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寵婢日常 第21節
小字是什么都不知道還答應的那般快?” 折筠霧不好意思的摸摸頭,“殿下給奴婢的總是好東西?!?/br> 太子殿下覺得她很懂事,他給的東西當然是好的。他解釋了一番,最后見她依舊迷惑,便索性道:“就是再取個名字?!?/br> 折筠霧覺得自己現在的名字也很好,不過殿下取的名字肯定會更好,她趁著殿下高興,又問了一句,“殿下,您給奴婢取的名字是什么???” 太子好笑,“哪里現在就要問的,等你滿十五歲那年再說吧?!?/br> 折筠霧算了算,有些失望,“那還要兩年?!?/br> 兩年還是個長久的日子。 她就將殿下的承諾記在了心里,回去的時候,問春隱,“你們有小字嗎?” 春隱一愣,然后搖頭,“沒有。我們連姓都沒有?!?/br> 她們是最早一批跟著殿下的,名字也不是殿下給她們取的,而是剛進宮的時候被管事嬤嬤取的。 “我們春夏秋冬四個,都是從難民堆里面撿的,年歲都小,都不記得自己的名字,嬤嬤就取了春夏秋冬四個字,給了個隱字輩,便有了如今的名字?!?/br> 一般來說,被分了主子后,主子都會給改名字,但是殿下沒有——春隱覺得他是懶得改,所以她們四個就一直這樣叫著。 皇宮里面的有姓氏的太監宮女大多數是他們進宮的時候還記得自己的名字,要是記不得,比如小盛,他就是進宮之后劉太監給他取的名字。 以前只叫小盛,如今跟了劉太監,那就叫劉盛。 畢竟大了之后,也不好總叫小盛小盛了。折筠霧第一回 聽春隱說這個,然后就覺得自己命是真好。她是十二歲才被賣的,有名有姓,殿下如今還給她取小字。 她就覺得有些心虛,因為在一眾人之中,她算是比較幸福的那一個。 折筠霧覺得自己不能就這個話繼續說下去,春隱和夏隱沒有小字,殿下也不是很看重她們,幾乎沒怎么跟她們說過話,再說下去,估摸著春隱就要傷心,于是轉了話題,問,“小盛呢?” 春隱好笑,“小盛不知道去哪里了,估摸著又去小廚房里面招呼人?!?/br> 小盛是個機靈鬼,他的人緣很好——自然,他的好人緣幾乎有九成來自于劉太監是他干爹,但也耐不住小盛會做人。 春隱一般不去管他,在她看來,只要殿下賞識,就算是不結交那些人,她們也得自己攀附過來,一旦她沒了靠山,就是貓貓狗狗恐怕都能欺負自己。 所以為什么要讓自己浪費時間去結交人呢? 反正春隱是不想的。 但春隱這回卻是想錯了,小盛沒有去小廚房里面稱兄道弟,他只是去了靜竹軒。 今日楊太監做了不少好東西,其中里面有一項清鶯最喜歡吃的紅燒獅子頭,這東西可不好得,清鶯之前提過一嘴,說皇后娘娘賞賜過她一回。 她吃下去之后,便覺得是人間美味。 小盛聽過,就記在了心里。這回楊太監正好做了,小盛就有了送給清鶯吃的念頭。 他想著本不該來的,但是一旦有了這個念頭之后,便停不下來,他想了許久,權衡利弊,最終覺得自己可以先去小廚房里面一次,再繞路去靜竹軒。 這般好像就好接受許多,小盛不敢提著膳食盒子去,只用一個加蓋子的小木碗夾了兩個獅子頭進去,然后把小木碗放在了自己的袖子里面。 他輕車熟路的進了靜竹軒,阿云正巧不在,只清鶯一個人在燒火,主仆兩個人竟然還像模像樣的壘了個灶臺。 小盛有段日子沒來這里了,沒想到她們兩個人倒是過的像模像樣。 清鶯看見他還很高興,“小盛公公,你怎么來了?!?/br> 她的頭發依舊是齊額蓋住了半邊臉,看不出本來的臉龐,但是聲音聽起來比剛開始的時候多了些鎮定。 小盛就從兜里面拿出來那個小木碗,“這是給你的?!?/br> 清鶯打開看了看,是獅子頭。她笑起來,“多謝你。我還在想,這輩子恐怕都吃不上獅子頭了?!?/br> 小盛問要不要別的,他讓人送來。