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玩家[無限] 第69節
思考后,葉陌決定了今天上午的出行計劃——查探楚陽城情況、查看楚陽城工業相關問題、了解墨家、幸存者、預備役相關情況等。 簡單歸納總結: 再收集一輪信息。 還有給王雪留下自己的身份啟示,雖然她覺得,以王雪的智商,推測出羋文靜=李靜不難,可陽城君府至今未收到王雪的拜訪信息。 …… 貴女外出一定是有備車的。 由兩匹戰馬并排齊拉,比陽城君外出少了兩匹。 車上四面有擋風綢布,立有侍女保護,車周圍還跟著50多個武力高強的護衛,從昨日來看,他們戰斗力有的已經相當于愛爾蘭副本中階劍士。 “……” 就算葉陌現在可以打過10個、20個,加到100個、200個就有點危險了。 低調不了,那就一直高調下去。 陽城君府是一個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不偏僻,在以陽升起的東面方向,可由于面積過大,馬車行了二十多分鐘,才看到主要街道。 街道面積不大,差不多兩輛車的間距,不用擔心撞車,因為這里無人敢撞多匹馬拉的車輛,馬的數量代表了尊貴的身份與地位。 而且這個時代戰爭不斷,馬是緊缺資源,平民百姓基本上摸不到。 楚陽城的街道有點出乎葉陌的意料。 不像古裝劇中一樣平整寬敞、雕梁畫棟、濾鏡美色,但也不是完全反面的蕭瑟貧困、塵土飛揚,不是擁擠無序或凄涼冷清。 或許是墨學后人在楚陽城的緣故,主要的幾條街道是燒制的青石鋪成的,城中還有以陶制下水管道為主的整套排水系統,避免雨水累積。 主要街道不說多干凈,可垃圾堆有專門負責的人收集,統一挖掘土xue掩埋,所以不會出現那種臭氣沖天、垃圾山堆的景象。 兩邊的房子基本上全是木制的,多是帶院或帶鋪的小平房,有帶二層樓的,不多。 街道上平民百姓男女比例在三比一,比起禮儀周全的貴女,平民女子在這個世道生活不易,可相對而言,也更自由一些,從《詩經》中的國風可品讀出來,這就是有利有弊吧。 基本上所有看見葉陌馬車的人,都會下意識行大禮,在楚陽城,陽城君最大,陽城君離開后,以羋文靜為尊,等級森嚴。 街道上也有新增的巡視侍衛。 據說是昨天晚膳時間前后,官吏中出現了異常,非常有可能是其他幸存者。巡視侍衛的實力整體在陽城府侍衛隊之下。 春秋雖禮節多的讓人討厭,上下階級明顯,可與思想業同樣百花齊放的還有手工業等商業經濟方面,其中,又以楚國為姣姣者。 楚陽城有很多小作坊小店鋪,包括紡織布匹、木工、石匠、打鐵、制作漆器、燒制陶器、打金飾玉飾等,五花八門的行業。 楚國吞噬了不少中原地區以外的百越小國,與百越地區交流多多,還出現很多黃河長江流域以外國家或部落的特色物品。 葉陌下車逛了幾家鋪子。 且不提老板的畢恭畢敬,這些古老的手工藝換作以前,她會很開心和驚訝,可有了哥布林工匠與昨夜瀏覽的機關術對比,還不足以讓她驚艷。 最多在五行、陣法、巫術等方面請教一下,對方老板磕磕巴巴、恭恭敬敬地回答,如果不是葉陌再三拒絕,對方可能趴著回問題。 他們大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關于神秘學的東西也只是道聽途說。 葉陌把問題重點放在其他地方,比如根據兵器老板描述,知鍛造前的礦石物料,楚陽城周邊有什么,一個機械大師關注材料是應該的。 