和尚兒子,便還是夸兒子幾句吧?!?/br> 皇帝接到信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了。他正在返程的途中,看著那信,心里倒是沒有生氣,而是道:“太子這回,怕是真愁上了。他之前哪里掉過頭發啊?!?/br> 又笑著道:“阿昭是個好孩子?!?/br> 不過,太子確實敢在他不在的時候行帝王之權。 皇帝就對周全恭道:“朕這心里,既是欣慰的,畢竟作為儲君,他已經成了朕心目中的模樣,他能這般果斷,實在是讓朕高興。但是又覺得他膽子太大了?!?/br> 皇帝心里明白的很,“太子,知道朕的用意,他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他明白自己心里想要什么?!?/br> “他很好——卻又太好了,朕都不知道他還能干出什么?!?/br> 周全恭笑呵呵的站在一邊,皇帝看過去,見他笑的歡樂,笑罵道:“你笑什么呢?” 周全恭就道:“奴才只是想起了陛下年輕的時候,您那時候,可比太子殿下好,若是有災情,必然是不會等三天的,定然是直接賑災?!?/br> “這戶部尚書勸太子殿下,太子太等了,若是您當年,說不得就要砍了戶部尚書的腦袋,罵他耽誤百姓了?!?/br> “太子殿下,哪里比得過您啊?!?/br> 第93章 日常(捉蟲)) 一更 皇帝已經啟程回來, 太子開始漸漸的放手朝中之事了。 他做過了一場出格的事情,便接下來老老實實的,做什么都是閑散之至。 在這期間, 還有人跑過來問他賑災之事的后續, 太子也是一臉不耐煩,“如果那么多錢糧都不能讓你們做好賑災, 那你們是死的嗎?” 便沒人去問了。眾人也知道他心情不好,都不去煩他, 太子得以清閑。 此時五月,不上不下的時節, 朝中也沒有那么多事情,太子就真的閑下來了。 閑下來也不好, 之前做的都是大事, 他忙的熱火朝天,如今閑下來,每天朝臣們跟他說的的只有哪里哪里出了個奇珍異寶, 恐是老天在說這次賑災做的好——太子都要煩死了! 他罵道:“放你爹的狗屁——出現個奇珍異寶就是上天祝賀,那你現在還活著, 是老天仁慈還是孤對你太過于仁慈了!” ——此官員的爹就是戶部尚書。 于是連忙跑了,再不敢說有關于賑災的事情。 但是你不說,太子又是要問的,若是問到你什么賑災細節答不上,就是一陣罵。 于是如今都避開太子走, 就怕被他盯上。不過因為太子這陣鬧騰,所有的人皮都緊了一緊,那些賑災的隨行官員以及經手銀子的人都傳了話下去——其他的不論,但這銀子和糧食, 必須要完完整整,清清白白的到撫州百姓的手里。 若是有貪污的情況,被太子查出來了,那就是大家一起死。 至于太子能不能查出來?云州貪墨案也沒過去多久。 事情做到最后,太子還是滿意的。他一滿意,就喜歡做點好事。父皇一直寫信回來讓他看顧老八老九老十,免得他們功課懈怠了,他忙著,也不耐煩去,便沒怎么去。 如今有了空閑,便去教三人讀書。 南書房里,如今也只有他們三個人。老八老九年歲大一些,老十小三歲,但讀書比老八和老九用功多了,也老實本分。 三個人里,太子最喜歡他。 老八和老九跳一點,見了太子去,還央求出去跑馬。跑馬肯定是不能跑的,他們年歲還不大,出問題便是大的,太子不敢。 非但不敢,還罰了他們抄寫弟子規,道:“你們心浮躁了,這般不好,寫弟子規清凈清凈,好好靜靜心”。 一轉頭,只見老十規規矩矩的坐在一邊寫字,太子很滿意,摸摸他的頭,“你做的很好,只要你肯下功夫,即便天資不高,也能有所成就。若是天資高,便能有大成就?!?/br> 老十認真的點了點頭,“知曉了,三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