清鶯搖頭,“什么都有,比我做奴婢的時候好多了?!?/br> 她又感謝了一遍小盛,然后道:“你上回來的時候,我就愁沒什么可以謝你的,所以這些日子一直在做鞋子,我上回瞧見你的鞋子有些舊了?!?/br> 她找這些做鞋子的東西可不容易,都是艱難的人,小盛立馬就能感受的出這雙鞋子的珍貴之處,他拿著那鞋子,見都是最普通的面料做成的,跟他平日里穿的表面上也沒什么不同,知道她是用了心思的。 然后就覺得自己不能要,她再怎么說,也算是殿下的侍妾了,自己是個太監,要她這雙鞋子,一旦被人抓住把柄,便也說不清。 開始他接住了便沒放下,收進袖子里面,“也多謝你,我正好缺一雙鞋子?!?/br> 清鶯很高興,還想請他喝一碗茶,但小盛卻推辭,“還得趕著回去做活計?!?/br> 清鶯難免失望,她真的很想感激小盛的。 等人走了,她還站在門口看了一會才回去。 阿云回來的時候,見清鶯有些落寞,笑著道:“姑娘,您這是怎么了?” 清鶯也笑了笑,“沒什么,只是覺得宮里難得有個好人?!?/br> 阿云不知道她在說什么,卻覺得這句話說的極對。她剛剛去領晚上的膳食,就因不小心碰掉了案板上面的一根豆角,就被說了好一會。 她跟清鶯道:“真是難得有好人,來婆子罵了奴婢好一會?!?/br> 而且每次去廚房,總能聽見一些閑話,說的都是前院伺候的折筠霧,說她是個福星,而清鶯姑娘是個災星什么的。 阿云其實是見過折筠霧的。那還是折筠霧來東宮的第一天,折筠霧就住在雜院里面。那時候她還不是如今這般,只是個被人欺負的小可憐。 想起聽見的那些流言蜚語,阿云對折筠霧的觀感也不好,她心里還是向著清鶯的。 但這些話不能跟清鶯說,她就道:“今日晚間小廚房里面有紅燒rou,奴婢搶了一盤來,姑娘,你快試試?!?/br> 清鶯將一半的rou給了阿云,還跟阿云分了兩個紅燒獅子頭,阿云問是哪里里的,清鶯說是小盛,阿云便道:“小盛公公也太好了,以后奴婢多孝敬著他一些,說不得下回還能想著咱們?!?/br> 她小小年紀,琢磨的事情也多了起來,“姑娘,說不得是為了巴結您,畢竟您是皇后娘娘送來的,沒準哪日殿下和娘娘就記起您來了?!?/br> 清鶯聽了有些緊張,反倒不高興了。 她不想讓他們記起她來,她覺得現在這樣活著挺好的。 她向心底向菩薩許愿:信女愿意折壽十年,換這樣的安穩日子。 …… 太子最近很忙。 沒錯,因為除了讀書,他在戶部也要忙起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皇帝覺得不將蜀陵侯家的侄女給他做太子妃有所虧欠,所以將太子在戶部的官職提高了。 這個提高是指從一個閑置的官職提到了一個稍微能做點事情的官位上。 這個官位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那便是稅籍。這里有很多倉庫,放著各地交稅的文書,這些文書 是交稅的憑據,沒什么稀奇,但是卻不能丟,不能亂。 太子被臨時換了官職,也不慌張,之前他也去過戶部,但是去了幾天就不再那么勤快了,皇帝只讓他去戶部,在里面學習,但是做什么卻不讓他插手,太子坐了幾天冷板凳之后,到底年輕氣盛,覺得這冷板凳坐著還不如自己回去讀書,便鮮少再去。 這回提了職務,雖然依舊不高,但他已經蛻變成能坐冷板凳了。 于是進了戶部,看著倉庫里面那些文書以及管文書的人點頭哈腰對自己笑,倒是也不失望。 他畢竟還年輕,一下子經手大事肯定不行,那就從小事做起吧,開始帶著管文書的人開始整理文書——他覺得這些文書都沒有一本小冊子記錄從開國到如今地方上的歸類,這實在不應該。 他帶著人整理,也不是亂整理,而是一個府一個府去,從縣到府,慢慢的算出每一個地方的賬目。 