這樣的行為多了兩三次,自然而然引得不少人暗中注意,雖他們不懂女公子問什么,還是留下一個陽城君家女公子好學的初步印象。 這也是她順手的一個目的。 春秋戰國時期像是個思想爆炸期,平常人的一言一行無所謂,可是墨子、孔子、老子等的一言一行都有專門的弟子記錄。 可見對品性的要求有多高。 葉陌暫時不知道如何成為墨家鉅子,但展現復合墨家思想的良好品性總沒錯。 墨子其先祖雖是商朝王室貴族,可在周朝已經徹底沒落為平民百姓,何況是春秋戰國,墨子是華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很多家。 重點備注:唯一。 問過后,葉陌花蟻鼻錢,一種形狀有點像貝殼的銅制貨幣,以及一些需要秤稱重的大小銀塊,向各位‘師傅們’買了一些東西。 說起來,現在各國文字不統一,錢幣自然也不統一,楚陽城用的是麻布、銅貝、銀餅、金餅等交易,春秋時期的楚國勝產金幣。 葉陌現在也算是家有金礦的人,這也是楚陽城商業經濟繁茂的原因之一。 …… 街上轉了一圈,葉陌沒有找到王雪。 空間里王雪穿的衣服很不貴女,但也絕非百姓,應該是陽城君某個富裕人家或者不拘官員小吏中受寵的女兒,可惜羋文靜平日里真的太過深閨了,陽城君夫人也是個閑的住的。 葉陌看見了其他兩個幸存者。 生為平民的他們很自由,似乎也在找主線任務與支線任務,若不是經歷過兩個副本,他們甚至懷疑這里是全息網游。 還有一個幸存者正是那個拯救3000百姓的主線任務,因為楚陽城的百姓現在看來根本不需要他拯救,所以準備收拾包袱跑路了。 他的身份不是農奴,不是官吏,是擁有相對自由的平民。 這個時期的各國還沒有完全擺脫東周的佛系管制,各國的平民間可能都有來往,一來一往間,楚陽城的商業繁華熱鬧起來。 楚陽城的人口比葉陌想象中的多很多。 可能因春秋時期是相對和平的,300多年時間,打了400多場戰,不少小地區滅國,可加起來戰損卻遠遠小于戰國初期一場戰斗。 春秋時期的戰役是相對講禮的,他們主要目的是比國力高下,而不是殺人。 打仗要有借口,要發請帖,不斬來使,地點要約,雙方車馬平衡,類似于現代有生命威脅的國際運動會比試現場。 把禮儀放到戰場上,后世人看,自然覺得有趣又可笑的,可現在的葉陌還是能夠理解一些在后世看起來莫名其妙的規則。 例如,平民是沒有資格參與戰斗的,士級別才能戰斗,一車對一車,一人對一人,一馬對一馬,下戰帖,不可趁人之危,公平有序。 因對習武之人來講,平民都很弱,他們上戰場只能當炮灰,浪費人口資源,各諸侯國王還需要下層人民種植、養殖、伺候等。 極少會出現對失敗者屠殺的現象,獲得勝利后,勝方往往是占有敗方的物資與人口。 楚國就是從諸侯國中看不見的小國,一個個吞噬成如今強國的,那些小國的國主可能還是現在楚國的一個諸侯或者其他。 當華夏這片土地人口數量到一定規模,當大國一個個崛起,吞噬的野心越來越強,這種春秋時期的禮儀戰爭終究還是被一場泓水之戰打破。 對比春秋時期,戰國時期才開始沒多久,葉陌已從記憶中的便宜父親陽城君口中得知,這段時間已打了好多令人心有余悸的戰役。 各國統治者們不在遵守周禮,如草芥的百姓太多,他們不在乎人口,死傷幾萬都不是什么稀有事情,庶民也開始被征入戰爭的隊伍。 甚至招農奴為兵,戰時上場當兵,閑時下地為農。 葉陌出了一間店鋪,打算上車,一個皮膚黝黑、身材削瘦、有一對機靈黑眼睛的男人,突破朝著車疾步走來。 正是白色空間里那個小團體中唯一的幸存者隊友。 兩個侍衛把這個男人攔了下來。 他立刻停下腳步,原地行了一個叩拜禮,姿勢雖然有點別扭,但禮儀上沒有錯,“拜見女公子,小民王奇,有事情匯報?!?/br> 葉陌示意護衛隊放行,“何事?” 叫王奇的幸存者講話像是有什么在后面趕著一樣,他的語速非???,但本地楚語掌握不熟練,聽起來有些磕磕巴巴。 “小民愿向女公子自薦,與楚陽城3000農奴一起參軍,誓死保衛楚陽城,護楚陽城一方水土,護萬千百姓性命?!?/br> 王奇口中的楚陽城的農奴遠遠不止三千,這個數量泛詞其實很精準,是每個幸存者都懂的暗號,后面的詞也是對幸存者的延伸提示。 第66章 春秋戰國(5) 體恤愛民羋文靜(一更…… 3000預備役的主線任務是活過60天,支線任務是在楚陽城參軍。 特工們一進副本,知道他們只有三種選擇,第一,逃離楚陽城;第二,參軍;第三,參軍后逃離楚陽城。 特工們前兩項是打算都嘗試的,雖然他們只會楚語,在戰亂時期逃跑更危險,至于最后一項有損口碑的——見機行事。 農奴參軍放到春秋時期那就是無稽之談,只有士有權利上戰場,但戰國時期不一樣了,人口多了,各國打戰都喜歡人海戰術。 此時正值一年之春。 古書有云:“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br> 每年的春搜、夏苗、秋狝、冬狩,都是士兵們習武狩獵cao練的主要日子,這些年,這四個舊俗也成為了招募士兵的日子。 可今年遇見楚國國主死亡,楚陽城城主不在,往年都是他親自舉行春搜召兵儀式,因此,今年本該早開始的春搜至今沒有完成。 想要參軍,他們現在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找有兵符的孟勝,可孟勝是陽城君門臣,不會收留身家不清白的農奴,這是叛主。平民王奇被墨門看上機會幾乎為0。 第二,找楚陽城身份最尊貴的人——陽城君嫡長女羋文靜,不說其他,如果這是排名第一的幸存者李靜的話,系統就是在把3000預備役與排名第一的幸存者聯在一起。 于是才有王奇自薦。 葉陌接過橄欖枝,環顧了一眼四周熱鬧的環境,朗聲道:“父臨行前一直惦記著這楚陽城百姓,今父不在,陽城百姓還記得他的好,記住替他守住這楚陽城?!?/br> 王奇: ‘……臥槽,大佬比我能真摯多了!’ “小民謝過女公子,請問女公子,眼看這春季快過,今年的春招何時舉行?”王奇選擇繼續當個工具人,背誦。 “‘隹九月。既朢乙丑。才師,王俎姜事內史友員易冬戈玄衣。朱襮。冬戈拜稽首。對揚王俎姜休……’@,王后隨周王出征,賞賜主帥,為周室盛世天下添磚加瓦,乃是女子典范?!?/br> 葉陌背出昨日看的一則史學典故,配合起來,長嘆道:“現天下局勢大亂,父親常講,春招乃是楚陽城的大事,楚國的大事,耽擱不得,不孝女理應幫父多關注此事,來人備車,現在去農莊看一看,也算是替父擔憂?!?/br> 王奇: “……” 聽不懂大佬言論,但是他攔車自薦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了。 葉陌: ……傻! 今早臨時訓練過的侍衛與侍女可聰明多了,立馬跪下高呼女公子大孝,百姓們不懂,但羊群效應也讓他們跟著跪下夸贊女公子。 葉陌慚愧地與楚陽城百姓互動一番,讓百姓們真心實意看到領導的‘體恤愛民’,秀做得多了不值錢,可偶爾一次,收獲頗豐。 大概猜測到國家隊的意圖,可是她更貪心,即要春招權力,又要孟勝的好感,最好是讓孟勝拱手相讓權力,有來有往,才有彼此了解。