第一個就選的云州府。 去年因為云州旱災,太子了解了不少云州的事情,如今要看他們稅也得心應手,至少哪個縣在什么地方,一共有多少個縣,他還是說的上來。 戶部尚書聽聞太子開始查賬腦門上面就冒冷汗——這么多年,萬一查出了任何一筆錯賬漏賬,那就是滅頂之災,根本不可能還活著做這個戶部尚書。 于是每日里吃也吃不好,喝也不喝不好,恨不得一雙眼睛盯著戶部,就盼著太子覺得查賬累停下來。 但太子可不是一般人。他一直都努力,而且越難的事情就越要做好,再者說,他讀書寫字已經習慣了日夜不停,哪里覺得會累,看看堆積成小山的文書,他立馬讓人送膳食送賞賜過來:他要通宵,他要把這些文書都整理成一個小冊子,他要知道大秦的江山稅務細節是什么樣子的。 跟著他一起的兢兢業業做賬的人倒是沒有怨言:他們之前管文書,說的是好聽,其實就是個倉管,根本不值當什么,在戶部里面有好事輪不到他們。 說句難聽的,陛下哪里會知道他們是誰?可是殿下就知道了。 他雖然看著脾氣不好,但是你努力做事情,他就會對你很寬和,你的名字他會記得,有時候休息的時候閑聊,還會問問你家里的情況。 那一刻,這群平日里不受重視的人都覺得自己升了大官。他們的神情就更加激奮,甚至還想真的查出點什么來升官加職。 戶部尚書就更加坐不住了,還想跟太子套套近乎,太子卻堅決拒絕:“孤不累,不過是查賬而已。大人放心,孤既然來了戶部,必然會將戶部的賬整理的清清楚楚?!?/br> 戶部尚書:“……” 他的頭發開始愁的要掉了。 皇帝一日在早朝上看見戶部尚書眼睛下邊的黑色,便覺得好笑。 太子這人吧……嗯,很實在,皇帝對他還是很放心的,下了朝之后,還專門去南書房看太子,讓他不要太過于勞累。 “你自小就勤奮,你這些兄弟都比不過你,朕倒是不但心他們,只但心你的身子骨能不能吃的消?!?/br> 太子站起來,“父皇多慮了,兒臣很好?!?/br> 皇帝欣慰,“好就行,朕就放心多了?!?/br> 然后目光一轉,就看見了微微咳嗽,正在努力捂著嘴巴不讓自己咳嗽出聲的老二,他嘆氣一聲,覺得對老二好像忽視了一些,也該重視重視,給他點事情做磨煉。 心里一邊琢磨一邊站起來,“你們繼續讀書,朕還得去批折子?!?/br> 等皇帝走了,太子就收到了好幾個兄弟的羨慕目光,他一哂,覺得兄弟們其實也挺可憐的。 他覺得父皇不好,但他至少是太子,他跟端王是占據父皇心神最多的兩個人,比如說二皇子,比大皇子小了兩歲罷了,父皇就沒有那般的喜歡他。 平日里有什么好處也沒想著他,太子就覺得二皇子也算是個可憐人。 誰知道還沒走出南書房,皇帝就傳來了命令,讓二皇子去工部上任。 上任還有職位,就是督造端王和他自己的皇子府。 幾個小的就上去恭喜,二皇子是個內斂的性子,面對眾兄弟們的恭喜,他咳嗽了一聲笑著道:“等以后府落成了,便請你們去吃酒?!?/br> 老四跟老二關系稍微好點,第一個應下,“好,弟弟記下了?!?/br> 太子也恭喜,“二哥記得早點埋下酒壇子,到時候咱們一起去取?!?/br> 只有端王面上笑著,心里憋屈的要死。剛開始做端王的時候,他自然是高興的,但是太子緊接著就進了戶部,如今二皇子還進了工部,而他依舊只是個端王。 父皇真的看重他嗎? 他一瞬間有些不自信起來。 太子跟他斗久了,倒是熟悉他,見他嘴角笑的也勉強,目光中露出一絲譏諷,就是這絲譏諷,被端王看見了個干凈,他到底沒忍住,笑著道:“三弟,等我和二弟出府娶妻的時候,你也要來喝杯喜酒?!?/br> 太子:“……” 他理也不理他,轉身回到位置上面繼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